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

第8章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第8章

小说: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如带孩子到邻居家串门,邀请其他孩子到家里来玩,让孩子多到同学家去玩等。另外,父母可多搞一些活动,如带孩子外出游玩;也可让孩子做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利用废物制作小作品,通过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
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紧接着,当孩子主动行动了,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
孩子主动去做了,不一定成功。父母要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失败了一次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
做人的习惯
第5种习惯 理财(1)
我只是这笔财富的看管人,我需要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来使用它。——比尔·盖茨
一切时髦的东西总会变成不时髦的,如果你一辈子追求时髦,一直追求到老,你就会成为一个受任何人轻视的花花公子。——舒曼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
“今天我们的教育体制已不能跟上全球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步伐。我们不仅要教育年轻人在学术上的技能,也要教育他们理财的技能。这不仅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而且是生活得更美好所必须具备的技能。”
“之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为了财富奋斗终生而不可得,其主要原因在于虽然他们都曾在各种学校中学习多年,却从未真正学习到关于金钱的知识;其结果就是他们只知道为了钱而拼命工作,却从不去思索如何让钱为他们工作。”
罗伯特·清崎清楚地告诉我们:理财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生存技能,一个人必须端正对金钱的态度,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而是要让金钱为我们服务。
英国哲学家培根有句名言:“金钱虽然是好仆人,有时候也会摇身一变,变成坏主人。”事实上正是如此,许多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理财教育反而对金钱有一种依赖,从而失去了自己的能力。而生活在贫穷家庭的孩子,由于经常性地需要精打细算,反而对金钱有一种强有力的控制能力,结果,两种孩子的命运非常不同。
安德鲁·卡耐基曾经说过:“不要以为富家的子弟,得到了好的命运。大多数的纨绔子弟,做了财富的奴隶,他们不能抑制住任何的诱惑,以至陷于堕落的境地。要知道,享乐惯了的孩子,绝不是那些出身贫贱的孩子的对手。一些贫苦的孩子,甚至穷苦得连读书的机会也没有的孩子,成人之后却成就了大事业。一毕业就投入社会的苦孩子,开始做着非常平凡的工作。可这些苦孩子,也许就是无名的英雄,将来能拥有很丰富的资产,获得无上的荣誉。”
这也是许多家长重视孩子理财教育的原因。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每个父母都很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正确的金钱意识,懂得金钱需要用劳动去获得而且要学会节约用钱,绝对不能“一掷千金”地挥霍,从小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主理财的能力。实际上,理财教育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学会攒钱,或一定要让他经商,而是要让他成为一个能干的、健全的、真正的人。从眼前来看,要让孩子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从长远来看,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将有利于其及早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在社会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因此,说到底,理财教育还是品质的教育。因为,这关系到孩子将来以什么态度去从事那些与钱财有关的活动,也关系到孩子在生活中为人处事的价值观。
乱花钱是许多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许多孩子吃要最好的,穿要名牌的,家长总是宁愿自己节约,也要省下钱来满足孩子的愿望,他们总是说:“唉,为了孩子……”于是,孩子就变本加厉,内心的欲望不断膨胀,这样不仅父母无法承受,孩子的心灵也会被金钱所扭曲。
上海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有零花钱,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一些孩子在消费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不知道钱财来之不易,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名牌时尚等,这都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孩子的理财教育相对比较欠缺。在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父母从孩子3岁左右就开始对他们进行理财教育。
欧美发达国家的父母认为,培养孩子自主理财的习惯,最主要的是要让孩子正确理解金钱。要让孩子认识到金钱在生活中是必需的,要得到想要的东西就必须用钱交换;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所花的钱都是父母辛辛苦苦用劳动换来的,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要让孩子认识到钱不是万能的,金钱并不能买来亲情、健康、生命等人生最重要的东西。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理财的习惯呢?
建议一:端正对孩子的爱。
邓肯曾有一段很精彩的话:“我每次听到别人谈论,多赚些钱留给子孙,我总觉得他们这种做法,夺去了儿女种种冒险生活的乐趣。他们多遗留一块钱,便使儿女多一分软弱。最宝贵的遗产,是要儿女能自己开辟生活,能自己立足。”
约瑟夫·雅各布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美国建筑业巨头。1971年的一个傍晚,他和妻子在加州帕萨迪纳的家中与三个女儿就自己的巨额财产如何处理的问题进行了一次严肃的谈话。
“因为我非常爱你们,” 约瑟夫·雅各布斯慈爱地说,“所以我决定不留很多钱给你们。”然后,他给女儿们讲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谆谆教诲她们要学会自立,自己去创立人生和财富。在得到女儿们的赞同后,他签字把自己的大部分财产在自己死后捐献给慈善事业,每个女儿只得到100万元——这只是他巨额财产中很少的一部分。
做人的习惯
第5种习惯 理财(2)
什么是爱孩子,每一个父母都有不同的体会,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溺爱不是真正伟大的爱。在中国,由于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用细说了,但是,许多父母给孩子的爱都仅仅局限于表面。比如,怕孩子吃苦、怕孩子受累、怕孩子被人看不起等,这些事情本来应该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这样有利于让孩子学会做人的起码道理,但是,我们的父母往往用金钱来解决问题。以为给孩子钱,孩子就不用吃苦受累,不用被人看不起了,殊不知,孩子在金钱面前逐渐地失去了能力,失去了品格,这样的爱能说是伟大的吗?真正的爱应该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和品格,让孩子能堂堂正正地做人。
约瑟夫·雅各布斯事后是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的:“父母如果溺爱孩子,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糟糕的事情。”其实,约瑟夫·雅各布斯认为应该让孩子对金钱有一种正确的观念,如果孩子坐拥巨额家产,不用劳动也能满足他们的各种贪婪的享受,那么这无疑是把孩子推向了堕落的深渊。孩子由于体会不到挣钱的辛苦,他会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从而做了金钱的奴隶;一旦某天他没有了钱,就有可能受人控制,走向堕落。
在这方面,许多富翁都有相似的看法。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是当今世界首富,他与妻子都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满足孩子们的一些要求上,他们绝对是一对“吝啬鬼”。盖茨从不会给孩子们一笔很可观的钱,当小儿子罗瑞还不会花钱,而女儿珍妮佛已经可以拿着一些零用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罗瑞总是抱怨父母不给自己买他最想要的玩具车。盖茨却认为: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的确,在钞票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养尊处优终将会让他们一事无成。所以盖茨夫妻二人宁愿将这些钱捐给最需要它们的人,而不随意交给孩子挥霍。盖茨甚至公开表示过:“我不会将自己的所有财产留给自己的继承人,因为这样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
建议二:给孩子钱要有节制。
约翰·D·洛克菲勒经商获得极大成功之后,把父母教育自己正确认识金钱的办法也用于教育他的子女。
洛克菲勒在家里搞了一套完整的虚拟的市场经济,让妻子做“总经理”,而让孩子们做家务。每一项家务所能获得的报酬被公布出来,只要孩子们主动去做这些家务,他就能得到相对应的报酬。母亲则根据每个孩子做家务的情况,给他们零花钱。
洛克菲勒经常告诉孩子们要学会过有节制的生活,他在厨房里摆放了6个杯子,杯壁上写着每个孩子的姓名,杯子里面装的则是孩子们一周用的方块糖。如果哪个孩子过多地贪吃了杯子里的糖,那么等到别人喝咖啡放方块糖的时候,他则只有喝苦咖啡了。想要得到糖,那就只有等到下周父母再次发放了。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孩子们都知道了有节制的生活是有好处的,而随便消费自己的东西,消费完了等待的就只有苦味了。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越早接触钱,越早具备理财的观念,长大后也就越会赚钱,关键是家长如何教孩子花钱、理财。洛克菲勒的聪明在于用生活事例教会了孩子钱是来之不易的,花钱要有节制。
教育专家指出,不论自己的经济条件如何,父母在给孩子零花钱时,一定要有节制,不可随意多给,也不要有求必应,要把钱的数额控制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应给多少,钱数应根据孩子的日常消费来预算,例如,主要包括餐费、交通费、购买学习用品的费用、必要的零食费等。一般来说,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就可以给孩子一些零用钱。最好的方法是每星期的同一天,给孩子同样数目的钱,这样可以使孩子做到心中有数。随着孩子年龄和责任心的增长,给孩子的零花钱也可逐步增加。当然,父母所给的钱应该比预计的要稍微多一些,比如比必须要花的钱多10%,这样可以让孩子有一定的灵活性。
建议三:教育孩子有计划地花钱。
孩子的欲望总是很强烈,老是喜欢买一些新鲜的东西。刚开始时,孩子的这种欲望是无意识的,家长如果不注意而一味迎合就会纵容、滋长孩子的不良欲望。怎么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呢?
首先,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欲望。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当带着孩子走进玩具店或者商店的时候,孩子总是会没完没了地要求父母买各种玩具和食品等。这是许多父母感到头痛的问题。有一位妈妈非常明智,她每次带女儿去商店前,总是先跟女儿说:“今天,妈妈带你去商店玩,你可以买一件你最想买的东西,价格在20元以内。你得先想好要什么才决定买,如果你要好几件东西,妈妈就不带你去了。”女儿听完妈妈的这个“条件”后,总是高兴地回答:“妈妈,我知道了,我最想要一个小娃娃,不过我还得去店里看看什么娃娃漂亮。”于是,母女俩就去商店了,妈妈带着女儿看各种各样的娃娃,并给她讲一些与娃娃有关的故事,女儿最后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娃娃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