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林家工坊 >

第70章

林家工坊-第70章

小说: 林家工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进军西藏,西南局和第二野战军在西北局和第一野战军配合下,积极准备各种物资。作为中央的总后勤基地,基础最好的东北局也开始为进藏部队筹备各种方便食品和维生素药品,以及用于修筑康藏公路的zha药和施工工具。
后来昌都战役结束,中央专门指示许红莲,全力保证西南方面的物资供应,而朝鲜战场的后方保障工作,则有林宪天接手。
林家又进入聚少离多的时期,林玉山基本以火车和招待所为家,带着联络组满东北跑,协调解决各地出现的设备和技术问题。
许红莲只有晚上能在家里睡一觉,平时都在各地的秘密登陆场度过。林宪天自从回到小川村后,又开始测试、改进武器。这时间过得飞快。
5月初,也就是海南岛解放后的第二天,美国政府正式下令美国太平洋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中共对台湾的任何进攻”。
“还好海南岛收回来了。”林宪天听着当天的新华社新闻自言自语道。
“林工,你看一下,这个零件,用60碳钢代可以吗?”一个技术员拿着一张零件图给林宪天看。
“应该可以,这次试验就是看,用最简单的材料生产咱们的武器。除了枪管、弹簧、撞针、活塞那一套,必须用合金钢外,其他尽量用普通材料代替试试。”林宪天解释道。
“那可靠性?”技术员担心地说道。
“要不说,必须试试吗!”林宪天还在为没有可以参照的试验标准而头疼。
“还是用合金钢好。”技术员自己嘀咕一句。
“你当我不想用,就咱们现在的生产能力,全枪60%以上是合金钢材料,好几种牌号,鞍山那里能生产几种?产量如何?成本如何?”林宪天举了一大堆困难。
林宪天一直认为,材料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设计结构,甚至设计思想。毕竟一个设计者,必须考虑一些综合方面的干扰因素。材料的选用,加工的手段,甚至人的因素,看似很简单,但一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层次,就能影响到一个设计者的设计理念。
苏联制造的武器,之所以给人以傻、大、黑、粗的印象,就是他们工业基础决定了他们的设计理念。核心细致,外表粗糙。用重工业的优势去弥补轻工业的不足。
许红莲曾开玩笑说,就是粟司令的地图,都没她的全。因为粟司令手中的地图基本都是许红莲提供的。
随着人民解放军的推进,各种地图需求直线上升,于是许红莲除了正常运输货物外,就顺路制作地图。这种高精度地图被军方的参谋称为航空地图,因为他们在接手地图时,便告知这种地图是空军用飞机拍摄的。
由于这种地图时效性太强,以至于叶飞部炮击金门时,曾用连续几天的航空地图进行对照,以发现隐藏的地下工事和集结点。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八十八集 为了过上消停日子
更新时间2010…6…10 12:39:30  字数:4394

 朝鲜内战还是爆发了,具体起因,历史上早有说法。但林宪天看是郎有情、妾有意,双方都有这个意愿,只是南朝鲜实在没有什么准备,同时南朝鲜的主人美国政府更是没有思想准备。
“看来这场仗是不得不打了!”刘少奇在接到朝鲜内战爆发后,叹气说道。
“既然知道躲不了,那咱们就和美国干到底,打出中国人的威风来。”朱老总心沉气定地说道。
“东北局已经储备了不少物资,高岗还问我是不是要运到苏联,换去国内急需的物资。估计这回高岗同志应该明白了吧。”周总理笑着说道。
“通知在京的军以上干部和各军区主要负责同志,三天后开会。还有把小林找来,这事他应该很清楚。”毛主席感觉这时候应该统一一下全军的思想。
中南海,会议开始前。
“知道今天开什么会不?”有人开始探风。
“谁知道。”不知道是什么事的人,大有人在。
“我估计是朝鲜的事。”当然也有耳朵灵的。
“没那么准吧。”也是有人不信。
这场会议让出席人员,感觉是中央要打预防针。因为针对性很强,就朝鲜战争爆发,如果我们面对美军该怎么办?
林宪天在这里担任临时军事顾问,主要负责解答有关美军的一些作战问题。当然凭林宪天的水平,还是不能独挡一面。所以除了林宪天外,还有起义的国军高级军官和在功德林里的战犯,总之一句话,把所有可以找到的,了解美军作战特点的人都找来,以研究对策。
“宣布这次会议纪律,不许骂娘,不许人身攻击,只许询问有关美军的问题。”虽然杜聿明和廖耀湘已经进了功德林,毕竟解放战争刚刚结束不久,敌我意识还是很浓的。
“可惜孙立人在台湾,不然让他这个西点军校(实际是弗吉尼亚军校,林宪天搞错了)毕业生讲美军一定很精彩。”林宪天小声说道。
“要不是老蒋把孙立人调走,不然他也跑不了。”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小声回应道。
林宪天点点头。
“杜将军、廖将军,你们在缅甸抗击日本侵略者时,曾和美军合作过,我们现在想知道,美军的作战特点,可否解答一二?”林宪天问道。
廖耀湘眼睛一翻,便不做声了。杜聿明则看了一眼廖耀湘说道:“你们打算和美国打仗?”
林宪天点点头。
杜聿明沉思了一会儿说道:“美国人的武器是好的,火力是强的,但是由于训练简单,特别是缺乏战略战术的研究——美国人并不是从敌情、地形、敌我兵力对比及士气等有形无形要素而策定他们的战略战术——因此整个战斗力是不行的,尤其是步兵最差……”。
最后抱病中的杜聿明又下断语说:“只要中国将领指挥得法,士兵浴血奋战,中国有可能击败美国。”
“那具体的战术手段呢?”有人举手问道。
“廖将军,你不想说些什么?”林宪天笑着问道。
廖耀湘淡淡地看了一眼在座的所有军官:“有什么好说的,败军之将,不言勇。”
咯喨,有人要起身,但被旁边的人按下了。
“廖将军,我不想废话,今天找你和杜将军来,就是要了解美军的作战特点和具体的细节,如果你不说,我们也不强求。”林宪天正色说道。
廖耀湘把脸别了过去,不再看向林宪天。
“下面我说一下,我知道的美军的作战特点和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有错误,希望在座的两位能指出。”林宪天开始根据自己的回忆和收集的资料讲解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美军作战的特点。
“在我看来美军有两个长处,一个是空军,这一点杜聿明将军应深有体会。二是后勤,我想廖将军也是感同身受。如果具体点说,美国陆军是靠空军吃饭的(下面有人嗤笑),因为他们陆军战斗力不行,自然需要空军的火力来补充。同时在未来的战争中,制空权是很重要的,我们在解放战争中,也没少吃这方面的亏。所以一旦入……和美军交手,一定注意防空问题。”
“第二是后勤问题,我这里举个例子,杜将军,你们在印度受训,是不是弹药可劲打?”林宪天问杜聿明。
一旁的廖耀湘哼了一声,杜聿明顿时一脸尴尬,并小声说道:“我在印度没待多久就回国了,廖将军他一直在印度。”
林宪天一看,原来是自己搞错了,连忙赔罪。
“廖将军,请你回答我的问题,你们在印度受训,是不是弹药可劲打?”林宪天问道。
“炮兵400发算达标。”廖耀湘一脸不屑地说道。
场下一阵交头接耳。
“除了这些,美军可以为了争夺一个战略要点,发射大量炮弹和航弹。如果形象比较,只有叶飞将军炮击金门可以参照,但是火力密度还是不够。如果立一个硬指标的话,地下三米才是最安全的。”林宪天说的是上甘岭削平两米标高的战例。
“此外,美陆军不擅长近战、夜战,他们优势就是火力、通讯、后勤,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缺乏的;美军机械化程度很高,作为对比,廖将军指挥的美械部队,只不过是美军的轻型步兵师,而美军的正牌部队只有苏联的对等编制部队可以抗衡;此外美军的机动性很好,这是建立在四个轮子上的。不过这一点在山地作战比不突出,但在平原地区要十分注意。”林宪天看了一眼在座的各位高级军官问道:“我们的部队是不是还有密集冲锋和进攻呐喊的习惯?”
“都有,我们的单兵火力弱,只有集中起来,才能突出火力。”一位林宪天不认识的军官举手说道。
“根据美军和日军在太平洋的上的战例经验来看,这两点会造成我军不必要的伤亡,目前可行的办法是,弥补我军火力不足和普及林总的‘六个战术原则’,以及作战时不许呐喊。”林宪天把日军夜袭美军吃过的亏说了一遍。
“美军战斗兵很少自己修工事,一般工事都是有专门的工兵负责。一旦工兵把修筑材料弄上阵地,再想啃就难了。所以一旦被美军占领阵地,必须马上组织反击,不能让美军在阵地上修筑工事;由于美军的通讯非常便捷,可以普及到排,所以在攻占美军阵地后,很有可能回遇到美军报复性炮火;美军的进攻模式主要是制定进攻线,那天、那天打到那一线,我们则更擅长穿插作战。说白了,美军的进攻作战就是一面墙平推,而我们则是一把刀。”林宪天一边回忆一边说,下面的记录员沙沙地记录。
“你说的好像都是阵地战,怎么没有有关运动战的?”有人问道。
“在座的都是运动战的大拿,我就不献丑了。”林宪天歉意地笑笑。
这次会议开到很晚,基本是林宪天的主场,林宪天在不透漏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把美军的惯用打法讲述一遍,同时也告诫在座的各位军官:“以上是根据我收集的资料,自己整理的,但是战场的事态是千变万化的,我说的这些(资料),只能作为参考。”
7月初,当收到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
组织“联合国军司令部”后,中央知道,朝鲜战争已无可避免。当即通知苏联政府,中国会在东北集结9个师,如果朝鲜人民军被打败,会迅速派遣部队入朝帮助朝鲜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
林玉山对朝鲜战争的爆发一点不意外,但他现在正为生产安全问题而头疼。国家初定,大家建设国家的热情都很高。但光有热情是不行的,干工作,必须依照规程和制度,一步步地建设,不然轻则磕得满头青紫包,重则跌跤流血要人命。
“几次会议上都说了,不要胡干蛮干,可有人就是不听,甚至不去执行。现在事故出了,人都傻眼了,(眼睛都)长长了(林玉山专属用词,有把眼睛瞪大,脸拉长的意思)。”林玉山很少在工作上发火,但这次是真火了。
由于上级催的工期太紧,下面工人就在缺乏基本的防护用具的情况下,建设施工。结果造成5死,13伤,工程也严重拖期。
“是我们的错,我们不应该催的太紧。”建设单位的领导开始揽错。
“是我们的错,我们没有准备防护用具。”承建单位的领导也开始揽错。
林玉山气得牙直痒痒:“你们先别揽错,事故原因你们谁找到了吗?”
两个单位的领导都傻眼了,要知道工地一出事,林玉山很快就赶到了现场。两个单位的领导连现场都没下,赶紧向林玉山报到。
于是在林玉山的直接干预下,先救人,查找事故原因,善后,最后总结事故原因吸取经验教训。
但等事故原因一总结,林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