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梦想成真之德意志之鹰 >

第107章

梦想成真之德意志之鹰-第107章

小说: 梦想成真之德意志之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
但是,还是有相当的一部分人,认为这只不过是德国人和日本人合伙演的一出戏。德国人为了他们在亚洲的盟友,是不会真正保护外来侨民的利益的。于是,就有了这一船不惜冒着战火,也要回到自己故土的一群人们。
“布隆伯格”号并不就是一艘血统纯正的商船,而且开始我们也没打算为了任务,就把一艘军舰真正改装成一艘商船。那样,还不如直接征用一艘商船就得了。哪里用得着这么费事费神呢,吃饱了撑得么?所以,这“布隆伯格”号上,还是保留了那么一些小小的武力的。比如象那一百二十七毫米的舰炮,现在正伪装成了一堆,堆在舰首甲板的货物呢。
为了隐藏我们的真实目的,我们对外宣称我们的船员是来自一战的退役老兵,因为“血统”问题,不能进入帝国海军服役。于是,那些乘客们恍然大悟了:啊,敢情这些家伙是德国佬自己都不要的角色呀?说白了,就不是嫌弃他们的身份是杂种么?
于是,所有的人,就心安理得的开始看起了,每天船甲板上那绝对不正常的,但在他们想来无比理所当然的场景。每个人,都怀着归心似箭的心情,连偶尔海面上冒出长长一截通气管都没注意……
回家(四…上)
    那些身强力壮的战斗人员,都被安置在“布隆伯格”号底舱特制的暗舱里。因此,我还特意去底舱视察了一番。让我惊异的是,底舱并不象我想象的那般嘲杂、污秽的样子:精心装点过的底舱,像极了这个时代的豪华客轮。还飘荡着丝丝油漆气味的柚木壁饰,几个校官舱的舱壁上还装饰着奢侈的天鹅绒。天花板装饰一新,甚至我还看到了一缸小红金鱼,几盆香气四溢的花花草草。
整个宽大的底舱,成了我们这群特殊乘客的客房。所有的地板、木板下都覆盖着薄薄的橡胶,以作为隔音材料。就连 近在迟迟的轮机舱的噪音,在我们这里听来,也不过是一辆摩托车发出的马达轰鸣声罢了。这次中国之行人员的装备,在所有武装党卫队士兵的一致抱怨声中,给换成了国防军的标准配备:半自动毛瑟,MP38冲锋枪,MG42机枪,M92手枪,手榴弹和战斗刀。就连加特林六管机枪,都被换成了笨重无比的MG42四联机枪。
上帝啊,四联装的MG42,足足有一座37毫米反坦克炮那么大。还有两个硕大无比的橡胶轮子,庞大的底盘。
老希说这是为了避免在远东地区的日本人,及其他相关势力的谍报人员侦察到我们装备某些技术的可能。特别又是我的“特别机动部队”装备的AK突击步枪,自从她在敦克尔克战役,基辅战役后期出现以后。各个国家的情报人员象嗅到了狗屎一样的猎狗,疯狂的追了上来。仅仅是上个月,海德里希就报告给我说我们特别机动部队驻地附近,可疑人员的活动情况又比以前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甚至就连卡尔腾布鲁纳那个蠢货都闻到了些许风声,连打带抓的把起码上百人踢进了瓦豪集中营的特别审讯室。
我们现在装备的许多装备,特别是相当数量的轻武器,技术含量根本就不高。要是被其他国家得到了样品,很容易的就大规模 的生产出来,从而对相关的战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给海德里希下了一道死命令,一定要把那个隐藏在苏联的关键性人物给我找出来。“世界枪王”啊,我得让你的作品不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啊,或者……让你永远的消失,是个好办法!到目前为止,“特别机动部队”没有丢失过一件战斗武器,连那些打坏了的装备,都被装备部的官员们,小心翼翼的锁进了看守严密的仓库。当然,这也与“特别机动部队”参战的实际情况有关。除了来到这个时空打的第一场硬仗以外。其他的战斗,基本上不是支援友军,就是在战役进行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才加入,所以并没有多大的损失。
这也是老希特意安排的,毕竟国防军不是他所掌握的了的。这武装么,不就是要死死抓在自己的手里才放心么?别人的死活,那是大可以不必理会的,可这自己部队的死活么,那可就能少死一个是一个罢。用一句很古老的话来说,死道友比死贫道好啊……
为了加强手下这群棒小伙的力量,我毫不客气的从斯配尔那里“借”来了八十具“坦克杀手”。了解二战的都知道,这玩意不就是战争末期德国仿制“巴祖卡”的产物么?只不过,她的口径达到了恐怖的88毫米罢了。据那些工厂的测试人员说,这玩意的威力很大,甚至比超级铁拳还要好。可就是有一个缺点,太“娇气”,在零下10度就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这个东西在东线战场是不能使用的。
还有就是,这些“坦克杀手”是为山地步兵的小伙子们准备的。而我强盗似的从那实验性的产出500具里面,一下几乎就拿走了百分之二十,很是让山地步兵的将军们恼火了一番。这帝国的军队就是太多,每出来个什么新玩意之类的东西。各个方面的眼睛就跟饿了几十年的狼一样,活脱脱一副饿死鬼投胎的德行。搞得老希有时都头疼不堪,你说给吧,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哪里有那么多啊;你说不给吧,好象又得罪了那些军方的大佬,这对自己是极其不好的。
伞兵的头头们看到又新出来了一批大家伙,好象什么“铁拳的榴弹太长了” “装填速度太慢”之类的话全都冒出来了。甚至几个很有背景的少将上校,就直愣愣地跑到了斯配尔面前,客气的问我们的装备部长:“我们可不可以换装尺寸小一点的火箭弹呢?负责运送超级铁拳弹药的士兵,一旦背上五发火箭就再也不能背其他的东西了。所以说,铁拳这种东西,完全是不适合装备我们山地步兵的……”
头疼的斯配尔那个也不敢得罪,只要眼巴巴地找老希求救。老希难得的仁义了一把,大笔一挥:“再追加1000具!”。于是,在各个方面的“元首万岁”的声音中,这次事件总算圆满的落幕了。
海上的生活是极其无聊的,每天都面对着铁制的舱壁,使我明白了为什么潜艇兵必须要求心理素质很高了。一般人要是过这种海底暗无天日,死气沉沉不见天日枯燥无比的生活,一定会疯!是憋的!
回家(四)
    那些身强力壮的战斗人员,都被安置在“布隆伯格”号底舱特制的暗舱里。因此,我还特意去底舱视察了一番。让我惊异的是,底舱并不象我想象的那般嘲杂、污秽的样子:精心装点过的底舱,像极了这个时代的豪华客轮。还飘荡着丝丝油漆气味的柚木壁饰,几个校官舱的舱壁上还装饰着奢侈的天鹅绒。天花板装饰一新,甚至我还看到了一缸小红金鱼,几盆香气四溢的花花草草。
整个宽大的底舱,成了我们这群特殊乘客的客房。所有的地板、木板下都覆盖着薄薄的橡胶,以作为隔音材料。就连 近在迟迟的轮机舱的噪音,在我们这里听来,也不过是一辆摩托车发出的马达轰鸣声罢了。这次中国之行人员的装备,在所有武装党卫队士兵的一致抱怨声中,给换成了国防军的标准配备:半自动毛瑟,MP38冲锋枪,MG42机枪,M92手枪,手榴弹和战斗刀。就连加特林六管机枪,都被换成了笨重无比的MG42四联机枪。
上帝啊,四联装的MG42,足足有一座37毫米反坦克炮那么大。还有两个硕大无比的橡胶轮子,庞大的底盘。
老希说这是为了避免在远东地区的日本人,及其他相关势力的谍报人员侦察到我们装备某些技术的可能。特别又是我的“特别机动部队”装备的AK突击步枪,自从她在敦克尔克战役,基辅战役后期出现以后。各个国家的情报人员象嗅到了狗屎一样的猎狗,疯狂的追了上来。仅仅是上个月,海德里希就报告给我说我们特别机动部队驻地附近,可疑人员的活动情况又比以前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甚至就连卡尔腾布鲁纳那个蠢货都闻到了些许风声,连打带抓的把起码上百人踢进了瓦豪集中营的特别审讯室。
我们现在装备的许多装备,特别是相当数量的轻武器,技术含量根本就不高。要是被其他国家得到了样品,很容易的就大规模 的生产出来,从而对相关的战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给海德里希下了一道死命令,一定要把那个隐藏在苏联的关键性人物给我找出来。“世界枪王”啊,我得让你的作品不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啊,或者……让你永远的消失,是个好办法!到目前为止,“特别机动部队”没有丢失过一件战斗武器,连那些打坏了的装备,都被装备部的官员们,小心翼翼的锁进了看守严密的仓库。当然,这也与“特别机动部队”参战的实际情况有关。除了来到这个时空打的第一场硬仗以外。其他的战斗,基本上不是支援友军,就是在战役进行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才加入,所以并没有多大的损失。
这也是老希特意安排的,毕竟国防军不是他所掌握的了的。这武装么,不就是要死死抓在自己的手里才放心么?别人的死活,那是大可以不必理会的,可这自己部队的死活么,那可就能少死一个是一个罢。用一句很古老的话来说,死道友比死贫道好啊……
为了加强手下这群棒小伙的力量,我毫不客气的从斯配尔那里“借”来了八十具“坦克杀手”。了解二战的都知道,这玩意不就是战争末期德国仿制“巴祖卡”的产物么?只不过,她的口径达到了恐怖的88毫米罢了。据那些工厂的测试人员说,这玩意的威力很大,甚至比超级铁拳还要好。可就是有一个缺点,太“娇气”,在零下10度就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这个东西在东线战场是不能使用的。
还有就是,这些“坦克杀手”是为山地步兵的小伙子们准备的。而我强盗似的从那实验性的产出500具里面,一下几乎就拿走了百分之二十,很是让山地步兵的将军们恼火了一番。这帝国的军队就是太多,每出来个什么新玩意之类的东西。各个方面的眼睛就跟饿了几十年的狼一样,活脱脱一副饿死鬼投胎的德行。搞得老希有时都头疼不堪,你说给吧,这个也要那个也要哪里有那么多啊;你说不给吧,好象又得罪了那些军方的大佬,这对自己是极其不好的。
伞兵的头头们看到又新出来了一批大家伙,好象什么“铁拳的榴弹太长了” “装填速度太慢”之类的话全都冒出来了。甚至几个很有背景的少将上校,就直愣愣地跑到了斯配尔面前,客气的问我们的装备部长:“我们可不可以换装尺寸小一点的火箭弹呢?负责运送超级铁拳弹药的士兵,一旦背上五发火箭就再也不能背其他的东西了。所以说,铁拳这种东西,完全是不适合装备我们山地步兵的……”
头疼的斯配尔那个也不敢得罪,只要眼巴巴地找老希求救。老希难得的仁义了一把,大笔一挥:“再追加1000具!”。于是,在各个方面的“元首万岁”的声音中,这次事件总算圆满的落幕了。
海上的生活是极其无聊的,每天都面对着铁制的舱壁,使我明白了为什么潜艇兵必须要求心理素质很高了。一般人要是过这种海底暗无天日,死气沉沉不见天日枯燥无比的生活,一定会疯!是憋的!
回家(四…下)
    先发一章探探风向。 
所有的随行部队都分布在底层的舱室,我和海德里希由于将军的身份,可以住在甲板上层通风条件好的舱室里。本来我是不同意这么干的,这不是搞特殊化么?至少,这么干在战时是没有任何的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