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天谴行动:以色列针对"慕尼黑惨案"的复仇 >

第62章

天谴行动:以色列针对"慕尼黑惨案"的复仇-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式鹬猓裁炊疾桓牵盟窍衲切┬⌒涂植雷橹谎谂分廾孛芑疃
  这种方法有充分的理由进行实验并旗开得胜,从而让一些研究者以为它是复杂庞大的组织,在这个组织背后有一些品质非凡的特工。然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利用了几个普通的前突击队员和特工,给他们一些资金让他们自由支配,让他们在形式上基本独立。正是这种大胆创新才保证了这次行动的成功。
  谈到“穆萨德”对待自己特工的问题,对和错的界限非常模糊。假定确有那些事的话,按照一般的标准来说,特工是被骗了。但是,有没有一个根本的前提,即一个特工应该意识到,他是不能随心所欲地“放弃”特工工作的?有没有要求在更高的层次上忠于这份事业?有没有一个虽然没签但已达成默契的服从合同,或者有没有一个在不愿意继续冒险时再枯燥也要耐着性子干下去的协议?如果一个特工拒绝的话,能不能说他违反了合同?虽然我不知道这些答案,但——作为一个人,我对特工的失望充满了同情——我觉得这是“穆萨德”心胸宽广的最好表现——首先可以容许就这个问题进行争论。克格勃的特工是别指望这样跟他的上司对立的——编造了虚假的故事还能活下来也是别指望的。
  除了对与错这个问题以外,最后一个有趣的问题可能就是反恐有没有用了。阿弗纳的任务最终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人们常常认为,反恐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它没有使潜在的紧张局势缓和下来,反而使它恶化了;它没有使恐怖事件减少,反而使它增加了等等。这些说法都是事实。在慕尼黑惨案之后的大约十年中,以及从1980年8月至1981年11月之间,至少有二十次恐怖行动都是由“法塔赫”、阿布·奈达尔的“黑色六月”,赛夸和乔治·哈巴希的“人民阵线”,以及最近的“解放巴勒斯坦五月十五日运动”干的,致使巴黎、贝鲁特、内罗毕、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伊斯坦布尔、维也纳、雅典、安特卫普和罗马的三十六人死亡,几百人受伤。在我看来,反恐有没有用,不能用它解决了什么问题或者没有解决什么问题来决定。武力冲突从来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除非有一场像滑铁卢那样的决定性的军事战斗。即便来一场“滑铁卢”,最终解决还要一两代人。
  世界地图是用鲜血绘就的。这是个悲惨的事实。如果和平不是通过外来更强大的武力强加给战争双方的话,那么边界则完全是由胜利或者筋疲力尽来确定的。只要战斗精神尚存,国家除了每天必须战斗之外别无选择,不管一天的战斗是否能“解决”什么问题。否则的话,就只能是投降和失败。历史较为悠久的国家是伪善的,他们的祖先用鲜血在地球上画下了自己的版图,却让历史较短的国家克制——不是在道德上克制就是在一些具体事情上克制——如果他们过去也这样克制的话,那他们就不会出现,也不会生存下来。
  这样说可能会误以为我在暗示不要克制战争,但这完全不是一回事。从道德判断方面来说,人们能够把战争行为和战争犯罪区分开来,同样也能把反恐活动和恐怖活动区分开来。标准就是:恐怖主义站在错误的一边,反恐不是。我们可以说,巴勒斯坦的事业是光荣的,以色列的事业也是光荣的。但我们不能说:反恐活动是光荣的,恐怖活动也是光荣的。反恐是否道德,是否有效,要看不反恐是否不道德,是否无效。

。 … 手机访问 m。……¤╭⌒╮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
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