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帝胄 >

第360章

帝胄-第360章

小说: 帝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又想起汉王殿下经常会说的一句话,现在终于彻底明白了那话中的含义。人都会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就看如何去选择。

那就山吧,能压死城下一片的鸿毛。

短暂的难得休息之后,契丹人再次发动了进攻。很显然,契丹人没有预料到城里的汉人竟然能硬生生的扛住一整天。再用不了多久太阳就会西沉,他们的心里其实更焦急。

为什么,南面宫大王还没有回来?

能看到沧州南面那冲天而起的滚滚黑烟,赵大看到了,卓青战看到了,而负责指挥这次攻城的大将军耶律真也看到了。对于双方来说,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王爷没有回来,所以他们心里都有着压抑不住的担忧和惊慌。

“韩老,还……要攻下去?”

耶律真问坐在火堆旁喝着奶茶的韩知古。虽然韩知古是个汉人,但这个人即便是大辽皇帝陛下耶律雄机都对他很尊重。而韩知古显然是站在耶律极这一边的,耶律真也是。

“攻。”

韩知古放下茶杯,看了一眼那座已经破败不堪的城池,眼神中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无论如何,他都是个汉人。

“派出去接应大王的骑兵也没有回音,我总觉得不妥。”

耶律真担忧的说道。

韩知古叹了口气,站起来,看向苍穹:“如果……真有什么意外的话,攻下沧州,咱们或许可以不死。如果出了意外,沧州也没有拿下来,你猜……咱们会被陛下变成什么?”

耶律真心里一震,默然。

还能变成什么?不过是具冰冷的尸体罢了。只是,有些时候,想要保住一具完整的尸体也是很难的。

远处那些波斯人还在吵吵闹闹的要求加工钱,不然就不再操作抛石机炮了。韩知古有些不耐的皱了下眉头:“聒噪!”

耶律真也觉得那些贪财的波斯人不顺眼,但现在还需要他们。耐着性子听着那边喋喋不休的声音,他心里的烦躁感越来越强。他猛地站起来,大步走过去,然后兜头一刀将一名说得最激烈的波斯人劈成了两片,然后一言不发的又走了回来。

韩知古眯着眼睛看了他一眼,吩咐身边的亲兵道:“去,告诉那些回回人,如果再这么喋喋不休吵吵闹闹的,就只留下一个人领金子。其他人,都杀了。”

远处的吵闹声立刻安静下来,只是心里的烦躁却一点儿也没有减少。

耶律真站起来,示意继续进攻。

轮换上去的两个万人队,在落日的余晖下逐渐的靠近了城墙。而城墙上那最后的不足千人的汉人守军,将最后一口馒头咽下去之后,握住了手里的横刀。

如血的残阳下,杀戮再次展开。

城墙上的守军在逐渐的减少,虽然他们让契丹人足足损失了两万多人,但他们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三十万契丹大军南下雄心勃勃,却在沧州这一城下面就丢下了这么多尸体,这样的损失他们也是无法承受的。实在难以想象,如果汉人都像沧州城里那些家伙一样反抗的话,那么打下中原需要付出多少生命为代价?这个时候,契丹人那些将军们,终于明白,原来汉人并不是想象中那么软弱可欺。

随着契丹人攻势越来越猛烈,城上的守军数量急剧的减少着。赵大算了算,照这样杀下去的话,再用不了半个时辰城墙上将再也找不到一个能喘气的汉人。而如此顽强的守城,那些被激怒了的契丹人必然会屠掉城里的百姓。换句话说,当城墙上的守军全部战死之后,那些百姓也会为之陪葬。

就在他一边杀人一边想这些的时候,忽然从马道上冲上来数百名青壮百姓。他们或是拿着木棒,或是捡起地上的武器,畏惧着,颤抖着,却毅然决然的冲了过来。

但是,光凭着这些百姓,是守不住沧州城的。

赵大感觉自己累了,真的累了。

忽然,从契丹人的左翼出现了一支人数在一万人左右的骑兵队伍,如同一柄锋利的尖刀一样狠狠的插进契丹进攻沧州的步兵队伍里。那支骑兵,一头撞进数万人大军中,将那些毫无防备的契丹步兵杀的哭爹喊娘。一员大将,经过城下时仰头喊道:“大周朱三七来了!”

这支骑兵才杀进契丹人的军阵中,在契丹人右翼也出现了一支更加威猛,更加霸气,更加凶悍的骑兵!

这是一支真正的骑兵队伍,他们沉默着杀人,他们冷酷无情。他们就好像一个人一样,完美的配合,血腥的杀戮,将契丹人的队伍顷刻间撕的粉碎。

一杆蓝色大旗飞扬,大旗上绣着一个斗大的汉字。

罗!

赵大和卓青战互相对视了一眼,脸上浮现出难以掩饰的惊喜。没错,是大周最精锐的骑兵,虎贲精骑来了!

那个横刀立马的大将军,正是虎贲大都护,罗旭!

又一支骑兵,如同一条怒吼的黑龙,抄到了契丹大营的后面,狠狠的撕咬开了契丹人的防御,将契丹大营搅乱的天翻地覆。

赵大认得,那支看起来比虎贲精骑还要恐怖的骑兵,正是大汉修罗营!

赵大不断的寻找着,寻找着那杆绣着刘字的大旗。

他看到了,那杆大旗,如同横刀的刀尖,狠狠的刺向契丹人的中军!

残阳下,四支骑兵,如山崩海啸一般,毁天灭地。



第四百三十二章汇于沧州

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凌的心很硬很冷很无情。

赵大隐隐间有一种猜测,王爷是故意拖到傍晚时候契丹人的防备最松懈的时候才发动进攻的。但是他不会说出来,不会告诉任何人自己的猜测。作为王爷最忠诚的属下,他知道有些话是要烂在肚子里的。

他只是想不明白,刘凌是从哪里找来的另外两路大军。

朱三七,罗旭,这两个人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沧州?为什么监察院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还是说,监察院收到了消息,却连自己这个指挥使都瞒住了?陈子鱼是三处的档头,可她真的就能控制住整个三处吗?

赵大摇了摇头,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这一战胜了。相对于战果来说,损失的其实并不算太大。沧州守军死了不到一万人,城下堆积着将近三万具契丹人的尸体。而城外,被四路骑兵狂冲乱突之后,契丹人的损失最少也有五万人。再加上沧州南边那一场大火一场杀戮,契丹人总共损失超过了十万人。

这样辉煌的胜利,难道不值得庆祝吗?

赵大让自己尽量看起来很高兴,笑容满面。

契丹人并没有被彻底击败,三十万精锐的契丹狼骑,连绵数十里的连营,并不是那四路加在一起都不足四万的骑兵能彻底摧毁的。虽然耶律极被刘凌的骑兵追的一路狂奔,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契丹大营中。主将回归,再加上有耶律真,韩知古这样的名将重臣坐阵,契丹人虽然被杀的节节败退但依然还是没有彻底溃败。

契丹人的二十万大军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耶律极在韩知古的劝说下果断舍弃大营,命令大军分梯队后撤三十里。后队阻拦汉人骑兵的冲击,先撤离的军队布置阵型防线。接替着撤了下去,当汉人的骑兵面对已经结阵完毕的契丹狼骑之后,优势其实已经没有了。

傍晚突袭,汉人动用了全部的骑兵队伍,加在一起也不过不足四万人。而契丹人虽然惨败,但他们还有不下十万的骑兵。

硬碰硬,不占优势。

所以汉人骑兵将契丹大营付之一炬之后互相掩护着撤回沧州城内,杨业率领的步兵大队人马已经从南门先一步进入了沧州,如今的沧州城内在初升的晓月下,竟然云集了七八万大军。虽然,相对于契丹人来说总兵力还是要差很多,但怎么也比之前兵不过五千的时候要强的太多了。

月色下,虎贲大都护罗旭,成德军指挥使朱三七,与刘凌把臂同入沧州城。

赵大迎接他们入城的时候,看到这三个人谈笑风生的进了城,心里忽然生出无限的感慨来。若是契丹人没有来,这三个人,只怕会打得头破血流吧?

朱三七虽然表面上归顺了汉王殿下,但因为汉军北上抗击契丹人的缘故,冀州城还在朱三七手里,他手下善战之兵依然还有三万多人,就算失去了争霸中原的实力,但傲立一方为诸侯还是有这个本钱的。而罗旭这个人,对大周的忠心则是不可动摇的,就算明知道凭实力拦不住汉王殿下一统中原的脚步,但他必然不会退缩逃避。

偏生是那些该千刀万剐的契丹人来了,却将三个注定为敌的人暂时拉在一起。

罗旭的目光一直在刘凌那六千修罗营骑兵上扫,眼睛最深处的那一抹掩饰不住的震撼刺激着他的心。他之前虽然败于裴战之手,但那是因为寡不敌众的缘故。他一直自负,这天下最强的骑兵不在大辽不在西夏,而在大周。可是看到修罗营那恐怖变态的战斗力和如此严整的军纪,他终于感觉到惊讶和慌乱了。

原来,虎贲精骑,并不是天下唯一也不是天下第一。

他不知道,也不敢想象,如果他麾下的虎贲精骑和刘凌麾下的修罗营硬碰硬的话,是个什么样的后果?

从见识到修罗营战斗力的那一刻,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也开始重新审视汉王刘凌这个人。他研究过刘凌用兵,可以说对刘凌那种临机应变的能力,那种放眼天下的大局观都极为推崇。现在,他又感受到了刘凌的另一个让人妒忌的能力,那就是练兵。能练出修罗营这样的骑兵来,就已经足以令人敬仰了。

修罗营的恐怖,不仅仅是骑兵的战力,还包括那些战马的血腥。这些马是怎么练出来的?高大且充满了兽性,那还是马吗?

罗旭不得不承认,自己不如刘凌。

而朱三七则更加的震撼,他见识过汉军的战斗力,见识过那些威力巨大的火器,今天,他又见识了汉军的顽强和冷酷。守城的五千汉军全部战死无一人后退半步,这种精神,放眼大周如今的军队,只怕找不出来一支。

如果,换了他自己指挥不足万人抵抗数十万契丹大军,他不认为自己会一直站在城墙上。

城头那飘扬着的破损的战旗,虽然有大周的,也有大汉的,但朱三七知道,那旗子上代表着的精神,都是汉人的。刘凌的军队,用鲜血和生命告诉他,什么叫做汉人。

朱三七深深的对着那些排列的整整齐齐的汉军士兵的尸体一拜。

罗旭动容,跟在朱三七身边,也是一拜到地。

朱三七站起来,看着刘凌说道:“从今日起至契丹人退,朱某唯汉王殿下的命令是从。朱某麾下的士兵,但凡有违抗汉王殿下军令者,朱某比杀之。”

罗旭想了想也说道:“虎贲精骑,任由汉王殿下调遣!”

刘凌没有假惺惺的客套什么:“两军交战最忌讳的就是令出多门,既然两位将军愿意听我号令,我也不会推辞。待杀进了胡虏,我再给两位将军赔罪。”

三人上了城墙,见城外的契丹大营依然还是火焰滔天,这一把大火,烧了契丹人的大营,对于契丹人的打击甚大。虽然没有毕全功于一役,但却一举搬回了颓势。如今三方的军力相加,虽不足十万人数是契丹人的一半不足,但如今汇集在沧州城里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又有人和地理之优势,对契丹人的战争,局面已经扭转了。

“乱而不溃,进退有方。”

罗旭看着更远处的一片灯火感叹道:“虽然敌视契丹人,但不得不说,其军果然很强。”

朱三七也道:“若是换了我的人马被骤然突袭,只怕也不如契丹人那般稳妥的撤退。以前跟契丹人交战过多次,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