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军史集要 >

第3章

军史集要-第3章

小说: 军史集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川返回井冈山。18  日拂晓,工农革命军第1 、第2 两团在赤卫队的配合下,由南、
北、东三面对新城之敌发起突然进攻,经数小时激烈战斗,全歼守敌,攻占新城。
此次战斗,我军首次全歼敌正规军1 个营,俘敌近300 人,打破了敌对井冈山的第
一次“进剿”。战后,工农革命军根据毛泽东的规定,对俘虏采取了不打不杀,医
治伤兵,愿留者留,愿走者发给路费当即释放的政策,这对瓦解敌军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随着工农革命军作战的胜利和根据地建设工作的开展,到1928  年2 月底,包
括宁冈全县,遂川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各一部分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
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便初步建立起来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
革命斗争史上的伟大创举,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起义武装树立了光辉榜样。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毛泽东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受挫后,进一步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点和无产阶级
领导的农民斗争对革命的极端重要性,毅然放弃了攻取大城市长沙的原定计划,率
领起义军向敌人统治力量最薄弱的农村退却,到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
战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革命军队。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产生并逐步形成的。
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提出了这一思想,
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早在1927  年7 月
上旬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就曾指出,农民自卫军应该“上山”,
“上山可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在“八七会议”上,他明确提出了“政权是由
枪杆子中取得的”科学论断。8 月上旬,毛泽东在给中央起草的《湘南运动大纲》
中,提出要在湘南组织1 个师的军队,占据5 、6 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土地
革命。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是共产党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领导农民斗争发展的最高形式和必然结果。但是,这一农民斗
争发展的最高形式,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认识。由于人们缺乏根据地观念,加之国民
党军和新军阀的不断对革命根据地的“进剿”和“会剿”,弱小的红军和根据地能
不能够存在?产生了疑虑。不解决这一根本性问题,井冈山斗争乃至中国革命就不
能前进一步。毛泽东为此在1928  年10  月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和同年11  月写的《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中,详细地分析和论述了红色政权
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指出由于中国地方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的分裂政策,
以及由此而来的白色政权的长期分裂和战争,“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
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并可继续发展。
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为割据地区的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
建设和党的建设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在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问
题上,毛泽东指出:“边界的斗争,完全是军事的斗争”,“所谓割据,必须是武
装的。那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或者对付敌人的策略错了,地方就立即被
敌人占去了”,对根据地周围的敌人,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即对力量比较
强的敌人采取守势,对力量较弱的敌人采取攻势。在统治阶级政权破裂的时期可以
比较地冒进,在其政权稳定时期则要逐渐地推进。不论在任何时期,都要注意在根
据地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采取波浪式推进的政策,巩固地向前发展。这样,
就进一步丰富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30  年初,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进一步提出:必须要有
“建立红色政权的深刻的观念”和用“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
的深刻观念”,批评了希望用轻便流动游击扩大政治影响,和先争取群众后建立政
权的错误观点。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
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
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就把“工农武装割
据”同夺取全国胜利联系起来,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革
命中的极端重要性。
    毛泽东阐述“工农武装割据”是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的密切结合:即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就不能进行
有效的土地革命和发展革命根据地;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
革命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
土地革命成果就无法保持。粟裕曾回忆道:“毛泽东同志很注意对部队进行建设根
据地思想的教育。他常说,人不能老走着、老站着,也得有坐下来的时候,坐下来
就靠屈股,根据地就是人的屁股。毛泽东同志深入浅出的比喻,很有说服力。”土
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和武装斗争三者结合的思想,就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
思想。毛泽东这一光辉思想的形成,为开辟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
市,武装夺取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制定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泽东同志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
的纪律。这些纪律,曾经是红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
军队,对于正确处理军队内部关系,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和确立人民军队对待俘
虏的正确政策,提高我军战斗力,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伟大意义。
    三大纪律是:(一)一切行动听指挥;(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
    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是:(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
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
不虐待俘虏。
    为了进一步加强军队建设,适应日益惨酷的斗争需要,毛泽东吸取了工农革命
军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地提出工农革命军应当担负起三大任务:第一,打
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为此,毛泽东早在红军初
创时期,就要求部队对待群众说话要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不打人,不骂人。
1927  年10  月,毛泽东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到1928  年1 月,又提出了六项
注意。1929  年以后,毛泽东又将六项注意增加了两项内容,从而成为“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在1947  年10  月10  日,毛泽东签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
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也就是现在全军所施行的“三大纪律、八项
注意”。
    自古以来,人们总认为军队的任务就是打仗。毛泽东提出军队的任务不仅是打
仗,而且要做群众工作,这是他对人民军队学说的巨大贡献,使初创的人民军队一
开始便在这样明确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建设。毛泽东所以能不受历来旧观念的束缚,
提出新的学说,不仅是因为他原来就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和独立见解,更重要的,
是他在探索中能够密切注视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大胆
地作出新的概括。当工农革命军从茶陵撤到宁冈前,同遂川相邻的赣西南万安县农
民武装再次进攻县城。为了声援万安的起义,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第1 团掉头南
下,在1928  年1 月4 日,攻占遂川县城,并在这里分兵做发动群众的工作,建立
中共遂川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工农革命军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就是在遂川
形成的。
    工农革命军要执行三大任务,必须有严明的群众纪律来保证。早在1927年10  
月下旬将要登上井冈山前,毛泽东在遂川荆竹山的村边,向在大汾遭敌军突然袭击
而一度被打散的部队讲话,要求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和王佐部队搞
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是建立不起来的。他宣布三
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
薯。攻克遂川县城后,工农革命军在城里过了旧历年,部队打着“宣传队”的旗号
开展宣传活动,还派人下乡领导贫苦农民打土豪。但也有些人把商人、小贩的货物
没收了,甚至把药店里称药的戥秤也拿走了。毛泽东进城后,不断找群众谈话,了
解群众对部队进城后的反映,发现了不少问题,就在城里将部队集合起来,提出在
城市中保护中小商人的政策,并宣布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
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如对于“损坏东西
要赔”这一条,毛泽东解释时讲了一个补缸的故事,说新缸虽然没有旧缸光滑,但
是,有总比没有要好,赔一只新缸给群众,总是用得着的。1929  年,红4 军进军
赣南、闽西,毛泽东在六项注意中又增加了“洗澡避女人”,“不搜俘虏腰包”这
两条。他解释“不搜俘虏腰包”这一条时向大家说,中国是穷人多还是富人多?国
民党军队里为官的,是穷人多还是富人多?大家都说中国是穷人多,当官的是富人
多。毛泽东接着说,对啊!因此,我们要宣传自己人不要打自己人,要他们回家乡
去打土豪分田地。六项注意加上这两条,就形成了八项注意。后来,根据形势的发
展和部队的实践经验,“上门板”、“捆铺草”改为“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
稼”;“洗澡避女人”改为“不调戏妇女”;“不搜俘虏腰包”改为“不虐待俘虏”。
    过去,老百姓对旧军队的欺压和有些地方存在的土匪骚扰,历来是既害怕,又
痛恨,在他们刚接触工农革命军时,并不知道这支军队和旧军队是截然不同的,往
往同对待旧军队和土匪那样对待工农革命军。这个问题不解决,工农革命军便无法
接近群众,做好群众工作,自己也无法存在。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口头的宣传
是没有用的,根本的是要靠工农革命军的行动表现。
    由于工农革命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老百姓彻底改变了对工农
革命军的看法,并根据自己的实际体验,流传着一首歌谣:“红军纪律真严明,行
动听命令;爱护老百姓,到处受欢迎;遇事问群众,买卖讲公平;群众利益,不损
半毫分。”从此,工农红军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这是工农革命军能够从小到大
地发展起来并战胜敌人的重要力量源泉。当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更是我
军在现代条件下发展壮大的源泉,是我军光荣传统之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