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解密中国大案2006 >

第22章

解密中国大案2006-第22章

小说: 解密中国大案2006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奶,不是我不想你,两个月没怎么回家,是因为我卖了我所有值钱的东西,不敢回家。朱月萍需要买很多东西,我没有办法,真的,在朱月萍和您当中,我无法选择。我只能这样。
爸爸,没有了我你的家庭更值得你去关心。全工大生活费也没有六百元这个数,我还要养一个老婆,您让我怎么办?偷、抢、劫,我都不敢,我只希望能中彩票,我不想失去她。
朱月萍的爸爸妈妈,我愧对你们。我知道你们不容易,像我家人一样爱着自己的孩子。可你们太放纵她了,您知道她都做了什么?原因就是我没钱,我怎么哄她都不行。所以我想到和她一起去死,现在我后悔了,我宁可失去她,也不这样对她。我可以逃,谁都怕死前的痛苦,但我活着没有她更痛苦,所以我也走了。我就一个愿望,希望我们能够葬在一起,求求你们,如果你们还没有找到她的话,她现在就在东方新天地的地下停车场,车就放在里面。她在里面已经走了。
最后,我想你们,真的,后人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好好的!
请看见的人打6355,交给我的家人。
法庭一跪,如何消解失去亲人的伤痛
写完遗书,已经是11日晚上10点多了。吴江想离开洗浴中心换个地方殉情,但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身上没有钱了,只好给同宿舍的一位同学打电话,同学赶来为吴江付了账。
同学带着吴江赶回学校已经是11日晚上的12点了,惊魂未定的吴江把掐死朱月萍的消息告诉了同宿舍的好友,说完就沉沉睡去。凌晨起来,吴江去了未名湖、八一湖,目的只有一个:自杀。可却都没有死成。
当同学听到吴江把朱月萍掐死的消息时,以为吴江在开玩笑,但第二天一早不见了吴江,再去找朱月萍没有找到时,吴江的同学感到了事态的严重,他们想向警方报案,但却拿不定主意。直到4月12日下午,吴江的几个同学给吴江的父亲打电话,当吴江的父亲赶到学校时,才知道自己的儿子闯下了大祸。经过简单的商议,他们决定立即报案。4月12日15时49分,他们向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报案。随即,警方很快在王府井地下停车场发现了朱月萍的尸体。
考虑到吴江手头没有钱,可能会回到学校找同学帮忙,警方在北京工业大学楼内蹲守,并于13日凌晨1时30分将返回学校的吴江抓获。
不需要更多的渲染和描述,朱月萍的死给她的父母带来的伤痛是无与伦比的。案件发生后,朱月萍的妈妈经常离家出走去寻找女儿,常常站在学校的大门口不停地朝着校园张望。而朱月萍的父亲更是在北京工业大学门口打起一条横幅,上写“校内杀人移尸,还我女儿严惩凶手”等字样,他怀抱着遇害女儿大幅照片,一次次要为女儿讨回公道。
而吴江在看守所里过完了自己22岁生日之后,2006年10月15日,身穿红色号服的吴江被押上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庭,他看了一眼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席后,头低了下来。此时,被害人朱月萍的父亲眼神愤怒地瞪视着他。
公诉机关认为,吴江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极大,应以故意杀人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公诉人宣读完起诉书的指控后,吴江平静地说:“属实。”
吴江在法庭上承认,因为经济等原因,他以前曾经对女友有过暴力行为,但是吴江并不认为他们之间有矛盾。在法庭上,吴江认为,自己的女友要求高消费,而自己没有那么多的钱来供应她,是双方发生纠纷的原因。“她老提房子的事,我觉得她触及我这种特殊家庭的痛处,当时我很愤怒,真想给她两嘴巴或踢两脚……”吴江这样在向法官供述他掐死女友的动机。
在法庭上,朱月萍的父母提出了104万余元的民事赔偿。对于这104万元的民事赔偿,吴江表示他愿意赔。“作为学生我没有钱,现在把我的车变卖后可以赔偿一部分,如果法庭给我一个生还的机会,我会用我的一生来赔偿,并且赡养二老。”吴江的代理律师也表示,吴江的家属已经答应尽最大努力赔偿受害人的损失。在法庭上,双方就赔偿问题也同意由法院主持和解。
吴江在最后陈述时表示愿意赔偿朱月萍家庭的损失,对不起两个家庭,自己将会陷入一生的自责和痛苦中。陈述完后,就在法警准备带走他的一瞬间,吴江突然扭转身体,“扑通”一声,冲着女友的父亲跪在地上,双手前伸放在地上,狠狠地磕了一个头,大声喊了一声:“对不起!”随后,吴江被旁边的法警拉了起来。
“你在法庭上依然不诚实,你在看守所待了半年了,无论判你什么刑,你都没有说实话!”朱月萍的父亲余怒未消,他站起来指着吴江大声地说。我们当然能够理解朱月萍父母的内心是何等悲痛,当然不会轻易原谅吴江。
杀人凶手又是还有何等的仇恨,以至于作出这种害人害己的事来。都说大学生是社会被关注的人群,是天之骄子,可是他们的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缺陷,并没有被大多数人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那种人只是很少数的,大多数人会遇到成长的烦恼,家庭条件不好的烦恼,学习成绩的烦恼,没个性没特长的烦恼,交友的烦恼……但即使是为了家人为我们求学付出了那么多,我们也必须努力,不能放弃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

第二章:坐牢也要杀了你(1)

一名中国妻子为给日本籍丈夫报仇,花30万元通过警察雇佣俄罗斯籍杀手,冒充意大利大使杀死丈夫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成为中国首例雇佣外国杀手复仇的案件。这些新闻要素加起来,应该足够吸引人们的眼球了。但是,这只是浮在本案表面上的一些皮毛,因为很少有人知道,这位雇凶杀人的中国妻子,是一位毕业于名牌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她深深地懂得法网难逃,但为了报夫仇,她却勇敢地承担了自己的罪责,在处理完丈夫的身后事情之后,她本可以一直滞留在日本以逃避法律的惩罚,但她却毅然决然地回国自首,坦然走上法庭接受中国法律的审判。
在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后,北京市检察院第二分院以量刑畸轻为由,对一审法院判决的刑事部分提起抗诉,而除了本文主人公之外,其他被告人同时提起了上诉。2006年9月30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了此前的一审判决。
那么,一个法律专业的高材生为什么要知法犯法?我们对于她的敢于“担当”,应该怎样评价呢?
合伙失败,丈夫含恨死去空遗恨
我们首先应该提到的是本文主人公,33岁的童琇琳。她是江苏苏州人,10年前毕业于某名牌大学法律系,是同学和老师们公认的高材生。因为才华出众能力强,所以她大学毕业以后留在了北京工作。
身材娇小的童琇琳却有着坚强的内心,她在同学和朋友圈中以有主见和办事果断著称。这也包括她冒着很多阻力,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日本留学生冲浦秀昭。最终,童琇琳让朋友们看到了童琇琳眼光的准确。冲浦秀昭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男人,他们夫妻的恩爱令人羡慕。当然,这份爱情也使童琇琳这个弱女子冲冠一怒,雇凶杀死了丈夫的仇人而成为罪犯。
在中国读书的留学生冲浦秀昭在与童琇琳结婚不久,就开始表现出他的经商天才。在北京繁华的朝阳区燕莎商场一带,冲浦秀昭发现了商机。因为随着北京国际化都市进程的加快,燕莎商场附近又是很多大使馆聚集的地区,如果在这里开一家日本饭馆肯定能火。他决定借父母的钱在燕莎附近开一个饭店,引进日本料理。
事实证明冲浦秀昭的这个决策是正确的,如果他独立经营,肯定会大获成功,因为10年前北京还很少有日本料理店。但是,他没有想到,问题却出在了他与合伙人的合作上。
冲浦秀昭的合伙人叫唐晓斌,他的祖籍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但是他出生在北京。因为冲浦秀昭当时是留学生身份,虽然投资了60万元,却只能以只投了20万元的唐晓斌的身份去工商机关注册。1996年11月,冲浦秀昭和唐晓斌合伙,在燕莎商场旁开了一个叫三四郎的日本料理店,用的是唐晓斌的个体执照,冲浦秀昭和唐晓斌各占45%的股份,其他10%的股份给厨师。
冲浦秀昭和唐晓斌虽然私人交情不错,但是冲浦秀昭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了解毕竟有限,他并不知道中国有一句古话“买卖亲手做,庄稼不托人”。在燕莎的这家店后来因为拆迁关门了,之后,冲浦又和唐晓斌合作在建国门外开了一家店,出资是每人一半。
合伙做生意虽然赚钱,但由于冲浦秀昭一边忙于上学,一边还要分身做生意,自然招来唐晓斌的不满。唐晓斌经常埋怨冲浦秀昭对生意不上心,而冲浦秀昭也开始对唐晓斌不满,他认为唐晓斌紧紧抓住财权,隐瞒经营收入。所以两人在合伙经营了不久就解除了合作关系,但公司解体后,一直没有清算财产。
自从两人的合伙关系解除后,冲浦秀昭一直不停地去找唐晓斌要求清算财产,拿回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钱,以便还给父亲。但因为公司的财产一直掌控在唐晓斌手里,他找了很多理由推脱。无奈之下,冲浦秀昭只好请学过法律的妻子帮忙讨债。童琇琳虽然整理了很多材料,多次找唐晓斌归还丈夫投资的钱,但是这笔糊涂账一直没有算清。不久之后,唐晓斌自己却拿着钱在郊区开办了一家犬舍,引进了一些名贵犬种,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而且还开上了加长的奔驰车,俨然是一副大款的派头。
而冲浦秀昭当初投资的钱是从父亲那里借来的,两人合伙做生意之后,自己的钱却被别人拿着去养狗,而且还死不认账,这使冲浦秀昭痛苦至极,心情极其糟糕。不久之后,郁闷中的冲浦秀昭患上了重病。
冲浦生病之后,童琇琳被日方委托为董事,处理日方的事情,但她却无权干涉饭店的经营。在丈夫病入膏肓到去世前的半年时间里,童琇琳几乎天天都在失眠,她的精神压力太大了,她觉得丈夫之所以生病,都是因为唐晓斌欠他这么多钱不还,丈夫的病是让唐晓斌气出来的。
2002年5月,冲浦秀昭在郁闷中因病去世。临终前,冲浦对妻子童琇琳说:“唐晓斌至今没有还钱,几年过去了,这些钱是父亲资助给我的,我唯一觉得对不起的就是父亲,这都是唐晓斌带给我的。”丈夫带着遗憾去世了,这在童琇琳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进而把自己丈夫的死都归咎在唐晓斌身上。童琇琳觉得,丈夫死得太冤了,这一切都是唐晓斌造成的。
丈夫的去世是童琇琳心中抹不去的伤痛。丈夫去世后,童琇琳给他和丈夫共同的警察朋友王江涛打电话诉苦。童琇琳在向王江涛讲述丈夫的临终遗言时气愤地说:“我恨不得找人杀了他!”王江涛也知道冲浦秀昭与唐晓斌之间的经济纠纷,在童琇琳的丈夫去世之前,他也曾多次帮童琇琳找律师想解决这个纠纷,但因为证据不全,很多律师都不愿意接这个官司。加上唐晓斌不是不认账就是逃避,虽然童琇琳曾从唐晓斌那里拿到一点钱,但事情一直没能解决。眼看童琇琳在气头上,王江涛劝慰童琇琳说:“我们都是学法律的,你千万不要做傻事!”深知法律严肃性的童琇琳含泪点了点头。但是,为夫报仇的念头却在童琇琳的心中挥之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