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之财倾天下 >

第199章

重生之财倾天下-第199章

小说: 重生之财倾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加上之前的独家署理权费用,也就是说,单单凭借这份土地证,一年的利润便高达十多亿,让聂嗣通想不羡慕都不行。

土地证的利润自然不是只有两千那么少,全球范围内的销量更是远多于五十万份,单单国内和亚洲地区的其他国家,便能达到五六十万的销量,稍微大胆的猜测,全年销量达到一百万份都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说,其总利润,要在聂嗣通估计的数字上边翻上几番才是实际利润值。

不过仅仅是资料上估计出来的十多亿的利润便足够让聂嗣通流口水了,92年正是国企改革的前夕,全国的国企,倒有近一般是亏本的,四分之一勉强维持不赚不赔的局面,能够盈利的,仅有四分之一,而年利润能达到十亿以上的国企,那简直是屈指可数。聂家在大型国企中的地位根深蒂固,他对这样的现状自然很是了解,而且,也正是因为这种现状,聂家在京城六大家中的地位每况愈下,毕竟,绩效不好,对其仕途发展也是有很大影响的,好在国企亏损是普遍状况。

连大型国企年利润过十亿的都屈指可数,可想而知,一张薄薄的土地证在92年有可能获得十多亿的利润,聂嗣通想不羡慕都不行,想不眼馋都不行。不过眼馋也没用了,他知道土地证的销售是挂靠在碧桂苑下边的,高卫和连浩天都站着股份,自然没了他聂大少插手的余地。

这厮还是想当然的把刘洵排除在大股东之外,只以为高卫和刘洵两人相互看对眼,这才让刘洵跟着赚点零花钱,想来也不会让刘洵占太多的股份,不过即便是百分之一,那也是一百多万啊,想当年,他靠着家里的关系,在大学时代才赚了第一桶金,现在,也只能羡慕刘洵的好运了。

他又哪里知道,刘洵在土地证上面所占的份额,高达百分之七十之多,而土地证商机的发掘,从头到尾都是刘洵的功劳。不过这些事情,知情者,除了碧桂苑的上层之外便是像刘洵父母、小姨、以及成渝、江雪妩这些亲近之人,又或是江家老爷子高家老爷子、邓公这样高不可攀的人物,自然没人去告诉聂嗣通实情。

嘿嘿,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按照聂嗣通此刻收集的刘洵的资料去与刘洵斗,不吃亏才怪。上述几乎就是他收集的关于刘洵的所有的资料,余下的,包括刘洵在股市的表现,他都仅仅是一知半解,只知道刘洵似乎从股市上赚了不少钱,却不知道具体的数字,只怕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从沪市回来之后,刘洵的资产便已经破亿元了。至于刘洵收购思科的事情,聂嗣通更是完全不知晓了,只怕美国都未必有多少人知道思科现在的主人是刘洵。不过思科的大股东变成了vista投资这个新成立的投资公司,这却是业内都知晓的事情。至于刘洵与vista投资之间的关系嘛,除了周裴婠、瓦伦丁、钱伯斯等思科的中高层,便少有人知道了,且不说聂嗣通此刻的心中所想,以他这种情报收集工作,对上刘洵,能讨得了好才怪……

刘洵一行人到了旧金山之后,便由单秀玲安排的住下。

由于要负责美洲地区的土地证销售工作,销售公司又在旧金山地区设立了分公司,全权负责美洲地区的销售,单秀玲便是这边的负责人,也算是大权独揽了,每月都能经手大笔的钱财,好在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她显然有着很高的素养,再加上经过刘洵的考证,倒是信任的很。

在旧金山休息了两天倒过来时差之后,几人便开始了正式的忙碌。

让刘洵微微有些奇怪的是,他前几次来美国,从来没有出现过时差颠倒的现象,似乎根本不需要适应,不需要倒时差,这次却休息了两天才缓过来,让他很是奇怪,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最后只能归结于前几次都是来美洲找小姨的,这次周裴婠不在美国,时差现象就出现了。!。

'第二卷 宦海商途玉人风 第二百四十六章 硅谷之行 四

几人到达旧金山的第三天,倒过来时差之后,单秀玲开始把一些楼盘的示意图拿出来给刘洵看。

当然,刘洵在旧金山要买的自然不是住宅,而是给预备成立的软件开发公司买的,既然准备缔造一个与微软比肩的企业,自然不能太小家子气了,在置物业上边,刘洵一向比较大气,事实上,就在前不久,思科便花费了上千万美元新购下了一片物业作为办公场所。

不过单秀玲一连拿出几个写字楼的效果图刘洵都不大满意,不是面积太小就是地理位置不理想。

单秀玲根本无法了解,刘洵准备缔造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也根本想不到刘洵准备了多少的预算,看着写字楼的面积不断增大,刘洵还是嫌太小了,单秀玲都快崩溃了,天呢,自己这个小老板,到底准备买多大的地方,要容纳多少人工作啊。

高黛儿到了美国之后倒是安静的很,也没有缠着刘洵,她知道刘洵到美国定然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小妮子让刘洵陪了自己半天之后,便自己开始玩乐去了,小姑娘也是第一次到美国,一切都很是新奇。

至于刘洵,他现在倒是佩服自己有先见之明的把单秀玲留在了美国帮助自己做前期的筹备工作,有单秀玲以及她手底下一整个团队的帮忙,有些事情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要不,这些细微的工作若是由他来负责的话,不知道要白白浪费多少工夫,例如物sè楼盘,例如组织招聘会的前期工作。

在旧金山花了六天的时间,刘洵唯一做的工作便是拍板以六千五百万美元的代价在硅谷的外围买下了一栋极为气派的办公大楼以及周边的一大片废弃土地,大概是由于地处硅谷的原因,这里大部分的建筑,内部都是极为适合科研之用的,一连pass掉了几个,在看到这栋楼的时候,刘洵一眼便看中了,第一是这栋楼修建的很是气派,第二,便是其空间足够大,融合几千个人同时工作是轻轻松松的事情,至于第三嘛,这栋楼这边还有一大片废弃的土地是可以一起买下来的,而且价格很便宜,刘洵准备把这里作为自己新公司的总部之用,至于这栋气派的办公大楼,就是刘洵预备着才超越微软之前所用的。当然,既然做总部,自然不能太小,有周边那些土地,日后扩建也方便的很。

除了拍板买下这栋办公大楼之外,刘洵做的另外一件事便是给自己即将创立的公司定下了名字并设计了logo。

原本刘洵还想沿用华清的名字的,他对这个名字情有独钟,这上边,还寄托着另外一个时空他的一些念想,不过想到自己在国内已经创立了华清科技,在美国也有huaq公司,所以,最终定下了greatwall这个名字。

至于商标,也是以长城为原型,又经过一番设计,能充分表现出软件开发寓意,简约却不简单。

单秀玲原本还抱怨刘洵这个老板太清闲,一直在压榨员工的劳动力,不过等看到刘洵设计的这个logo之后,乖乖的闭嘴了,她隐约的感觉到,自己似乎正在参与到一件对未来有着巨大影响的事件当中,虽然刘洵没有具体和她谈过准备做什么。

不得不说,女人的直觉有时候是一个很恐怖的东西,伺候的结果也果真证明了她此时的感觉,几年之后,刘洵设计的这个logo成为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标志,作为第二个见过那个标志的人,单秀玲终于知道,自家那个小老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恐怖存在。至于她刚刚购买下来的那栋办公大楼,在几年之后也成为全世界软件工程师和程序员心中的圣地,因为他们都知道,那是大名鼎鼎的图形化视窗操作系统的研发之地。

当然,几年之后,那栋大楼的周围已经大变样了,以大楼为中心,早已经建立起来好几栋更加气派的研发基地和办公大楼,这些自然都是后话了,单秀玲每每谈及此事,都是颇多的感慨,在自传中也曾写道,自己亲眼见证了并参与了一个奇迹的崛起,她感觉,自己非常的荣幸,非常的幸运。

在物sè物业的同时,单秀玲也在硅谷的人才基地发出招聘信息,准备大规模的招聘软件工程师和计算机程序员,至于给出的待遇,放在硅谷中也属于中等水准。

硅谷是全世界高科技人员的集散地,每天的人员流动量相当的大,每天离开的辞职的新加入的人员都相当的多,倒不愁招不到人才,只不过硅谷的人力资源成本也相当的高,一个技术不错的普通程序员,年薪在八万美元到十五万美元之间,至于软件工程师和高级软件工程师,那年薪就高了去了,除去可能有公司的期权奖励之外,年薪也高达数十万美元甚至更高,尤其是高级软件工程师,在硅谷也属于非常紧俏的人才。

单秀玲在刚接到刘洵的那份招聘计划的时候,差点惊吓的把那份招聘书给扔到地下,倒不是刘洵给开出的待遇太高或太低,而是刘洵准备招聘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看着不像是准备搞公司,而像是败家。

以普通的程序员和软件技术人员为例,刘洵拟定招聘的人数高达四百余人,助力软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的数目近百,高级软件工程师也需要十多人。

若是真的按照这份招聘计划上的人数来招聘并且按照上边的待遇的话,单秀玲粗略估计了一下,每月单单人员的工资开销便高达一千多万美元之多,天呢,这小子疯了吗?败家也不能这么败啊,即便是身边有美国土地证这个现金奶牛,单秀玲还是感觉刘洵很败家,不过几次提醒刘洵无果之后,也只得按照刘洵的要求把招聘计划投放到硅谷的人才市场。好在她也知道刘洵不是胡闹之人,这么做,必然有自己的考量,不过还是掩饰不住疑huò。

实际上,之所以拟定招聘那么多的人,刘洵也很无奈,所谓的greatwall软件公司刚刚草创,在业内还毫无名气,普通程序员还好说,硅谷里边一抓一大把,主要待遇合理,要多少能招多少,普通的软件工程师,高薪的话也能找到,不过高级软件工程师就不大容易了,那已经不仅仅是待遇就能够打动了,养家糊口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他们所追求的,是事业的成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刘洵也不指望自己写的那些待遇能够打动这些人。

至于所招聘的人数嘛,在刘洵看来,真的不多,或许,对一个一般的软件公司来说,几百个的程序员,近百个的助力软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十多个高级软件工程师或许是很多的人,不过若是知道这些人是用来开发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的话,只怕大家都会认为,这些人,实在是太少了。

要知道,微软六万多的员工中,研发人员所占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五十一,在全球的高科技公司中,都属于一个较高的比例,高达三万余人,而这三万多的研发人员,其主要的研发任务就是视窗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等。

以微软的实力都需要上万人多年的研发,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想要靠几百人研发出不依赖dos的全新操作系统,岂不是让人笑掉了大牙?

至于人员开销,刘洵早有心理准备,微软每年花在研发的费用高达数十亿美元,这些钱,一大半是用在了人员开销上边,自己开发操作系统,即便是投机取巧,只怕也需要烧不少钱的,刘洵已经做好了烧钱的准备。

不过刘洵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少研发人员,更不知道要烧多少钱才能烧出来操作系统,所拟定招聘的数字,也仅仅是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