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455章

君临战国-第455章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语嫣一双修长结实的大腿紧紧地夹住自己的郎君,一双小手却蜷在胸前,似有还无地推着他结实的胸膛,抗拒着他一波接一波毫不疲倦的攻击,也抗拒着自己心中一波接一波海潮般袭来的快酥之感……

※※※

胡地传来捷报,秦开率领十万骑兵,深入草原,直捣黄龙,捣毁了东胡王庭,击溃了周围一些拱卫的土城和部落,杀胡上万,烧毁牧区,使得东胡庭瓦解,刚刚整合之后的东胡部落,再一次分崩离析。

左贤王率领残部西撤,牧民迁徙,北移和西逃千里之外,东胡王自焚而死,许多不肯投降的骨侯都被斩杀,大兴安岭一带,几乎驱逐了胡人的身影。

捷报在朝廷早会上公布之后,顿时使得满朝文武大臣兴奋万分,高呼燕王万岁!燕国雄起!

至此,燕国北疆上方的东胡威胁,算是解除了,剩余的一些部落,被燕军包围,强行聚集在一起,准备南迁下来,划入辽北郡,即使留在草原,也要臣服在燕国的护翼之下,从此没有东胡王庭。

逃走的胡人,只能逃亡西北,阴山一带有匈奴阻截,难以立足,也只能北迁天山漠北一带了。

辰凌在朝会上,微笑点头,秦开总算没有辜负期望,这次燕国除却东胡威胁,解决后顾之忧,又多出不少胡区人口,只要迁入燕边戍,实行胡燕通婚,加以控制,以后也算燕国的附庸民族了。

“诸位卿家,这次燕军彻底横扫东胡,展示了我燕国变法之成效,国力增强,军队勇武,正是燕国中兴崛起之兆,寡人决定,犒赏三军,另外,继续深化变法,使大燕能成为七国之首!”辰凌充满豪气地宣布道。

第三十四卷伐齐之争

第0793章秘访故友

燕京城,高官贵爵的街区,规划整齐,车水马龙,比普通百姓的住宅区还豪华、气派一些,封建传统贵族的思想,一时半刻是无法扭转的。

范府邸,阁楼长廊下,范雎正与一位儒士打扮的男子对饮。

一池水塘,被秋风吹得落叶漂浮在上,涟漪圈圈,池塘内,荷花早已凋零,连根须都枯萎下去,一些绿油油的水草在池水边上,幽冷灰暗。

院落内,有四五棵梧桐树,与假山水榭相互衬托,使得庭院内的精致增添几分优雅。

范雎对面的男子,四十多岁,一身团花交领的儒衫,脸庞方正,头戴折角纱巾,衫是上好的棉布,正是他的昔日挚友,郑安平。

当初在魏国,范雎等人落魄的时候,俸禄不高,生活贫困,很多时候,都依靠郑安平来救济,因此范雎等人,以前对他很是感激,后来也是由于他的引荐,使得辰凌与众士子相识,后来带往燕国,才博得了好差事。

如今郑安平在魏国政治漩涡中被波及,充当了魏钰一方的政治牺牲品,背了黑锅,无法在魏走仕途之路了,于是就来到了燕国,投奔范雎一脉。

“范贤弟,这次老哥在魏被内斗波及,难以立足了,打算留在燕国,日后还要贤弟多加抚照了。”郑安平半玩笑半认真地说道,脸色不变,其实心中还是有些尴尬的。

曾经的小弟,如今在燕国可是赤手可热的肱股权臣,如果有他推荐,自己担任一个部门的中郎、侍郎、卿士等都很容易,而且在燕国,魏人过来的熟人还有一些,很容易组成一个小势力圈,不受本地燕贵和其他赵圈、齐圈等欺负。

郑安平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在任何一个诸侯国的朝政中,总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那就是利益团体不同,目前燕国发展势头很好,又求贤若渴,引得天下名士趋之若鹜,自然会形成不同的小团体。

比如,乐毅和剧辛等来自赵国,很容易关系走得近些,后来的赵国士子,为防止朝政中有人故意打压,寻找归宿感,自然以这两位重臣为核心,代表着他们团体的主心骨,发出一致的声音。

再比如,苏代、邹衍来自齐国,形成小齐圈,郭隗、淳于臻等人都是燕本地人,祛除了旧贵宗族之后,他们又俨然成为燕圈的核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朝政如此,天下亦如此!

范雎笑了笑,没有立即表态,亲手为郑安平斟了一杯酒,问道:“郑兄来燕北上,可曾大摇大摆,引人耳目?”

郑安平愣了一下,摇头道:“没有,我在魏国官职不大,又非名士,即使出了大梁城,也没人注意。”

“到燕之后,第一个就来到我府上的?”范雎又问了一句。

郑安平被他莫名其妙的问题搞得有些心虚起来,暗想:他为何这样问?都说有寒门庶人,获得高位重权之后,往往会排斥曾经的伙伴,不愿意泄露当初他未发迹前的窘态、糗事,落魄的形象。

难道范雎不愿意见自己来燕国相投?还是觉得看到我,就会想起当初郁郁不得志的他自己?

“第一个来见的范贤弟,毕竟当初你我最熟,拜访过贤弟,我再去探望其它魏籍袍泽同僚。”郑安平小心翼翼地说道。

范雎微微一笑道:“那就好,本来我有一件机密大事要办,正需要一个人手,郑兄一来,去办此事最为妥当!”

“喔,什么事?”郑安平没想到对方有密事要他去做,有些惊讶问道。

范雎神态肃穆下来,神秘道:“削赵!”

郑安平皱起眉头,心中盘算,推测始末,暗暗心惊着,果然是一件机密大事。

“实不相瞒,燕王有对付六国之心,完成统一的大业,但是目前仍在发展筹备中,国力还远远不够,因此燕国要完成大事,必须要一口一口吞食中原,赵国与齐国,是燕国的南大门,燕军要南下逐鹿中原,必然先与这两国厮杀,可是赵国民风彪悍,胡服骑射,军力飙升,与秦堪当伯仲,燕对赵硬拼,胜券不大,所以要用谋计……”范雎一点点剖析出来龙去脉。

郑安平听着范雎推心置腹地把这样的国家机要大事告诉了他,有些为刚刚的疑虑感到汗颜,心中感动,毕竟自己的故友没有忘恩负义,给自己一个大机缘,通往燕国仕途的立功之径。

“要我怎么做?”郑安平下定决心,要博一回,富贵险中求,这样的立功机会,不是谁都能遇到的。

“这件削赵之计,是我献给燕王的,叫做‘驱狼逐虎’之计,分为计中计,首先要投入赵国内部,挑拨太子党与吴党的关系,促成赵王废立太子,与吴党搞好关系,然后我会暗中派人再支持赵章谋反,到时候把行动计划写给你,再把太子党和赵王一网打尽,拥立年幼的赵何为赵王,使赵国政局动荡,国心不稳。”

“第二计,激发赵国与秦国的矛盾,一旦赵国局势不稳,秦国受蛊惑后,必然趁机出兵伐赵,让秦与赵两败俱伤后,再促使赵国兵败,秦若大举攻入赵境,引发六国恐慌,到时候燕国会趁机联合五国,驱赶秦国退回去,这样燕国就能掉过头占据了赵国山河……”

郑安平听了之后,目瞪口呆,这谋计可真够狠的,把赵国、秦国,甚至其它诸侯都算计在内,把一个强大的赵国,硬生生给撕裂吞并,不过其中难度,可想而知,也是非常大的。

“赵国朝政中有平原君赵胜、马服君赵奢,新虎将廉颇,才智过人的蔺相如,还有不少名士,有这些阻力在,能顺利实施吗?”郑安平有些担忧道。

范雎说道:“是有难度,不过任何朝政都有党争,尤其是太子废立一事,赵国形成两派,而不少名士都是中立态度,明哲保身并不介入,所以,你只要想办法接近赵国卿士李兑,进入他的麾下,一点点潜移默化地推动,燕国会在外力上支持,成功率还是很大的。”

“可有周密的实施计划?”

“尚无,需要见机行事,因为目前对赵国局势,还不明朗,待你入赵之后,随机应变,先不着急运行,有五年的时间来酝酿,我会在燕国盯着赵国全局,你放心而为!”

郑安平犹豫一下,然后一狠心,坚定道:“好,这件事,我办!”

第0794章民心即天心

燕国第二轮变法又将开始了,这次变法是在三年前的新法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与加强,涉及的方面更广,推行更深入,在许多细节上下工夫,尤其是变法三年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进行调整和改革。

由于有三年的改革成就,使得百姓们富足起来,得到实惠,故此对这次变革深信不疑,阻力小了很多。

许多百姓一大早就来到各城门张贴皇榜的地方,认真听着朝廷政务院的官吏、侍郎们,逐条宣讲改革条文。

燕京日报、国府公报、各学院报刊等都在印刷最新的条文,让燕京城内的国人、士子、寒士百姓们,都能第一时间得知。

与此同时,派往各郡县的使者,携带官府公文和令箭,送往地方,同步变革。

政治方面,在政务院丞相署的机构下,继续设立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实行三省制,分解丞相权力,以免政务院权力过大。

尚书省长官设令、左右仆射,下设诸曹尚书,分领具体行政事务。

中书省,掌出纳帝命,起草诏书、政令,接受尚书奏事等机要大事,长官中书监、令。

门下省,置侍中、黄门侍郎各四人,主要职责在皇帝身边服侍、保卫、顾问应对,拾遗补阙,检举非法等。

通常政务大权,由丞相提出,经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有相互否决权,彼此制约、监督,防止一门做大,位高权重,架空君王。

同时设立内阁,选举二十四位重臣入阁,但凡国家社稷大事,将有君王与内阁商议决定,实现投票,如果内阁三分之二反对一事,可使君王重新拟定提出,不可一意孤行。

这样一来,有些限制皇权的无限扩大,达到一种偏激机制,当局者迷,许多时候君王一时脑热,如果没有一个机构或会议限制,很容易造成天下动乱,辰凌倒是不担心自己会昏庸、刚愎自用,但是却不得不为后代子孙考虑,那些自幼长于皇宫的皇子皇孙,是否能做到英明断事,不被宦官和外戚把持呢?

只有从自身做起,削弱个人的无限度崇拜,让制度和律法有效地运转,以辰凌做例子,使这种模式长久执行下去,才能最深刻地教育封建大臣、后代子孙。

内阁二十位重臣,五年一改选,有退休者、离职者、罢免者,自然不能再用,同时还有备选八人,都是朝廷各部门的一二把手。

此条令一出,让不少大臣们跌破眼镜,不断夸赞燕王的魄力和谦逊,都觉得朝廷这样的行政管理,有利于社稷安稳,群策群力,不出现过度集权,一人独断天下事的草率。

在经济方面,轻赋税,采取三十取一,而且不受实物租,而是钱币,如此促进耕农们,将多余的粮食和实物,兑换成钱币,加强货币的流通,对市场经济有好处。

燕境铸造三等货币,一等币为黄金,二等币为白银、银元宝,三等币为铜币五铢钱,国家设立中央铸币机构,有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雕工印刻都很精致,重如其文,钱币质量很高,便于流通,不易模仿,即使费时模仿出来,重量加工时也和面值相等了,没有必要。

对外诸侯和番邦贸易,一律使用黄金、白银等流通货币等,实现金银本位制,发现定数铜币,如此一来,稳定金融行市,不会造成通货膨胀或赤字紧缩等。

官营企业方面,盐铁专营,并加速促进冶铁业、纺织业、漆器业、陶瓷业、造纸业等发展,对六国和番邦贸易额顺差翻倍。

耕作方面,推出各种犁铧、铁锄、镰刀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