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幸福武侠 >

第462章

幸福武侠-第462章

小说: 幸福武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能做好辽汉全席的厨师未必是真正神厨,而能做好青菜豆腐才是真正的厨师。神厨知道真相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看到这钱利文以为这篇文章已经结束了,却不料下面却写着。

“真正的神厨,从不拘于材料的限制,厨艺如此,诸般技艺亦如此,学问更是如此。”

“当今的学问界。”

“我们可以用格律,用押韵,以歌合之,写出的奇文雄篇,便如下厨用肉,用酱,用醋酒,十三香,葱蒜姜,材料好,则味自美,倘若给你一份青菜豆腐,你能否也做出东坡肉?”

“我办此新青年报。”

“在此盛情向天下高手约战,亦在此约稿,此稿之要求,绝不能用肉作材料,只需以家常聊闲之语,三岁小儿亦能读懂之大白话为材料……”

看到这。

“用大白话写文才是最难的?”钱利文心中微颤,是啊,大鱼大肉只要技艺不是很烂,就能做出绝佳美味,可青菜豆腐,你再怎么做也是青菜豆腐味,如何才能将青菜豆腐做出如东坡肉一样的绝世佳肴?这才是真正考验功底的。

钱利文微微吸了一口气,往下看去,这下面却是一篇白话诗,诗只有四句,正是秦朝曾写在地面的那道《断章》。

“诗?”

钱利文连读下去,一口气读完。

“这……”

钱利文完全懵住了,白话文用在诗上面,完全不讲究韵律押韵段数句数字数平仄句式……等等,居然同样给人以震憾,其意韵之优美,境界之深远多层,完全不亚于真正的诗。

钱利文再往下看。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的匆匆呢?……”

……

这是秦朝抄正朱自清的名篇《匆匆》,看完这篇散文,钱利文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真的,这竟然是真的,青菜豆腐也能做出美味无比的菜式。”抛去了那些古文的规矩之后,所写的文章看似直白简单,却如同一杯清茶一样,虽然不如糖水的刺激,却也余味无穷,在意境上面完全不比古文弱。

钱利文一篇篇看下去,越看额头便越是汗水津津,一篇篇文章全部都是用的大白话,可是你要说这大白话不好,除非昧着良心。未完待续。

。。。

第五卷天龙寺第六十一章处处有玄机

“嗯?”

忽然钱利文眼睛一亮。

最后一个版面上面写着“《三国演义》连载,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字样。

“这秦仙傲还说什么都用大白话,这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怎么也是白话?”钱利文心中冷哼,又往下去,下面写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看着这一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钱利文嘴都张开了。

这一首《临江仙》是明代大家杨慎的杰作,终明朝一代,诗词艺术都极高明,可是真正为后世人人所知的明朝诗词作品,这一首还真是排在第一位,虽然也有这首词是放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篇首的缘故,可是若不是词本身太好了,又岂会被后人放在《三国演义》的篇首?

杨慎是明朝三大才子之首,能文,诗词散曲,考证论古……著作达百余种。

而他只凭这一篇《临江仙》便能名传千古,可见此词的威力。

钱利文长长吐出一口气:“凭这一首词,那个公子说自己是酒色公子秦仙傲,便没人敢怀疑他了,不过他不是说要用白话,怎么这里却写了一首?”钱利文连往下去,只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正是经过白话加工,去掉了一些半文言文的罗贯中版《三国演义》,钱利文再一次双眼睁得大大的。

……

茶楼中。

这报纸只要七个铜板便能买一份,而这连穷人都消费得起,更何况能来茶楼喝茶的,更是有点余钱的。因此一个个食客从小孩手中购得报纸,读了起来。排版的问题,旁人稍一提点,弄明白了后便没什么大碍了。反而这样的横着从左至右读,稍一适应后便让众人感觉特别惬意。

其实横着排版,比之竖版读一句时必须脑袋不断上下移动点头不同,横着只需视线稍微移动,便能轻松读完一大行。因此是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这样的方式当然让人觉得舒适。

而文章的内容。

钱利文这样身正苗红出正丽正书院的学子尚且如此,其他年轻读书人更是不用说了,所有看过这一份报纸的一个个都很是震惊,文章还能这样写?甚至连最讲究的诗都能用白话写出味来?

这给人的冲动是极大的。

就像一个看惯了中式家具,古典家具那些繁华复杂漂亮的花纹后,突然遇到后世的简约风格家具,那种极干净利落居然也是一种极度的美,重要的是这种美居然不下于那些繁复花纹的美,反而更加耐看。

天下从不缺新鲜事。也从不缺焦点,酒色公子到了洛阳要办报纸一事,虽然是这一阵子洛阳第一大话题,尤其是沈记书局搞出一个什么雄文帖,更是让这事发酵得很厉害,可终归很多人并不准备购买报纸,可是

现在报纸才7文铜板一份,这自然引起了疯抢。

买到手后,一看居然如此好看,真他妈值。而且这值不仅仅是读书人,连普通老百姓,但凡认字的都能读得懂,读得快意。

于是乎。口碑出奇的好,一传十,十传百,无数没有雄文帖的也借着别人的雄文帖购了一份报纸,一些稍微富裕,讲究生活品味的小巷子的居民仿佛谁家没一份报纸便是丢脸似的。

沈记书局外一开始买报纸的人虽多。但还算正常,可是越往后,人居然越来越多,甚至开始哄抢起来。

沈记书局后面的屋子中。

“秦盛朝。”高天籁瞪着秦朝,“你把我的名字写在主编位置上,我是绝不会承认的。”冯小婉也咯咯笑了一声:“我与高仙子同进退。”这一次报纸的主编,高天籁冯小婉怎么也不愿意担任,结果秦朝在主编的名单上写下了三个名字:“秦仙傲天竹小婉。”“二位仙子姐姐,你们以后一定会感谢我的。”秦朝一副你拿我怎样的无赖样。“对了,二位仙子姐姐,你们猜这一次会卖出多少份报纸?”秦朝转移话题道。

“多少份?”

高天籁冯小婉当然知道,报纸的销量很能说明一些东西。

“以秦仙傲的名声,再加上这些天的宣传,应该能卖出个三四千份吧。”冯小婉轻说道。高天籁微微点头:“四千达不到,二千份顶天了。”“二千份?”秦朝微微皱眉。冯小婉瞟了秦朝一眼:“你是不是嫌不够,你一份报纸赚一文,二千份便是二千钱,这已经很赚了。”秦朝吸了口气,他也知道宋朝不比后世,宋朝一本书出来后,销量是极低的,而报纸更不可能高到哪里去。“等吧”秦朝沉声,没多久。“秦公子”沈和兴奋的冲了进来。

“沈和这前期报纸销量怎么样?”秦朝连问。

高天籁冯小婉也死死瞪着沈和,她们巴巴的赶到这不就是想知道销量么。

“好”

沈和满脸红光,大声道:“好,太好了我从没想到销量会这样惊人。”

“哦”

秦朝高天籁冯小婉眼睛都亮了一下。

“到底多少?”秦朝连询问。

“秦公子,你绝对想不到,二……二万份”沈和激动道。

“二……万份?”秦朝瞪着眼,高天籁冯小婉也都露出一副不可思议的眼神,这才多久,便销售了二万份。秦朝忽然想起一事:“沈和,我们的存货还有吗?”“公子,你当时吩咐一万份的量,我暗中加五千份,后来见销量似乎不错,我又一直叮嘱他们在印刷,幸好这种印刷方式速度快,倒是没太大问题。”

当天。整个报纸便差点卖断货了,而后连夜加工,报纸在前世都是发行当天销量最高,这里秦朝以为也是这样。可是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销量更加火爆,居然卖出三万份,而后第三天,第四天……居然仿佛坐了火箭一样节节攀升。十万,二十万份,三十万份

秦朝懵了。

冯小婉笑得花枝乱颤。

高天籁失去了仙子一惯的优雅淡然。当然最高兴的莫过于从中能得大利的沈和。

儒家董派所在的夫子楼内。

其中一间平日没人敢随意进的院子中,一角书房。

书桌上摆着两份报纸,两个冷傲如仙的女子阅读着这两份报纸,董汐严董严泓脸上神情都是变化万千,可以看到眼中都是极度的震憾。

许久。

“姑姑,怎么样?”董严泓读完后长吐着气息询问道。

董汐严目光从报纸上移开,眼中一丝震憾缓缓退去,而后脸色变得很是严肃恐怖。董严泓心中一颤。姑姑这样恐怖的表情,她一生只看过七次,最近一次是段海峰发表性本恶。

性本恶之所以让姑姑心情很震憾,是冲击了他们一直坚持的性本观,可这一次……

“姑姑,你为何……”董严泓询问。

“严泓,说说你的看法。”董汐严沉声道。董严泓点点头,直话直说:“这办报纸的人,十有是秦仙傲了,此人当真鬼才。这些大白话,一直是我们写文章所不屑的,他居然拿着做菜,而且还做得这么好。我从没想过这样也能写出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读起来或如饮清泉,或如饮醇酒,而且大部份与我们正常的文章比,有一种惊人的简练美,我是很喜欢的。也觉得这样去掉繁文枝节,直指大道的写法似乎很值得推敲。”

董汐严脸色更难看。

“果然连你都这样……”董汐严轻声感叹。

“难道姑姑认为不对?”董严泓询问。

“对,对极了,姑姑读这报纸时也和你一样是那种感觉。”董汐严很是感慨,她一指报纸上一个版块,“尤其是你看这一篇。”只见那里写着:“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那里是秦朝抄正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沈从文是可以获诺贝尔奖的,他的文章,文字的感染力,意境之美已经到了让人心醉的境界。

董汐严低声感慨:“这文字写得多好,多美妙,可是你看这文句,又是多么的直白,通俗,没一丝讲究,便如一个老人向我们缓缓说着家常一样。可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带给人的心灵冲击力,一点也不比我们以前读过的任何文章弱,反而更加具有张力,及强烈的感染冲击力。我刚刚……”

董汐严心中震憾。

她作为统领天下儒家的董派继承人竟然看一篇文章看到要流泪,看到完全忘了身在何方,整个人身心皆浸入到其中而不自知。

明明是普普通通的文字,叙说普通的故事,却带来这么大的张力,这张力从何而来,这是为什么?

“还有,你看他这首《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什么意思?他这报纸取名《新青年》,第三篇文章名字是《匆匆》,你以为秦仙傲办这报纸是好玩?是轻佻?我看不然,这他这里处处有玄机,有奥妙。”

“姑姑,你的意思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