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独家记忆 >

第13章

独家记忆-第13章

小说: 独家记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要不是我要来,白霖铁定不会到。由此可见,虽然我是个电灯泡,却是个发光发热,照亮他人人生的好灯泡。
  火锅店很热闹,特别是在这种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吃火锅是一件最惬意的事情。
  一顿饭饱餐完以后,肚子鼓鼓的,三个人准备在夜色中迎着刀割一般的寒风中回本部校园溜达一圈。
  到了学校门口我才知道上次那个俄罗斯航空月,原来我们学校也有节目。最繁华的东大门门口,挂着巨幅的红色标识“热烈欢迎航空专家光临我校学术指导。”然后分别用英文和俄文分别翻译一遍。
  东门有一块公示栏,上面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学术消息。
  此刻,那玻璃栏内,有一个巨大的讲座通知。
  “航空月学术交流——论T型尾翼动气动弹性优化设计”
  然后下面,落着一行字。
  “授课人:慕承和”
  “慕承和?”我俩对视,异口同声地惊呼,然后一起趴在玻璃上,想要看出点什么眉目来。
  “你们也认识慕老师?”学物理的李师兄插嘴问。
  “给我们代课的俄语老师也叫这个。”白霖比我早一点恢复神智,对李师兄说。
  “哦。那可正巧,一个字不差?”
  “是啊。”我点头。
  我记得他自我介绍的时候将名字写到黑板上的,不会记错。
  “难道我们学校有两个同名同姓的老师?”李师兄扶了下他那高倍数的厚眼镜片。
  “个字有这么高,”白霖比划了下,“长得……”
  在形容长相的时候,白霖皱眉,卡住了,不知道她是不是正在自己的词典里寻找我说的那个形容笑起来很好看的成语。
  “长什么样?”李师兄也好奇地追问。
  白霖不耐烦地说:“反正就是,比你高,比你帅,比你好看。”
  李师兄的心估计被堵了,而且还被伤得鲜血淋淋。
  我说:“我们老师说他曾经在俄罗斯呆了很多年。”
  李师兄立刻说:“对,慕教授他在莫斯科大学留了七年学。”
  我不甘心地又问:“眼睛内双?皮肤白白的?笑起来嘴角会上翘?开的是辆CR…V?”
  李师兄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描述的是同一个人。他是我们学校流体力学研究所的教授。”
  听到这句结论,我有点石化了。
  真的是慕承和。
  怎么可能?!
  “不是吧?”白霖哀嚎的同时眼睛却在发光。
  然后,李师兄向我们描述了慕承和老师异于常人的半生。
  “你们不知道他挺正常的。据说以前很多报纸都报道过,不过这些年他很低调,认识他的人就少了。”
  “以前看一篇报道上写他智商很高。十五岁就念完高中了,大概因为国内的教育制度的限制,他去了莫斯科大学攻读流体力学专业,二十一岁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关于超音速的论文而获得到了茹科夫斯基奖,这是俄罗斯最有成就的一个物理奖项。他在二十三岁拿到物理学博士了。后来他来到我们学校,过了两年又回俄罗斯呆了段时间,好像是图波列夫研究所邀请他加盟。”
  等等,这个图波列夫四个字我有印象,于是问:“是不是俄罗斯那个设计飞机的研究所?”
  “是啊,”李师兄说,“世界顶尖的运输机研究所。”
  “流体力学和飞机能有什么关系?”白霖眨巴着眼睛问。
  “空气动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初人类就是靠研究空气动力学而将飞机送上天的。这是慕老师的专攻方向。”李师兄一脸崇拜地说,“他明天要讲的这个T型尾翼是航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然后呢?”我问。
  “他今年又回来了,还破格评了教授。”
  “真的是……教授?”我颤着小心肝,斟酌着问。
  “是啊。”李师兄点头。
  7、
  于是,我一直都在消化李师兄说的话。将一串串事情联系起来,才察觉自己的粗心。
  第一次慕承和叫我到办公室问班上情况的时候,他说,我没有给本科生上过课。当时,这句话我直接理解为,他没当过老师。
  第二次慕承和到警局来接我和白霖,那个警察对慕承和说,我在报纸上见过你。
  甚至是他的心算能那么强,我都没有怀疑过什么。然后,他跟我和彭羽讲那些东西,那个科技馆的馆长也认识他。
  那么多那么多的细节都被我忽略掉,真是太粗心了。
  和白霖坐车回西区的时候,载着我俩的校园公交在门口调头,又到那个公示栏绕了半圈。借着桔黄的路灯,我远远地看到玻璃橱窗里他的名字,很显眼。
  原来,他是那么杰出的一个人,几乎让人感觉在他的背后有一个浅浅的光环。
  第二天,我破天荒地旷了半天课,坐车去本部的大礼堂看慕承和的报告会。到了才知道不是想进去就能进去的。
  白霖正巧给我电话。
  “怎么样怎么样?”
  “进不去。”
  “啊?不会吧。”
  “你把李师兄的电话给我,他昨天是不是说他会来听什么的,而且我也看到有他们系。”
  “好。”白霖说。
  不一会儿,我终于找到李师兄,好在他们有个女同学本来占了个名额却临时家里出了事,才让我有一个空名额进去。
  时间未到,会场的气氛却已经很严肃了。
  后面已经架起了好几台摄像机,台上的工作人员也正在为话筒试音。
  前面几排,每个座位前的桌子上都标注了座位主人的姓名。我们学生席在最后,相关院系有席位的都是划定了位置和区域,示意图上标注得非常清楚,还有礼仪小姐亲自带路,果然是多一个人都不行。
  人陆陆续续地进来。
  除了那一年代替我爸上台去领奖以外,我从来没有来过这种正式的场合,甚至还有那么多多外宾。
  每个座位前都放着一本册子,上面用中英俄文印着慕承和的演讲稿。
  慕承和准点出现在台上的时候,全体都起立鼓掌。他穿着一套深蓝色的西服,一改平时的随性,慎重地走了几步,笔直地站定后,朝台下鞠躬,随即才走向发言席。
  这是一篇关于机翼灵敏度的文章,全文除了我能听懂他说的是中国话以外,完全不知所云。
  可是,我却异常地没有打瞌睡,不知道是这里的气氛实在不合适,还是因为后面那些摄像机。
  我远远地看到慕承和,站在那里,放下稿子,笑容淡定地等着主持人宣布进入提问环节。
  提问的人很多,络绎不绝。有学生有记者。无一例外,他都一直用中文回答。
  坐我前排的物理系某师兄接到话筒,激动地提问的时候,慕承和的视线随之转到我们这边。然后他看到了我,目光轻轻带过,没有刻意停留。
  第二个星期上俄语课的时候,我又带上那个装着他围巾的袋子。
  上次,白霖叫我不要急着给他。她说:“不能这么随随便便就还了,这样等到关键时刻才有借口接近他啊。”
  没想到,真被她说中了。
  放学的时候,我故意在教室里磨磨蹭蹭的消磨时间,然后教室里的人走得差不多了以后我才到楼梯口等他下来。
  他下来,一拐弯就看到了傻站着的我。
  “慕老师。”我主动叫他。“你的围巾,谢谢。”
  他接过来,想到什么事,便问我:“你那天没课么?跑去听讲座。”
  “啊?”
  “星期三。”他提醒我。
  “呃,我想去瞻仰下您的风采,本来白霖他们都想去的,我觉得要是这么多人旷课多不好,于是我就主动申请代表她们去了。”
  他笑。
  我和他并肩走出四教。
  “慕老师,你真的是他们说的那种人啊。”
  “什么人?”
  “天才。”
  他浅笑,没立刻答话,过了好一会儿才说:“我是个普通人。”
  “为什么会来西区给我们上这种课呢?”
  “你们陈老师说他走了,没人给你们代课,问我愿不愿意。他平时都搞党团工作,反正一个星期就两节,也不多。我也觉得挺有意思的,然后你们系主任说他没意见,我就来了。”
  我们系主任,当然没意见了,请个教授上二外,赚翻了。
  “你和陈老师很好么?”不知道陈老师有没有对他说过我什么。
  “是啊。我俩在莫斯科留学生协会里认识的,他在普希金语言学院念书,我在莫斯科大学,离得不远,后来一起回国,挺合得来。”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六教下面的分岔口。
  “为什么会想要学航空呢?还去莫斯科大学。”
  “因为茹科夫斯基。”
  “茹科夫斯基?”
  “他是现代流体力学的开创人,俄罗斯的航空之父。他从莫斯科大学毕业,然后直到去世终身都在那里任教,所以我也有种向往。”
  “哦。”我点头。
  他说:“我小时候看过一本茹科夫斯基写的书,里面有句话特别深刻,一下子就让我沉迷了。我当时就想,我也要做一个这样的人。”
  “什么话?”我看着他。
  “他说:人类生来就没有翅膀,就人类的体重与肌肉比例而言,鸟要比人类强大七十二倍。”
  慕承和顿了下,又说:“然而,我认为,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肌肉,定会翱翔于天空。”
  语罢之后,我半晌没说话。
  他却朝着我调皮一笑。
  我侧头看着他的脸,有一种从天而降的距离感。他说出“定会翱翔于天空”这几个字的时候,神色沉静如水,但是那副浅色的眸子却在这样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澈、明亮。
  慕承和的发色和眸色都不深,并非纯粹的墨黑色,所以衬得皮肤特别白。鼻子也长得挺精致的。
  都说天才性格容易孤僻,但是他却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一个格外亲切可爱的人。
  白霖经常在学校商业街的书屋里租些不靠谱的爱情小说回宿舍看,经过长期耳闻目染的结果便是,我也觉得用情至深,对爱生死不渝,甘愿舍弃一切的男人很让人心动的。
  可是当我在这一夜听到慕承和说的此番话之后,我又觉得,当一个男人怀着坚定的信仰并终身为之而奋斗的时候,会同样散发着一种蛊惑人心的魅力。
  五、你是否知道
  1、
  一般每个月十号之前,我就得交上个月的思想汇报。
  我们系加上我一共有五个,从业余党校毕业后,都是预备党员的培养对象。每个月要求我们写一篇思想汇报。头两个月陈廷在,我们交给陈廷。他是团委老师。
  现在他不在,只好交给那位偶尔出现在西区的李老师。
  别的学校我不知道,反正我们团委除了学生工作,还管学生推优入党。
  我想,要是真入党了,也许陈廷会成为我的入党介绍人。
  他去培训之前,时不时找我谈话,了解我的思想动态。我家里的情况,他和学院的吴书记也许都略有了解,所以对我就特别上心。
  甚至在知道我也选俄语以后,他还让我当了他的课代表。
  下午第二节课后,我们上完精读课出来,正好遇见那位忒关心我的吴书记。
  他老远就喊:“小薛同学。”
  我拉着白霖冲他笑,“吴老师。”
  老人家不喜欢人家叫他书记或者教授什么的,就爱“老师”这两个字。所以,我一直觉得他像个学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