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幸福武侠 >

第47章

幸福武侠-第47章

小说: 幸福武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雨笑了笑,这些孩子被秦朝带坏了,玩些游戏都是她们那一帮根本没玩过的,她寨中事忙,心思又不在这上面,脱不开身,偶尔抽背一下,发现孩子们功课还可以,就没在意了,只是没想到今天居然震住了这青年。不过,秦雨微微一思几个孩子作的诗,眼睛也一亮,“这些小屁孩,什么时候能填这么押韵的诗了?”,秦雨脑中念头只一闪,便将心思放在青年身上。

青年是滇南小辈中小有名气的刘三德。

“这次拉拢引诱刘三德,二妹差一点就失蹄了,幸好……”秦雨看向私塾大教室内,最后那一个坐位空荡荡的,正是秦朝的位置。上次秦雪去鄯阐府武馆当馆主,秦朝曾讲了三个莫名其妙的故事,秦雪虽然不是很在意,可终究是冰雪聪明的人,虽不说过耳不忘,可终究大体记在了心里。

刘三德是大商人世家,他本身也是七窍玲珑之辈,在小辈中交游之广堪比大茶商马五德,和马五德一样有小孟尝的称号。

这样的青年人才。

秦家姐妹自然要拉拢过来。

按原计划,秦雪出手了,可是……没想到中间出了意外,刘父给刘三德定下了一门婚事,对象正是霍家武馆的二小姐霍青,而刘三德本人,也对那霍二小姐似乎很中意,成天神不守舍的往霍家武馆跑,偏偏霍青本身对这刘三德十分不感冒。

遇到这事,按本意秦雪是要破坏的。

可突然就想起秦朝的故事,当即秦雪不仅不破坏,反而在其中牵桥搭线,用各种法子支持刘三德追霍青,可事情怪就怪在这里,三个月后,莫名其妙的刘三德退了霍家的婚事,至此秦家和刘三德的关系自然也上路了。

“刘兄,这些孩子文上面还是有些天赋的,可惜武上……”秦雨微笑着摇了摇头。

刘三德眼睛一眯:“雨小姐这就是说笑了,秦家还缺习武天赋的人才么?”

秦雨一怔,苦涩而笑:“是啊,我秦家真正缺的是能通学问的创功人才,嗯?”秦雨忽然看向三丈外树下,那里十多个孩子玩着一种诡异的游戏,是地上划了很多奇形怪状的格子,而这些孩子则一蹲一蹲的,仿佛蹩着尿一样在这格子中行走。

刘三德这时也看到了树下,眼神不由一凝。

秦雨眉一争,视线又一扫,只见另一边秦厚、秦启等几个孩子正抱着一个巨球一边走格子一边在身上滚来滚去。

“这……”刘三德脸色古怪。

“让刘兄见笑了。”秦雨说道,心里也无奈,秦朝自出关后,又开始折腾开了这帮小屁孩,好像教了他们玩一些新游戏,这幼稚可笑的怪动作,还有玩球,不用说应该就是秦朝教的。

“呵呵,孩子嘛就该这样……”刘三德尴尬一笑。

这时——

“秦龙,小心点,快到九格了!”声音响起。

只见那正滚着球走的男孩走了一格后,忽然球从他身上滚落了,男孩一脸沮丧,旁边的孩子一把抓起球,笑了起来,“没走到九格,轮到我了,看我的。”

“上次明明到了九格的,这次就差一点,秦树,你连八格都走不到。”秦龙愤愤走到一旁,忽然一跳,抬脚踢向旁边垂着的树枝。

“那是……”

刘三德眼睛涨了一下,小男孩这一跳一脚踢出居然踢到那比男孩头还高的树枝了。

“这……这……”刘三德吸了口气,看向秦雨,“这孩子还没修内功吧?”

秦雨也微微有些惊讶。

“这一班中,身手第一是秦朝,第二是秦龙,可狩狼节的表现,秦龙好像没这么厉害吧?”秦雨心中疑惑,脸上却不露声色,淡淡道:“哪能呢,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秦家规矩,不到十岁不修内力。”

刘三德点了点头,秦家寨规矩他也是听说过的。

“这帮孩子文不错,武同样不错,好苗子呀,秦家该兴了。”刘三德连声夸道,这次却是真心的。

“这一批孩子可是我教出来的。”秦雨嘴角翘起。

第二卷曙光第二十一章再走一个

此刻的老族长家。

“你真的要当我老师?”清秀男孩歪着脑袋看着眼前的中年男子,男子一身雪白长袍,面带微笑,伸出的右手按在几上,秦朝眼一扫他的右手指,可以看到无名指末关节有老茧。

“秦朝,不得无礼!”秦书文喝斥着。

“嗯,啊!”

秦朝眼一环顾,整个房内,秦老族长、秦书经、秦乐刀、刀玉凤、秦书月……一个个秦家族重量级的人物都瞪着眼,脸色很严肃。

“朝儿,你已经快九岁了,应该懂事了。”秦书文沉声,“这次,爷爷也不说你,你若是再对先生无礼,以后就别叫我大爷爷,我当没你这个孙子。”

秦朝无语,不就是气走一个周广同,一个秦书知么,用得着请个老师都把他秦朝当成……,整个寨内一个个大人物一个不落全到场押阵。

这一次请老师。

只因为一件事,秦朝被族中正式认可,可以接秦书经的班,将来成为秦家一族的传经人,而这除了学问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

——字!

秦老族长将秦朝当成带领秦家走出困境的希望。

作为传经人,走的是文路,读万卷书得行万里路,将来自然也要在外闯荡才能真正成长。

武者在江湖闯。

靠的是一双拳头,可文人,在外闯,除了诗词文章外,琴棋书画同样重要,而书法更是现今重中之重。

一笔鬼画符走到外面,学问再高也会为人所瞧不起。

所以……

借着刘三德的光,终是请来了这鄯阐府一笔大字能排第七的‘王碧宵’。

“无妨。”

声音如春风拂面,只见微笑坐着的中年男子那只有老茧的无名指微微一动,微笑说道:“孩子,我听说了,你很喜欢写字是吧,我幼年也是如此,一天不抓毛笔就浑身不自在,非得写上万字才能睡得安稳,你和我很像,合该为我弟子。”

秦朝眯着眼眉一挑:“好说,王先生,既然要当学生书法老师,想必有几把刷子,学生无状,练过二年字,自问得了几分王书精髓,正要请教。”

“哼!”

秦书文怒哼声起。

“朝儿!”

“兔嵬子!”

一个个秦家人脸色变。

王碧宵笑得更欢:“好,好,真是个能言善说,善解人意的孩子,我也正有此意。”

“王先生……”秦老族长蹙眉。

王碧宵微笑着一摆手:“诸位,王某人之所以愿来这秦家寨,并不全因为刘三德他的情份,也是听说这孩子资质非凡,又天生喜好捉笔,不过喜欢写字,并不代表着就能写好,我王某也得先看看这孩子在书法一途上的资质,才能做最终决定是不是该留下,否则,王某转头就走。”

众人脸色不好看,秦老族长一脸为难,挥了挥手。

“上文房四宝吧!”

很快房子正中间纸铺上,墨磨好。

“兔嵬子,去吧,写好点!”秦乐刀低吼,秦老族长、秦书经、秦书月也是个个脸色沉凝。

秦朝走上前,一提笔沾墨,他练了这么久的太极书法,这时自然而然的便是太极书法。

身正,心正,手正,笔未落,满眼便是舒服。

王碧宵懒洋洋的眼神猛的精光一亮,有些讶然的看着身前提笔润毫的男孩身影。

其实文人除了讲究字外。

也讲究一点,外貌。

古人讲人才,这个才字,在古代社会绝不指学问智慧,也间接指相貌,而秦朝相貌清秀,不够威严,入官场算不得上等,可这气质。

王碧宵微微闭了下眼,才缓缓睁开,眼中精光已消逝无影。

“这时代学字,要有帖,而字帖才是最宝贵的,可前世……”字上面,秦朝并不一定得要老师教,真正需要的是练习,大量、重复不间断的练习,而且秦朝如今的字,已经有一定火候了,“算了,随意应付几笔吧。”秦朝很快落笔,提锋、顿锋、转锋……这字完全没有发挥正常水平。

秦老族长、秦书经连上前紧张观看。

永字的‘点’很快出现在纸面上,干净利落,比之寨中一些写了几十年字的乐字辈的都漂亮整齐。

“好!”

秦老族长先前还担心。

此刻一见纸面上的‘点’心里便有底了,秦书经脸上也露出笑容。

让秦朝写字。

整个屋内秦家众人不是怕秦朝没书法资质。

秦朝的字,多多少少寨中也是有人见过一鳞半爪的,不算特好,可练了几年,也绝不算差,过过王碧宵的关应该还是可以的。

众人最怕就是秦朝有前科,这次也一样,故意使坏气先生,将明明能写得漂亮的字故意写得不堪入目。

秦朝笔再落,横起、折下、钩收,这一笔也非常漂亮,秦家一个个看到的也心中更有底了。

“这孩子……”

王碧宵扫着纸上的笔画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猛的一抬手。

“好了!”

声音响起。

王碧宵沉着脸:“不用再写了,这孩子的资质王某已经知晓。”

“王先生!”一个个秦家族人连看过去,眼里都是期望,王碧宵眉心一皱,微一沉默,‘刷’的一下起身。

“诸位,这孩子书法上的资质,很不错。”

“那王先生,可愿……”秦老族长连陪笑期待开口。

王碧宵五个手指一摇,制住老族长的话。

“秦老族长,这孩子资质不错,是个好苗子,可问题是他的资质太出众了,而王某才能又有限。”王碧宵一拱手,“他这样的良才美玉,不是王某人教得了的,若是勉强教之,反而误了这么一块好材料,为免误人子弟,王某只能告辞了,还请诸位另请高贤!”

一振身,大步甩开便往屋外走去。

一个个秦家族人怔住了。

秦朝也是一愣,随即眉便皱起,刚才秦朝写的字,虽然没有拿出真正的水平,可秦朝也不想惹众怒,写得不是很差。

那字对一个孩子来说,算不错。

可要像王碧宵讲的那样,秦朝是绝世良才美玉,书法资质好得很,那绝对是过誉了。

“这王碧宵,根本就不是真心执教。”秦朝眼中精光一闪。

“这王碧宵,应该是碍于刘三德的人情才来的,怕是一早就打算好了敷衍敷衍便走人。”秦朝能想通,屋子里的老人都是几十年的老江湖,人情世故懂得多,岂能看不出来。

只是众人还有一点没想到,王碧宵所说的秦朝资质太出众了,也没说谎,甚至王碧宵一开始都动了下心,可再三考虑,还是放弃了。

“王先生,还请留步……”秦老族长一个闪身,连上前还要挽留。

“老族长请回!”

“王先生,秦家一族愿意……”

……

虽然秦老族长、秦家几个份量重的书字辈老人竭力挽留,王碧宵还是走了,不过谁都没怪秦朝。

次日。

别的孩子都在玩,私塾角落的桌子前,秦朝立着写着毛笔字,身形依然是那么漂亮、优雅,仿佛天人合一样。

这时可以看到。

教室后面放着巨大的一筐筐纸,最左边筐中的字笔画勉强,结构更是支离破碎,可到了第二筐,就明显好多了,而到第三筐,更是有点看头了,这么一筐字,明显可以看到进步。

最后一筐的字,则可以明显看出它的大气、秀丽、漂亮。

“我有前世的知识,自然不可能再写他们的字体,而这种馆阁体,那可是明清两朝官方规定的字体。”

和别人学写字,用的帖是普通民间高手的字不同。

秦朝写的是馆阁体。

中国古书法,到了唐朝楷书已经发展到非常高的程度了,而后又经过一些朝代,特别是大宋,可以说楷书已经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