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战国称雄 >

第391章

战国称雄-第391章

小说: 战国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认得了吧。”

主将跪在那,身后兵士纷纷跪倒在地,刘六面露得意之色,大有一副小人得志之意,方才有意刁难兵士心里这个后悔,干点啥不好,偏偏拦了一个不敢拦的主。

“是否可以入城?”

“可以,当然可以。”

刘六冷哼一声快步入城,城门处人太多,人多嘴杂有些事不能说,主将跟在身后,围观百姓连连称奇,真是人不可貌相。

“大王不在城内?”

主将点头,“大军此时驻扎在即墨城,大王还有诸位将军都在那里!”

刘六急得一跺脚,“拿来即墨路线图,快。”离开秦国足有一月有余,很多事难免出现变化,一定要以最快速度通知大王才行,一声鸟鸣,大鸟空中盘旋,不由得感叹,若是人同样可以有一双翅膀该有多好。

有人取来路线图,上面有所标记,想要到达即墨需要经过两山一峡谷,路途必然艰险,那人忙道:“未免途中有失,可派亲兵沿途护送。”

“如此最好,事不宜迟,快。”

主将回头,交代下去,副将快速离开,时间不长一队骑兵精锐从阵营发出快速接近,为首之人正是方才离开副将,“将军,随时可以启程。”

“出发!”

主将尚且没有下令,刘六一声呼喊催马而出,身后骑兵紧紧跟随,方才主将交代,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这人安全。

骑兵离开,主将眉头皱起,能够手持虎符身份必然不低,应该是大王身边的人,只是为何一直没有见过这个人,他到底是谁!

“过来。”

守城兵士战战兢兢来到近前,方才心里一阵发虚,好在那人没有问责,不然难免要吃板子,那种滋味可是不好受,听见主将喊声快步来到近前。

“将军,您叫小的。”

“方才来人可有报出姓名?”

兵士摇头,“这个真没有,就是嘴里称自己是六爷,这年头称呼自己爷的不在少数,真搞不清楚!”

“六爷,六子,狗六!”

主将猛然想起什么,虽然没有见过,不过曾听人提起,赵括身边有这么一个人,名叫狗六,原本是一个泼皮无赖,最后被大王收在帐下,立过几次大功,别看本事不大,始终是大王身边的人。

“应该是他,不会错。”

“快,加快!”

刘六连连催动战马,恨不得一下子飞过去,穿过平地,一座高山横在众人面前,山势陡峭,战马同样放缓速度,身后副将催马上前,“山路难行,不如等天亮之后再上路不迟!”

“不行,点亮火把,一定要最快速度赶到即墨。”

副将无奈,只得命兵士将火把点亮,火把发出光亮有限,未免来人有事,选了几个习惯夜路精明兵士跑在前面,众人身后紧紧跟随。

夜空星光闪烁,细微光亮向上不停延伸,随着山势越发缓慢,队伍接近山顶,前方兵士突然停住。

“发生什么事?”

刘六不明所以,避开前面两骑催马接近,一人回身道:“将军,山下便是峡谷,谷中有溪流,天黑无法分辨,这样下去太过凶险。”

刘六隐约听见水声,总不能拿性命开玩笑,“在此歇息,天亮之后再赶路。”

“是!”

一行人纷纷下马,缰绳直接套在树干之上,随行骑兵纷纷取出水袋大口喝着,刘六渴得厉害,副将连忙将水袋递上,还有一大块干肉。

咕咚咚喝下,别提有多痛快,干肉塞进嘴里,不免干涩难以下咽,刘六坐在那,不由得想起那一晚,春妮喂给自己的粥饭,那种味道始终无法忘记。

第一百六十回 东风吹,战鼓擂(六)

东胡大军燕国边地聚集,燕王迟迟不肯打开关口进攻赵国占据城池,各部落首领颇有怨言,好在每天美酒佳肴不断,燕王更是精心挑选数十貌美燕女供各部族首领享乐。

“大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东胡大军每日消耗太大。”燕国地广人稀,粮食自然不缺,只是现在一下子多了二十万人,长此下去必然吃紧。

燕王点头,“寡人如何不知,先前一战太过轻敌,导致大败,此番必须一举击溃赵军主力,否则后患无穷。”

“末将以为当出兵袭扰,迫使赵国大军聚集于我军城下,如此方能发挥东胡大军威力。”

“分兵袭扰!”燕王连连摇头,“我军大败,按照常理必然坚守城池,若是主动出击,赵括必然生疑。”

“大王可将人马分散,沿途劫掠齐国百姓聚集之地,如今齐国百姓将赵王当成救世主,出了事必然前去求救,赵括想要收复民心必然出兵。”

“这个法子倒是可行,这件事由你去办。”

“大王放心,必然做得妥妥当当。”

齐与燕衔接之处狭长延伸,边关守卫根本无法做到完全防卫,城池建立之处不过是将通往城池要道拦阻,外围依然有不少村落无法顾及。

夜色中,一队队燕国骑兵聚集,百人一队由一名百夫长率领,主将交代一番,阵营快速一分,三支队伍快速消失。

村落一片寂静,耕种完毕早早歇息,猛然一阵马蹄声接近,房门快速推开,百姓脸色顿时一变,“快躲起来。”

以往有过经历,老者连忙将家人叫起,老妇快速挪开一件破旧柜子,女子毫不犹豫直接跳入,以往经常有山贼或者边兵袭扰于是有所防范,东西抢走不要紧,最担心的就是刚刚成年的女儿受人淫辱。

“都出来,不然烧房子。”

骑兵大声呼喝,村民战战兢兢走出,村落不过几十户人家,从里面走出多是老弱妇孺,彼此搀扶聚在一起,眼神中透出恐惧,一时搞不清这些不速之客究竟要做什么。

“把赵人发个你们的粮食都交出来,哪个敢私藏让他直接见阎王。”

为首之人一晃手中利剑,村民低头不语,粮食就是命,如果可以没有人愿意拿出来,那种挨饿的滋味再也不想。

“都聋了,快点。”

“不是不交,是没有。”

一名老者开口,从年岁还有身份判断应该在村落里地位不低,那人催马接近,冷哼一声,“没有?”

“没了,都没了。”

“那也好办。”燕军首领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这些人就是贱骨头,不见棺材不落泪,手中长剑猛然向前,噗的一声刺入老者胸口。

可怜老人家一把年纪,来不及发出呼喊声身子向下倒去,“爷爷。”

孩童双手用力摇晃,任凭如何哭喊,平日那个最疼自己的爷爷再也无法醒来,幼小的孩童尚且无法读懂死亡的意义。

别离,生者痛。

“都看到了吧,这就是后果,不要以为仗着赵人就可以过上好日子,赵人早晚要走。”

外围兵士纷纷抽出利剑,村民无奈,只得将家中存积粮食取出,带着不舍,手紧紧攥住,兵士上前,单臂发力,平日训练臂力惊人,不想连番两次硬是无法从老者手里夺过粮袋,顿时暴怒,飞起一脚踢中老者心口。

老者一声惨叫身子向后倒去,手同时松开,“老不死的,碍事。”

“头,差不多了。”

那人冷笑,“索性来点绝的,把房子都给我烧了。”

“不能烧,那是我们的家。”

村民试图阻止,骑兵纷纷发动,速度惊人,嘴里发出吆喝声纷纷将手中火把丢上房顶,村民所住房屋尽是以草木还有泥土所制,遇火就着,浓烟阵阵,哭喊声不停,有人快速冲向房子,有人干脆跪在那,用哭声来痛诉燕军暴行。

“走!”

粮袋抓起骑兵快速离开,火势渐起,有人快速冲入,挪开东西将藏在里面家人放出,一旦火势无法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谁放的火。”

“栓子,别喊了,快去看看你爹,怕是不行了。”

“啊。”

顾不得救火直奔人群聚集位置奔去,老者被长剑击中胸口早已断气,年纪相仿村民站在一旁暗自垂泪,原本应该儿孙承欢膝下度过余生,不想弄成这样。

“爹。”栓子跪在那嚎啕大哭,身旁孩童眼中带着泪水抓住父亲衣角,“爷爷,我要爷爷。”

“爷爷去了,是被那些该天杀的恶人害死的,一定要为爷爷报仇。”

村落火光冲天,火光下映出一张张带着愤恨面孔,身为齐人,赵人给了希望得到粮食,如今所有希望在燕人手中尽数毁灭,房子没了,粮食没了,几名冲入火海试图救火村民被人发现时同样没了呼吸。

“要为死去的人报仇。”

“去找大王,一定会为我们做主!”

“不要忘了我们始终是齐人。”齐国亡了,那一刻所有人失去依靠,即便赵王仁义,只是有些事未必会管。

“齐人怎么了,不是说过不分彼此,栓子这就去即墨,若是不管也就认了。”

“栓子哥,我们和你一起去。”

“好。”

“带上这个。”有人拿出仅剩的干粮塞给几人,来去要几日行程,栓子犹豫一下,一块塞给儿子,自己只拿一块,“其余留给乡亲们,等着我们回来。”

齐国边地火光不停升起,三队骑兵一夜间袭击十余村落,直到天亮方才返回,抢得物资不在少数。

栓子一行人迈开大步赶奔即墨,沿途村落遭遇看得清楚,村民无不愤慨,加入请愿阵营人数不停增加。

“只恨当日没有跟着大伙去投军。”

“现在也不晚,只要大王答应,这次就不回去了,加入赵军为死去乡亲报仇。”

“对,报仇,燕人不除绝对不会有好日子过。”

齐、燕积怨已久,边地饱受燕军袭扰之苦,齐王在位时不理政事,钱枫一心与赵争锋,边地一事只要不涉及要塞同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即墨城,赵括快行几步来到近前,“六子。”

“哎。”

刘六答应一声,兄弟相见格外亲切,白英等人同时上前,“怎么弄成这样?”

“一言难尽!”刘六将沿途发生种种详细道来,不眠不休连续奔行十余天,这种精神让人敬佩。

“秦国情形如何?”

“内乱尚未平息,吕不韦大军始终不为所动,外围叛军同样向咸阳城附近聚集,大有一举攻克咸阳之势。”

赵括点头,“以逸待劳,吕不韦必然是要以精锐兵力一举平乱,避免分兵被人所乘。”赵括一语道破吕不韦意图,判断完全根据现实推理,内乱而生,掌权者必然急于平乱,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吕不韦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其中自有原因。

“大王,既然如此,索性挥师南下攻取函谷关,进而威胁咸阳。”

“不行,雷将军的仇还没有报。”说话之人正是张和,雷猛中计身死张和内心最痛,多年兄弟情义,如今大军聚集迟迟不肯攻燕心存不满,只是碍于赵括之威不敢乱来,若是兴兵与秦一战,何时才能报仇。

“雷大哥,他!”

刘六面露惊诧,张和叹口气,“被燕人给害了。”

“张将军放心,雷将军身死本王同样心痛,一直迟迟不肯发兵攻燕担心的恰恰是后方秦国,如今秦国内乱未消,索性兴兵灭燕。”

“好!”

刘六带来消息至关重要,甚至可以影响到赵括决策,身为决策者不能有丝毫疏忽,不然带来的将是灭顶之灾,多年辛苦同样白费。

第一百六十一回 东风吹,战鼓擂(七)

从边地出发前往即墨城百姓一路风餐露宿,日夜赶路这一日终于来到即墨,有人曾经来过,城池依然,只是上方飘动旗帜完全不同,齐国已亡,那人看在眼里不由得叹口气。

“眼看就到了,叹什么气?”

“国已亡,如今不过是让人唾弃流民,能否见到赵王另当别论,单凭我们这些人,赵王未必愿意发兵!”

“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