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大宋八百年 >

第117章

大宋八百年-第117章

小说: 大宋八百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沉闷的响声当中,筒炮将炮弹发射了出去,这种筒炮其实就是从前混凝土制成的方形筒炮的改进型,随着自治区钢铁工业的日渐成熟,像这种射程只有一二百米,膛压较低的防御炮已经可以直接用钢铁来制造了。

这一声炮响之后,越来越多的筒炮开始发射了,一尺多粗的圆柱形子母弹被打了出去,在空中内部的火绳燃到了尽头,藏在最中央的火炮柱炸开,炸出了足足五个子弹,子弹飞行了片刻,落地之后跟着炸开,数十门筒炮发射了子母弹一炸就是一大片,绝对是护**军方最具有威力的武器,只可惜射程太近了,防御还行,进攻就显得太笨重了,一发炮弹都足有二十多斤重。

城头上,老狐看着子母弹炸出的一片片烟尘,不由得点了点头,看样子防御起来还是很轻松的嘛。

“少将,现在在城头上做战的都是新兵,要不要派几个团上来支援?”身边的少校参谋低声说道。

“不用,新兵也要到战场上煅炼的,现在守城战相对容易一些,若是等到野战的时候再炼兵就晚了,伤亡更大,这件事,我会亲自向将军还有总参谋部打报告的”老狐摇了摇头说道。

“是”身边的几个参谋都不出声了,参谋也是轮换制的,给老狐少将当参谋是最省力的,老狐年纪是几大少将当中最大的,办事也是最稳重的一个,什么事情都能考虑得面面俱到,只有给韩老根少将当参谋最累人,那家伙只管主方向,所有的细节都扔给参谋去处理,参谋就像他的保姆一样。

看着城下炸出了一片片烟雾,坦乌拉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向身边的传令兵说了几句,然后凄厉的牛角号响了起来,前面受创惨重的部队不许退,后面又补上来一个万人队,蚂蚁一样疯狂的向北门攻去,要用人海战术将五星城顶下来,坦乌拉相信,只要攻入城中,一切战斗就结束了。

城头上的新兵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一万余人,居高临下的防御着,青铜火炮仍然没有动用,只有重弩兵在不断的进行着远程支援,战事最激烈的时候,重弩的射角已经达到了六十五度,箭支几乎垂直下落了。

一箱箱的手炮、子母弹还有发射药被抬上城头,士兵们只管将手上的武器向城下砸去,每一次都带着红色的泥土,炸得血浆翻涌,当蒙古人补上第三个万人队的时候,城头上已经架起云梯。

“距离三百米,箭楼”城头上的观察员举着个铁皮喇叭向位于城后的重弩兵部队吼叫着,指挥官根据距离调整着射角,调出一个百人的重弩兵进行远程支援,重箭飞射,将箭楼射得木板飞溅,上头十几名蒙古人纷纷翻下二十多米高的箭楼,又是几波箭射了过去,生生的被射塌了。

看着云梯上已经不停的有蒙古人咬着弯刀向城上爬的时候,老狐终于松了口,调派一个团的老兵部队上城墙,随时准备步推,重甲的推山部队也整装待命,准备反击。

蒙古人的第四个万人队派了出来,战斗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了,守城的士兵手上的轻弩都被射废了,可是对方的攻城仍然源源不断的向前涌着,补给的支援甚至都有些根不上消耗了,肉搏战一触既发。

终于,当第一个跳上来的蒙古兵被一名老兵一刀砍下了城头之后,越来越多的蒙古兵跳上了城头。

“班长、班副各带五人,组成小队做战”一名中校团长挥着手上的弯刀,在几名卫兵的保护下高声的喝吼着,这根本就不用告诉,新兵在训练的时候就是这么训练的。

蒙古人骁勇善战,从小便奔马拉弓,步战的战斗力也丝毫不弱,而中原的士兵多是农民或是市民出身,直到加入部队才接受战争的训练,一个是从小打到大,另一个是临时训练,高下自然立判,北伐军时代的老兵倒是可以一对一或是一对二,但是这些新兵是绝对不行的,所以只能用数量优势,分组而战,一路推进。

老兵混入新兵部队,充当着尖兵劈杀着冲上城头的蒙古兵,而重甲推山部队仍然没有动,短兵相接才是最练胆的,城头的部队已经出现了逃兵现象,刚刚跳下城墙,就被后面的老兵给顶住了,直接带走。

看到城头已经有不少蒙古兵站稳了脚根,坦乌拉的脸孔抽*动着,一挥手,大旗挥舞,号声响起,第五个万人队补了上去,而且带顶着三顶足有十米宽,由木头做成的斜梯。

重箭射在斜梯上,根本就无法射宽这些木制的梯子,老狐身边的参谋急了,这东西不用炮根本就炸不断,若是让他们把这些斜梯搭上,会有更多的蒙古人冲上来。

“等等再等等”老狐脸孔也抽*动着,城头之上,以新兵为主的部队伤亡越来越重,刚刚后勤部门已经向他报告,新兵伤亡已经超过了三千,但是老狐仍然不为所动,他是主将,看的不是士兵伤亡,而是这一战能取得多大的战果,他认为,还能再等等,战场之上,主将说了算。

正文190守城大战

190守城大战

咣……木制的斜梯终于搭到了城墙头上,大量聚于城下挨炸的蒙古军疯了一样的沿着四十五度坡有的斜梯向上狂奔着,几队士兵轮翻着手炮甩下去,炸得尸体横飞,但是攻城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重甲的推山部队终于开始出动了,一个个最精壮的壮汉披着刀枪不入的重甲,将面罩一放,抡着盾牌似的大砍刀横冲直撞,甚至直接就堵在斜梯前,上来一个杀一个,上来两个杀一双,杀得尸横遍地,甚至将人绊成了滚地葫芦。

终于,天黑了,蒙古人也缓缓的退了下去,城头的士兵也顾不得满地的血水,直接就坐倒在地上,后勤部队也快速的冲到了城墙之上,处理着横尸城上的尸体,蒙古人的尸体直接就扔下城墙,而战死的士兵则被抬到后方安置好,伤员运向医院,忙得不可开交,却又井井有条,因为这一切都是有条例可寻的。

炊事班早已经做好了饭菜,将饭菜送到城墙之上,这些新兵经过一天的激战,虽然伤亡颇重,可是这一天残酷的战事,足以让他们从一个经过精心训练的普通士兵成为见过血,打过仗的精锐之士,从精兵到精锐,仅仅是一天的时间而已。

然后激战了一天,这些新兵们实在是太累了,很多人根本就来不及吃饭,便一头扎倒在藏兵洞里呼呼的大睡了起来。

士兵需要休息,可是指挥官却不能休息,副职们忙着安抚这些刚刚经过血海洗练的士兵,而校级以上的战斗主官则集中到了城后的前线会议室当中,老狐主持着会议。

“少将,明天可不能再这么打啦,再这么打下去,我手上的兵,可就都要打光了”说话的是一名少校营长,他一个营五百多人,伤亡惨重,只剩下不足半数了。

“不错,明天是不能再这么打了”老狐点了点头,敲了敲桌子,“我估计得没错的话,明天,对面的蒙古人会把所有的精锐都派出来,到时候就是在咱们大下杀手的时候”老狐说道。

一场会议一直开到了半夜,定下了明日大决战的基调,而骑兵部队也要随时准备追击敌军。

这一夜,五星城的一部分新兵经过了人生最重要的转变,而蒙古军那头,坦乌拉已经快要脑出血了,一天的激战,四个万人队冲了上去,虽然一度冲上了城头,却一直都没能站稳脚根,五星城上火器犀利,又处于守势,兵法有云,十而围之,攻城战,至少要十倍的部队才成,可是坦乌拉的手上只有十万大军,而五星城内,也有着超过四万守军,这仗要打赢,有些不太容易。

而且今天这一天,坦乌拉就折损了超过两万精锐,甚至一些部队的精锐尽数折损,蒙古人的部队是由各不同的部队派出来的精锐整编而成,当蒙古人强大的时候,他们拥有着无经伦比的战斗力,可是一旦出现了更加强大的敌人,特别是失去主心骨的时候,同部就要乱起来了,现在十万大军已经有不稳的迹象了。

坦乌拉有两个选择,一是冒着被自治区护**追杀袭扰的危险就地撤军,只不过就算是他们能够顺利撤向大都,那么士气也会陷到极点,甚至失去战斗力,冷兵器时代,打仗打的就是一个士气。

而另外一个选择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将五星城拿下,然后屠城立威,让他后上的残兵有一个发泄的机会,虽然是两个选择,但是坦乌拉只能选择后者,也必须是后者。

面对防御得像铁桶一样的五星城,坦乌拉只能选择集中优势兵力,攻击一点,而且效果还算是不错,当天色一亮,两个万人队已经准备完毕了,坦乌拉放下话来,哪支部队攻下五星城,那么屠城的美差就交到哪支部队的手上,城内一切的财富女人将都归他们所有。

两个万人像是发了情的公牛一样,喘着精气,经过一夜的准备之后,又多出了十多个斜梯,数十根巨木制成的冲城槌用来撞击城门。

当清晨的阳光洒了下来,这些蒙古兵扔下了手上的马奶酒,抛开啃得只剩下骨头的羊腿,抓起弯刀来,甚至不用等牛角号的命令,便呜啦啦的怪叫着向五星城冲击而去。

只不过今天,五星城守城的不再是清一色的新兵了,而是整编之后的正规军,新兵老兵各占一半,而且青铜炮今天也打算动用了。

但是做为战争之王的炮却不是现在就要动用的,而是留到了最后,至于那些斜梯,则专门由筒炮来负责,换上了大个的独头弹,一二百米的距离之内,精准度凑合事,但是威力却是极大的。

“崩……崩……崩……”这是重弩射击时的弩弦嗡响声。

“噗……”这是筒炮发射时特有的闷响声。

空中乌云密布,那是由重弩的箭支组成的乌云,等更近了,更加细密的乌云,那是轻弩射击时的弩箭形成的,中间或还夹着数个硕大的黑点,筒炮发射出来的炮弹。

足足十斤重的炮弹砸在斜梯上,发出沉闷的响声,然后轰的一声炸开,不仅会将人炸碎,还会将那些木制的斜梯炸成零件状态,甚至还发射了十几枚燃烧弹,自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油料混上一些糖,附着性极强,每一次燃烧弹爆响,都会将数十人,甚至在挣扎中,会有数百人被点燃,变成一根根人形的蜡烛,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

牛角号响了起来,更多的蒙古人冲向了五星城,冲槌混在人群当中,向城门砸来,将厚重的城门砸得晃动不已,而在城头上,在防御墙后面,防御的士兵连头都不用露,只需将手炮拉了弦然后甩手扔下来就行了。

城门成为了主要的进攻点,而此时,城门口的尸体已经堆了厚厚的一层,几乎堵住了半个城门,在城门后面,大量的鲜血涌进,甚至直接便流到了街道上,形成了厚厚的一层血垢。

轰……城门终于被第十根巨木撞得倒下,大量依着城门的破碎尸体也翻滚了进去,所有的蒙古人发出齐刷刷的吼叫,而一直都在按兵不动的骑兵也终于动,一支万人骑兵在步兵的后面向城门冲来。

一直都处于静默状态的青铜炮终于开火了,一发发开花弹和燃烧弹呼啸着向那些骑兵落去,连人带马一起炸上天。

在城门之后,一支三千人组成的重弩兵已经蹬上了弩弦,当那些蒙古军冲进了城门后方长长的甬道的时候,崩崩的弓弦声响了起来。

狭窄的通道仅容二十余人并行而已,沉重的弩箭直射,几乎一次就可以沿穿三人以上,而且还会将人带得飞起来。

前排的士兵射完箭支,立刻放下重弩平躺,给后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