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奸臣最风流 >

第110章

奸臣最风流-第110章

小说: 奸臣最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吱嘎~~”

快要破碎的小门被人打开,从里面探出个’*头’,杨海林瞧见此人直皱眉,心想,这堂堂江湖第一大门派,大名鼎鼎的丐帮怎么什么其貌不扬的人都收啊眼前这位还算是人类吗?不会是王八精吧?

哥三儿瞪着眼睛,仔细打量此人,就瞧见此人光秃的脑袋不长毛,绿豆眼睛镶嵌在两侧,而且还斜眼,八字胡子下面呲着两片大板牙,牙缝的宽度都能钻进苍蝇,尖尖的下巴上沾着一缕打卷的山羊胡,脖子比脑袋还长一块,*头啥样他啥样,让人看了都想笑。

出于对组织的尊重,杨海林板着通红的老脸,偷偷捅下身旁偷笑的金贡金财,向那‘*头’一抱拳。“兄弟,在下身有要事,求见分舵舵主。”

“舵主?”那‘*头’一愣,恍然明白过来,四下看看,见无旁人,这才放下心来,凑到杨海林近前,小声道:“这位大爷放心,走后门来咱们这里的爷也不少,小的一切都明白,只是~~”

“只是什么?”杨海林看着那‘*头’神神秘秘的,还说什么自己是走后门的,我x,当乞丐还有走后门的,这是什么世道啊

“嘿嘿~”‘*头’哈腰笑道:“只是时间还早,姑娘们都在睡觉那?大爷这会儿来,十天有点太冲忙些,不过您三位爷进去喝杯茶,等上一小会儿,奴才这就去叫醒姑娘们来伺候各位大爷,嘿嘿~大爷里面请~”

“等等~~”杨海林听得一头雾水,这丐帮还有姑娘服侍?丐帮的生活水平如此奢华?难道早已脱贫致富,迈入小康生活?看来这分舵的领导们还真有才干啊造福一方的好同志啊

“我说这位兄弟,我们用不着姑娘来伺候,只为求见舵主,有事相托。”杨海林套近乎,一把搂住‘*头’的长脖子。“兄弟,这点小意思儿,请笑纳。”说着,他掏出几两碎银子,塞进那‘*头’的手中,心想,无论到哪里办事,只要使银子,一切事情都好办。

“啊哈哈~~谢谢这位大爷。”那‘*头’见杨海林出手大方,顿时恭维起来。“大爷,您就放心吧您走后门来,奴才就能猜出,定是家里夫人不通情达理,不解男人的情趣,爷为顾及夫人的情意,不忍心伤她,才偷偷走后门,来我们怡红院寻乐子,嘿嘿爷,这样的事情,奴才可不止遇到一两次,很多的客人也是如此神不知鬼不觉地~~啊~哈哈~~”

“啊~~这里是怡红院?”杨海林听完他的话后,顿时明白过来,原来这里是窑子,杨海林一把推开那‘龟奴’,怕他身上有什么花柳病,瞪眼问道:“你是说这里是窑子?不是丐帮分舵?”

“嗨~~大爷啊你就别在小的面前装了,这里又没有外人,你怕啥啊”那’*头’真翻白眼,心想,有脸来逛窑子,还不好意思明说,一看就知道,在家里惧内怕老婆的窝囊废。

“呸~~老子怕得性~病。”杨海林别提多生气了,费劲找了半天,搞错地方了,原来那小门是ji院的后门,难怪大房子这么气派那难怪此人长得跟王八似的,原来真的是龟奴,奶奶个熊,一把抢过龟奴手里还没捂热呼的银子,抬腿就走。

“嗨嗨~~这位爷~~”那龟奴更加来气,自己正跟小翠红背着老妈子行乐那,被这几个瘪三从被窝里喊出来,费了半天口舌,银子又被人家要回去了,真他娘的晦气。

三个人刚走几步,就听见ji院二楼,叽叽喳喳地叫唤起来,原来他们说话,吵醒不少二楼睡觉的古代性工作者,她们一个个光着身子,打开窗户向下观看,时不时地向后下的龟奴询问几句。

杨海林哥三儿回头一看,差点没流鼻血,一片白花花的春色,实在诱人,要不是有正经事要办,估计他们二话不说,直接上楼,逍遥快活去。

第三卷第六十一章救济百姓

第六十一章救济百姓

杨海林在怡红院二楼的*光明媚照耀下,垂头丧气地带着那两个未见过‘世面’的‘好孩子’,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人间仙境’。

这哥俩跟着杨海林身后,恋恋不舍地回头看着那满楼春色,眼珠子都快被白花花的肉色所勾去。

“财啊~别看了,无非就是胸肌发育得丰满些,只要你要多吃饭多锻炼,没准比她们的还大,要不五哥给你买两个馒头吃吧~~”

“五哥,馒头无肉啊我要吃包子。”金财笑嘻嘻地凑到近前,贼眉鼠眼道:“五哥,何时才能到此一游啊?”

“这事情我做不了主,先去信问问金伯再说。”杨海林翻着白眼,哼着鼻子道:“你们要向五哥学习,做一个正人君子,不贪图富贵,不沉迷于酒色~~”

那哥俩听着杨海林自我表扬的教育,扭头直撇嘴,心想,好人到你身边,不学坏,那就是白痴。

“啊~~”正当金贡金财在心里鄙视着,突然听到杨海林停止自我表扬,尖叫道:“原来是这帮小兔崽子在作怪,气撒我也~~哇呀呀~~”

两人抬头一看,顿时也火冒三丈,只见巷子口有一群半大的孩子,拿着石笔聚在墙根处,正在往墙上画箭头,而且还在不停地议论着。

“大虎,你画高点,不然狗蛋他们找不到窑子在哪~~”

“彪哥,不知道今天晚上他们能不能来,如果他们不来,那咱们还去逛窑子不?”

“当然去了,本少爷什么都尝试了,就是没尝试窑姐的滋味,谁不去,谁是小狗。”

~~~~~~

杨海林听完后差点没趴下,什么世道啊毛没长全的孩子都知道逛窑子,难怪意外服务行业经久不衰,几百年后还是那么繁荣昌盛,这么小的年龄就知道组团逛窑子,长大还得了。

金贡金财一听,顿时火大了,老子只是偷看几眼白花花的肉色,你们小屁孩子还要进去玩窑姐,岂有此理,太不公平,老子来搅局,俩人二话不说,瞪起眼珠子,上前哄散正在交流从他们老子那里听来经验,哪个窑姐的绝活好,哪个漂亮,哪个骚~~

杨海林点点头,看着金贡金财‘非常正义’地踢散那群孩子,气愤地擦掉墙上的箭头标记,心中赞许,相比那帮小兔崽子,这哥俩还算是个好娃子,可他却没听见金财正在小声嘀咕着。“老子不能逛窑子,你们也别想得逞~~”

三人站在大街之上,开始犯愁,组织到底在哪?

与来往的男男女女相比,他们哥三儿的穿着打扮略逊色几分,为了掩人耳目,防止被刺客发现,而打扮的普普通通,这样也利于向组织靠近,穿得一身华丽去丐帮,那不是与组织的‘艰苦朴素’被道而行嘛

杨海林端着腮帮子,观察整个街巷,店铺林立,一片繁华景象,再经过刚才惨痛的犯错,心中断言,这要饭为生的丐帮不一定把分舵设在城中,很有可能在城外贫民区,或者什么破庙、废弃的宅子,刚才不怨组织藏身隐秘,而是自己找错方向。

想到这儿,杨海林叫上正在发泄中的金贡金财,直接出城,奔向城外的贫民区而去。

别看应天府,留都之内是多么的繁华,可一出城,来到城外的贫民区,确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外面贫民区住的都是些逃荒而来的难民,整个区域都是些简陋低矮的土坯草房子,有的连窗户都没有,用草席遮盖,虽然是冬季,可南京城的气候不错,狭窄的泥泞小道非常湿滑,而且非常脏乱,一不小心就能猜到‘地雷’。

杨海林看着这些穷苦百姓的生活现状,心里十分不是滋味,表面繁荣的背后都是辛酸灰暗,这才是大明朝普通百姓的真实面目,身在水深火热之中,劳作一辈子都不知道饺子是啥滋味

所谓的街道两边都挤满了人,都是些妇女和孩子,还有一些老弱病残,不能进城务工,来到城外街边乞讨,他们也想进城乞讨,可是被城中的官差衙役所驱赶,太影响‘市容’,要是大批难民涌进城中,那估计应天府也乱套了,那些城中招工的店铺也是出城招人,相中合适的人选就发给他们官府备案的身旁文牒,就可以出入城门。

实在看不下去了,杨海林带着金贡金财一边寻找组织,一边救济百姓,别的没有,五爷有银子啊这些银子都是受贿而来,花也花不完,送给这些穷苦百姓也不心疼。

看着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和感激的泪水,杨海林不免有些感触,杯水车薪,三人身上那点散碎银子全都施舍出去,应然有好多流浪之人围着他们乞讨,杨海林无奈地带着金贡金财钻出人群,同时他对江小白以前所做的杀富济贫,偷盗行窃的来的钱财救济百姓之举,深深地感动,看到眼前这些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百姓,真的让人心酸落泪。

“五哥,你是不知道,像这些流民的现状已经是不错的了,每逢天灾,都会有大批贫民百姓死于饥荒,朝廷也不拨款赈灾,致使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想想就让人气愤~~”金贡一边走一边感慨。

“就是朝廷拨款赈灾,那些救命的钱也会被贪官污吏所私吞,哪管老百姓的死活,真是一群王八蛋啊”金财紧咬牙床子,不停地大骂。

杨海林没有言语,只是默默地往前走,这种封建旧社会的现状,他比谁都清楚,不是骂几句就能解决的,封建制度不是他所能改变的,在这个大背景的环境之下,只有摊上明君执政,才能改善下百姓的生活水平,如今是昏庸的成化帝朱见深当皇上,天下没有大乱就不错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杨海林知道下一个皇帝是朱见深的儿子朱佑樘,他倒是一位了不起的明君,爱民如子,治国有方,深受百姓爱戴,他估摸下,新帝也快登基了,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那样百姓的生活就会改善。

杨海林突然产生个想法,明天就让万思依派人来施粥,万府有的是银子,都是万通那个老魔头收刮来的,不让他出点血,天理难容。

刚想到施粥,就瞧见前面不远处围着好多人,黑压压的一片,杨海林不明真相,就向前去的路人问明,才知道是有人在施粥救济,原来世上还是有好心人的,杨海林带着金贡金财也去凑热闹,当然不是喝粥,而是看看是何人在积德行善。

第三卷第六十二章白莲教

第六十二章白莲教

富人施粥救济灾民,这样好事杨海林还没有干过,但却品尝过这救济粥的味道,看着眼前熟悉的情景,不免让杨海林哥三儿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痛苦日子,天天饿着肚子,四处骗吃骗喝,实在无处可骗,就冒充灾民喝救济粥,想起来这些丢人现眼的往事,哥三儿恨不得抱在一起,大哭一场。

前来讨粥的灾民非常多,不过大伙却都很守规矩,现场秩序很好,众人端着锅碗瓢盆,排队等待。

杨海林他们当然不像他们一样排队,三人挤过人群,来到施粥地点,见这里打着个大棚子,里面有很多人正在给灾民盛粥,粥很稀,就是米汤,有少许的米粒像鱼儿一样在汤里面若隐若现,这也不能说施粥之人吝啬,前来讨粥的灾民实在太多了,不可能米饭馒头等实惠货,那样的话,估计用不了几天,这施粥之人也得端着碗去乞讨要饭了。

现在杨海林对这救济粥没有什么食欲了,不像以前他们哥三儿落难之际,能喝上这一碗香喷喷的米粥,晚上饿肚皮睡觉都流哈拉子。

最让杨海林奇怪的是这些施粥之人的穿戴不像是大户人家的家丁,而且还都是女子,具体的说都是些一身白色衣服的年轻女子,各个貌美如花,同时她们佩戴长剑,英姿飒爽,更像江湖儿女,这确实让杨海林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