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星海中的幸运 >

第4章

星海中的幸运-第4章

小说: 星海中的幸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军衔。比如唐墉在回归历6年接手第九舰队的时候,他在索班舰队内部的军衔是少校,而他的戴阿米德军衔是少将。

各基斯都有自己的一套军衔体制,它们互不相同。比如纳贝尔的军衔有:五星上将、四星上将、三星上将、二星上将、一星上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准校、上尉、中尉、少尉等(士官和士兵略),李尔赫军衔有: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准校、上尉、中尉、少尉等(士官和士兵略),帕克图军衔有: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等(士官与士兵略),其它基斯也各不相同。这些基斯军衔全都是单一永久军衔制。要让这些部队统一行动,协调指挥机构就是一个大问题。比如,一个纳贝尔的准将在飞船舱道里遇到帕克图的大校,谁听谁的指挥?从字面上看,纳贝尔的是将官,而帕克图的是校官,校官应该听从将官的,但是“准将”在纳贝尔自己的军衔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与“大校”在帕克图军衔体系中的地位相同,两个是平级;那就只能看谁被戴阿米德军委委任的职务更高了,但是谁会成天把委任状带在身上呢?于是两个人谁高谁低就无法说清了。

因而,为了协调各基斯军官之间的军衔差异,颁发了戴阿米德军衔。这种军衔就是一种“临时军衔”,只有在发生星际战争、各基斯部队统一在戴阿米德的旗下行动的时候才会按照在联军中担任的职务发放到军官手中,用来替换自己在基斯内部的军衔。去后勤领取军官待遇的时候仍然凭着自己的基斯军衔,因为提供军官待遇的全都是各基斯自己的后勤部门;打仗的时候就凭着戴阿米德军衔来辨认指挥体系,一般来讲,像索班军官和卡勒尔军官,他们的戴阿米德军衔都会比自己基斯内的军衔高一些,因为联军要倚靠他们的作战能力和情报分析能力,因此在联军中他们常常担任要职。

一个特例,冠以“翼星”字样的一系列军衔。“翼星”是希格拉的标志,以之为名的军衔是戴阿米德颁发的一个特殊军衔。翼星军衔首先是一种荣誉,它们只颁发给为回归和保卫家园作出了极其突出贡献的军事人员;它又是永久军衔,获得翼星军衔的人在享受自己基斯军衔的军官待遇的同时还能拿到戴阿米德发放的待遇,拿双饷。翼星军衔一般只授上校以上军衔,而且只在回归历元年庆祝回归家园成功的时候批量发放过,自那之后就很少颁发了,而且要求条件日益苛刻。

整个希格拉的军衔体系总结起来就是:

各基斯给自己的军官颁发基斯军衔,这是一种永久军衔,凭着这个发放生活待遇,向自己基斯领钱;

戴阿米德给各基斯的军官颁发戴阿米德军衔,这是一种临时军衔,只代表职务,而不能凭这个领钱;

但是戴阿米德还限量颁发一种永久军衔:翼星军衔,既代表职务又能去戴阿米德领钱。

随便聊聊:最近一段时间的凌乱想法

更新时间2006…5…19 9:20:00  字数:2227

昨天,本书的收藏人数终于突破了二百五的大关,达到了253人。同时,本书总推荐二千七百余票。

这两个数字在起点的大多数写手看来,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打招呼。如果说这样的两个数字能证明什么的话,只能证明这个作者和这本书的失败。可是在我看来却喜滋滋的,因为我经历过一个月收藏人数还没达到五十的阶段,所以现在能有二百多人在我看来实在已经不得了了。

本来我也没指望这本《星海中的幸运》能够大红大紫,但要说从来没幻想过借着这本书小小地出人头地一把、来个半红半紫,那是伪君子。然而现实是无情地,本书自从登录起点以来连点粉色都见不着,唉。

当《星海中的幸运》收藏人数终于过了一百的时候,也就是更新字数二十多万字左右的时候,我一天瞎逛起点,发现一本回到过去改变历史的书赫然写着“这么多天才收藏过2000,真失望”,我当时绝倒!再一看它的更新字数,才十万字出头。我当时特别敬佩革命导师马克思马老爷爷,他怎么就能那么深刻地揭示出阶级的对立这个道理呢?

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这个道理我懂,所以我还活得好好的。嘿嘿嘿嘿。

书评区曾经有过两三个留言说“少了点”。一个是在二十万字的时候,一个是在三十万字的时候,一个是在四十万字的时候、也就是最近。我不知道留言的读者朋友是真心说的,还是随便打了几个字上去。二十万字的时候说“少”也许真的少了点吧,但是到了三十四十万字的时候还说少,让我有点吃惊。在这里不妨公布一个秘密,《星海中的幸运》全稿一共才五十万字,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更新了五分之四,再有那么一个月的时间,本书就会刊载完的!

网络小说中有三样东西一点不缺,甚至颇有泛滥之势:美女、太监和字数。现在洋洋洒洒百万字、却还在展开剧情、铺垫伏笔的小说比比皆是。

记得三年前看过一个小说,男主角是某帝国的一个小将领。在开篇第一章男主角就明确揭示了小说的中心情节是“统一大陆”。我想,既然一个小将领以后要统一大陆,必然先要造反,然后拉起自己的小队伍,然后找一块小根据地,建立起自己的小势力,然后慢慢发展这个小势力,从一个小势力长成中势力,从中势力长成大势力,然后再跟那些林林种种的强大帝国打来打去,几经沉浮,最后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统一了大陆。作者挥毫泼墨写了二十章,每一章都很长很长,比《星海》的一章可长多了,我当时没有细查,但现在想来二十章总共应该不下二十万字。这二十万字写来写去,主角反叛之后带领一小班穷弟兄跟帝国边疆的一小撮边防军的第一场战斗刚刚进行了一半。我俩眼一黑,估计这小说要想写到统一大陆恐怕没有一千万字下不来。

所以,我写《星海中的幸运》的时候打定了一个主意:该写的剧情写完了,全书就结束,决不为了字数而扯淡灌水。在五十万字的时候,主角该受的苦都受了,该经历的磨难都经历了,该成长的本领都成长了,该做的贡献也都做了,该解决的问题也都解决了,高潮的战役也打过了,于是,结题,完活!

我曾经准备在二十万字的时候进vip,但是惨淡的推荐情况让我打消了念头,准备推迟到三十万字的时候;三十万字了,情况还没有改变,于是我一狠心一跺脚,算了,老子不进vip了。有人爱看我书就够了。

早在本书发表在起点之前,就有《家园》玩家在qq上跟我说,我的这个小说只适合《家园》玩家来看。看到游戏中的飞船、历史出现在小说中,会有一种熟悉感和历史感,但是对于没接触过《家园》的人来说就没有这种感觉。

我当时不以为然。因为我在最初阅读《家园》游戏背景的时候对《家园》接触也不多,但还是一下子被那种深邃的系统设定和银河科幻的厚重感吸引了。我自己认为,只要能够静下心地看,我的小说对那些没有玩过《家园》的人同样是有感染力的,我写的是一本科幻小说,而不是单纯的为游戏玩家写的游戏小说(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对幻剑把我的小说放入“游戏小说”类里非常不满)。可惜后来的惨淡情况似乎证明了我有点刚愎自用。所以,我才会发起投票,看看看这本《星海中的幸运》的读者中玩过和没玩过《家园》的比例如何。

不过投票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一款《家园》游戏都没玩过的读者几乎等于玩过一部、两部、三部的读者加起来的数量。而且,那些玩过《家园》某几部的读者也未必对其背景多么熟悉和多么有感情,也就是说,看本书的人大多数对整个故事背景和设定系统都是全新接触。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的书也不算失败,因为它还是能靠自己吸引住一些新读者的。

我其实有一个很庞大的写作计划,在那个计划里,我将以《家园》为背景写一大堆书。我之所以准备把《星海中的幸运》全都放在公众版里免费张贴,其实也是为了以后做准备。大家不是说我的小说背景设定繁复艰深么?没关系,看这一部小说觉得难懂,没关系,《星海》失败了没关系,就当作是用来培养大家口味了,等这样的小说看得多了之后必然就习惯了这样的口味,然后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时候就会有人以看我的家园小说为爱好了。——四木笑又开始精神分裂型狂想了……这样的策略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比如可口可乐,一开始有人说难喝,没关系,让大家免费喝,等到大家的味觉都变成可口可乐风格的时候,再大张旗鼓地挣钱。

但愿这一次我的如意算盘能够打响。

现在《星海》已经全都写完,只等贴上来了。下一个我准备把几年前挖的坑《秃鹫人》给填上。《秃鹫人》预定是一个中篇,也是家园小说,不过没有打仗,是一个情感故事,关于孤存人的。

随便聊聊:无畏战舰

更新时间2006…5…26 11:51:00  字数:3724

把太空中飞的那些飞船,用俺们地球上的水面舰艇的名字命名,是所有科幻作品中的惯例。尽管太空中并没有“洋”可巡,但仍然有“巡洋舰”,盖因为这里的“巡洋舰”仅仅是作为一种舰船等级的概念出现,而并非用来确指飞船的用途。

家园系列共有三款游戏,《家园》1代,1代的资料片《灾难》(或叫《惊世浩劫》)以及《家园2》代。港台分别译作《万舰齐发》《地动天惊》和《万舰齐发2》。本小说就是1代资料片《灾难》的游戏小说。在《灾难》和《家园2》中,在飞船名目中都出现了一个词——“Dreadnought”。

这个老长的英文单词翻译过来应该叫什么呢?用金山快译和金山词霸的早期版本查一下发现意思是:厚呢子大衣,汗@_@||。台湾的游戏代理商松岗似乎将这个词翻译成“超弩战舰”。在2000年上海育碧推出的《惊世浩劫》官方汉化版中没有管这个词的意思,而是自己生造了一个词“巡航舰”,作为一个稍微有点军事常识加家园死忠拥趸的我牙齿脱落、心在滴血……

那么,这个词到底什么意思呢?如果用全一点的词典或者较新版本的金山词霸去查,会看到这样一个意思——“无畏的人”。ok,正确答案即将揭晓,如果这个词用在军事方面,它的意思是“无畏战列舰”。当然,作为口语上的变通,你也可以称之为“无畏舰”“无畏战舰”。

在军事上,准确点说是海军史上,“无畏”有三层含义:无畏号、无畏级和无畏型。无畏号指1906年英国皇家海军建成竣工的无畏号战列舰;无畏级指无畏号所属的那一级别战列舰,因首舰是无畏号而得名(此级也只有这一艘船);无畏型指后世受到无畏号巨大影响而采用同样设计思想建造的那些战列舰,无畏型战列舰也成为战列舰两大类型之一。在本文,“无畏舰”不特别注明就是单指无畏级的无畏号,而不是后来广义上区分战列舰型号的“无畏舰”。

谈到“无畏”(Dreadnought)战列舰,估计每个海军史爱好者都会下意识地想到一个形容词——划时代。的确,10门单一大口径12英寸主炮、蒸汽轮机动力、21节航速、全面重装甲防护,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