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光熹 >

第201章

大汉光熹-第201章

小说: 大汉光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点头!照你所说廷益既然是神仙的弟子,难道是神仙让他来辅助汉室?我太阳!你又点头!”

    刘宏觉得思维一时间有点短路,脑子不够使了。他以前也相信过刘谦是神仙弟子之事,但是随着了解加深,他从没有见过刘谦玩过什么法术,更没有看到,刘谦度过一天传说中神仙无欲无求的日子。于是他认为刘谦是神仙弟子的心思渐渐的淡化了,若不是猛猛在他眼前晃来晃去,他早就忘记了刘谦曾经是神仙弟子一事。

    过了一阵子,刘宏的思路基本上恢复了正常,他决定再试一试猛猛,看方才猛猛究竟是蒙对的,还是神兽通灵而知晓人言。可是,这次他说话的语气已经不像前几次那样随便了,他用朝圣者一般的语气询问猛猛道:“神兽,你告诉我,廷益他会不会谋篡大汉基业?这对我很重要。”

    刘宏没有发现,激动中的他忘记了自我的尊称,可是狡诈的猛猛却听出来了,猛猛微微抬头,半眯着眼睛,高高的俯视蹲在它面前的刘宏。俯视了一阵子,它才狠狠的摇摇头。如果刘谦在这里,早就抱着肚子笑得满地打滚了,要知道猛猛这个动作的意思是鄙视之意。

    刘宏深深叹口气,低头深思良久后依旧不死心的询问猛猛道:“猛猛神兽呀,你说廷益会不会给我大汉开创一个新时代,使如今的小天子成为青史赞誉的伟大帝王?”

    猛猛这次更加神棍了,高高的昂着头根本不看刘宏,闭着眼睛对着天空昂立了足足一刻钟,才在刘宏期盼的眼神中庄重的点了点头。刘宏见猛猛表现的如此神棍,以为上天的旨意已经给他启示了,心情虽然还有点落寂,但是脸色却比方才好多了。

    刘宏没有注意到,就在他和猛猛交流的时候,有一个人隐藏在不远的树荫下,恰好将刘宏和猛猛的交流尽收眼底。这会,那人心中激动地大叫着,感谢黄帝道尊!立功的时刻终于来临了!(该小说由读读窝小说网。DuDuWo。 会员收集上传)

第四卷 翱翔 两百四十八章 刘晔闹心

    (该小说由读读窝小说网。DuDuwo。 会员收集上传)    第一更到。晚上还有一更。

    &&&&&&&&&

    白马渡口,幽州军大营,帅帐之内。

    黄忠虎踞于大帅主位,撂下右手的文书,沉声闻讯帐下右首的刘晔道:“袁绍和曹操于两日前,在青州淄博反叛朝廷,致使天下形式骤然大变,不知子扬究竟有何见解?”

    刘晔持笔轻轻敲击案几,皱眉不语多时,晒然一笑道:“袁绍此举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呵呵!一般人以为是我们把他逼急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不将他逼出冀州,他未来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会更大,现在这样的结果以我只见主公还能接受,这样总比让袁绍在冀州养虎为患的好。”

    黄忠点点头,表示认可刘晔的意思,然后示意刘晔继续说下去。

    “汉升你也知道,我们虽然号称二十几万军队,可是真正有战斗力的能占几成,你心里估计比我还清楚。如果我们这些军队都和汉州军一样的素质,我们前不久也不用担心袁绍和董卓联合,而故意虚张声势吓唬的袁绍和董卓离开河北了。

    眼下战斗力最强的应该是骑兵,可是乌桓新汉人对于我们的归属感不强。别看他们现在也以汉人自居,但是没有半年以上的磨合,估计不会发自内心认同他们汉人的身份,战斗力自然就不能和汉州军骑兵相比,故此战斗力就打了一个折扣。

    如今对我们认同感最强的是张举叛乱的八万步兵,他们在主公赦免其叛乱罪后,又得到以军功获得土地的恩惠,作战的士气和心态都比较高。遗憾的是他们以前缺乏正规的训练,战斗技能作战水平还有待提高,没有大量的训练配合他们只能称作乌合之众,可能也需要半年以上的整训。

    最后一个是人数最多的黑山军,可惜这个黑山军不属于我们直接领导,而今黑山军名义上属于我们管辖,可是他们实际上还是张燕的私军。这种军队最容易受到首领的影响,如果张燕决定出兵不出力的话,到了大战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配合失误,最终导致全盘的失败。

    除此以外,按照主公制定的精兵方案,以上所说的三种军队都需要裁撤一部分老弱残兵。特备是张燕手下的黑山军,据说整顿之后能达到主公精兵标准的只有六万人。这样裁撤下来,二十四万军队能留下十七万就已经很不错了。

    以这十七万军队,一边攻打并州河东等地,一边防守青州、兖州和司隶的攻击,兵力就有点不够看了。纵使勉强坚持下来,得到了并州和河东郡,而后我们还要负责防守匈奴、冀州、幽州、并州及司隶河东郡和青州半个平原郡,这个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呀。”

    黄忠点点头,朗笑一声道:“子扬大局分析的都很深入透彻,唯有对军队的训练这方面计算得有些出入。以前,因为我时常看到汉人和新汉人闹摩擦,那时我的看法和你一样,认为他们之间互相信任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可是经过幽州战斗磨砺,而今我再也看不到他们之间闹别扭,主公说的不错,战场果真是一个加深感情的好地方。

    唉!便宜袁绍了。据暗隼卫传回消息,袁绍这次招募的军队大多都是世家豪强捐献的私军,这些私军均服过兵役,其中一些是参加过数次战斗而退役的北军和边军。近些年青兖二州不平静,世家豪强为了对抗活动在青州的黄巾残部,平时也没少加强私兵的训练,我们确实不能忽视这些私军的战斗力。”

    “呵呵!”刘晔看黄忠慎重的样子,不由轻笑道:“汉升一向为人谨慎,这可和你在战场上带领士兵作战的威猛反差太大了。”

    黄忠被刘晔的乐观带动几丝微笑,捋着颌下半尺长的长须自信道:“先虑败,后虑胜。兵家用兵犹如立于刀锋之上,一步不慎全盘皆输,岂可不慎。

    然而,慎重之余我也无所畏惧。东方平原郡有张颌三万大军严守高塘渡口,西方河内怀县有公孙瓒一万大军和黑山支援的两万大军把守怀县渡口。而白马渡口单论防守四万足矣,若不足可以将韩馥的一万精兵调来加强,另外还有凌操正在整顿的数万水军,以防守而言估计不会有什么问题。

    地方上有韩馥的冀州郡兵和刘虞的幽州郡兵负责安全,剩余的六万骑兵我就可以带到并州,到时候黑山张燕只要稍加配合,并州和河东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汉升既然如此强干,刘晔敢不效死,冀州剩下的问题就交给我了,如有半点差池刘晔提头来见。”

    黄忠见刘晔被他的战意感染,起身哈哈大笑道:“虽然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在先,可是眼下形式变化过快,还是等主公的命令来到比较好。毕竟我们不知道雒阳和凉州都发生了什么事,万一主公需要我们挥师攻取雒阳城,那时候我们没有可用之兵就闹笑话了。在这之前,你是否先把主公交给你的事情摆平。”

    刘晔站起来,嘴角露出一丝哭笑道:“难哟!这两天我放下一切军务大事,将重务全都交付与你,全力以赴去处理主公交代的事情。谁知道这些人全是软硬不吃之辈,如果不是主公再三交到不要伤害他们,我真是有点忍不住想将他们宰了。唉!田丰那件事还没有半点眉目,倒是颜良文丑的事情上我有了一点想法。”

    原来,刘谦在离开幽州的时候再三交代刘晔两件事。

    第一,如果田丰和袁绍出现裂痕,一定要把田丰给弄到手中,田丰不出力不要紧,反正不能让他去辅佐别人,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坏了田丰的性命。经过暗隼卫的反间,成功的将田丰逼回了老家巨鹿郡,可是不管刘晔发动田丰的亲戚朋友如何劝说,田丰这厮就是宁死也不出仕,这两天将刘晔气得几乎脑袋直冒烟。

    第二,就是利用大好形势逼迫袁绍交出颜良文丑,然后让军中的政委负责给颜良文丑洗脑,只待洗脑成功后落下两位猛将。这件事也符合刘晔当初的设想,袁绍扛不住朝廷大义,只好交出了颜良文丑。

    颜良文丑到了这里,几天时间就和关羽黄忠的关系搞得很好,期间洗脑的效果也不错。两人逐渐接受了刘谦的民本主义,认为占有全国绝大多数的豪强是最大的蛀虫,很愿意参与刘谦伟大的华夏复兴计划。

    可是,在得到袁绍在青州举旗反对刘谦后,两个死心眼认为已经拜袁绍为主,就不能舍弃了袁绍这位主公,他们不想背上叛主的骂名。刘晔一看马上想到了关羽,在关羽对颜良文丑实行一个上午的忠君报国思想后,他们也认为关羽的一切都以汉室为重的说法很好。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两人居然喜人的将关羽的理论发现光大,产生了去劝告袁绍回头的想法,这个念头产生后无论是谁也劝不住。见劝告无效后,大家都不忍心杀害这两个憨直的汉子,于是无奈的刘晔就想到了一个针对他们的计谋。

    “报中郎将大人,平原襄楷求见!”(该小说由读读窝小说网。DuDuWo。 会员收集上传)

第四卷 翱翔 两百四十九章 方士襄楷

    (该小说由读读窝小说网。DuDuwo。 会员收集上传)    第二更到。

    &&&&&&&

    “报中郎将大人,平原襄楷求见!”

    帅帐内的黄忠刘晔听到平原襄楷求见,相互对视一眼,都禁不住的苦笑起来。襄楷是在幽州军团几乎占领整个黄河以北之后来求见刘谦的,见到刘晔既不躬身行礼也不出言问好,只是静静站立在大帐中间,似笑非笑的看着刘晔久久不语。

    刘晔不知道襄楷早就对刘谦的行踪了如指掌,这次白马之行是襄楷精心设计后的故意而为之,但是经历过蓟城之战的刘晔,还是比较了解襄楷这个人在张举叛乱中的作用,他对于襄楷赶到军营找死的举动确实有些不解。

    如果说刘晔认为襄楷求见刘谦是自取死道,那么他认为眼下襄楷做作出来的名士风范,则是襄楷自抬身价的一种手段罢了,因为刘晔大小也算得上一个名士,对于名士中流传的高估高卖也颇为熟悉。

    襄楷在冀州是个名士,刘晔对这一点很清楚,刘晔还知道,襄楷不但学富五车而且还是一位著名的方士,对于星相阴阳之术颇有研究。

    如果说这些就证明襄楷不是一般人了,那么他先后作出了几个令人侧目的壮举,更使他的名气达到享誉海内的地步。

    汉桓帝延熹九年,襄楷自平原家中出发,一路跑到雒阳城皇宫前叩阙上书,上疏中以上古天地阴阳星相引证时下种种天气异变,请求汉桓帝按照上天的意思励精图治,不再听信宫中奸邪之言。

    十几天后,襄楷见上疏没有音信,就再次来到宫外叩阙上书,这次汉桓帝让尚书接见了襄楷,询问襄楷星相显示的本意。襄楷指出,本朝自汉顺帝开始,宦官的力量开始一点点增加,到了汉桓帝宦官的官爵增长十倍。这样就违反了天地阴阳,故此汉桓帝的儿子才会无故夭折,星相显示只要剪除宦官汉桓帝就可能有儿子。

    宦官一听尚书转告汉桓帝的话,顿时火冒三丈,他们就唆使尚书去和襄楷辩解,希望尚书可以凭借学识将襄楷辩论败。不想襄楷这家伙肚子中确实有货,三下五除二就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