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日王牌-第4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停,先让美军发起进攻,我中部作战部队,不要妄动……”一条条指令,经过叶廷将军的指挥部,向四处散发而去……
第六五二章千万大军大决战(十三)
9月18rì,别动军和欧洲军团早已经从加拿大南部、墨西哥北部和美国中部向美国西部冲击而去,华盛顿州、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爱达荷州几乎同时面对百万以上的大军进攻。经过这段时间的庞大消耗,又得不到东部的各种支援,本就势弱一些的美国西部,根本就难以挡住这种狂猛的进攻。别动军和欧洲军团不说势如破竹,但也进展非常顺利,十天之内,几乎就将攻击的几个州拿下一半,并继续向前推进。
兵力和后勤支援皆不足的美军,不得不一退再退,将兵力不断的收缩到一些易守难攻的地域,然后尽一切可能的拖延一些时间。至于为什么拖延时间,拖延时间有什么用,很多美军的高层都说不出来。因为,他们都知道,已经被完全切割下来的美国西部,基本上是断绝了与中部和东部的联系,他们就是一批孤军,在强敌环侍的情况下,拖延时间,恐怕也就只是多挣扎一段时间,向命运表示不公吧。也许可能那些下面底层的普通士兵,会天真的想着中部和东部的大军,以及军部,不会弃美国西部不顾,会成功的将他们救出吧。
是的,白宫、军部和议会,都没有放弃西部,并说服艾森豪威尔尽一切可能做出一些表示,而他们,也都真正的动起来了。现在,别动军和欧洲军团,已经沿着蒙大拿州、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和新墨西哥州将美国一分为二,而双方。也在这几个州的东部,互相派出超过千万的大军。对峙了起来。而在美国高层决定要打这场仗后,这种对峙,迅速的被打破,艾森豪威尔强迫自己按照政治的角度去考虑,所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去代这场仗。顿时,沿着双方的对峙线,这场双方各派出千万大军以上的战斗。迅速的全面开动了起来。
泾渭分明的战斗显得非常的惨烈,美军为了显示他们不放弃西部,再次担当了主攻方。
蒙大拿东南部,美军以南达科他州为基点,以两百余万的各种兵力发起了强大的进攻,双方的飞机、大炮你来我往的打个不停,每时每刻。都会有成百上千的士兵死亡,更多的人受伤。
怀俄明州东部,美军以南达科他州和内布拉斯加州为基点,以三百余万大军,七八千架各式飞机,以及近五万门大炮为强大基数。发起了一拨一拨的狂猛攻击,弹雨几乎将几州的交界地给淹没,整片天空,一片昏暗,这一带地区。除了军队,几乎没有多少其他人会呆在这里。因为,这简直就是地狱,别说会不会被无处不在的炮弹给炸死,就算是那种巨大战争场面的声响、压力,都可以直接让一个正常人完全疯掉。
科罗拉多州,美军以内布拉斯加州和堪萨斯州为基点,同样是派驻了三百余万人的部队,加上近万架各式飞机,以及超过五万门大炮,也是不甘落后的发起了攻击。几州的交界地,别说是普通民众,就算是一些栖息的动物,似乎也意识到危险的来临,早早的飞离了它们生存的区域,远远的逃离开。
新墨西哥州,是美军进攻的重点,因为艾森豪威尔知道,这里几乎算是别动军和欧洲军团拉丁美洲地区的运输线,如果能够影响新墨西哥州,就有可能进入墨西哥,从而直接导致别动军和欧洲军团的运输补给紧张。所以,新墨西哥州,无疑是别动军和欧洲军团的一个软肋,不管能不能够打下这个地方,艾森豪威尔总是要表示表示。艾森豪威尔一表示,便是五百万的部队,外加一万五千架飞机,近十万门各式大炮,以德克萨斯州为基点,对整个新墨西哥州东部进攻无处不在的四处攻击,后面的预备队也是时刻准备着,一旦发现哪个地方有机可趁,便迅速的增援过去,企图一举冲开别动军和欧洲军团的防线,然后进攻到新墨西哥州的腹部,从而动摇叶廷将军的整个战略布署。
“小看了美国人,以前还以为他们会一未的拖延时间,而不敢提前决战。现在,他们似乎知道,这般拖延下去,只会民心尽失,反而会让他们失败得更快。所以,我方也不是毫无准备……”叶廷将军已经来到了新墨西哥州,开始着手指挥整个战斗的布局。
一条条消息不时的经过整理送到叶廷将军的手上,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蒙大拿州伊卡拉卡,美军二十一万余人对我发起强大攻击,被我军击退多次。随后,我军佯装后继乏力退却,以引美军主力进入,美军指挥官求功心切,果然上当,被我军成功伏击,歼敌九万有余……”
“怀俄明州森丹斯,美军三个集团军,共计近三十万,对我军阵地发起了不间断的打击,我军顽强抵抗。但终因敌势多强于我军,在上级命令下,主动放弃部分前沿阵地……”
“怀俄明州拉斯克,美军三十一个师向我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不分昼夜,但一一被我顽强的部队打退,损伤惨重。如果,美军似乎疲惫,暂缓了进攻,双方在对峙中……”
“科罗拉多州伯灵顿,美军二十七个师向我阵地进攻了五天四夜,遗尸近十万具,我军亦伤亡不小。美军后继部队依然在源源不断的增援过来,我军急须增援……”
“新墨西哥州克莱顿,美军三十九个师,分成三路围攻我军,众因寡不敌众,克莱顿沦陷,我军被迫撤退至得梅因……”
以上的我军不但包括别动军,也包括欧洲军团,不过综合分析来看,欧洲军团虽然兵力也是雄厚,但传出坏消息的,大多就是他们,这倒不是说欧洲军团作战不用心,而实在是,在同等单位数量的欧洲军团与美军的对抗中,并不占什么便宜,有时候,甚至还处于弱势。之所以如此,无非是欧洲军团相对来说,太过杂乱,整个欧洲军团中,毫无疑问,德军最强势,基本上都是以他们为主导,但这么大的兵力基数,自然不可能是一个只有几千万人口的德国能够承担得起的,还有跟着他们的几十个国家的军队,这些军界,良萎不齐,战力也不一。虽然德军是整个欧洲军团的老大,但他们,也不会无缘无故的用自己的武器去武装这些军队,更不可能向这些国家提供先进的技术,这是原则问题。
正因为如此,欧洲军团的战力,有时候可不敢保证,而现如今美军全线进攻,不可能所有欧洲军团的防线,都是德军来防守,这样,遇到强大的美军,守不住,也算正常。而美军,有时候,也正是瞄准了这点……
第六五三章千万大军大决战(十四)
相比于欧洲军团,别动军这边,出现这种问题的概率就要小很多了。冰火!中文因为,现如今的整个亚洲,军力最强的就中国和rì本,以前rì本跟着中国混了一段时间,但中rì之间的仇恨,让中国主动挑刺猛揍了一顿rì本,将rì本压缩在本土不敢出来。现在的rì本,正在想方设法的摆脱在中国强大威压下的生存问题,那还敢派兵参与美洲的问题。
除开rì本,亚洲其他国家,自然都是以中国为中心,以别动军为中心,但话又说回来,这些国家的国力和军力,与别动军的差距,相差不止一般的大,甚至相比于德军后面的一群小弟,也是落后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别动军指望他们来对付美军的可能xìng极小,很多时候,这些被派驻来美洲的亚洲其他国家的军队,基本上是担任后勤运输,守卫一些城镇等相对轻松不少的任务,因为别动军也怕他们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根本不敢大规模的派往前线。再者,别动军的兵力基数随着战争的继续,也是非常大,中国的兵源储备,随着国力的增强,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以,别动军相对于德军来说,即使占领了那么广大的地域,兵力也并没有显得有多紧张,这就是战争实力的体现……
叶廷将军将所有电报的内容和眼下的作战形势记于脑海,然后迅速的对着军事作战地图分析着。
“西部的攻势可以暂停一下了,先抽调四百万人出来……”别动军刚开始蚕食美国西部时,只有五百多万人,后来,由于占领的域越来越广,为了加快进度,越来越多的援军进入到西部。这才这么快将美军打败毫无还手之力的节节败退。如今,进攻美军西部的别动军和欧洲军团至少有着八百万人以上,即使抽调一半的兵力,美军也不可能有反攻的实力。顶多只能稍微缓下气。
叶廷将军的作战命令一下,便迅速的执行了起来,对美国西部的进攻,慢慢的停滞了下来。然后,迅速的有四百余万的军队整理好,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着东面支援而来。而在这个时间,叶廷将军也迅速的将这些部队划分出来。分派各个集团支援哪块区域。
“该死的……敌人的支援力度太大了,他们居然停止了对西部的进攻,将进攻西部的至少一半主力抽调出来。然后来对付我们……”
“我们先前占领的区域。又基本上被夺回去了,一些敌人,甚至还强势的进攻到我们阵地上来了,形势对我们很不利……”
看到这份电报的美军高层,真是气急不已,这让他们切实的认识到,美军兵力的差距。他们要征招几百万的军队,还要动用各种手段,而别动军这边,从一块战场上抽调出一部分兵力,就是几百万了,这莫不让人震惊。
艾森豪威尔也是忧心肿肿,在这之前,他可能还有着五六百万的兵力优势,而现在,随着别动军这边支援的迅速到来,只有,一两百万的兵力优势了,这对于眼下的作战实力和庞大的基数来说,基本上算不得什么优势。而且,看这种架式,叶廷将军,还能够获得各种支援,而他们美军这边,在某些方面,几乎已经到极限了,有的时候,甚至不得不以次充好的来补充差数,这种量变,反而导致了质的下降,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随着别动军各项支援抵达,他们的防御越来越坚固,我们的进攻越来越不顺,伤亡很大……”
“我们六十六方面军已经被彻底打残了,无法再发动进攻了……”
“该死的,再这么打下去,我手底下的那些年轻小伙子,恐怕要全部被送进地狱了。难道,以后我来领导一些老太婆和老头子去打仗吗?这仗,没法再打下去了……”
前线各种消息传达了下来,大多都是作战不利的消息和一些前线将领的报怨声。
艾森豪威尔迅速的开始应对,他连忙下令,“终止一切进攻,各军回到自己阵地坚守……”
“为什么又突然不打了?”zhōngyāng指挥部的一些高层,对于艾森豪威尔这种不打招呼的命令很是不解。
艾森豪威尔对这些呆在zhōngyāng指挥部,没见识过战场上真正血腥的家伙,很是不屑,但还是淡淡的解释道:“这场仗,本来就不应该打,我们之所以打,不过是为了策应西部的抵抗。现在,叶廷已经停止进攻西部了,我们目的已经达到,那我们这般打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前线的很多将领对于艾森豪威尔的命令很是赞同,先后将自己的部队撤回,然后回到自己阵地严守起来。而艾森豪威尔这条命令,也迅速的传到上面去了,一些人对艾森豪威尔这种,在这么大的战斗中不汇报,而直接下达战略xìng命令的做法很是不认同,认为艾森豪威尔太过专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