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南宋军神 >

第95章

南宋军神-第95章

小说: 南宋军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我一把没拉住,少爷他跑的太快了!”

安娜的话总是很奇怪,她可以叫杨再兴少爷,叫高玉娘夫人,就是死活不叫刘涚“老爷”,王重阳试过几次,怎么都没用,她就是喜欢叫刘涚一个姓,如今整个高家大院里的人都习惯了安娜这个欧洲小妞的存在,唯独还是不习惯她对刘涚的称呼,私下里好些仆佣都说,安娜这个刘涚买回来的婆娘实在是不懂规矩,迟早有一天要被刘涚打发给养猪的老头。

这个说法流传出去之后,养猪的高老头倒是开心快活了好几天,就差主动拎着猪腰子上门找刘涚了。

“来了就都进来吧。”勾勾手,刘涚让安娜进屋,他这次前往会宁府寻求机会刺杀粘罕本就是走钢丝一样的行险,能不能回来还是个未知数,既然安娜来了,他也该交代一下。

“安娜,你不是有家传的剑术么?怎么连个孩子都收拾不住呢?明日我出发之后,再兴的学业方面有他师傅和玉娘负责,清虚散人得空的时候也会伸手,但日常规矩方面,就要靠你了!再兴,你给我站好咯,听着,我不在的时候,你要听安娜的话,绝不准每日里给我疲疲沓沓的!”

“干爹,我要跟你去会宁府啊!”杨再兴还在坚持,可惜刘涚没给他好脸色看。将两眼一瞪,再兴这孩子顿时就蔫了,整个高家大院里真正对杨再兴最有杀伤力的还是刘涚。

不理睬憋闷的孩子,刘涚又转而对安娜道:“等我这次任务回来,如果可能的话,就安排人查查前往西方的道路,争取送你回家。如若不成。我当初答应的事情,二哥和玉娘也会帮我完成!你就放心,只管替我照顾好再兴!”

“刘,你一定会回来的,这点我可以肯定。”安娜咬了咬下唇,雪白整齐的牙齿露在唇外,显得青春而靓丽。

刘涚淡淡一笑,却是不去接安娜的话头,只是拍着杨再兴的肩膀道:“再兴啊,等你有一天功夫能够胜过柴胡的时候,干爹就送你兵器马儿,让你上阵杀敌如何?”

“啊?干爹,此话当真?”

“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好!我也是男子汉大丈夫,我们一言为定好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还是很容易就被刘涚的话给哄住了,兴致很快就高起来,没说两句就言要去跟柴胡比试,屁颠屁颠的跑了。

等到杨再兴离开,房间里只剩下安娜和刘涚两人时,气氛又重归沉寂。

看着粗布衣钗,却别有一番风味的安娜,刘涚心中突然升腾起一股子邪火来,小腹下面动静也颇大,吓得他赶紧憋了一口气,咬紧牙关把那些念头重新又埋了下去。

“安娜,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就要起床洗漱了。”刘涚本意是想将安娜打发走,谁知道他这么一说,安娜竟然就在房间里忙碌起来,又是给他找衣服,又是替他收拾被褥,好像丝毫不介意他身上只有小衣,衣衫不整的模样。

嗅着女人身上的气息,刘涚的身体又是一阵冲动,如果不是他还有坚定的意志,这个时候把安娜摁在床上都有可能。

“你这是…唉!”怕自己一说安娜变本加厉,刘涚只得摇头,三下五除二的把自己收拾停当了,赶快走出屋子去,以免瓜田李下之嫌。

但就算是李翰动作再快,结果还是出门一拐弯,就跟一眼眼眸对上了。

“我听见你跟安娜在说话,就没有过来打扰你们。”高玉娘的神情颇为平淡,语言也很客气,但刘涚心中就是紧张的很。幸亏他没有仓促解释,否则就会越描越黑。

“还不是再兴这孩子,跑过来吵着要跟我去会宁府,你都没去还能轮到他啊,回头等天下靖宁的时候,我再弄辆豪华大马车,带着你们娘俩自驾游差不多。”刘涚耸耸肩膀,故作轻松道。

“自驾游?算了,你脑子里稀奇古怪的事物总是太多,我是不懂了,不过你就不带上安娜?”

果不其然啊,再怎么女丈夫,还是过不了吃醋的那一关。

刘涚不想哪壶不开提哪壶,左右看看道:“二哥呢,今天天气不错,怎么没有出来晒太阳?”

“清虚道长在给他扎针。”高玉娘也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小女人,况且安娜的存在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本身也是一种合理合法合道德的存在,故而刘涚不提,高玉娘也就不会主动再提及安娜,而是顺着刘涚的话走。

“那我就不去打搅二哥治疗,肚饿好饿,玉娘,有没有吃的?”

“谁让你一睡就大中午过了都不起来的,我叫厨房留着点饭菜,走吧,陪你吃去!”女人自古都是心软,尤其是在恋爱的阶段更是软的让人心疼,这不,刚刚还在因为安娜的事情吃醋,一转眼听到刘涚说肚子饿,高玉娘虽然是给白眼,但还是急急忙忙的带着刘涚去厨房吃东西,等到刘涚吃饱喝足了,她又陪着刘涚在庄子里走动走动,消食。

要说如今刘涚在高家庄的地位也是渐长,一路上跟庄子里的人招呼不断,大多都是笑脸相迎,这让高玉娘很开心,毕竟她也想刘涚在这里被排斥,如今大好局面正是高玉娘这段时间所期盼的,然而可惜的是,刘涚即将奔赴战场。

是的,在高玉娘看来,刺杀粘罕,那就是一个战场,恐怖的战场。要说她心里不担心怎么可能,如果不是她双腿的伤的确没有好利索,她是一定要陪着刘涚去的,谁阻止都没用。

PS:热心读者“萧亦辰”提出的六十二章疏漏已经修订,谢谢萧亦辰

第117章奔袭上千里,只为报万愁(中)

第117章奔袭上千里,只为报万愁(中)

一个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等到第二天天色发明,胡立等人已经从后山带好装备出现在刘涚居住的院子里,十九个人,十九条汉子整齐划一的牵马而站,面容整肃。

不管是身材敦实的胡立还是略显单薄的詹木,每个人眼神里都蕴含着一种叫做“一往无前”的神采,唯有柴青源,他的眼神是略显不同的,刘涚感觉那种光芒应该叫“解脱”。

没有更多送行的人,王重阳就站在刘涚身边,而另外一边则是早早就起床过来的玉娘。清虚散人没有来,高宠没有来,高老爷子和高进他们都没有来,更不用说杨再兴了!

其实刘涚是去看过再兴的,这孩子此时还在睡觉,毕竟还不到九岁,正是贪睡的时候,长身体的需要。

“兄弟们,我知道你们心中都憋着一口气,都想手刃粘罕,为咸阳城的同胞们讨回点利息,尤其是你,青源!”

“大人,我。”柴青源张口想说话,却被刘涚的眼神给瞪了回去,“你什么你,你不准说话!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想以身殉国,还是想一死了之?别忘了,你还有个弟弟叫柴胡!”

训斥了柴青源,刘涚有转头对其他人道:“此去会宁府,凶吉未卜,不论成功与否,我最希望的,还是大家都能保住性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别以为身死就能消孽,我告诉你们,每个人没有杀他百个、千个金兵金将,你们就得给我好好的活着!咸阳城一难害了我们多少同胞?区区一个粘罕又值什么,我们此去,并非是必杀粘罕,而是对我们这段时间训练的一个总结,一个实践!都听清楚了没有?”

“听清楚了!”

胡立等人,包括柴青源在内,不管他们心中作何感想,但这些日子的训练已然是初见成效,当刘涚的话音落口之后,他们的轰然应诺震天动地!

刘涚倒是忘记这茬了,赶紧轻轻一拍脑门,跟身边的高玉娘告别之后,跟王重阳一起翻身上门,挥手指向庄子门口方向,“出发!”

此时,东方的太阳还没有升起,在公元1131年大年十七的清晨,顶着一层薄雾,二十一个男人,二十一条汉子,开始了一个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刘涚,你们这些弩弓,当真是秦朝时期的呢?”

虽说此行千里,但刘涚并没有想过要一躇而就,相反,每天按照既定的路程前进,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才是胜利的保证。

而第一天上午,一行人打马而出不过百来里,刘涚就下令休息。

为了不招人耳目,刘涚等人炫酷的秦朝盔甲都是打包存放于马鞍袋之中,这种生牛皮做的马鞍袋也算是刘涚的一种发明,采用后世的缝制理念,有着足够的分层和容纳空间,不仅可以存放盔甲,更是能够放置食物甚至是饮水,战士们非常喜欢。

就连王重阳在见了之后,都缠着刘涚要了一双放在自己的马鞍子上,这家伙没有盔甲,就装了满当当的干粮,看来也是怕饿死的一族。

而弩弓,刘涚等人则是随身携带着,往日里王重阳没有发现也没有机会研究,趁着这会儿休息的功夫,他终于忍不住找刘涚讨来把玩。

“应该是吧,我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不过比起现在军队里使用的弩弓,无论是威力还是精确度都胜过不知一筹,真不知道何以是一代不如一代啊!”刘涚摇摇头,说出了心中的真实感受。

“其实江湖上还是有比这更精致更厉害的弩弓,我跟师傅在外云游的时候也曾经见过,不过那东西没法量产,最重要还是的材料过于特殊了,若是用在军队之中,反而没有你们这种合适,刘涚,你就没打算找工匠,照着模子复制一些?”

王重阳这话或许是随口而说,但却是让刘涚眼前一亮,“咦,真是呀,怎么就没想过脱模复制呢?”不过再一想,高家庄里虽然也有铁匠之类的,但未必就有这种水平,光是这弩弓所用的合金就是个大问题,要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放在山洞里面的弩弓竟然完全没有半点锈蚀,如今那些普通工匠们手里掌握的技术,可是绝对做不到这点的。

“何止是弩弓,如果可能的话,我连盔甲都想复制了,可惜啊,高家庄的铁匠没有那个水平啊!”

刘涚不住的摇头,王重阳也是皱眉,将手中的弩弓扣弦,从刘涚哪里要了两个弩矢,到一旁试过之后,王重阳又回来对刘涚道:“确实是好弩!这样现成的东西不利用太浪费了!我识得一个高手匠人,过去是在咸阳城里生活。”

“咸阳城都没了。”刘涚没好气的说道。

“三年前他离开咸阳城,去了华山,说是要去哪里潜心修炼!”

“哦?此话当真?”刘涚心中一动,若真是王重阳都认可的高手匠人,那水平自然不差,如果能够找到此人,解决合金的问题,兴许还真能复制出那批秦朝时期的装备来。

而有了这些犀利的装备,再加上刘涚所掌握的练兵之术,这乱世里保命的本钱就又足了几分。

“等此间事了,我就陪你走一趟华山罢,正好前些日子师傅也说想去华山转转。”

刘涚兴奋了,王重阳却是一声叹息,好像他心中对此番前往会宁府的胜算并不大似的。其实不仅仅是王重阳,除开刘涚以外的二十个人当中,就没有几个想过还能活着回去高家庄。

将王重阳的神情看在眼中,刘涚却没有开口,只是抬头看了看日头,招呼着大家伙儿起来,继续上路。

一天行个两百里,也就是三五天的功夫,一行人就行程千里,赶到会宁府不远的山头之上。

这一路上绝非是顺风顺水。事实上从出发那天晚上到此时,刘涚一行共计遇上过七拨金兵侦骑,经过了十六个哨卡。凭借着训练有素、令行禁止和卓越的战斗力,他们硬是躲得过就躲,躲不过就杀,不伤一人走到这里。

在此处无人山头驻扎下来之后,队伍就不敢再前进了。

毕竟靠近会宁府,那就是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