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 >

第14章

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第14章

小说: 抗战烽火之开国大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属下也这么认为!只是我们现在的兵力都集中在前线和国民党军作战,不知司令官阁下认为派哪支部队去比较好!”花野三平参谋长小心的回答道。

    “从正面战场分兵是不可能的,那样只会中了中国人的圈套。考虑到中**队可能会增兵固防,只有让合肥的草川二十七联队带领张昌明的皇协军前去解危了。”冈村司令官继续说道

    “可是从合肥到桐县至少也要有四天以上的路程,而草川部队是前去攻城,肯定就要带重炮,这样的话时间会不会不够!”花野三平参谋长小心的回答道。

    “事情也只能这么办了,总不能从前线抽兵前去吧。难道我们堂堂的大日本皇军的6军会攻不下一座有中国农民守卫的小县城吗?马上电令草川部队火开往桐县全歼共军游击队。”冈村宁次继续说道

    “哈衣!”花野三平参谋长答道。

    ***************************

    陶平更不可能知道,此时正在武汉指挥作战的蒋某人在看到八路军传来的桐县进攻战战报后,说的第一名话就是。

    “娘希皮,杀的好,杀的好!陶平是什么时候投了共党的,真是可惜。”

    蒋某人继续的说道。“此外,张参谋至把以下几条命令转给各单位:

    第一、通知戴局长,让他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这个陶平从**那边拉过来,为我所用。

    第二、通知延安方面,要陶平九一一营全力固防,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太湖作战的各兵团要全力围剿日军第六师团,力争全歼;**各部要全力配合共军桐县固防,空军尽快把**的指挥人员空投过去。

    第三、现今战局不利,正需一场胜利以振士气,更需一英雄以为全国将士之楷模榜样,陶平万军之中夺其大将级,并攻敌一城,不奖难以服众。以国民政府的名义奖陶平法币一百万元;以国防部名义九一一营升为九一一团,陶平将擢升为九一一团上校团长,并加入第一战区作战序列。”

    蒋某人在平复了一下心绪命令道。

    “是!”张参谋长回答道。

    三十分钟后,张参谋将陶平的调查报告呈到了蒋某人面前。

    “陶平,男,沈阳人,二十五岁,生平不详。据可靠情报称,今年年初在上海陶平曾单枪匹马伏击日军,炸沉了日军补给船“苍龙号”,并成攻刺杀了日军6军竹内一雄,此后又炮击日军驻上海6军司令部,炸毁了日军在上海建成的标志建筑帝国大夏,现日军正悬赏十万美金捉拿此人。

    两月前曾从日军手中将南昌城防司令部上校参谋长王海鹏之妹王美凤救出,并将王美凤从临安护送南昌,其间陶平与王美凤关系暧昧。王参谋长对陶平曾展开过密秘调查。

    据陶平曾言,其本人自幼孤苦,为一僧人带大,九一八时曾投过东北军,不过只当了四、五天兵,后东北军入关时就做了逃兵。其后不知何故被狂风刮起至临安与王美凤相遇,据陶平言,对之前之事,以大多不记了。

    约一月前,在桐县李家老宅一战中陶平以一人之力射杀日伪军四十余人,将一伙马贼从日伪军包围圈中救出,马贼感其恩,奉其为长,其后消失近两月。

    近日才以共军“**抗日九一一营”的名义出现,并力斩日军原第六师团师团长、日本6军中将谷寿夫,并夺桐县县城一座,毙敌八百余人。”

    “如些人才,的确了得!”蒋某人笑道。

    南昌城防司令部,王参谋长拿着电话正对着电话那头的王美凤讲着桐县进攻战。

    “陶平自与我们分开后,一路北上……”

    &;1t;ahref=。&;gt;。<;/a>;(  请牢记或收藏读读窝。duduwo。  )

正文 第十五章 大战之前

    欢迎读者登录读读窝小说网。duduwo。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一九三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对陶平来说决对是个大日子,因为这一天,《新华日报》、《中央日报》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桐县大捷,日寇中将谷寿夫伏诛!”消息。

    《新华日报》自家就不必说了,但作为国民政府口舌的《中央日报》用了头版的整个版面全面报道了一只**的抗日游击队九一一营战绩,并称其营长陶平(现为**上校团长)为“义薄云天、智勇双全,勇冠三军!”。

    可以这么说,这是《中央日报》成立以来破天荒的第一次,用这么大的篇幅对**敌后抗战进行正面报道,从而使“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谎言彻底破灭!

    《中央日报》这么大的动作以至于惊动了,远在延安的**高层,那位湖南籍师范出身,爱吃辣子的军事天才。

    《中央日报》记者王美凤表在头版的“从逃兵到将军,我所认识的陶平将军。”让陶平拥有了高人气。

    王美凤用婉婉道来的方式,回忆了自已与陶平结识的全过程,并将两人从临安到南昌一路的点点滴滴毫无保留的都写了出来。

    特别是陶平的那句“相信我,我有不得以的苦衷,我怕我会害了你,国家都成这个样子了,何以谈家!”更是让无数的男儿为之动情,少女、少*妇为之落泪,一时间,热血青年,参军成风!

    王美凤在字里行间,对陶平流露出出的浓浓爱意,让那些曾经对王美凤抱有幻想的所谓青年才俊们都彻底死了心。

    人家的男人是什么人?连马贼都能收服,而且还能一口气干掉了几十个鬼了,又是一个全国闻名的将军,死在他手上的日军蒋佐就不下十个,这其中还包括了两个6军中将,自已拿什么和人家比啊!

    让我们的时间拔回到六月二十四日晚上十点二十分,在收到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后,身为职业军人的陶平马上就意识到一场大战迫在眉睫,日军为了其第六师团的存亡肯定会前来进攻桐县,而且就在这几天。

    于是,陶平马上召开了一个为时两个小时的作战会议,将加固城防的任务马上布置下去,并马上招兵买马。

    其实陶平的城防方案在后世看来并不算太复杂,就是对后世朝鲜战场和越南自卫反击战中战法的活学活用,并将后来四野的土工作业扬光大,在鬼子原来已经形成的城防工事上进行进一步的加固,但在当时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独此一家。

    在那些原**老兵看来,却是无比震憾!

    第一、进一步加固日军原火力支撑点,增强其抗打击能力,保证能扛住两枚以上重炮炮弹攻击,并在其附近布置了大量的明、暗加强火力点,以形成交叉火力,各明、暗火力点之间辅以两米深,上面加盖子的交通沟连接,保证至少里面跑人,外面看不到为到。

    第二、以日军原有重点火力支撑点为依托,阵地每相距三千米远增设九四式37mm射炮一门,进一步增强对日军可能出现的坦克、大规模步兵冲锋的火力压制,并配备五个以上炮位,每个炮位都做为暗堡式,保证能扛住三枚以上重炮炮弹攻击,各炮位之间辅以两米深,上面带盖子的交通沟连接,并且在战斗中可以随时更换炮位。

    第三、环形阵地战壕全部要求至少挖两米深,两米宽,并在反斜面每隔五米挖一防炮洞。战壕的上面尽量盖以树段、门板、木条、沙袋等。各战壕之间以三米宽交通沟相连。对于战壕挖出来的土,全部放在已方的一侧,而不是放在两过。

    第四、针对日军可能进行空中打击,炮火反制,建立大量伪装火炮阵地。对所有火炮阵地参照后世二炮地下长城的模式,建立四米宽的地下走廊,保证每门炮,至少有五个以上的炮位,并且在战斗中可以随时更换炮位。

    第五、在十二门高射炮合理布置的基础上,给每个高射炮配以五个以上的流动炮位,保证战斗中可以随时更换炮位。设置大量烟雾点,对地面目标进行大量的伪装,并在高处设置了防空哨,现敌人飞机就鸣枪警告。对鬼子留下的野战电话线路,加双线并重新进行深埋。

    第六、对前来侦查的敌机利用高射炮坚决给以打击,进而使无法获得我方的兵力分布情况,以及阵地配置情况。

    第七、在环形阵地前布置大量雷场,对日军可能冲锋的路线上布置大量爆炸物,扫清了所有火力点、阵地射界以内的树木、房屋、土堆等日队进攻时可能用到的屏避,保证日军一但冲峰就成射界以内的移动靶子,对所有的地段测定了标尺,设定了射击距离和时间,保证开炮以后,命中目标,尽最在努力减少开战时可能生的重新校射。

    第八、城里以民居为依托设置了大量的街垒工事、暗堡、以及墙上、房上,各式各样的火力点,保证一旦前沿阵地失守,还能和日军开展有规模的巷战。

    六月二十五日陶平简直就恨不得自已有分身术,根本就不知道今天正是他的好日子,马不停蹄的忙了一整天,不停的指导明、暗火力点,陷井、侧打、倒打的配置。

    好在这些原**老兵都是百战余生之徒,一点就通,倒也能很快进入了状态。在源源不断加入的民工帮助下,土工作业进展的很快。

    在下午五点钟,我们的陶同学接到张海龙指导员的通知,说明天上级给连队配的指导员和作战参谋就能到达了,现在可以检阅新兵了。

    “老张,你真是我的太上老君,撒豆成兵。”

    这是陶平在视查招来新兵时,对张海龙指导员说的第一名话。

    其实,张海龙指导员做为作为一名政工人员是非常出色的,不然也不能干到**桐县地下县委书记位置。他十六岁就参加党的地下工作,至今已有八年整。

    做为桐县的老地下党,张海龙对桐县的各项情况把握还是很到位的,只两天的时间,在他及他远程呼唤而来的当地八百多名游击队员动员下,十里八乡青年就都赶来参加八路军的,总人数竟达到惊人三千人,这其中甚至还有近一百多名先前被日军打散了的国民党残兵,没办法,整个武汉地区都是一个大战场,到处都是敌人,想活下去唯一的办法的是抱团抗敌,最起码到了部队还有一口热饭吃。

    看着高兴像孩子一样的陶平,张海龙指导员对这个比自已小上十几岁的军事主官竟产生了有一种莫明的亲切,就像一个兄长对待弟弟一般。

    紧接站在城防高处的陶平宣布了一条令在场所有人都为之感动的参战纪律。

    “同志们,我们这场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必然胜利的正义战争,胜利最终一定属于我们。但现在敌我力量现在悬殊较大,胜利不可能一天就到来,因此,我们必须保存实力,保存有生力量,我不愿意看到无谓的牺牲!下面我宣布:

    一、没有十八岁的不要;

    二、过五十岁的不要;

    三、家中独子的不要;

    四、父子两人同时参军,要父不要子;

    五、家中只有一个男丁的不要;

    六、兄弟两人同时前来参军只要一个;

    七、才结婚还没有儿子的不要;

    八、结了婚有孩子,孩子不满十岁的不要;

    我知道,很多同志对我以上宣布的“八不要”很是不满,但是不知你们想过没有,将要进行的战斗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我们今天来到这里目的是干什么的-为了消来敌人,而不是和敌人拼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