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355章

君临战国-第355章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兵法、医学各方面授业解惑,当然,并不急在一时,清儿姑娘可以洞悉时局,看战国形势发展,再做决定,也许三年、五年过去,战国的形貌就大不相同了,那时候做决定,未尝不晚。”

澹台清儿意动,仔细思考一番,摇头道:“我暂时还不能去,鬼谷宗隐然为天下第一大宗,清儿的行为举止,更是引发不少诸侯的关注,如果现在就去燕国,无疑把燕国推向一个风浪尖,到时候诸侯国会格外警惕燕国,那样反而适得其反,不如,先派一些弟子秘密过去,到太学任教,鬼谷宗所学,可以毫无遮掩地倾囊传授燕人,等到燕国谋划战争之前,清儿再秘密赴燕,为燕王谋划战局,部署奇谋……”

辰凌闻之有理,澹台清儿的名声太大了,时刻都引发战国七雄的关注,如果一下子去燕国辅助,会引发六国的怀疑,把所有敌对、嫉妒目光放在燕国身上,那么燕国无疑成为众矢之的,各种变法和秘密筹划的军工厂、水力车床、驯马场、草原贸易区等等,都将暴露,这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树大招风,这个道理都明白,目前燕国给其他六国的印象,仍是一贫如洗,日暮西山,垂死挣扎,倘若做得太招摇,难免会引发诸侯国的围堵和扼杀。

战国七雄博弈,不是一国随心所欲地发展那么简单,就好像前段时间,东方五国都要抵抗西秦,就是因为看到了秦国的强势,担心日后五国遭遇秦国涂害,因此合纵起来,围堵西秦,削弱它的元气,达到一种战国的平衡。

任何一个国家,欲打破这种平衡关系,都要遭到其他几国的联合打压,这就是战国博弈。

可以想象,十年后,燕国果真崛起,那么秦魏赵齐楚韩,肯定也会联合起来,杀到易水长城外,要击垮燕国的势头,任何结盟联姻的关系,在大国利益遭遇威胁的时候,都会撕破脸面,合力围堵。

因此,辰凌觉得,在燕国还没有真正强盛,能有势力独自抗住六国联军讨伐之前,都不能大摇大摆地站在七国前列,遭到联合打击,他要把战国搅乱,浑水摸鱼,不断暗中崛起,这才是一条王道。

这时候澹台清儿隐然把自己当成了燕国的谋士,以自身立场考虑一番后,摊开羊皮卷地图道:“燕国地理虽偏远,不受诸侯包围,但是远离中原,即使发动战争,也会在出兵和运输两方面大受影响,燕军一动,几乎必从易水长城出发,瞬间就能惊动六国,然后联合阻击!”

“而且燕国南大门前,有悍赵和富齐,赵国半游牧半农耕,混有少数民族血统,军人勇猛,国内百姓尚武,是一个唯一战力不弱于西秦的强劲诸侯,齐国富裕,能打持久战和消耗战,只要吞兵十万,在黄河沿线驻扎下来,构筑防御,后方粮草、兵甲供给源源不断,耗个十年,都不成问题,冲过赵、齐的夹攻,再正前就是魏国边界,同样是一支强军,燕国军队在这里,就要面对三国的围堵包抄,要发动统一战争,必须把赵和齐搞垮才成。”

辰凌听着玄女的解析,入木三分,层层环扣,分析有理有据,不由心中敬佩,默默听着。

澹台清儿发挥了她的才学,继续纵横捭阖,谈吐大势道:“要破敌,首先要从对手的优劣入手,捣毁优势,攻击劣势,赵国君主赵雍,雄才大略,颇有英风,目光高远,只要他在位一日,就不会让燕军顺利南下,任何举动,都不会逃过他的睿目,因此,燕国十年的富国强民之后,第二个十年中,就要把赵王弄下来,搅乱赵国朝廷的内乱。”

“听闻赵王最喜爱吴娃,十年后,必然牵扯太子与庶子争嫡,到时候稍微挑拨,引发赵国党派之争,推举一位昏庸的赵室子嗣,杀父弑兄,辅助其登基,这样一来,赵国必然势颓,想办法动用离间计,打压名将赵奢、平原君赵胜,这样一来,赵国空有悍卒,却无明主,无战略目光,难有大作为,日后挑唆西秦与赵国战争,便可彼此消耗两国的军力。”

辰凌听到这,倒吸一口凉气,这计策也太狠了,不过,历史上记载,十年后,赵武灵王的确因在废立太子之事上,酿成大祸,自己被饿死在沙丘之乱,太子被杀,吴娃之子登基为赵惠文王,赵国逐渐衰退下去,惊人地相似……

第0612章一夜难忘

澹台清儿盯着齐国,半晌不语,蛾眉轻蹙,眸光闪烁着一种睿智,只不过这种智谋,是在考虑如何绊倒齐国这个泱泱大国。

半晌之后,玄女继续说道:“齐国乃富国,在讨伐之前,必须要把齐国搞穷,齐国一直没有大变法,旧族势力膨胀,尽管稷下学宫,人才济济,可惜只做学问辩论,贵族并不同意那些人为官,就是因为外来势力会冲击到本土的顽固旧族。”

“可以派一位纵横者或法家人物,如苏秦师兄,在数年后入齐,说服齐王进行变法,名为齐国图强,实则搅动齐国内乱,把贵族折腾起来,使外来士子新贵与旧贵族冲突,消耗内在元气,然后通过一些变革,自缚手脚,再挑起它邻国魏、楚、赵与齐国的矛盾,坐山观虎斗,把齐国的国力耗空。”

“本来齐国就富在表面,对于兵戈军备方面并未像秦、赵、魏一样凶猛,机会成熟,借助联军之手,先挫败齐国主力,然后燕军再大举入齐,再对齐正式作战。”

辰凌闻言一惊,这一番计谋不可谓不毒辣,高瞻远瞩,在历史上,燕昭王励精图治三十年后,抓住齐国吞宋的契机,煽动了赵、魏、韩、楚,组成五国联军,进攻齐国,六方投入近百万大军激战于济西,齐军大败,盟军获得大胜利。

由于齐国没有山险阻隔,无法同时阻挡五国的联军攻击,加上苏秦在齐国数年的破坏,调离了不少齐国的守将,使得政令不通,阻抗时候难以指挥一致,很快就被盟军攻克,主力殆尽,后方守城基本都是乡勇之兵,属于战国服兵役的地方军,平时训练少,非对外作战的正规精锐大军,因此前线大败之后,被乐毅带燕军,一鼓作气攻下七十余城。

后来燕军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一空,尽归燕国;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燕国至此达到鼎盛时期,当时齐国仅剩莒、即墨仍在坚守,乐毅围城,三年不下,昭王死后,刚刚即位的燕惠王中了齐将田单的反间计,撤掉乐毅,由骑劫掌军攻城,结果仍久攻不下,却中田单的火牛阵,身死军败。齐国趁势收复所有失地,乐毅伐齐之功尽失。

乐毅解职后,燕惠王企图将他召回都城,而乐毅担心被杀,遂投奔了赵国。

这一段历史,与玄女之计隐然有几分相似,越来越让辰凌觉得暗暗吃惊,这样的一位女子,纵横捭阖,对天下形势,一个国家的利弊,尽数了然在心,她要对付哪个国家,总会一针见血,几乎致命之策。

辰凌暗自侥幸,幸亏他早来一步,与澹台清儿达成共识,让她偏重燕国一方,倘若为敌,只怕真是一个大麻烦,生死大敌啊。

澹台清儿又道:“借助盟军先下齐国,然后燕国迅速占领齐国,部署好防御工事之后,安抚当地百姓,然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赵动兵,一旦能灭亡战国,打开两侧的通道,往西占据太行之险,往东到渤海之地,尽归燕国,到时候面前就是魏国,与此同时,秦国、楚国、韩国见势不妙,骤然惊醒,必然会联合在一起,向魏增兵阻挡燕军南下,那时候,才是最为关键之时,不过,那是二十年后的事,时局多变,等到统一战争爆发后,清儿会提前往燕国,协商大计,共谋天下。”

辰凌问:“清儿姑娘,打算何时燕国一叙呢?”

“过两年吧,到时候就当游历,不是专门去燕,这样可以减少诸侯对燕的威胁。”澹台清儿说道。

辰凌轻轻一叹,尽管很不舍,但是也没有办法,佳人的身份太过特殊,如果贸然去燕挂职,只怕一下子就引起了诸侯的注意,密切关注燕国的动向,那样一来,不利于燕国展开大业。

“清儿姑娘,燕国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一旦战国出现时局变动,也会派使者入鬼谷宗,请清儿姑娘出谋划策,不知可行否?”辰凌轻叹问道。

澹台清儿点头莞尔道:“可以,既然已决定站到燕国立场,自然会为燕筹谋,不过,两年期间,暂时也会考察燕国,是否与公子所言一致,毕竟计划是一回事,真正投入生产,成规模地使用,改变燕国落后现状,又是另一回事,清儿要看到蒸蒸日上的燕国,心里才有底。”

“放心吧,呵呵,两年之后,必然有所大变化!”辰凌信心满满,接着又把同化匈奴,北逐东胡的计划托出。

澹台清儿沉思一下,说道:“燕国与匈奴结盟,比较明智,以中原文化为利器,同化游牧民族,把草原当初燕国的牧场,草原的部落,他们的文化先天不足,难以像中原人那样,静下心来,钻研学术和文化,无法仿制中原的工艺品,在相互融合过程中,只有文化高的融化掉容文化浅的民族,时间一久,匈奴人半游牧半耕作之后,失去了马背上的优势,对燕国的威胁就会大大降低了。”

“数年之后,与匈奴联合,北逐东胡,把大片辽东北部平原作为粮仓,燕国的国力就会大大提升,比赵、魏、齐、楚等国吞并小国的优势还要多,最为储粮大后方。”

辰凌嘿嘿一笑道:“该当如此,兴燕之策。”

不知不觉,东方渐亮,吐出了鱼肚白,两人相识而笑,眸光相交,脉脉无言,却充满一种知己的味道。

辰凌担心佳人熬夜,不利于身子,可不像他,有真气在身,说道:“竟然聊了一夜,清儿,咱们暂时歇息一下吧,等天亮之后,用过早膳,我们再畅叙。”

澹台清儿肤若凝脂,眸若秋水,琼鼻挺翘,美貌绝伦,如梦似幻,美的让人窒息,宛若那九天玄女降临凡尘,轻点娇首,同意了他的提议:“好吧,公子也回房歇息,这几日,咱们都可以随时谈论古今。”

辰凌站起身来,丰神如玉,英俊伟岸,朝着佳人潇洒一笑,告辞回房。

澹台清儿看着他的背影,离开了视线,心中涌起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对方究竟是谁?这一套治国之策,还有那些水力车床,究竟是谁提出来的,甚至超脱了这个时代的范畴?而且,自己竟留一个陌生男子在房间内度过了一夜,让她难以相信,注定难忘了!

第0613章功夫难入髓

翌日,云层凝重,过了辰时,就飘起了雪花,遮天漫地,一片琼花匝地。

眼看已经是冬月底了,就要进入最冷的腊月,雪也多了起来。

辰凌睡了三个时辰,起身后梳洗一番,有鬼谷宗的女弟子给他端来早膳,用过之后,推门,雪花飘洒,晶莹洁白,像轻盈的玉蝴蝶在翩翩起舞,随风而飞。

先是小朵小朵的雪花,柳絮般轻轻地飘扬;然后越下越大,一阵紧似一阵,很快,地上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

辰凌跨门走进雪地,用脚一踩,咯吱咯吱的轻响,他仰天一望,喃喃道:“不知燕国的冬景如何,数以万计的难民涌入燕地,有没有安置妥当?可千万别处什么差错。”

这时有一起侍女剑客走过来道:“公子,圣姑请你正午时分,到庄院后身的山腰梅亭相聚,共用午膳。”

辰凌含笑点头,谢过侍女的传话,离着正午还有一个时辰,他索性回房打坐,静修敛气,由于练武需要沉迷进去,数月来,他由于军务在身,忙碌带兵,因此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