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执掌好莱坞 >

第214章

执掌好莱坞-第214章

小说: 执掌好莱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舔食者成为了电影的最大怪物,这让玩过游戏的人都颇为有些不满——这样拍摄,比起来原版的游戏可大不相同了,尤其是最后满目疮痍的场景,摆明了想要拍续集,这样的做法,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可是,对于更多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还算不错。毕竟它切切实实的拍出来原本游戏中应该有的恐怖压抑氛围,有了这些,还怎么能够奢求更高呢?

可是,这些讨论使得这部电影的口碑也是有高有底,让人们争论不已。这也让人开始为利维的电影,有了期待,也有了担心。

看看谜团公司所拥有的科技。人们并不担心利维的新电影的画面。生化危机里面,谜团公司展现出来的画面就已经相当出色了,把电影拍到这个份上,影迷们就能够满意。

可想想越拍越烂的星战系列,以及去年败走滑铁卢的斯皮尔伯格。两个顶级的导演拍摄的科幻故事,全都遭到了失败,利维的电影,是否能够成功,也让人们在此时议论不已。

尤其是生化危机的口碑褒贬不一,这也让人们担心。利维的这部商业大片,不会也一样遭遇失败吧?

这些议论,似乎在有人故意的引导着让人们讨论。虽然说,利维的电影明年才能够上映,可是人们却已经已经提前一年。在讨论着这部电影了。

而如果是有心人的话,很快就会注意到,这里面,有谜团公司炒作的影子在。

一部商业大片,和文艺片有着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商业大片是需要炒作的。为了获得更好的票房,商业大片在上映之前很久,往往就开始了炒作。这些炒作。有真有假,有实有虚,不一定全都是真的。可是要的就是一个让观众们都记住的效果。

一般来说,像这样的商业大片,在开始拍摄的时候,接受一些访谈,谈谈电影的拍摄想法,同时出现两张剧照。流露出来一些剧组的新闻,都是必须的。而在这些过后。在拍摄过程之中,时不时的流露出来一些剧组的现场摄影。或者是一些电影的宣传片,也是宣传的方式。

一部商业大片,宣传费用往往有好几千万,跟着剧组进行拍摄的,往往还有媒体的宣传人员,这些人所负责的,就是时时刻刻掉着观众们的胃口,让观众们对电影保持兴趣。

这样的做法,在好莱坞可以说是极为普遍的。在电影开始准备的阶段,就开始炒作各个大片明星的加盟,用各个明星的名字,来吸引观众们的兴趣。在演员阵容确定之后,立即把演员们的定妆照公布,让观众们肆意的去评头论足。

而后,在拍摄期间,不停的抖落一些新的材料,也许是改期上映,也许是剧组里某某受伤,或者是剧组拍摄时的困难和经历。再然后,等电影基本上拍摄好了,开始鼓动影迷组织在网上为电影摇旗呐喊。

而在放出了宣传片之后,演员们不停的参加访谈节目以助声势,在电影上映之后,看观众们反应,决定是不是诞生一些让观众们觉得高兴地银幕情侣——这些手段,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电影拍摄的更好。

也正是因为这些都是炒作,所以,他们不一定全都是特别让人满意,但是一定要话题性十足才好。尤其是现在有网络的年代,任何话题在网络上面都会引起来争论,成为对电影的变向宣传,话题性也就更重要了。

比如说,龙纹身的女孩还未开拍,就已经传说有一大群女星全都愿意去试镜,最后却选择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演员,这就是一种炒作;新版的神奇四侠,四个人长的明明都不怎么令人满意,可还非得和旧版的四个人做一番对比,显然这也是炒作的目的;哥斯拉播映完了之后,网上立即开始流传说第二部里面会出现哪个怪兽,甚至在此时,也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图片,在网络上流传,这些就是炒作;而超人和蝙蝠侠的电影,找来一个身材很好,可是却偏偏没胸的盖尔。加朵来演漫画中丰满的神奇女侠,惹得人们一片讨论,这也是一种炒作。

而利维的电影一样需要宣传。他的电影不是蜘蛛侠这样的超级英雄电影,有无数的漫画粉丝等着贡献资金。而且,他也没有乔治卢卡斯那样早早的奠定下来无比的基础,拍摄出来令人难忘的三部曲。他的电影毕竟是全新的故事,想要让更多的人来看,来接触电影,也就得需要更好的宣传。

而现在,谜团公司做的就是宣传。在人们讨论的时候,把利维还没有拍出来的电影加入到讨论的行列中去,这样的议论,会让人们对那部电影有更多的印象的。

当然,这些印象有好有坏,那么该如何消除坏印象呢?

对此,利维也想到了办法。虽然电影还没有出来。可是,在电影的主页上面,人们已经看到了这部电影的概念图,以及电影未成形的特效片段。利维把这些东西,挑选了一部分放到了自己的网站上。也使得影迷们都是一片争论。

这些东西对于绝大部分影迷来说,还是相当新奇的。

就算是影迷,也很少有了解电影的剧本和准备情况的。对于他们来说,电影呈现的是一个故事,所以他们也就认为,电影本身。就都是一个个的故事。可是,在电影的准备期间,毕竟是有着很多的不同的,这些概念图是很多影迷根本不知道干什么用的,但是。看着这些图案,他们只会觉得很惊人。

影迷们可不知道,这些画的相当漂亮的图案,到了拍摄电影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镜头,甚至连一个镜头都不是,只是一个底片背景,但是。他们在此时,看到的这些图案,还是足以让他们觉得惊奇的。

风格独特的外星建筑。诡异的外星地貌,三颗恒星之中的行星……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觉得惊讶不止。

“利维说了,他的电影是一部关于宇宙的电影,那么,这部电影里面出现外星的情况不足为奇。可是,外星都出行了。为什么却没有外星人出现?这部电影里面,外星人是个什么造型?”

这个问题。在网上就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如果有了外星的形体环境,有了外星的地貌天文,有了外星的建筑群落,那么,外星人在哪里?他们会是什么样子的?

而另外,其他的一些图案,也一样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站在信号发射器旁边,面对着斜阳的女人的背景,站在操作台和大屏幕前的黑人警察,站在巴拿马运河看着游轮的眼镜男科学家,这三张堪称是主角定妆照的照片,也让人们讨论了不少。

“这三个主角,分别都是什么身份?为什么阿佳妮的造型看起来很像是70年代的头型和服饰?为什么一个警察会站在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高科技装备的房间里?还有一个科学家,看着运河干什么?这些东西,都是什么意思?”

通过一些细节,人们都在猜测着这部电影的内容。这些炒作中,有些是谜团公司自己的炒作,而更多的,则是观众们在讨论着。

他们不相信,这只不过是一些无用的图片。毕竟利维一向都一心思缜密,拍摄电影注意细节而闻名,他拍摄的电影,怎么可能在细节上出现漏洞?这部电影既然给出了这些概念图,肯定会在电影中解释,而这些人,到底会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他们又会如何和外星人联系起来?这些都是让人深究的。

而如果说这些东西,只是引发了讨论的话,那么激起来人们更多的兴趣的,是电影的特效片段。

这些特效片段还不是很完全,有些可以说只能是一些电影中可能用到的画面,可是,这些画面却还是激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致。

当人们看到了在古埃及的背景下,一个人躺在沙漠里面,身体快速的脱水风干,成了一张人皮,又看到了古罗马的背景下,三个太阳一起在天空中出现,梵蒂冈在瞬间被烧成了一片火海,再或者是上万人的方阵队列,在三个太阳的引力下,无助的向着天空升起,又或者是大船从旗杆被切断开始,被像奶酪一样切开,伴随着刺耳的声音轰然倒下……这些画面,全都点燃了人们的热情。

“这部电影绝对值得一看!”

观众们对此,都发表着自己的看法。电影中的那些特效场面他们依然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把故事联系起来的,可是,就只是这些场面的惊心动魄的气势,就足以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了。

这部电影,必然是值得一看的作品!

第二六五节外景

“很好,大船通过了巴拿马运河,我们已经把这一段拍摄完了。高速船上的人,这一段拍摄的没有问题,他们做得很好,这一段可以通过了。”

站在岸边,看着自己的电影的又一个重要镜头拍摄完成,利维长出了一口气,觉得全身上下,都是松了很多。

这电影的拍摄,真是太麻烦了。时间已经到了11月了,他们的巴拿马运河的镜头才拍摄完成,这样下去,今年能够把电影的前期拍摄完成,真的是有些困难。

想不到自己的时间给了那么多的宽裕,还是有些紧张。

利维的电影,现在在宣传网站上,已经有了不少的cgi镜头,可是利维很清楚,cgi镜头可以作为宣传用,但想要拍摄电影,这样的镜头还是尽量少用为好。

原因无它,因为这样的镜头虽然很炫,但是却缺乏一些真实感。一部电影中,这样的镜头太多了,很容易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如果真的想要拍摄出来好的特效镜头,最好还是多采取实景,模型cgi相结合的方式更好。

这个方面利维之所以知道,可以说就是经验问题了:就在02年上映的电影中,就有那么两部,都是值得借鉴的。正面的例子就是指环王,全片几乎没有多少纯cgi的画面,大部分采取结合的方式,给人的观感相当好,而星战前传电影里面,炫技的部分就有些多了,评价也不是很好。利维知道这些日后的评价,他当然要学那些好的。

而学习这些说着容易。拍摄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比如说是拍摄这个切割大船的场景,就很让人头疼。

拍摄纳米丝切开大船这种场景,如果按照好莱坞以往的经验,制作一条模型船。然后搭建一个类似的摄影棚,这就完全可以进行拍摄了。在80年代,还没有特效之前,想要拍摄科幻片,这就是唯一的方法了。这样拍摄出来的场景粗糙,可是在那个时代也就是经典了。

而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因为有着足够出色的技术,所以也需要制作的更加精良才能够让观众满意,模型之后是描入电脑进行动画处理,然后再和实景进行合成。这才能够形成足够好的画面感。

看似很简单,可是这些合成的时候,是需要模型和实景拍摄的两个部分中,光线和人物的动作连贯性都完全吻合的——这也是最难的部分,比起来可以完全靠着cgi技术完成的三日凌空等场景,这个场景才是更难的。

而利维想要的,是最为真实的画面,因此。他在实景拍摄巴拿马运河的时候,还特地租了一条游轮,拍摄着它通过巴拿马运河。而后,把这一组镜头,和他通过模型模拟的纳米丝切割大船的场景结合起来,用动画做到前后一致,然后通过剪辑让人看不出来破绽,这一组镜头才算是完成。

可是这个过程真的很累:别的不说。想要在巴拿马运河上拍摄电影,其中的手续就足够人烦死的了。更别提架设机位,还要搭建临时的摄影棚拍摄演员们在岸边的对话。再加上对光线的捕捉和对水文环境的模拟,这一部分也算是让人头疼不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