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宋伐 >

第362章

宋伐-第362章

小说: 宋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继续阻拦下去,眼看着一场内讧在所难免,突然,一名统制官站出来,大喊一声:“全体收起武器,散开,让路——”

宋军闻言如蒙大赦,急忙收起弓弩刀枪,搬开了拒马路障,散到了道路两侧,用崇敬的目光看着洪过从他们面前走过。

经过那名下令的统制官的时候,洪过停了一下笑着问他叫什么名字。那人回答叫吴拱。洪过略一回忆,讶然道:“竟是武安公之子?”

南宋初年大将吴阶,死后谥号武安,洪过不称名姓而以谥号称呼,显示出他对吴阶的敬仰。

吴拱挺起胸膛,自豪的答道:“正是先君,先君昔日无时不以北伐为业,奈何天不假年,郁郁而终,今日洪帅北伐中原光复东京,先君地下有知足以欣慰。”

洪过点点头,却没继续攀谈下去,心中却是暗道一句:你现在恭维我敬仰我,等过了今日,又不知道要如何骂我了,貌似,我走到哪里,都是挨人骂的角色。

原来,洪过走入那座牢笼的时候,就下了一个决心,一个若是失败就会将他推向万劫不复的决定,但是,从汴京开始到今天,一路走来又让他不得不如此决定。

樊城的守将被洪过抓在手中,城外的宋军主力在吴拱的约束下作壁上观,是以,洪过进入樊城简直就是不费吹灰之力,很快就砸开了樊城武库的大门,夺取了那些被邵宏渊搜走的兵器。

留下了辛弃疾在樊城镇守,同时不断武装近卫军,洪过自己带上了两千多骑兵,还有第一批两千名武装好的近卫军步兵,全副武装的冲过了襄樊之间的大桥。

守卫襄阳的士卒虽然惊异于樊城北面的动静,可是樊城没有警讯传来,他们自然也懒得去向军官禀报,要是没发生什么事,他们的回报说不定只会换来当官的一顿鞭打,这又何苦呢?

可喊声过去没多久,就见对面樊城冲出一彪兵马来,在当前一名白衣书生的率领下直奔襄阳而来。

襄阳城头的士兵还要细问,却见那支兵马将大旗一挥,竟然也是宋军,而后再看后面的军旗,火红的军旗上写着一行大字——北伐都元帅洪。

有认得字的士卒军官纷纷禀告了城头的守将,那守将略一犹豫的功夫,这彪兵马就闯到了襄阳城下。那襄阳城自恃有樊城作为屏障,又是无有警讯的太平年月,哪里可能壁垒森严关闭城门?所以,这彪兵马轻而易举的闯进了襄阳城。

等到守将看着不好再想关门,哪里还能容得他下令了,一群兵士撞上城头来,用明晃晃的弓弩刀剑逼住了那守城的兵将,城头的宋军眨眼间就成了俘虏,眼睁睁看着越来越多的黑甲近卫军冲入了襄阳城。

洪过帅兵进城前,就与手下所有兵将约定了,进城后不抢不杀,一切按照计划好的,立即抢占城中各处要隘,关闭四城的门户,军政衙门是必须控制住的,还有仓廪库房也要抓在手中,如此才算是达到了目的。

抢入襄阳后,其余的事情不劳洪过操心,他只管带人向前冲锋,奔着襄阳的知府衙门,现在也是制置使的节帅行辕冲去。

襄阳街头的老百姓本是太平岁月,突然看到冲进来一群如狼似虎的大兵,而且满身的杀气离着老远就能感觉到,吓得这些老百姓忙不迭的逃散开去,躲到了店铺巷子里后,用惊恐的眼神看着这群大兵从眼前匆匆而去,扬起一片烟尘。

近卫军直冲到了府衙前,才有人发觉不妙,一面派人出来抵挡,一面撒腿如飞的向里面报信去。

洪过带来的都是骑兵,也不去管那些颤颤巍巍的制帅亲兵,首先命人围住了整座府衙,然后齐声高喝,就说是洪过请制置使大人出来答话。

洪过这话极不客气,邵宏渊有千般错处,终归还是南宋朝廷委任的制置使,洪过现在不过是一个虚衔节度使,比起邵宏渊仅仅高出一格,哪里能对邵宏渊使用像给下级下令一样的措词?可是,现在洪过手里有兵,有兵就有权,这是万古不变的道理。

听说是洪过来了,府衙里的邵宏渊就感觉一阵阵头皮发麻,他哪还不明白洪过为什么而来的,可是,要他就这样乖乖的滚出去,又感觉拉不下这个脸子来,就只好缩在府衙中拖延时间,看看能不能等到援兵。

哪里还有什么援兵了,两万多近卫军源源不绝的冲入襄阳城,襄阳本地的宋军又多数观望,尤其是那些中下级军官对洪过充满了敬仰,对邵宏渊早先缴械近卫军的干法颇有微词,这个时候只要没出人命,他们才不会替邵宏渊卖命。

等了一阵还没有消息,邵宏渊心中渐渐开始绝望了,洪过也失去了耐心,命人传话进去,邵宏渊若是再不出来,就放火烧房子了,不仅说说而已,甚至还有人象征性的射了两支火箭进去。

这下子邵宏渊忍耐不住了,吓得急忙忙冲出府衙,一头跪倒在洪过面前,不用多问,他就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部说了出来。

原来,邵宏渊是汤思退的人,那汤思退一面联合叶义问在朝廷里打压建王赵玮和虞允文,一面派了李勤去汴京试图挖洪过的墙角,接着,叶义问乘着洪过北面局势吃紧,死死扣住了李宝与李公佐两支大军,不允许他们北上支援洪过,一手导演了东京兵败的大戏。

李勤在东京还没沦陷前,就一溜烟跑回了淮北,他回来还会说洪过的好话么,一本奏折递到了御前,把个洪过骂的不轻,同时,洪过的奏本也送到了御前,直接责问李勤临阵脱逃的罪名。汤思退自然是死保李勤,为了给洪过点厉害瞧瞧,汤思退就暗中给邵宏渊下令,让他在襄阳扣住所有从北面撤回来的军民,尤其是军队,来多少就收编多少,要让洪过变成光杆司令,好任由汤思退摆布。

听了邵宏渊的话,洪过不住的冷笑,好啊,好个汤思退,你这王八蛋,想跟老子玩是不是,既然参与进来就别指望中途退场了,老子这次玩点大的,看你个老王八蛋敢不敢跟着下注。

南宋绍兴三十三年七月,洪过在襄阳发动兵变,拘押制置使邵宏渊,此事一出天下惊骇。

第七部#183;宋伐,以大宋的名义第二九七章五问

第七部#183;宋伐,以大宋的名义第二九七章五问

襄阳城的局势很快就被洪过控制住。那些个本来投靠洪过的金国汉官,哪个能想到,竟然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来还准备当个宋朝的官呢,现在可好,跟着洪过摇身一变,成了兵变的党羽了。可是,从金国开始,他们就与洪过上了一条船,现在才想跳下去也太晚了,不得以,咬咬牙跟着洪过一起混了。

洪过也不算亏待了他们,近卫军一面控制襄阳府城,一面监视住襄阳的宋军,手中有两万多百战余生的近卫军士卒,他才不怕宋军搞鬼,只是派了五千人将其监视著,然后他腾出手来安抚了襄阳府的文武官员。

襄阳府也是南宋重镇,本身是府城不说,而且连同北面的樊城形成完整的军事要塞,城中府县两级官吏数百人。这些人在兵变刚刚发生的时候,吓得面无人色了,待到被集中在一处院落里,都以为是洪过要下杀手,当即有不少人嚎啕痛哭,也有人跪下来用膝盖爬到院门,抱着近卫军的大腿哭嚎着求救,就算不哭不闹的,很多人也是身子战栗几乎无法立足。

洪过在一众手下文武随员的陪同下,进入院子时就看到这样一个场面。看到南宋官员的丑态,不少金国投靠过来的文官微微皱眉,大是不齿宋国官吏的行径。

洪过进来后好言安抚了一阵,这里有襄阳府的官,有襄阳县的官,还有樊城的官,甚至还有京西南路制置使府的官,听到洪过表示没有恶意后,虽然脸色好看了些,可这话谁能相信啊,一个握兵权的军头说自己没有恶意,那就是准备拉着他们一起造反了,,从贼的话,还不如杀了他们呢。

从下面一票南宋官吏的脸色上,洪过足以猜测出这些人的想法,他微微一笑,也不多解释。只是示意手下一个幕僚宣读份文书。随着那幕僚摇头晃脑的读下去,所有南宋的官吏脸色现出诡异的表情。

原来,洪过这份文书从词藻上极其浅白简陋,甚至带着不少市井粗俗的俚语,内容之中只是质问南宋朝廷五件事:第一条,洪过虽然没有参加科举,可他的名气天下皆知,又曾经是建王府翊善官,南宋朝廷凭什么在授官的时候,给他授予的都是武职?难道说,南宋朝廷上下,竟是将洪过当成一介粗鄙的草寇么?

第二,洪过质问南宋朝廷,汴京之战前,他调动属于自己部属的李宝和李公佐,这两支大军足有二十万,都是他起兵后才投靠过来的,份属义军,为什么进入淮北后就被督师叶义问强行扣住,不容两支兵马听他调遣参加汴京决战,造成了汴京兵败。北伐契机错失,他到底还是不是京东忠义诸军都统制?叶义问督师两淮,凭什么插手河南山东军务?现在汴京兵败,罪魁祸首就是叶义问,南宋朝廷要如何处分这个叶督师?

这两条质问一出,已经将在场所有南宋官吏吓得几乎无法呼吸,他们心中暗问一句,洪过这是想干什么?与南宋的文官体系开战么?

可是,这还没完呢,洪过紧接着又质问可第三条,汴京开战前,东京留守李勤就抢先逃出汴京,甚至扔下了东京留守府的大小官吏护军,这等临阵脱逃的行径,为什么至今没听说南宋朝廷有什么处罚措施?

李勤出逃,这件事本身就让不少南宋军官不齿,所以,洪过这一条倒是激起在场部分武职官吏的同仇敌忾之心。

在后面,洪过又质问南宋官吏,北方逃难来南宋的难民,到底是不是大宋的赤子?他们都是大宋北伐后投奔过来的,为什么这些难民逃到南宋境内,竟然无人过问,无人赈济,无人安置,任由百万难民在野地里冻饿而死?

洪过这话有些夸张了,但也并非是危言耸听,一旦到了秋冬季节还不解决这些难民,怕是除了冻饿而死。还会在南宋闹出天大的乱子来。

最后一条,洪过用最严厉的口吻质问,北伐有错么?还是北伐军将士得罪了南宋的什么权相?为什么北伐将士一进入襄阳府境内,竟然被缴械拘押,甚至还要用数千兵马团团围住?洪过愤怒的发问,大宋的军队究竟是要对付有功将士的,还是要向外征讨敌寇的?

这五条虽然文字粗鄙,但是字字血泪,不仅仅是洪过个人的质问,更是北伐将士和南归百姓的控诉,这份文书的份量实在太重了,如果投出去的话,怕是会在南宋朝堂上掀起一场巨大的政治海啸,至于最终会吞没谁,是文中所暗指的权相,还是洪过自己,就无人能够猜测出来了。

那吴拱既然放弃了抵抗,自然也被送到这里,听完文书后,在别人还犹豫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对着洪过拱手道:“节帅是准备让我等在这个东西上副署么?”如果不是副署这个东西,他想不出来洪过为什么要对他们这群人念这个东西了。

洪过微微一笑。然后面对所有南宋官吏,脸色平静的说道,他之所以念出这件文书,并非要襄阳府官吏作什么,只是要告诉这些官员他发动兵变的目的,不是叛国也不是割据,只是要求朝廷给他一个公道,所以,在场的官吏虽然暂时被拘押,却不会受到伤害,只消这些官吏老老实实的。日后自然会保证他们安然无事。

既然洪过的要求这么低,在场所有南宋官吏马上安心了,当即有襄阳知府闻焕当先出来,还不敢摆官架子,不过神态上却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