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玩唐 >

第678章

玩唐-第678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仁愿叹了一口气说道:“韦仆射,当初是你们说我与王画有来往的嫌疑,现在又要我出兵,你好歹也是一个宰相,多少也要点做人的脸皮吧。”

韦温在一旁说道:“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难道你不愿意为国家效命。”

张仁愿根本就不理睬这个白痴,转过头来,看着李显说道:“当初突厥南下,吐蕃北上。如果圣上下这道圣旨,未必能大捷,但臣敢负责,不会与解总管落得宗侍郎这样大败的地步。现在血营虽然有损耗,然而吐蕃短时间没有办法出兵,默啜顶多伺机而动,说不定他们有可能还会再次一次大亏。这时候出兵,臣无半点把握。况且朝廷第一次出兵,还能用为奸臣所误做解释。第二次出兵,再无解释。王画那三条策略,也绝不是虚言。陛下,三思。”

“张卿,勿忧,朕都有一条办法。”李显将李旦的想法说了出来。

“陛下,万万不可,王画现在正需要喘息时间,你这样正好给了他机会。”韦温叫道。

苏珦摇头说道:“韦少保,你们真想将国家败到灭亡的地步才甘休吗?”

“苏尚书,难怪王画那份名单上出现你的名字,原来你与反贼是一伙的。”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我原来在京城时与王画有没有来往,在座的心里都十分清楚。张说,你还是立即写一封信到灵州,通知王画,说朝廷已经同意议和,正在商谈,请他立即撤军。”

“朝廷什么时候同意议和了?苏尚书,你也太胆大包天了吧?”

李峤开了口,说道:“韦少保,你误会了苏尚书的意思。撤兵是假,仅凭一封信,血营也不会撤军的。这是拖延一下时间,不然还有五天就到了二十天的期限了。如果粮价炒作起来,到时候想收都收不回去。到时候就有亿万苍生受到牵连。”

“李峤,为什么你也替他们说话?”

李峤老脸一红,没有办法,家族里长老纷纷写信给自己,施加压力。况且这本身也由不得诸韦再胡闹下去了。

李显看不下去,他生气地说道:“齐王殿下,难道李卿替朕说话不对,帮助你说话才对吗?”

韦温不服气地说:“陛下,臣对大唐江山忠心耿耿,且不知为什么陛下口口声声说我是高洋。”

“韦少保,朕听闻你自幼就读过许多史书,难道你没有听说过齐王刘肥谦虚谨慎,为汉蕃王之典范的掌故吗?难道你没有听过齐王曹芳联合李丰、张缉、夏侯玄等意图罢除司马师的壮举吗?难道没有听过宇文泰第五子齐王宇文宪生性通达,最有度量吗?古今往来,有多少齐王。为什么你偏偏就想到了高洋?”

“陛下圣明,”苏珦带头伏了下去说道。这句问得太妙了,而且分明没有人教导,是李显自己想出来的。难道皇帝真的开窍了,那真是大唐的幸事。

韦温老脸涨得痛红,他勃然变色道:“反正此例不能开,一开国家将会立即被所有边关诸将肢解。”

说到这里,他回过头来看了一下,意思话,声援我。

许多大臣也会意,立即开始声援。

不过这一次让他十分失望,却有更多大臣赞成李显的意见。

为什么不同意呢?我开出了这等优厚的条件,血营如果想和正好趁机和解,况且也不是一味割据出去,肯定是借地性质,同时也收回马场,接受朝廷的任命,派遣官员管理,要回战俘。至少朝廷没有丢太大的脸面。如果这样不和,证明血营真实谋反,那么也激起百姓的愤怒,士兵的士气,到时候作战也多有一份把握。并且只要他是真正谋反了,各大世家未必配合他炒作粮价,这一害就减除了。

吵得不可开交,但张说写信给王画,先将血营拖住,终于取得一至同意。韦温还在哼唧,可是韦安石冷不丁地说了一句:“韦少保,只是暂缓几天时间,就依苏尚书的意见。”

一句话让韦温不吭声了。

不过就在张说将信写好,李显下诏用快马送往灵州时,突然一调脸色,说道:“来人啊,将宗楚客、薛思简、刘景仁拖出去,宗楚客薛思简各笞八十庭杖,刘景仁笞二十庭杖。”

刘景仁在平定李重俊叛乱时立下过功劳,所以笞得轻一点。

当然,没有往死里打,否则八十笞杖下来,宗薛二人准得一命呜呼。但也打得七死八活,拖出皇宫。

这一着,不但是惩罚,也是杀鸡给猴看的。这种强硬,使许多大臣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随着三个消息传来,提出开战的大臣越来越少,最后朝廷终于同意议和。

!!!!!!!!!!!!!1!

!最!!小!!!!!!6!

!新!!!!说!!!!к!

!!!最!!!!网!!。!

!!!快!!!!!!!!て!

!!!!!!!!!!!!!∩!

第九十六章 蝙蝠、乌龟与红豆

王涵看着王画说道:“二郎,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

“想什么办法?”王画放下二郎腿,看着调皮捣蛋的海布子与马利延,反问道。

“能不能让他们听话?”

海布子与马利延听到干娘在告状,立即停下来他们手中的小动作,不过两双眼睛看着王画,察颜观色,看王画的脸色。

倒是格尔桑在老实地看书。

这让王涵很苦恼,格尔桑再努力读书,也是一个姑娘家,倒是海布子与马利延只有努力读书,才能有一个好将来。

王画笑了笑道:“随他们去吧,毕竟还小。”

“不小了,我听你母亲说你从两三岁就在家里面翻书看了。”

王画捏了一下下巴,心里想到,那好比吗?如果不是太妖异,自己还不能走路,他从一岁就要想看书了。

就在这时候,李持盈走了进来,脸上有些惶恐不安,王画指了指身边的座椅说道:“坐。”

李持盈坐了下来,说道:“是不是担心你哥哥?”

“嗯。”

“我与你哥哥没有仇恨,当初误会也冰释了。不过他的志向远大,想做皇帝,可天下只有一个皇帝,你让我怎么办?”

王画直接了当说了出来,李持盈吓得不敢作声。

“我也给了他机会,如果他不明白怎样做一个好皇帝,我也无能为力。不过说到底,只要不想至我于死地,不管以后成败,我想会给他留下一个美满的后路。但这是看在你面子上的,知道么?”

李持盈乖巧地点头。

王画说这句话的用意,一是让小丫头宽心,第二是让小丫头明白自己的立场。李显放着李裹儿一张牌不会打,韦氏以为春风得意,也没有打好。但太平公主与李旦,皆是厚黑学的鼻祖人物,唯独现在李隆基还是一个热血青年,尽管他心怀大志也好,还是野心勃勃也罢,倒也没有利用妹妹的想法。

可这两个人,如果不知道利用李持盈这张牌,那才怪呢。

不过这句话也渐渐将他与李持盈的关系挑明。

小姑娘脸上飞起了一道惊喜,忸怩地低下头,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正事,又说道:“二郎,我三哥临走时交给我一封信,是姑姑写给你的。”

太平公主的信?

王画奇怪起来,为什么李隆基不当面交给他,非要临走时才交给他。

但他马上就想出来了,既然自己说得那么清楚,只要他想出来,封建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皇帝掌握了太多的权利,自己就会主动帮助他。或者他想出武将专权是唐朝的祸端,自己同样有可能帮助他,那么没有必要将这封信作为底牌交出来与他会谈,否则以自己的性格,反而有可能不美。

另外自己当初也说过,一旦韦氏平灭后,太平公主必然会与他发生冲突的话。因此,既然谈到这地步,交出来,反而双方有可能会造成尴尬,于其这样,不如不交。因此离开后才托李持盈转给自己。

不过太平公主会在信上写什么呢?

他站了起来,不能让王涵与李持盈看到。特别是李持盈,如果信上写了什么不好的事,看到后会有不好的反应。

可是他也没有想到,太平公主信上没有写一个字。只是一幅古怪的图画,一只大蝙蝠,带着许多小蝙蝠站在一棵巨大的松树上。边上还有一个乌龟带着许多小乌龟。这个很好理解,蝙蝠,在许多国家是一个恐怖邪恶的象征。但在中国古代却代表着福,再加上长寿的松树,与乌龟,也不是缩头乌龟,而是贵。合在一起,就是富贵延年,况且还有许多小乌龟与小蝙蝠,不但他一个富贵,连子孙后代都会富贵。

这是太平公主给他的承诺。

这也很正常,可下面还有一长串红豆。

王画在钦州为了让李裹儿她们喜欢,特地命人采了这个红豆带回洛阳长安,还抄了王涵的侄子王维将来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小诗立即传扬出去。

可坏就坏在,这张竹笺质量好,很薄,阳光一照,王涵与李持盈都看到这幅图画,自然也看到这串红豆。两个女子对政治未必懂多少,可不代表着她们没有才气,眼里开始闪着问号。

王画没敢解释,这事越解释越是心中有鬼,不如装糊涂。

立即将信折了起来,但是他心中却在想,刚刚想李旦与她不会放过一个机会,果然就来了验证。红豆,她真有情义吗?

不过总的来说,自从前年起,太平公主是在对自己释放了一些善意,也给了自己一些帮助。

但他不会因为太平公主这封信,就会改变立场的。

说到底,还是实力。想想朝中那些大臣,给韦氏打压得多可怜,大宋同志吓得在钦州都不敢离开,老魏活活在家里憋得生病病死了。老唐致了仕。张仁愿回到朝中,名义上成了宰相之一,却成了一个隐形人。

只有自己到了八州后,反而呼风唤雨。如果不是自己手中掌握了强大的实力,朝廷能为自己震动么?李旦会低三下四地派李隆基前来与自己谈判么?

想到这里,他想到了八州的将来。

自己的主力从绥州起一直到宕州拉开了一个柳月形开始发起了进攻。当然,也面对着最多的敌人。唐朝这段时间调来了近十万军队,后面的军队还在陆续调运中。

不过这也是他最放心的地方。

即使唐朝开始制造长弓,这更利于守城。但自己不是以攻城为主,高大的城墙一律放过去。但不可能每一个州县都集中了许多兵力。这一次从绥州起,一直到汉中,幅射的范围达到了十三个州,计七十六个县城。而且为了拱卫长安,必须分出重兵守在坊州、宁州、邠州与凤州,再加上长安本身又需要兵力。

不要说是十万大军,就是三十万大军一道前来,最少会有一半县城因为防守力量薄弱,会被攻下来。

当然,王画根本不是韦温所想的那样,也没有打算攻一处占一处。也没有办法守,象延绥丹四州二十五个县,延庆三州二十个县,两边只有三万军队都不到,怎么守?他守的也只是一些重要的关卡与道路。攻下来后将物资运向后方,军队同样离开。将战场放在野外,并且因为全是骑兵,速度上占着绝对的优势。虽然有可能犬牙交错,只要保持这个优势,守与不守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只要保持一支灵活机动的军队,大军推进一步,也等于占领了一步。这些城市以及军队等于孤立在一个个城市里面。

如果这些守城的士兵认为有可机可乘,从城里面走出来,那么正好。不要说未必所有人能拉起长弓,就是所有人能拉起长弓,也有那么长弓,到了野外,以现在唐朝士兵的战斗力,对抗血营,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当然这些守城的将士也不是傻瓜蛋,王画不象他们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