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崇祯盛世 >

第578章

崇祯盛世-第578章

小说: 崇祯盛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战、和不定,杨嗣昌力主议和;但卢象升主张坚决抵抗,遂率诸将分道出击,与清军战於庆都、真定(今河北望都、正定)等地。杨嗣昌手握兵权,事事掣肘象升,卢象升屡战失利,最后战死沙场。崇祯急调洪承畴部北上勤王,剿寇策略遂功亏一篑。后李自成往河南发展。

崇祯十二年(1640年)五月,张献忠谷城再起,各地农民起义烈火复燃,崇祯帝“命杨嗣昌督师,赐尚方宝剑进行镇压。杨嗣昌与陕西副将贺人龙、李国奇夹击张献忠於太平县玛瑙山(今四川万源县),史载“大破之,斩馘三千六百二十,坠巖谷死者无算。”

崇祯表示嘉许,有手谕曰:“卿自昨年九月初六日辞朝至今,半载有余,无日不悬朕念,与行间将士劳苦倍尝,而须发尽白,深轸朕怀。又闻卿调度周密,赏罚严明,深慰朕平寇安民之意图”。但此时明朝官军内部矛盾重重,诸将多不用命,贺人龙与左良玉皆拥兵自重,不听使唤。杨嗣昌下令:“赦免农民军将领罗汝才等人的罪状,唯独张献忠不赦,有擒斩张献忠者,赏银万两”。张献忠则宣称:“有斩阁部(杨嗣昌)来者,赏银三钱。”嗣昌在给湖广巡抚宋一鹤的信中写道:“天降奇祸,突中襄藩,仆呕血伤心,束身俟死,无他说矣。”

崇祯十四年(1642年)正月,李自成陷洛阳,杀福王朱常洵。二月初四半夜,张献忠一日夜驰三百里出四川,奇袭襄阳,初五日,在西门城楼杀襄王朱翊铭,朝野震惊。杨嗣昌追剿农民起义失败,忧惧交加,旧病复发,已病入膏肓,监军万元吉问他为何不报知皇上?杨嗣昌只吐出“返荆州,将谒惠邸。”王命阍者谢曰:“先生愿见寡人者请先朝襄王。嗣昌惭,乃缢。”

能为朕累到吐血,羞愤到上吊自尽,崇祯皇帝朱由检当然知道杨嗣昌是什么样的人,即便是有一些缺点,也只是因为生不逢时,杨嗣昌处处为朝廷,为朕着想,崇祯皇帝朱由检不想错过和杨嗣昌之间的君臣缘分,况且,虽然皇党建立多年了,基础工作已经做起来,但是高阶大臣,毕竟是需要资历和天赋的,经验非常重要,还是需要从原先的旧臣当中选拔人才。

杨嗣昌听见皇帝问起,正色道,“臣认为皇上的决策震烁古今,实乃得兵家之大成,大军南下的话,虽然能够得到江南的粮食供给,而大军发朝鲜,并不能得到粮食上的供给,却可以让所有的将士们都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异域他乡,不死战,皆等着饿死,必定死战,这是其一,臣猜想皇上下一步必定是在焚毁了全部日本战船之后出兵日本,死战则得粮食银钱,以战养战可成也。同时可以打掉日本人和建奴的勾结,断其后路,其联盟不攻自破。”

陈新甲和陈奇瑜听见杨嗣昌的分析,不住的点头称是,都赞扬皇帝的主意高明。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汗,这都是郑月琳想出来的,决策虽然是自己下的,却并没有光荣的感觉,淡淡道,“此战凶险,日本人不能轻视。”

这回接口的是陈新甲,陈新甲一贯都有小杨嗣昌之称,本来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上一世最后时期的兵部尚书,也是帝国陷落的一个悲剧性人物。“倭奴自来是很让人头疼的,主要是防着这帮人的死士极多,勇悍之人极多,虽然身材跟火器都不如大明,但拼命之下,在近战和巷战的时候,就很麻烦了。”

卢象升听见三个高级参谋都明白了皇帝的意图,觉得有些不甘心,此时便道,“皇上,倭奴再怎么凶猛,我御林军也是长期训练,久经沙场的,臣也必定带着御林军死战。”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打仗不但是要勇武,也要多动脑。”

崇祯皇帝朱由检想到后世的许多半桶水说卢象升的功夫不高,就好笑,卢象升曾经一个人冲入敌阵砍杀上百铁骑,这功夫叫不高?以少胜多,在卢象升和孙传庭那边都是家常便饭,如果不是大明衰弱到了极点的话,凭着卢象升和孙传庭的本事,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大将,儒将和武将的综合体。

在经过了数次海战的洗礼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对于大明的中央水师的战斗力,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他为什么敢于让二十艘主力铁甲舰孤军深入的原因,他相信,这二十艘铁甲舰碰到日本人的那四百战舰,也毫不逊色,楼船,哼……(未完待续。。)

第1005章 不宣而战

朱由检以为日本人的战船会停放在对马岛,却没有想到全部停放在釜山口岸,四百多条战舰,直到大明中央水师出现才开始预警,朱由检暗叹一声,这个时候的海战,就如同儿戏,甚至连预警的巡逻船都没有,就被一起堵在了海港。

“横线走位,全歼日本船只!”朱由检点燃了一颗烟,当战争真的到来的时候,他反而觉得心中无比的舒畅,在此之前的筹备当中,他不知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形,一直处于焦虑当中,想想便有些好笑。

随着圣旨下达,在场众人都是热血沸腾,指挥舱的水兵一起高喊,“皇上有旨,横线走位,全歼日本船只!”

“皇上有旨,横线走位,全歼日本船只!”

这声音通过旗舰上面的信号旗,不断的向二十艘大明中央水师的其他铁甲舰传达着,所有的水兵一边紧张的做着作战准备,紧锣密鼓!

领着五万大军进驻朝鲜的是保科正之,江户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三子,幼名幸松。由于秀忠的正室崇源院是善妒的女人,而秀忠自己又是个怕太太的男人,因此在幸松出生以后,不敢养在城里,便将阿静与幸松母子托给武田信玄次女见性院照顾。后来见性院将幸松养育到七岁时。又将正之交给和武田家有关系的保科正光做养子。

保科正光没有儿子。虽另有养子。不过在收幸松做养子后,就让幸松当自己的继承人。1629年正之十八岁时,因为秀忠的正室已死,正之才第一次与秀忠正式见面。两年以后,正光过世,正之继承信浓国高远藩三万石。秀忠死后,其兄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对他颇为看重,1636年让他拜领出羽国山形藩二十万石。

德川秀忠的这个私生子很得德川家光的欣赏和喜爱。特让其担此重任!

保科正光见大明水师虽然威武,船身不论高度和长度,虽然都是比日本楼船要大三倍的巨舰,而且是铁甲级别的巨舰,却也只有二十艘而已啊,自己有四百多条战船,每二十多艘战船打一条巨舰,应该还是武力优势的,急忙下令各部出战!

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

大明军舰的重炮有距离优势,在3000米处集体开火。横线站位是最简单的一种站位方式,没有任何的技术可言。炫耀的就是火力的刚猛,正好适用于现在双方对射的局面,双方都没有后顾之忧,不到一会的功夫,日本战船就有上百艘战船在大火中焚毁,日本人纷纷跳下大海,茫茫大海上面,就只剩下一堆浮木。

保科正光差点没有吓的心脏崩裂,“明军的火力太凶猛了,撤兵回港!依托炮台,靠岸阻击!”

大明中央水师越打越有信心,面对碾压式的火力配置,在旗舰不断的下达全歼指令的时候,每个人都只顾着填充炮弹,就跟打鸟差不多。

只二十分钟,大明中央水师就歼敌四分之一,这样的胜利,又怎么会不让人疯狂?

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通!!

不要说是战船,即便是被日本人夺得的朝鲜人的岸炮台,在修复和添加了几门大炮之后,在大明中央水师的强大火力面前,都如同是一堆土渣一般,瞬间无处炮台就都灰飞烟灭了!

釜山是保科正光的大本营,日本人的军队已经有半数进入了朝鲜,经此一役,保科正光的信心都被打光了!“全部撤退,战船全部放弃,往釜山城坚守,等待其他援军!”保科正光只一个时辰,就做出了他能够做出的一个最正确的选择!

再半个钟头,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当中,大明中央水师便即将日本人出兵朝鲜的全部船只消灭的干干净净!

卢象升急忙问道,“皇上,日本人的船只都被灭干净了,要不要登陆作战?”

崇祯皇帝朱由检摇摇头,用指挥棒指着地图道,“不要,立即留下两艘铁甲舰,派兵占据釜山港口,搜索漏网之鱼,除了大明船只,在朝鲜海峡出现的一切船只,不论军用民用,一律打掉,见人就杀,格杀勿论!大军往北九州进发!”

卢象升答应一声,连忙想传令兵下达传令指示,同时在等着皇帝给大家讲解下一步的意图,以及为什么不登陆作战?

崇祯皇帝朱由检指着地图道,“打下北九州,整个九州岛就都在大军的掌握之中了,这次的目的就是要将日本的金钱和粮食都打出来,朕已经让范景文准备将陕西和山西的难民都往日本和朝鲜迁移,我们的国力,目前不足以支撑吃掉整个日本,日本人跟朝鲜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而此时如果大军全部登陆朝鲜,歼灭日本人出兵朝鲜的全部军队,赶走皇太极,这些的问题都不是很大,但在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的情况下,对帝国的整体利益没有多少好处,关键是朝鲜贫瘠,拿不出粮食了!被日本人占了南部,被皇太极占了北部,该运走的东西,恐怕早就运走了,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其实,杨嗣昌,陈奇瑜和陈新甲都已经明白了皇帝的用意,但是听皇上亲口说出来,还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此的大纵深战略,即便是成吉思汗手里,都想不出来吧?

打蛇打七寸,日本人的七寸就是长崎和北九州。长崎是重要港口城市,而北九州是连接本岛和九州岛的要冲,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令制国时期,现在的门司区、小仓北区、小仓南区以及八幡东区的东半侧属于丰前国企救郡,八幡东区的

北九州市在日本福冈县的位置西半部与、八幡西区、若松区、户畑区则属于筑前国(远贺郡与鞍手郡)。 1871年8月29日废藩置县时,丰前国改设为小仓县,筑前国改设为福冈县;直到1876年8月21日进行府县合并,属于小仓县的这些地区才被并入福冈县。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此地从过去一直是军事上的要冲,早在8世纪的藤原广嗣之乱,广嗣与政府军就曾于此作战,12世纪的源平合战,也在此进行了坛之浦之战。

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中,绝不会将日本人当成是一堆稻草人,经历太多次跟日本人的交道之后,朱由检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倭奴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是一个有军国主义历史的国家。

军国主义,即指崇尚武力和军事扩张,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将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这样的国家,是绝对不会随便被人征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来日本之前,就曾经设想过自己要用什么线路对待日本人,在想了之后,他决定还是用大屠杀,一个不留,男人,女人,老人,小孩,统统不留,在朱由检的记忆中,日本人就是恶心的代名词,民族永远的仇恨点。不讨厌日本人的中国人,可以说不是中国人,更不要说朱由检是大明的皇帝。

望着岸边的渔船军舰,很显然,这些人都不知道这些大明水师要做什么?完全是一种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