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胄-第1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袭!”
骑兵从土墙上直接跃上马背,催动战马疯了一般的往回跑。
“敌袭!”
“左翼敌袭!”
他拼了命的大喊,只是那调皮的北风将他的声音远远的吹走了,队伍依然还在不紧不慢的前进着,他能看见自己的袍泽还在挥着手嘲笑他的箭法。他拼命的拍打着坐下的战马,那马撒开四蹄飞奔中激荡着将冻雪送上了半空。
当队伍中终于有人听到他的呼喊的时候,从东面阳光下飞驰而来的骑兵队伍已经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了。示警的自己人离着队伍还有三十步,而大队挥舞着马刀的贼寇已经距离队伍不足二百步远了。
阳光下成片挥舞的马刀闪烁出一种貌似圣洁的光芒,可是谁都清楚那意味着的绝对不是心慈手软,而是血腥的杀戮。
马贼的队伍从正东方而来,阳光下看不清楚他们到底有多少人。虽然初生的太阳并不十分的耀眼,可是总盯着东方看眼睛还是被光刺出了泪水。这是马贼故意的,昨天晚上他们袭击了安来县城西门但却收获不大,谁也没想到他们居然在嚎叫的北风中夜里绕到了县城的东面去。
一百五十步,一百三十步,一百步。
忽然,汉军士兵忽然发现眼前一暗,他们下意识的抬头去寻找遮住太阳的云朵,果然发现有一片黑压压的乌云压了下来。
“举盾!快举盾!”
领队的队正,百总,千总们用马鞭抽打着手下的士兵,惊慌失措的汉军手忙脚乱的将盾牌举了起来,只是他们的反应还是慢了半拍,箭矢暴雨一般落下来的时候整个队伍中举起盾牌的人连三成都没有。
呼啦一下子,汉军的队伍割草一样倒下了一层。
赵二催马跑到萧栾和候申乘坐的马车边上,大声的喊道:“西夏的骑兵杀过来了!请萧大人和侯大人先走,末将率军抵挡。”
他也不管车里的人怎么回答,狠狠的一鞭子抽在拉车的契丹驽马屁股上。那驽马吃痛,嘶鸣了一声带着其他的几匹马撒开四蹄就往前跑。坐在车里的萧栾和候申被猛然提速的马车摔了个东倒西歪,萧栾的鼻子撞在马车棚子上立刻就流出了血。候申爬过来手忙脚乱的找东西帮他擦拭,却因为颠簸一拳打在了萧栾的下巴上。
分出两千人马护着钦差的马车疯了一般的狂奔,队伍顺着北风吹去的方向好像一群逃难的叫花子跑的七零八落。赵二带着勉强集结起来的一千人马抵挡高速冲过来的西夏铁骑,在赵二指挥下汉军组成的防御阵型好像一道单薄的堤坝,而西夏的铁骑就好像汹涌而来的洪潮。
萧栾勉强坐起来拉起后车窗的帘子往外看的时候,正看到怒吼的洪流撞击在堤坝上。脆弱的堤坝立刻就被洪水撕裂,汉军的士兵就好像被北风吹倒的荒草一样倒下来一片。他还看见赵二挥舞着他那条大铁枪在双方的人马中杀来杀去,很快就被洪水淹没再也看不见身影。看着后面的西夏骑兵准备分出一半来追击马车,萧栾慌乱的大叫起来:“快!快!”
赶车的马夫高高的扬起鞭子,啪的一声催动驽马提速。只是拉车驮货的驽马再怎么拼命,也跑不过战马的四条腿,更何况它们还拉着一辆沉重的车子。
眼见着西夏的骑兵就要追上来,萧栾抛下候申不管蹿出了车子,号令一个契丹武士下马,萧栾跳上抢来的战马撒开四蹄没命的往前跑去。他匆忙中回头去看,发现被洪水淹没了的赵二将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又钻了出来,带着十几个骑兵将追过来的西夏人拦了下来。心中稍微安心了一些,只是他却丝毫不肯停下抽打战马的动作。
一路溃逃直跑出去了四十里,队伍才渐渐的在一个破败了的村子边上集结起来。帽子都摔歪了的礼部尚书候申侯大人命令手下清点人数,发现一路狂奔至少丢了四五百人。两千人的队伍勉强跟上来的不足一千五,而且大部分都是步卒。
萧栾精疲力竭的靠在一道土墙上休息,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呼出来的白色雾气一眨眼就被北风吹散,并且在他的鼻子下面结出了亮晶晶的冰渣子。顺着北风,萧栾隐隐约约闻到了风里的血腥味,他使劲去闻,却发现自己的鼻子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冻住了很难呼吸。
该死的西夏人!
他在心里恨恨的骂。
若不是赵二将军拼死抵抗的话,只怕自己也逃不出来。想想那些西夏骑兵砍瓜沏茶一样杀人的样子,萧栾觉得守护在自己身边的几十个雄武的契丹武士也不是很靠谱。那阳光下崭亮的马刀,在眼前挥之不去。
候申跌跌撞撞的跑过来问他有没有受伤,萧栾只是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啐了一口带着血丝的吐沫,他甚至忘记了下颌上为什么隐隐作痛。四周的风声越来越响亮,似乎是在嘲笑着他的落荒而逃。
大口的呼吸了很久,他的意识才渐渐的恢复过来,耳边响着候申急切的呼唤声,萧栾苦笑一声,意识到自己竟然被吓傻了片刻。
“萧大人,咱们不能在这里停留时间太长,西夏人都是骑兵,赵二将军不一定拦得住他们,咱们必须抓紧赶路!”
候申扯着脖子在萧栾的耳边大喊,震的萧栾的耳膜一阵阵的生疼。
“对,对,对!不能停留!”
萧栾不打算计较候申这样无礼的举动,因为他知道现在还是保住性命要紧。刚要挣扎着站起来,忽然他的脸色就变了。似乎是在响应着候申的话,北方远处传来了一声声号角的嘶鸣。
妈的!该死的西夏人想要赶尽杀绝吗!
萧栾骂了一句,在候申的搀扶下爬上了一匹战马,在几十个契丹武士的护卫下再次逃命。候申留下一个偏将领着一千步兵埋伏在村子里抵抗西夏骑兵,自己带着五百余人的队伍护着萧栾跑路。
不管是萧栾还是候申都知道,留下来的士兵十有八九再也回不去太原了。一千跑的几乎脱了力的步兵无论如何也挡不住西夏人的骑兵队伍,他们这一千人很快就会像河床上的小石子一样被洪水淹没。
再次夺命飞奔,萧栾和候申在跑出去三十里之后收拢队伍之后才发现,身后面已经一个步兵都没有了。除了护卫萧栾安全的四十名契丹武士之外,还在身边的只剩下护卫候申的二十几个骑兵。
没敢停留,他们再次上路逃命。六十几个人的队伍别想阻止西夏骑兵,除非这六十几个人每个人都是关公再世,罗士信投胎,否者结局只有一个死字可以写。
在太原北面不足七十里的地方,亡命而逃的萧栾他们还是被吹着号角的西夏骑兵追上了。之前候申手下的二十几个侍卫已经被派出去迎敌,萧栾无奈只好留下了十个武士后让其他人去当阻拦洪水的石头。
三十个契丹武士都是勇士,他们挥舞着弯刀杀了上去,奈何狡猾的敌人百步之外就开始放箭,数百支羽箭飞过来,还没有和敌人接触三十个契丹武士就被射成了刺猬,摔倒在雪地上之后扎满了羽箭的尸体被箭杆支撑着摆出一个狼狈的造型。
当最终候申和萧栾冲进太原城的时候,他们身边只剩下了两个契丹武士。
。
第一百四十章不过是个莽夫
花三郎和赵二并肩骑着马缓慢而行,后面跟着军容严整的数千人马。很惊奇的是原本应该死在西夏骑兵马刀下的汉军士兵们,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的大跨步的走着。那个因为射野狗而发现西夏骑兵的汉子坐在马背上把玩着一支羽箭,一边看一边嘿嘿的笑。
羽箭是真的,只是没有铁箭头。
第二波阻拦西夏骑兵的一千多步兵走在队伍的最后面,士兵们一边开着玩笑一边哈气温暖一下已经冻僵的手。只是大家的脸上都挂着胜利的笑容,比吃上了过小年的饺子还要开心。
没错,他们做了一场大戏,很大很大,为了演戏双方动用了将近五千人马,最后的战果只不过是射死了三十八个倒霉的契丹武士,虽然算不上什么辉煌的胜利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挂着骄傲的笑容。
没错,这三十八个人是自从北汉建国之后第一批死在汉军手里的契丹人,在北汉建国之后一直以侄皇帝自称的汉国皇帝刘业麾下的兵马,历来见了契丹武士就要远远的躲开,甚至还要恭恭敬敬的行礼。
二十年了,憋足了怨气的汉军士兵终于找到了一次发泄的机会。那三十八个契丹武士简直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而他们心里却是感觉有些不过瘾。三十八个太少了,要是三千八,三万八,三十八万才好呢,最好是在忠王的带领下挥兵北伐,将那些契丹鞑子杀他个断子绝孙才爽快。
二十年了,终于能出一口恶气了。虽然大家都没能在家陪着父母老婆孩子过小年,而且今天的事注定了很久之内都不允许被任何人提起,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心里高兴,因为他们知道早晚有一天在王爷的带领下大家能光明正大的宰杀契丹仇人,再也不用这么偷偷摸摸的做事。
赵二回身对身后的骑兵命令道:“再把号角吹响亮些,咱们的萧大人跑的不够快呢!”
那士兵哈哈的大笑,随即卖力的吹起了呜呜的号角声,鼓鼓的腮帮子里好像塞着两只鸡蛋。
赵二笑着问花三郎道:“你怎么不射两箭玩玩?”
花三郎裹了裹肩膀上的披风,轻笑着说道:“算了,就那么几只小蚂蚱,还是让孩子们射着玩好了。我的箭要射就射契丹的将军,那才来的实在。”
赵二点了点头说道:“别急,依我看,按照王爷的性子早晚会对契丹人开战的。到时候咱俩配合,一口气杀到幽州去。”
花三郎看了看左右道:“别瞎说!”
赵二大大咧咧的撇了撇嘴:“怕什么,身边的人都是王爷麾下的亲信,谁也不会出卖王爷的。王爷要是不打算对辽国动手,为什么这次从玉州回来的百战老兵都换上了建雄军的衣服偷梁换柱的到了北边驻扎?再说了,以咱们大汉的国力最多也就养活五六万的人马,可王爷为什么坚持将人马保持在十五万的规模?”
花三郎知道赵二说的有道理,也知道自己身边的亲兵绝对不会把这次的事泄露出去。于是他笑了笑说道:“就你聪明!”
叹了口气,花三郎怅然的说道:“王爷何尝不知道养兵十五万就犹如压在百姓们肩膀上的一座大山?可若是不养兵,谁能保准契丹的狼骑不会再次南下?王爷曾经说过,咱们大汉要想真的翻身变得强大,百姓们还要再苦三年。”
赵二点了点头:“这我知道,三年,只要能坚持下去,到时候王爷肯定带着咱们跃马幽燕,狩猎草原。我相信王爷有这个能力,也最终会让百姓们过上富裕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人饿死,再也不会被外人欺负。我坚信大汉的红色战旗最终将飘扬在全天下,不管是契丹人,室韦人,还是党项人,回鹘人都要在红色战旗下瑟瑟发抖!”
花三郎被他几句话说的热血澎湃,也不禁开始幻想王爷带着他们纵横天下。只是他知道,现在也只能想想而已。以北汉的国力现在自保尚且不足,更何况挥军向北?王爷曾经说过,现在的策略是示弱臣服,然后从背后给西夏和契丹这两只饿狼捣捣鬼。
想到王爷这次的妙计,花三郎的嘴角就勾起一抹漂亮的弧线。
收拢了沿路的“溃兵”,花三郎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起来。三千迎接大辽的钦差的人马一个都没少,路边只多了三十八只祖先来自草原的孤魂野鬼。或许他们死的时候明白了自己中了圈套,可惜的是做个明白鬼和做个糊涂鬼是在没有什么区别。
在太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