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轻解罗衣 >

第16章

轻解罗衣-第16章

小说: 轻解罗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蓓开始对杨教授说她的父亲母亲和贝姨。 
叶蓓的叙述就像小河里的流水,凝滞迟缓而又混沌不清。叶蓓面对杨教授觉得那是说的别人的故事,她心中最爱的那个男人现在终于失而复得。她甚至有些不愿再提过去,她憧憬的是未来。她说着说着就停住了,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别耽误你的时间了,以后再说吧。我去给你泡茶。说着,果然噔噔噔地跑上楼去取茶叶。那脚步轻巧里透着愉快。杨教授有些目瞪口呆地看着她的背影。叶蓓真像他的女儿,情绪转换的速度令他那擅长于逻辑思维的大脑跟不上节奏。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在她们那儿永远阐释不清,她们无须因就直接到了果,中间没有过渡。这是她们幼稚的地方,也是她们的可爱之处。杨教授突然对叶蓓产生了慈父般的爱意。何况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女孩儿呀。 
两人面对窗,品着茶,门前的小河里有木船摇过,船娘穿着传统的吴地服饰,打捞着河里的杂物。 
对岸的临顿路上,跑着各式各样闪闪发亮的私家车。 
杨教授感叹道:“这就是生活,过去和现在是无法割断的。” 
叶蓓笑着说:“哲学家的语言。”又问:“杨教授,今晚我请你去韩松苑吃烧烤,好吗?就在碧凤坊,离这儿很近的。” 
杨教授说:“还是我请你吧,怎么好意思又让你破费。” 
叶蓓说:“还有一个办法,让酒家把菜送到店里来,我们就在这儿吃,你看怎么样?” 
杨教授说:“不用了,家里等我回去吃饭哩。” 
叶蓓说:“就算小妹求你一回了,你就答应吧。” 
杨教授无可奈何地说:“好吧。” 
叶蓓打电话到宫巷的“王四酒家”,要了几样精致苏帮菜,让他们送到店里来,她又去楼上取来一瓶葡萄酒,说是前几天一个从国外回来的同学送的。 
这期间,杨教授在发短信,叶蓓估计是给他夫人发的。她很想知道他编个什么理由不回家吃饭。总之,她猜想杨教授不会跟他夫人说他是为了陪一个女孩子吃饭而不回家吃晚饭的。这样想着,心里感到很满足。 
吃完饭,叶蓓又要去东方不夜城唱歌,杨教授说改日吧,今晚我还有事。 
叶蓓说那我送送你总可以吧。 
她和杨教授沿着临顿河边走,几株桂树正开得芬芳。杨教授做了个深呼吸,充满诗意地说:“好香呵,沁人心脾的香。”一抬眼,又看到了天上的星星。杨教授说:“苏州的大气环境明显有了改善,天上的星星越来越多。” 
叶蓓说:“是啊,在繁星满天的夜空下散步,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是的,有时浪漫是不需要花钱的。” 
“浪漫其实是一种心境。” 
叶蓓不知不觉挽住了杨教授的胳膊。 
杨教授说:“古人最懂得浪漫,生活的最有格调。比喻,唐朝诗人杜荀鹤写那时的苏州: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之未明月,相思在渔歌。” 
“对了,你对这首诗应该最熟悉了,你的店名就是‘春船载绮罗’么。当时,我和导师,就是冲着你这店名去的。这么诗意的店名,肯定是文化人开的。” 
“没让你们失望吧?”说着,叶蓓调皮地对杨教授莞尔一笑。 
杨教授点点头说:“实至名归。” 
“那以后可要常来啊。” 
“会的。”杨教授说着,捏了捏她的小手。 
这时,他们走在干将路的人行道上,道路两旁新移植的香樟树有的已枯死,杨教授指着那些枯死的树对叶蓓说:“这些树与自然的母体脱离后,怎么能不枯死呢?现在一些看上去还枝青叶绿,实际上也是一种假象,时间长了也会枯萎的。花这么大的代价移植,是违背植物生长规律的。这些被移植的树木,脱离了原来的生长环境,它们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丛林里也会和人一样感到孤独,郁闷,呼吸不畅,久而久之,就会枯萎。”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当官的为追求政绩不惜血本,一个地方发明,全国跟风。这种绿色克隆,是真正的绿色污染。”   
第十章 父亲(5)   
“你不是市领导的高级顾问么,向领导反映呀。” 
“领导也是普通人,也有攀比心理,别的城市都在轰轰烈烈地搞人造绿地和景观中心广场,你不搞就没面子,而中国人恰恰最讲面子。” 
这时他们已穿过斑马线,走在官太尉河边上。一辆轿车迎面开来,杨教授欲甩开叶蓓挽着他的胳膊,叶蓓却拽着他的衣袖不放。汽车开过去了,杨教授似乎松了口气。 
“电视里天天讲水环境治理,可这小河里的水,为什么就是不见清呢?” 
“苏州的蓝天绿水工程已投了10个亿,可古城区的水循环系统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改造好的,还有维护的问题,老百姓的自律行为,不是能立竿见影的。” 
“杨教授,古代和现代的苏州,如果让你选择,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这么说吧,我相信,那些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并不是来苏州观赏玻璃幕墙反射出来的广告箱和霓虹灯,也不是来干将路看川流不息的奔驰宝马帕萨特和波罗。他们来欣赏和游览的,恰恰是那剑池下墓门紧闭的千古之谜,是那午夜梦回的寒山寺钟声,是那网师园净化魂魄的昆曲丝竹,是那小巷深处响起的吴侬软语的卖花声,是那江枫渔火的枫桥……” 
“想不到杨教授还这么富有诗人的情怀。” 
杨教授也很奇怪,和这个女孩在一起,他显然激情澎湃,诗意盎然啊。“这是我的专业,我怎能不关注呢?”杨教授有些掩饰地说。 
“哦,我忘了,你是专门研究城市问题的专家。” 
“什么专家,都快成‘三陪’了。” 
“你是教授、博导,又是院长,怎么会成‘三陪’呢?” 
“来了客人,特别是对申报硕士点、博士点有用的专家领导,得请客应酬,迎来送往,陪喝酒陪旅游陪桑拿,苦不堪言呵。也是劳民伤财,一个学院仅此项消费一年至少一二十万。” 
“你活得真累!” 
“没办法,不这样不行。学院100多号人,要补足岗位津贴的差额,要发奖金,要吸引外面的优秀教师进来,没有学位点就没有竞争力,大家都这样,你不这样与时俱进就会落后被淘汰。” 
“杨教授,原来你也活的这么难啊。” 
“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难处。老百姓有老百姓的难处,市长有市长的难处,总理有总理的难处。这样想想,是否心态会平和一些?” 
“网上都在骂教育部的领导,说教育产业化是‘逼良为娼’。” 
杨教授叹一口气说:“穷家难当,教育部也有教育部的难处。” 
夜色已渐深沉,他们已走到官太尉河的中段,钟楼的钟声又敲响了,双塔的剪影塑在夜幕中,像两管笔直直地刺向深邃的穹窿,定慧寺的两扇黑漆大门正对着河那边的菜市场,白天的喧闹和嘈杂都消失了,只有河边的花树送来阵阵芳香。夜色中的古城显得宁静和温馨。 
杨教授说:“你看看,让你别送你偏要送,这不又要我把你送回去。”说着,两人掉过头来,又从官太尉河穿过干将路再沿着临顿河走,把叶蓓送回店里,他走时叶蓓再要送他,他说这样送来送去没完没了,你还是别送了,改天我约你去喝茶。 
叶蓓说:“你可要记着,别忘了。” 
杨教授说:“你放心,不会忘的。” 
叶蓓觉得这个晚上过得特别温馨。她不想马上回家去,一人去大光明影城看了一场电影。也不知看的什么,满脑子都是杨教授的影子。 
杨教授日记之二 
星期五 
时间过得好快,不知不觉中又到周末了;最近这两年总感觉光阴似箭,想想人 
的一生也就是如此,不知不觉就变成老掉牙的家伙了。我经常感叹岁月的无常,所 
以我也很珍惜眼前的幸福:事业不说做得怎样伟大,成就不说已达到巅峰,但在业 
内也算是排在前列的人物。钱挣得不算多,但也将就过得去,有房有车,老婆贤惠 
能干,女儿活泼可爱。夫妻生活虽然不如别人那般温柔浪漫、激情似火,却也平淡 
温馨、自得其乐。我常常想:人生如此,夫复何求!但内心深处往往也会涌现一点 
不满足,终老一生,竟然没有轰轰烈烈地爱过一次,一个男人,事业做得再好,没 
有一个女人让他刻骨铭心牵肠挂肚地爱着,他的生活,他的一生,能说是完满的吗?   
第十一章 苏唱(1)   
“春船载绮罗”市口很好,在寸土寸金的观前街东头,外装修的主色调是绿,墙壁、玻璃窗、门,等等,绿的深浅浓淡不同,有点波纹荡漾般的起伏,“春船载绮罗”几个字像紫色玛瑙一般镶在了起伏的最上方。美轮美奂的紫色。乌桐站在那,有一种说不出的清凉感觉,喧闹人声和滚滚红尘,好像一下子被过滤了一样。自己搞了这么多年摄影和服装设计,到今天才发现紫色和绿色之间还有这样好的调和。 
乌桐刚走上第三级台阶,墨绿色的玻璃门就自动地开了,随着门,一缕飘渺的香薰植物气息就不紧不慢地缭绕过来,入耳的是昆曲《游园惊梦》中杜丽娘的唱腔:“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入眼的是正对门的墙上一幅“江南水乡”的艺术绣品,两边是配着灯光的玻璃橱窗,里面陈列着浅紫、淡粉、鹅黄、纯白、水绿的真丝旗袍,款式各异,都是考究的手工绣花和手工绲边,独此一件,价格自然亦不菲。天花板是简洁的石膏吊顶,线条细腻的顶角线,配上檀香色的木质地板。墙角放一对葱绿起黄花的布艺矮脚沙发,中间的玻璃茶几上,一盆姿致妖娆的蝴蝶兰开得正盛。 
一位身材袅娜的年轻女子走了过来,淡妆含笑: 
“欢迎光临,您需要什么?” 
“随便看看。”乌桐一边答应,一边抬腕看了看表。 
“请慢慢欣赏。” 
玻璃门又开了,女子步履轻盈地迎上去,淡绿色的裙装,像一枝春柳拂水,眼睛水灵灵的好妩媚,声音轻柔悦耳,“您好,欢迎光临!”进来几个外地游客,她们看着橱窗里的衣服惊叹:“好美呦!”与着绿裙的店员小姐讨价还价一番,然后悻悻然离开了。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杜丽娘的华美唱腔与艳丽的旗袍互映生辉。 
这时有几个日本人进来,面对橱窗里的服装一脸惊羡,并立即举起数码相机对准橱窗“咔嚓、咔嚓”地拍照,然后用中文夹带着英文向店员小姐询问了尺寸和价格,也是一番讨价还价,要了那款浅紫和鹅黄的旗袍,两个女孩分别去试衣间试了,付了款,店员小姐把衣服替她们包装好,放进标有“春船载绮罗”的绿色纸袋中,日本人很礼貌地一叠声“谢谢”、“再见”,店员小姐也是一脸灿烂地笑着,把她们送出门,热情地说着“欢迎下次光临!” 
店员小姐回过来,见乌桐还在沙发里坐着,就用一次性纸杯给他从饮水机里接了一杯矿泉水,端到他面前,“请喝杯水吧。” 
乌桐说:“进店来不买东西还磨蹭着不走的人,你不讨厌吗?” 
绿裙姑娘说:“怎么会呢?先生您能光临小店,是我们的荣幸。请多提宝贵意见。”绿裙姑娘一边说“对不起”,一边跑上楼去,一会儿拿来两件真丝旗袍,仍然挂到展示橱里。一件是黑丝绒绣红牡丹的,一件是宝蓝缎子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