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391章

君临战国-第391章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太后嗯嗯呀呀,不断娇声喘叫,媚眼如丝,香汗淋漓,在享受娇躯欢愉的同时,嘴角溢出一丝冷冷的笑容:留其在宫,以堕其志,稳住大秦后方,秦可掉过头重夺函谷关,对付中原……该死的浑蛋,还挺有冲力的,噢,真舒服!

第二十九卷强燕之路

第0675章水力机装配完毕

随着时间流逝,很快正月就要度过了,天气有了变暖的迹象。

等一开春,辰凌很快要回到战场去了,开始为他的身份筹划,这次回到卫地,考虑这如何金蝉脱壳,利用战场,瞒天过海,假死脱身。

但是在魏国,还有他的庄园产业,还有诸美人,白若溪等人,如何相告呢?

他身为燕王,不可能久居在魏国,且不说处境如履薄冰,十分危险,而且长期不在燕国主持朝政,缺少他的震慑,会使官员心生许多投机去向,结党营私,蔑视国法,至少如今燕国正在阔步前进,崛起的关键时候,动荡未安,需要他坐镇朝廷,决断大事。

而且辰凌在魏国的作用也不大了,已经促成五国同盟,并重挫了秦国,挑起了大国吞小国的策略,加快诸侯征战,这已经逐步改变了战国的走势,加快统一的步伐。

五月份迎娶墨妃暄为皇后,八月份迎娶草原公主兰歆雅,都需要他真身在燕。

“该舍就得舍弃,不过,需要好好谋划一番,不能把产业弄散!”

辰凌考虑半天,决定写下几分书信,立一些‘遗嘱’把魏国的一些产业,转入靳若若的名下,把燕国的产业,转入程素儿的名下,确保自己消失后,财产有人继承。

然后又分别写给白若溪、洛语嫣书信,说出自己处境攸关,迫不得已,需要归隐,消失于世。

写给白若溪的,自然说的清楚一些,让佳人放心,不论自己出什么事都不要害怕,安心抚养孩子,写给洛语嫣的,碍于彼此关系不如白若溪那样有了夫妻之实,所以含糊其辞,关心一番,然后间接写出自己有意归隐,脱离朝政。

书信写完,并不急着发出,要在关键时候,才能生效,否则提前让佳人担心,露出破绽,反而不美。

这时有侍卫前来禀告,墨家巨匠宫门求见。

“宣匠师入殿觐见。”

“遵命——”

顷刻,墨家大匠师端木黎亲自入宫,向燕王复旨来了,由于墨妃暄前些日子回了神农山墨家总院,至今为归,所以墨家科研院的事宜,就由端木黎代为掌管,有最新成果,他就入宫觐见陈述。

“拜见燕王!”端木黎朝着御书房龙椅上的燕王弯身拱手作礼。

“无须多礼,快快平身——”

端木黎站稳后,满脸喜色,拱手道:“启禀君上,臣等幸不辱命,已经组装了一台水力锻造机,额外还有一台水力鼓风机,特入宫内,请君上亲阅观看!”

“哦,水力机组装出来了?太好了,算算时日,也到月末,寡人昨日还在思量,不知那边进展如何,想不到,今日端木先生就入宫报喜来了。”

“臣等日夜赶工,终于打造了出来,至于性能方面,还有待试验,不知与君上所描述的水力机,是否相同。”

“哈哈,眼见为实,走,咱们立即就出城,前去一睹真容。”辰凌听说水力设备组装出来,心情极佳,恨不得马上一看究竟。

很快,辰凌在亲卫军的护送下,与端木黎同车赶往城外科研基地,后者与燕王同乘一车,诚惶诚恐,感激涕零,毕竟工匠师的身份,在墨家中地位都不算多高,何况在一个诸侯国内,充其量算是一个有些手艺的国人,却被燕王如此看重。

一个时辰后,辰凌来到科研禁地,外围有驻军和岗哨把守,严谨不相关者进入禁地区域。

但是守卫们得知燕王亲自驾临,毕恭毕敬,列阵恭迎。

辰凌不在乎这些虚礼,直接与端木黎赶到山腰外,吩咐人把设备抬出,放在山谷内一条山体河流水渠边。

一台水力锻造机,一台水力鼓风炉,被摆设面前,辰凌目不转睛地看着,果然有七分的酷像,面容异常兴奋起来,指着河水道:“快,安置水中,寡人要看一下性能如何?”

辰凌满脸的惊喜,周遭数十位工匠师傅,看到燕王表情欣喜万分,都暗暗松了一口气,立即招呼工匠和守卫们,抬起水力锻造设备,一小部分放置在水中,正是水排风扇部分。

水流冲击在大风扇叶片上,卷动风扇叶片逐渐转动起来,旋转力又带动了蜗轮和蜗杆,越来越快,这股力道传输到机床构件上,扯动一个厚重的铁锤不断上下砸起砸落,砰砰砰一阵响声。

水流稳定,这风扇叶的转速也趋于稳定,锤头的频率也就平稳下来,反复砸落运动,不论是力量、效率、精准度,都要比人工抡锤、锻压工件强出很多,而且节省了太多人力。

“彩!太彩了!哈哈——”

辰凌欣喜若狂,虽然床身和整体,与他在博物馆见到的模型有不小出入,但是这种效果和原理,都非常接近了,只要一步步完善,比如齿轮啮合度、零件寿命、标准轴承等,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在今后提高。

这样一种水力机,在欧洲十四世纪才出现,其实并不算多难,只是欧洲以前都是奴隶社会,制度落后,生产力远远不如中国,还是神学控制人思想的地步,但自从十几世纪开始,不断有学者开始从事自然试验、物理科学、进化论等的研究,打破神学禁锢,推动生产力发展,才有了许多简单机械出现。

就是这些简单的机械,促使生产力逐步提高,然后如星星之火,迅速推动欧洲在机械、物理科学等领域,大步前进,标准化、批量化出现,经济得以发展,又反过来带动科学,相辅相成。

可以说,没有水力设备,就没有后来蒸汽机的出现,正是因为水力设备层出不穷,改善了钢铁、冶金等等其他元素,为蒸汽机的发明和创造,提高了物质条件,就好像半岁的婴儿,还不会爬,就无法学走一样。

再看那台水力鼓风炉,也是利用河水冲力转动机械,使鼓风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气,用力少,效果快,提高炉温,这种东西在东汉初期,历史上出现过,如今早了两百年,就是因为辰凌的出现,给了这些工匠很多启发,举一反三,发明出来。

其实就机械技术而言,古代中国机械水平非常高,但主要材料上却基本多是木制,金属机械尤其是钢铁机械这块自古就是古中国的弱项,如果辰凌能在这方面,打破常规,给当代工匠大师们灌输钢铁和煤炭等思想,炼制出优质铁质,用于设备装配上,燕国将是一个飞跃大进步!

第0676章建新军工厂

辰凌对这两台水力设备很敢兴趣,尽管并不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铁器件质量不行,因此寿命肯定不长,但是有了这台设备,就能加工出不少零件来,提高新零件的寿命,然后组装出下一台,就会有一定提高。

如此反复类推下去,会一台强过一台,更新换代,当规模达到一定数量时,就能形成大批量生产,那么速度、质量、效率都会远超过其它六国。

“端木先生,暂时使用这第一台,就在这科研院加工新零件,然后再复制组装出几台第二代设备,务必在下月底完成任务,寡人将使用第二代,投入生产……”

“臣等遵旨,竭尽所能,按时完成。”端木黎恭敬回复。

辰凌继续慰劳重匠师和守卫一番,同时亲口承认了工匠师、技术员等人的重要地位,丝毫不亚于那些儒墨道法的士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扎扎实实地搞科研,朝廷不会看轻工匠人员,反而会大力褒奖,也有机会做官,享受高爵。

这一番诚恳的言辞,彻底打动了这些身份低微的工匠师傅和学徒们,长期以来,他们只是被看成淫工巧匠,没有任何爵位,也无法当官,社会地位不高,如今听到燕王亲口承认,都像是‘酒逢知己’一般,心怀知遇之恩,感激涕零。

众人感觉前途一片光明,调动起了积极性。

燕王回宫后,立即召来乐毅、剧辛、范雎三人,商议新建兵工厂的事。

乐毅道:“君上,目前燕境内,已经有了两座军工厂,分别在步云山、弓长岭两地,打造的兵甲,逐步在更替军中废旧器械,按此速度,数年后,四十万大军便可更新一遍,不知君上为何还要建立军工厂。”

辰凌微笑道:“那两地的军工厂都是临时建立,规模不大,步云山军工厂冶铁技术多是传承于白家,黑山弓长岭的军工厂,由墨家的匠师在打造,效率低,光凭这些,难以超越劲韩、楚越的铁兵器,而秦国目前仍使用青铜兵甲,但是对于青铜技术的掌握,冠绝六国,达到第一,那兵器甲胄丝毫不弱于目前的铁器质量,寡人要新打造的一座军工厂,却非传统的作坊,而是投入机械设备。”

“哦?”三位重臣都是战国有名的政治家、谋略家,但是听着燕王的话,一时也不知从何处理解。

辰凌铺开一大张草图,这是他规划已久的工厂俯瞰图,上面有山有河,还有许多水渠,引向不同的作坊车间前,许多整齐的车房林立。

“这是寡人绘画,只是粗略的布局图,具体施工还需要精通建筑的人,仔细琢磨,给众卿三日时间,筹划人选、资金、钱粮、人力等,三日后准时开工,这里布局图上有很多工坊种类,目前只是建设两种,看,也就是这两排。”

辰凌指着图纸左上角的图案道:“一排是冶铁烧炉的车间,一排是锻压工件的车间,车间后身,有水渠,是需要放入设备风扇叶和传动装置的。”

三人看着一排排工坊车间图,接连成排,还有奇特的机械设备,安置墙体处,一部分外露,一部分缩在车间房内,都不甚懂。

“君上,不知这座军工厂要建造在何处,有山有河的。”剧辛问道。

辰凌微笑道:“建在医巫闾山和大凌河之间,这一片方圆数十里,统统设为军事禁地,派荆燕带军封锁这里,严防六国斥候、间谍进入窃取情报,粮草和人力,可暂由附近义县邑来提供,由朝廷拨款下去,争取一个月内车间成形,两个月内外围防御、堡垒都要按照军事要求,筑建正规,至于其它的工坊和设施,可容日后慢慢建造。”

乐毅、剧辛、范雎听完,都把一些疑虑说出来,与燕王仔细推敲、讨论,最后敲定下来,各自出宫前去发布施令。

辰凌起身,伸了个懒腰,天色已经渐渐黑了下来,他又前往慈宁殿,向母后请安,有好几日不曾去了。

易太后一见着他,开口道:“王儿啊,你这些日子操劳国家大事,很辛苦吧,每晚不要熬夜太晚,要注意休息,宫内嫔妃太少了,目前就珂儿一位王妃,还拗着性子,这丫头!”

辰凌想到那个自己,就要消失于世,到时候,对于赢珂儿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吧?微笑道:“不用理会她,让她逐渐放下心理包袱,才会转变回来。”

易太后闻言点头,也无可奈何,半晌又问道:“上次听王儿说,要迎娶墨家的圣女为王后,哀家与郭隗奉常,和一些宗室老臣商议过了,墨家在当世影响颇大,墨家圣女,清身高洁,秀外慧中,才貌双全,的确是王妃的最佳人选,只要墨家钜子同意,可随时完婚。”

辰凌说道:“墨妃暄已经赶往神农山,墨家总院,前去向墨家钜子请命去了,如果钜子同意,孩儿想在六月份,完成大婚,册封燕国王后。”

易太后点了点头,犹豫道:“万一,墨家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