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536章

君临战国-第536章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探路。

等白起和蒙骜回大营点兵准备人手的时候,石礼看着厮杀惨烈的战场,有了一丝感叹和悲悯,下令撤军。

“将军有令,金铭收兵……”

传令官快马飞奔而出,穿梭方阵之间,远远传到前方阵地,同时金铭铜锣敲响,退鼓缓慢擂动,全线撤兵。

城头廉颇、陆丁山等主帅、副帅,以及身后一些裨将们见秦军撤兵,顿时松了一口气,这场仗打得太艰苦了。

放眼望去,战场上浓烟弥漫,火光通明,遍地死尸,甚至密密麻麻罗列一层又一层,城墙下尸体竟然堆起了半丈多高,血流成河,脑袋、残肢、尸体、死马混乱一片,看得人直想作呕,连山谷城关上方的云层都转变成血红色,军魂久久不散。

雄关也被上千投石块砸得体无完肤,忙着连夜修复加固,越来越难支撑了。

日夜地守关,燕军的士气也在下降,体力消耗巨大,一见秦军退去,许多士兵忍不住倚靠墙壁就呼呼睡上了。

廉颇看着将士们的辛苦,都记在心里,可是守城的人不足五万了,而且还有许多人身上带着伤,大部分都是残兵了,照这么硬攻下去,燕军迟早有顶不住那一天,这不是他守关不尽力,而是没想到秦军要这样的拼消耗下去,最后绝对两败俱伤。

夜色如墨,秋风吹动,树木萧萧,这时候,已近午夜,白起带着五百铁鹰剑士,全副武装,带齐了攀岩装备,开始潜入了山麓,然后要爬过一道山巅,走出数里,在雄关后的悬崖下落下去。

途中的危险,就是山麓树林内的斥候,山巅上的烽火台,还有雄关附近的暗哨守卫,这些都是影响成败的关键。

于是,白起把五百人分成十组,一波接连一波地行动,这样错开一点距离,一旦遇上危险,也能及时通知后面的人。

这些铁鹰剑士,都是在数十万军中筛选出来的,装甲最精良,背着重剑和铁弩,一身杀神利器,就相当于后世部队的特种兵,原本是三千的名额,可是上次伐赵和突围中,损失了不少。

夜光之下,这些敏捷的身影,犹如猿猴一般,借助绳索攀爬陡峭的山体。

尤其是第一波的战士,更是挑选攀岩最厉害的人,在前面把路探好,勾住绳索,后面的人,才能顺畅一些。

十组的铁鹰剑士,小心翼翼地潜行一晚,等天亮时候,浑身用草藤绑在身上,掩盖住盔甲和身形,然后放慢速度前进,到了山麓上,在山林中行走,格外谨慎。

途中遇到了一些燕军斥候,但是都被这些铁鹰剑士射杀,或者近身斩杀,继续推进。

白天的时候,山谷内再次传来惊天的厮杀声,他们在太行山岭内潜行,也能听得很清楚,格外激烈,整整一天都没有消失,直到黄昏时候,才止住兵戈声。

成败就在今天晚上了。

白起感到身上的重任,只有突破山巅之处一排烽火台和暗哨,然后就能闯入雄关附近的山崖,斩杀那里的守军,就能落下雄关之内了,这一系列的行动,都需要完美的配合,还有出色的身手,速战速决。

由于要临近山巅的烽火台,所以把人手缩在一起,两组为百人队,朝着几个烽火台摸去,要趁着夜色除掉这里的岗哨。

就在徐徐靠近,还有几十米就到达的时候,忽然几声炸响,几乎同时响起。

轰轰轰!

爆炸之声,打破了山巅上夜的寂静,一下子把秦军铁鹰剑士诈死不少。

“有敌军猜到地雷了。”

“是敌袭——”

岗哨的燕军侍卫忽然谨慎起来,拉起了弓箭,朝着爆炸声处,乱箭射去,顿时就要铁鹰剑士在夜幕下中箭。

“不好,暴露了,快撤——”白起惊觉,当机立断,立即下令撤退。

忽然,一些岩石后和荆棘林内,也有弩箭射来,罩住了这片雷区上空。

嗖嗖嗖——

成百上千的箭矢,骤急如雨,倾泻下令,早已被炸响震住的铁鹰剑士也慌了神,在乱箭之下,不少人中箭身亡,其余人快速撤退逃命,有的慌不择路,逃入了太行山中。

白起也在撤退时,肩部中箭,奔逃时候不下心踩空了,摔下一个空谷去。

秦军的夜袭破产了,等到了天明,主帅石礼眼睛都瞪红了,也没有看到白起等铁鹰剑士的信号。

他心里明白,派去的突击队,已经凶多吉少了,默默轻叹一声,百般无奈之下,再不耽搁,立即下令,撤走了伏击在雄关下的精锐,然后三军整编,着手安排撤退事宜,这里已经打不下去,再不走,很可能会被燕军前后围住,葬送在西赵之地。

第0943章争分夺秒

秦军开始撤退了,石礼用兵谨慎,虽然攻击不足,但是保守有余,担心被燕军来个瓮中捉鳖,所以打算提前撤回晋阳城,然后整编人马,备足粮草,更换军械后,再看燕军东西。

如果真是前后被堵住,那么只能尽快突围到黄河,组织渡河返回河西。

石礼很清楚,这支二十万兵马,几乎是秦国能征调最后的一支常备军了,如果他们被围困在这,秦国本土是无法派出援军解救的,需要他们自救。

即便秦国重新招募壮丁入伍,但是也需要一个过程,还有短期的训练,远水解不了近渴。

井陉关没有攻克下了,损失了五六万将士,如今又落一个被困的局面,秦将军石礼越来越觉得,燕国不简单。

这种忧虑就更加沉重了。

……

天色之后,秦军撤退,井陉关上的守军发现后,立即禀告给了统帅廉颇。

廉颇带人出城查看,秦军果然退走了,拔营痕迹明显,但是廉颇做事老成,仍派出不少斥候,快马追上,向四面八方查探,看是否有伏兵和诡计。

陆丁山说道:“君上那边已经派人传来情报,韩魏两军大败,秦开正与楚军决战,盟军威胁已经基本解除了,估计秦军得知前线的燕军大胜,不敢在此逗留了。”

廉颇点头道:“不错,秦军主帅石礼,已经四十多岁,不比白起、蒙骜等人年轻气盛,做事喜欢锋芒毕露,出奇制胜,石礼稳扎稳打,一见形势不利,立即撤军,退守晋阳,甚至见连横失败,一下撤回河西去都有可能。”

“廉将军,我们是否派兵追击?”

“暂时不必了,我们的将士几乎都有大伤小伤,体力消耗,人困马乏,应该休整一段日子,等待君上的圣谕吧。”

“那好,这次君上御驾出征,鼓舞三军士气,想不到一个月不到,就破了盟军之盟!”

廉颇笑道:“这是四国联盟之后,却不统兵在一起,各有小算盘,才导致被燕军逐一击破,燕统一六国的局势,已经基本定下来了,以后四国攻燕少,燕攻六国多矣!”

陆丁山是地地道道的燕国人,因此格外高兴,哈哈笑道:“真想不到,天佑我大燕,有这等英主登基,八年整顿国政,强军富民,运筹帷幄,先后灭了赵、魏,如今又有了攻破剩下四国的趋势,真是大快人心啊!”

廉颇感叹一声,想到了长平之战,四十万赵国人被坑杀,没有再说话。

……

蒙骜带着三千人马,一路向南,想要回到风陵渡去查看战船和渡口,是否还在秦军掌控之中,但数日之后,就在太岳山和吕梁山之间的平阳一带,遭遇了燕京的伏击。

三千人马强行突围,最后蒙骜只带着数百人仓惶逃走,掉头北上。

南下的路被堵了,燕军果然要来围堵秦军了。

蒙骜现在心情沉重,他要立即把这个消息送回去,让主帅早日撤军回河西,再不走,就要被围堵其中了。

当他卷带残军回到晋阳城时,就知道大军已经井陉关撤退了,心知不妙,赶紧询问白起的下落,得到的答案是生死不明,不知去向。

“白将军!”蒙骜双眼热泪,这几年的共事,两个人结下深厚友谊,亲如手足,想不到这一次,落得这样的结局。

“我要去找他!”蒙骜起身,就要出去寻找白起的下落。

石礼劝慰道:“蒙将军不要悲伤了,白将军吉人自有天相,说不定一时走失,进入了山岭内,暂时无法跟咱们联络,千万不要去寻找,否则让燕军知道白起在太行山麓上失踪,说不定也会派人去搜查,那样只会害了他!”

蒙骜也觉得有道理,于是放出几个斥候,乔装成猎户,等秦军退走之后,进入太行山中寻找白起的下落。

“看来,我们要即日退兵了。”石礼叹了一声,走到地图前,看着周围一带的底线,指着西面的吕梁山道:“吕梁山中麓,有一条古道,连接兹氏城与离石城,我军可先赶往南面三百里的兹氏城,然后进入赶在燕军围堵前,穿过吕梁山古道,到离石、经葡城,度过黄河,进入河西白狄区大营,就安全了,然后返回咸阳城。”

蒙骜点头道:“统帅说的不错,这是唯一的道路了,但是为防止燕军提前去伏击,而且还有提前组织好上百艘船只渡河,所以,末将愿做先锋将,前往吕梁山古道把守,并派人去葡城寻找船只。”

“准你了,不过这件事,越快越好,一刻也耽搁不得了。”

蒙骜站起身,抱拳道:“末将明白,这就带两万秦军先行,统帅也要今日内撤离,大军赶路,速度缓慢,如果被燕军捷足先登,那就遭了。”

“本帅也是这个意思。”

“那末将这就去调兵了。”

“尽管去吧!”石礼一摆手,让他离行了。

蒙骜双手抱拳一礼,然后转身退出帅堂。

石礼等蒙骜走之后,对着屋内几名裨将道:“诸将听令,立即调兵,一个时辰后,带足粮草和战马、钱财,退往兹氏城,然后穿越吕梁山古道,撤兵回河西。”

“得令!”诸将站起身,纷纷允诺。

众人分头行事,这时蒙骜再次带兵离开晋阳,赶往吕梁山中麓的古道,现在是争分夺秒的时候,一旦让燕军捷足先登,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关乎到十五万秦军,能否回归西秦,保存实力,使秦能东山再起,如果这些壮士都葬送在这,那么秦国元气大伤,似乎不比赵国凄惨了。

“一定要赶在燕军之前,守住关口,设下关塞,千万要等着我过去啊!”蒙骜心急如焚,越来越察觉,这一切似乎都在燕国的掌控之中,一种无形的大网正在笼罩这支秦军队伍。

第0944章追击战

辰凌与澹台清儿坐在车内,随着大军北上,颠簸的路途虽然辛苦,但是彼此能坐在一起,每天都能相见,谈天说地,加深了感情。

尤其是彼此都知道,六国统一之后,二人就要分开了,因此格外珍惜现在相处的时光,从山川地形、日月星辰、历史演变、圣人之言、宇宙无穷等各方面,交流着,相互吸引。

辰凌道:“秦军正在撤退,这次消灭了这支秦国主力,那么河西秦国,也要元气大伤,几年内恢复不过来,给咱们灭掉魏、楚、韩提供了宝贵时间。”

澹台清儿点着螓首,悠然道:“这是肯定的了,先魏楚,后韩秦,是灭掉四国的最好顺序。”

“对了,清儿,这次破了四国联盟之后,趁着凯旋之机,我打算改燕国号为华夏,让各国百姓都能一视同仁的意思,作为华夏儿女,理应团挤在一起,把目光放得更过,毕竟这个世界,远远不止中原这一块,还有很多大洋,很多大洲的。”

澹台清儿听他提过,山外有山,海外有海,世界远不止周朝的天下,也的确震惊了。

如果燕国统一六国,能把多余的人口和俘虏,送往不同的地方,开垦荒地,占据新的大陆,那么从今以后,世上各处,都是炎黄子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