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明保安 >

第202章

大明保安-第202章

小说: 大明保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登州和莱州被叛军浩劫了半年多,要恢复重建没什么问题,况且谢琏也没有狮子大张口向朝廷要银子,只需要各省支援一些急需的物资。这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就让谢琏发愁去好了,不过皇帝在批复中夹带了一点儿私货,下令各地支援登莱重建所需的物资,从粮食、木材、铁料等物资都规定了具体承办的州县,并要求锦衣卫派员押送。不为人们注意的是其中铁料的提供单位是山西省的中阳县。皇帝规定了物资的出处也好,不需要大臣们与地方督府扯皮了,最后拿不出物资也是州县的事,与朝中大臣无关,大家都乐得轻闲。

锦衣卫负责押运的事看着有点儿别扭,不过锦衣卫既不负责收也不负责发,这其中应没什么油水,在这小事上就给皇帝面子,不再反对了。

崇祯皇帝之所以动这么大的脑筋是有原因的,他根本没有敢将谢琏密信中的在山西、陕西招抚饥民到辽东抵抗后金的事对大臣们讲。对于山西流贼现在朝廷的做法是以剿为主,对于反攻后金肯定会被大臣们说成轻起战端糜费钱粮。那边孙承宗刚被逼走,这边再提这事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因此皇帝决定让谢琏先去做,如果能取得成绩,打个胜仗什么的就有了对付大臣们的资本。

皇帝的圣旨很快传达到了登州,送走了传旨的太监,谢琏拿着圣旨自言自语道:”真的开始了。“谢琏对自己的决定还是有点儿担心。如果张楚这次再反叛了,自己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他最希望的是赶紧选出足够多的船只将张楚等人送到辽东,不管胜负如何至少他们对朝廷的威胁没有了。

谢琏对于张楚并不十分放心,经常找卫士传话给张楚让他有空的时候过来坐会儿。他觉得张楚必定年青,如果给他多讲讲忠君爱国的道理,没准张楚能发生转变。张楚倒也没有推辞一有空就过来和谢琏谈谈。

谢琏经过多年的苦读,古语讲:“寒毡坐透,铁砚磨穿”。一级级考到进士,学问自然是很好的。张楚也爱听他讲各种道理。同时也经常拿一些地方事务询问谢琏,谢琏觉得还是要引导张楚走上向善的道路,所以也就会指点一二。

人们发现这巡抚大人与烟台参将张楚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好,张楚经常到巡抚大人的住处拜访,二人还经常一起出行到各处视察工作,表现的亲密无间。

这时张楚还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在莱州之围解除的时候,城内的官军听说谢琏被救到了登州立即派人将巡抚的关防大印送了过来。张楚当然毫不客气的收下,然后将来人客气的送了回去。好多天过去了,谢琏还没有看到他的巡抚大印,因为张楚决定借谢琏的大印用用,之后巡抚大印的利用率大增。加盖巡抚大印的公文和皇帝重建登莱的圣旨一起被在各地传递。巡抚已是本地最高权威的代表,不容有任何怀疑。

公文中强调为恢复登莱的秩序,在登莱地区实行军管,一切以作战为标准,所在地区要听从保安军的调遣。

严密的行政体系在保甲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起来,张楚直接派人担任了各镇的镇长。登州和莱州两地的知府均死于叛军之手,张楚直接以谢琏的名义写了命令安排人代行其职,而下级的各县官也在叛乱过程中多有死伤。保安军乘机接管了没有官员履职的州县,有幸没死于战乱的各县首脑,没想到在这用人之际巡抚大人竟然来了一场反贪风暴,将各县幸存的一把手一网打尽了。其余被留用的官吏一个个更是胆战心惊,不知道厄运什么时候落在自己头上,只能老老实实的配合保安军新派来的主官的工作。

逐渐的登莱的百姓和乡绅发现天变了,这种变化涉及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先变的是官府对户口的严苛登记,通过保甲契约的签订每一个人都被官府记录在案,并发给了一个被称为身份证的小铁牌。百姓开始对这种登记还是很抵触的,生怕官府今后按人头来收税,可保安军在各处设立了岗哨,没有身份证的人员将被视为叛军余孽抓到矿山劳动,大家就争先恐后的去办了。

官府的形象也在变化,案件的审理被专门的法院接管了。一些小的纠纷被划归了专门管理社会治安的保安军队伍。官府中官吏没有人敢再到下面敲诈勒索搜刮油水。商家和富户都知道了只要交完了税将税票高挂就有了护身符。

官吏们不再干坏事,一方面是因为连各处的一把手都被巡抚大人抓了个干净,另一方面他们发现没有必要为这一点儿小钱冒险,新上任的大人有着发赏钱的习惯,每有一件大事需要去做时大人都要制度一个工作计划,计划的格式都差不多,先说这件事的重要性再说这事由谁负责,什么时间完成,要求达到的效果都一一列在上面,大家在干活时都很清楚。小吏们最喜欢的是最后一条,因为大人会在最后列的一条写上,具体办事的人在将事情办好后会得到多少赏钱。这些钱虽然不多但也足以补贴家用,而且拿的踏实,不用拿人的手短,看他人的眼色行事,更不会害怕将来被追究。所以大部分的官吏都努力的干好大人分配给自己的工作,争取到时能将赏钱拿回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整个登莱官场的习气已经改变了,百姓都感觉官员们变得清廉起来。办事只要按规矩走就容易的多了。

百姓和官员都高兴了,唯一还在每日里发愁的人又变成了张楚。因为大家都要向张楚张手要钱。

第三百四十五章 晒盐

整个登莱地区被叛军蹂躏了这么多日子,可以抢的基本上都抢光了,许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要想恢复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恢复生产就需要官吏们出面来组织,这些人的工钱赏金又是一大笔开销,那种既让马儿跑,又让马儿不吃草的驱赶官吏们去干活的做法,最终是自欺欺人。官吏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要过上比一般人要体面的生活,光用清正廉洁来教育官吏也是不管用的,用严刑酷法也吓不住人的贪婪之心的。

这里边做的极致的要算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了,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在先前受尽了贪官污吏的迫害,所以当权后对官吏十分严苛,制定的官员薪金制度中给官员的薪水很少,而且对贪腐行为适用严厉的法律,许多贪官被他剥皮实草作成标本摆在大堂之上,以警戒后来的官吏,就是这样也没能阻止住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所以指望着出一个圣明的皇帝就会清官满朝的人还是太幼稚。皇帝不行靠百姓监督总可以了吧?朱元璋这个伟大的皇帝也曾试过,规定百姓可以押送有贪腐行为的官员进京受审,这种监督算是真正有力了,而且朝廷上还有个皇帝为大家撑腰,然并卵,这一切都没有用,大明朝的官员们前腐后继,贪腐行为比其他的朝代一点儿也没有减少。弄到最后官员个个富的流油,皇帝却穷的天天为银子发愁,每当皇帝还搂点银子花时大臣们就会跳出来大喊:“不可与民争利。”

张楚更不会认为给自己干事的人都是圣人,因此谁干的事情多,给保安军贡献大就应该得到更多的回报,过上更好的生活。张楚的境界从带着手下找口饭吃又升华到了让大家过上好生活,为了这个目标他一天到晚想着赚钱的事。张楚想着古今中外赚钱的法子,最后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反贼最喜欢的营生,那就是贩私盐,盐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历来都是由国家专营,国家从中收取了大量的税收,如果不交税,食盐的生产和销售都是暴利行业。

张楚从山西杀到海边,也来到了聚宝盆的边缘,他肯定不会放过盐业生产这个赚钱的大买卖。

保安军到达海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管了各地的盐场,不管是官家的还是私自偷开的盐场都被收归保安军所有。原来整个官盐的管理人员都被收入了保安军的体制内,这虽不合规矩,可在保安军的刀枪面前没有人会来讨论这些问题,原先一些依靠与官府勾结牟利的富商,在拿银子作敲门砖试探了几次盐场新的管理者之后,发现这里边已无缝可钻。只好无奈的离开了。有几个豪强不甘心就此丢掉这财源,他们在使用了几次下作手段干扰盐场的生产后,整个人都消失了。

张楚的目标当然不会是控制住原有的盐场,他现在干事基本是要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张楚要用山东出产的盐将两淮的官办盐业挤垮。这倒不是张楚天生的狂妄,因为张楚有着两淮盐场所不具备的技术和管理体制上的优势。

现在大明最大产盐区两淮盐场还在使用落后的煎盐法进行盐业生产。煎盐法是抽取海盐的最传统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用大锅煮海水来提取盐分。这种方法即耗费薪柴,盐工要从事烧火,取卤,收盐等工作,劳动强度也是很大的,而且还只能是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进行生产,形不成大的规模。

晒盐法是制盐技术的一个巨大进步,到明朝的中后期被推广到了大明的许多盐场,晒盐法经济、实用、高效,可这么好的技术在大明的主要产盐区淮南盐场却没有得到推广,大明海盐的主要来源还是靠煎盐。

说来可笑晒盐技术没有被推广并不是因为盐工们掌握不了晒盐的技术,而是因为大明的体制问题。

朝廷要控制盐业的生产,就要控制好盐工,而煎盐法需要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盐鐅",也就是煎盐的大锅,这种大锅为铁铸,每口重达140斤左右,朝廷对铁也实行严格的控制,盐工自己根本没有能力购置这种灶具,更别说所需的薪柴和盐的摊晒场所都需要钱,普通的盐工用煎盐法是没法开工生产的。这样朝廷就可以将所有的海盐生产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明朝的有识之士不是没想过推广晒盐法,孙元化的老师徐光启就曾在崇祯三年试图在两淮地区推广晒盐法。但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和朝堂上的斗争,徐光启有着户部尚书的身份也没能将此事办成。

张楚对于海盐的生产可谓是蓄谋已久,在离开山西赴山东平叛之初就派人到沿海盐场寻找精通晒盐之法的盐工,用重金将他们聘请到了山东。

保安军在山东刚一站住脚,被聘请来的盐工已在海边开始了试验,晒盐之法在山东沿海是否可行试一试就可以知道了。在张楚的大力支持下试验很快就取得了成功,证明这晒盐之法在山东是可行的。

张楚也知道肯定会成功,不成功才是见了鬼了,一则晒盐之法在明末已发展成熟,二则这晒盐法是后世普遍采用的海盐制取方法,而且离山东不远再往北去就是后世中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的所在地,张楚一直想着什么时候实力强大的也将那些地方占过来。

小规模的试验成功后,张楚调集了大量的民壮在山东沿海所有适宜的地方都开始了盐田建设,为保证安全,在通往盐田的要道上还建起了炮楼把守,海面上还不时的有战船巡逻。

这天山东的盐场基本建设完毕,张楚还专门的搞了个庆祝仪式,今后张楚可要财源滚滚了,他觉得很有庆祝的必要,为此他还专邀请了登莱巡抚谢琏参加最大的盐场正式开业仪式。

盐场的盐工对张楚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因为今天是盐场与他们正式签订劳动合同的日子,合同的内容他们已烂熟于心,根据合同他们只要努力劳作就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而张楚正是促成这一切的人。

在一阵鞭炮和锣鼓声中盐厂算是正式开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