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炼金大中华 >

第714章

炼金大中华-第714章

小说: 炼金大中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场海战持续了一天一夜,未分胜负。

北洋一方再次损失三艘军舰,而日本舰队也被撞沉了一艘巡洋舰。

此战非常惨烈,日本人的军舰虽然占据优势,但面对‘主场’作战的北洋。一时间倒也难以一鼓作气拿下来。

不得不说,这个中日海军第二次交锋,北洋虽然处于劣势,但却把伊藤博文拖入了泥沼,如果再坚持个十天半月,缺少军费的日本人未必不会撤军!

若那样。伊藤博文内阁可就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本想用闪击战给自己带来筹码,不想却暴露了己方不擅持久战的弱点。

不过,伊藤博文就是运气好,恭亲王在二十八日赶到威海卫后,立刻叫停了北洋水师的背水一战。

他带来了一纸条约,上面写了“同意朝鲜**。割让澎湖列岛、台湾群岛给日本,并向日本赔偿五千万两白银……”

伊藤博文喜出望外,看过这份条约后,故意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姿态,同意停战,与恭亲王重新开启和谈。

据说,当恭亲王登上日本人的和谈舰船时,有十二名北洋官兵,从威海卫的码头跳了下去,以死明志。

北洋人宁愿战死。也不愿接受这个屈辱的和谈结局!

不过,这十二个北洋人的死注定是白死,在肩负‘神圣’和谈使命的恭亲王眼里,他们就是蝼蚁!

北洋水师是战败之师,早晚要受到朝廷惩罚。他们几个跳海,或许只是畏罪自杀呢?

就这样,恭亲王登上了日本人停在威海卫外十海里的舰船,以最快的速度与其签下了《威海条约》。

条约里规定:台湾群岛和澎湖列岛归属于日本;

朝鲜**,日本作为朝鲜监国者的身份,可以在朝鲜半岛上驻军;

上海以北多处港口,比如青岛……向日本无条件开放,行通商之实;

清廷向日本天皇赔偿六千三百万两白银,并且同意将北洋水师的规模裁剪为现在的三分之一……

《威海条约》一签,日本人拿到了他们想要的,立刻同意停战撤军。

另一方面,慈禧太后也得到了她想要的,一个平安度过的六十大寿!

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威海条约》的内容很快就泄露了出去,广阔的神州大地上,这份屈辱的条约内容,仿佛插上了翅膀,一夜间飞进了所有开明人士的家。

这些开明人士大都是家境殷实的士绅,他们或从商、或从政,虽然没有位极人臣,但在当今文盲率超过九成九的中国,却构建成了一股最有潜力的力量!

他们当中,也有留过洋的,并且积极吸纳西方科技,想为国家和朝廷效劳,洗刷两次中英战争所带来的屈辱……可这次,《威海条约》的曝光,令得他们一腔热血顿时冷了下去,千言万语,统统化作充斥于胸襟的愤慨和堵塞于喉咙的悲哀。

哀莫大于心死啊!

如果不是从《申报》那里得知此事,还不知道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要被那朝廷隐瞒多久,才会公诸于众!

这一代的开明人士,没有亲身经历过两次中英战争,他们只听过长辈口述的屈辱和悲痛,并未感同身受。

而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全国各地大修工厂,引进洋人的玩意……再加上亚洲第一舰队北洋水师的建立……这代人,心中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还是挺高的。

他们甚至认为,被西洋人揍了一顿也未尝不是好事,至少可以让顽固的朝廷改变保守的态度,打开国门,给国民创造出很多机会,很多见一见外面花花世界的机会!

再者,随着龙灏这几年在海外一举成名,这一代开明人士愈发有这种想法:龙灏也就是运气好,换作我去了那什么阿拉斯加,也一定能挖出金矿,进而一夜暴富,虽说不一定能被英国女王封爵,但成为与西洋人平起平坐的头脸人物,还是不难的……

这代人,都是沉浸在这种乐陶陶、自我陶醉的念头里,他们甚至觉得,只要皇帝再提拔提拔自己,大清一定能重新站在世界强国的行列!

然而,《威海条约》就像一道横空出世的惊雷,将他们从夜郎自大的美梦中惊醒了!

万万想不到,我大清居然连倭寇也打不过?

还要割地赔款求和?

限于资讯的不通畅,此前黄海大海战的战果,这批开明人士并没有知道得太清楚,他们只是大概地获悉,朝廷在朝鲜的战事不太顺利。

但他们想,不顺利只是暂时的,大约是因为皇帝被幽禁,军队士气低迷的缘故吧,等打一打后,蹂躏了倭寇,将士们的心情舒畅了,胜利自然而然就会来的。

可是……怎么转眼间,局势就糜烂到要签下丧权辱国条约来乞求和平的地步了呢?

【557】旅顺危矣

长辈的那份‘痛’,他们算是亲身体会到了。

朝廷的军队是吃什么的?

北洋水师又是干什么的?

堂堂大国,居然不敌岛国!

这批开明人士,简直想不明白。

他们想不明白,《申报》等被龙灏全资掌控的中国报业就让他们明白!

接下去,消息散布到江南十多个大中型城市。

上海的报纸通过马车、漕运、铁路、公路等等运输方式,运往各大城市,免费地赠送给关心国事的人看。

不收你钱,只要你喊一句“反对威海条约”,就能得一份油墨犹新的报纸。

对这一项举措,有好奇的商人做了一笔统计,《申报》每天的耗费就是二十万两银子之巨!

手笔可谓庞大,不计成本。

这些报纸上不仅详细刊印了《威海条约》全文,解读条约签订后对中国带来的危害,而且还把黄海大海战、平壤大屠杀等内容刊登其上,配上图片和解说,让大家看清楚这次甲午战争的来龙去脉,看清楚清军的孱弱、朝廷的胆怯,看清楚慈禧、恭亲王、李鸿章这群‘崽卖爷田不心疼’的懦夫作派。

报纸仅仅免费派发了四天,就有了效果。

当然了,这个效果不太具有正面性和推广意义。

湖南湘潭,一名自称为太平天国洪秀全后人的小地主,宣布揭竿起义,要推翻腐朽的清王朝,他率领乡人五十一,杀入了湘潭县府。宰杀知县一家,然后汇集靠拢的‘从龙众’,举兵三百,攻打毗邻的长沙城。

自然,这个好比闹剧一样的起义很快就被扑灭!

那名洪姓后人最后也被证明不过是一个贪财好色、鱼肉乡里的典型地主老财。因为这几天读了几份《申报》,再加上夜里多喝了几杯,就萌发起了造反称王的念头。

湘潭的‘起义闹剧’来的快,过的也快,但是,这件事经过《申报》记者的报导。渲染一番,很快也传遍了江南。

你想江南有什么人啊?

湘军、淮军、粤军……满清后期彪悍的人马都在这里。

所以,对朝廷不满的种子,经过‘湘潭起义’事件后,在不少人的心里发了芽……

假如说‘湘潭起义’事件算是民间不满情绪的一种另类爆发,那么。官场上的不满就集中体现在两江兼湖广总督刘坤一身上。

《威海条约》曝光后的第八天,他便上书慈禧太后,疾言厉色,明确要求朝廷宣布条约无效,将恭亲王这个‘卖国贼’下狱问罪,绝对不能跟日本和谈。

刘坤一还表示,如果需要打仗。他愿意率领还在筹建中的南洋水师‘围魏救赵’,从上海出发,攻击琉球群岛和日本的九州四国!

除了上书朝廷,刘坤一还写了一篇洋洋洒洒、情深意切的万言文,不仅派人送去北京贴在墙头,而且还刊上了《申报》。

这个举动,顿时为他赢得了不小的声望。

接到刘坤一的上书和读过流传京城街头巷尾的万言文后,慈禧太后气得宰了两个小太监,而李鸿章也是再次吐血,在狱中习惯性昏迷。

当然了。昏迷前中堂大人还是例行有了一句交待:“刘坤一这老匹夫,说的比唱的好听,老夫叫他早点出兵他怎么装聋作哑?现在朝廷忍辱负重好容易跟日本人讲和了,你又跳出来指这指那,大发厥词。真、真是气煞老夫也……”

面对刘坤一的突然发难,慈禧太后等高层气归气,但具体的应对举措也着实左右为难,不好出台。

最后,慈禧代表的大清朝廷干脆来了个不理不睬,任你江南吵翻天,我自岿然不动。

反正条约已经签了,日本人也收兵停战了,北京安全了,你们南边爱怎么嚷嚷就怎么嚷嚷吧!

江南那一块我大清又不是没失去过,想那太平天国时期,我大清没了半壁江山还不是照样过的舒坦,总之一句话,你们爱怎么闹就怎么闹呗!

不过,大清朝廷这种掩耳盗铃、听之任之的做法却被刘坤一抓住了空子。

他在朝廷沉默后的第三天,在《申报》上又开口了:“朝廷有困难,为了保住太后的大寿不被打扰,所以才委曲求全与日本谈和!但是,朝廷有顾虑,我刘坤一可没顾虑,南洋也没半点顾虑!朝廷既然没有对我刘某人苛责,那么就是默许了我的行动,接下来,我刘坤一要为那些死在黄海海战上的同胞和将士报仇了!”

这番话刚刚落地,本被认为在黄海大海战中与吉野号同归于尽的邓世昌部也齐刷刷地现身。

他们在上海接受《申报》的采访,陈述了当时海战的战况,并且表示:北洋水师其实已是外强中干,在多年不补充新型战舰的情况下,能与日本最新式的快速战舰战成三七开,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邓世昌还毫不讳言地指出,如果不是战前从龙灏那里获得了一批弹药补给,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吉野号并将它撞沉的,那样的话,黄海大海战的结果,北洋也许还要输的更惨!

邓世昌站出来讲话,《申报》将此一刊登,继续在江南派发,举国不禁哗然一片:原来我们不是大意而输给小日本的,原来我们的骄傲——北洋水师已经糜烂至此,原来我们现在的结果还是经过努力拼争后较好的结果!?

这个残酷的事实,简直相当于又一重锤,将全国开明爱国人士的自尊心,砸得粉碎,洒落一地。

刘坤一没有吹牛,他说的话,马上付诸实践!

六月二日,南洋水师的六艘军舰从上海港出发,跨入东海,朝着日本本土驶去。

邓世昌部同行。

六月八日。南洋水师在琉球群岛以北边缘海域与日军的一支小型舰队碰面,并交火。

双方互有损伤,不过南洋水师到底还是击退了这支不是主力的日本海军,挥师继续北上,逼近长崎。

六月十日。南洋水师对长崎港口开炮十三响,轰沉五艘渔船,炸死数十名日本渔民后,扬长而去。

南洋水师的这个行动,虽然没有对日本海军造成实质性打击,但其代表的意义却是非同凡响。

当北洋水师被摁在老窝里给日本人一通猛揍时。实力更弱的南洋水师却勇敢地跑到日本国土,向敌方进行了强悍有力的反击!

这无疑是振奋人心,鼓舞民族士气的。

可不,当这场‘炮轰长崎’的胜利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欢腾,朝廷颜面无光。

有很多不太明白真相的人叫的最欢最响:“原来小日本这么弱啊。我们一人捐出一文钱,支持南洋水师再买几艘炮舰,干死小日本啊!大家说好不好啊?”

“对,杀上东京,活捉日本天皇!”

“哎,只叹朝廷无能,赔款的钱只要拿出十分之一购置炮舰。操练水师,小日本还敢言胜?还用我们捐钱?”

“我没钱,但我有一条贱命,我要用这条贱命,去换日本畜生的十条命!***,我的泰山就死在平壤,可怜我那回娘家探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