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极品明君 >

第32章

极品明君-第32章

小说: 极品明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如今,大明朝庭之内,勋贵的力量虽然历经太祖时期的大力压制,但是在朱棣时间又提拔了一批新贵,距近虽然已经过去了数十年,老一代的勋贵大多都埋入了尘土,使得勋贵在朝的力量已经不足以与大明文官集团相抗衡,但是,这些盘根错结的勋贵,却也不是文官们愿意轻易得罪的,更何况,勋贵世家的势力多在军中,边镇之中,十处至少有三五处有勋贵的影子。

而这些人的回归,自然让那些居于京师之中的勋贵家族们狂喜不已,毕竟这些能够派遣去追随天子出战渡金的勋贵子弟,多是嫡子之类的人物。

而从他们口中得到的消息,又与那瓦刺所宣扬的瓦刺是为了早日与大明回归和平状态,才决定以释放人质来表达善意不同。

他们是朱祁镇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以只身之力与瓦刺周旋,艰难地争斗,孤胆义斥瓦刺诸领,才使得他们得脱贼手,重回大明。

而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自然是更相信自己人所言,再加上北京城攻防战当日,天子在城下的那番行止,可是数万明军将士与协助守城的百姓们可是亲眼看到,口耳相传之下,朱祁镇身陷敌营,刀斧加身,犹自怒斥敌酋。

更当着百官之面,吼出那句至今仍旧让每一位大明人一想到就觉得浑身热血沸腾,恨不得拔剑杀贼的壮语:“大明朝除非社稷不在,否则上至帝王,下至黎庶,皆必尊之: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ps:第二更杀到!大伙先瞅,睡一下,一会爬起来再继续努力!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五十八章释俘归,潮暗涌(收藏推荐)

更新时间:2012…2…1410:35:52本章字数:2982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等豪言,这等壮语,令无数士子每每提及,皆痛哭流涕,感怀不已。对于听闻土木堡之败时人人痛斥天子昏庸的场面,简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现在所有人都在称赞着天子之举,至于土木堡之耻,也渐渐地被那些善于健忘的士子们淡忘,甚至有些太学的学生认为,天子挥师北伐瓦刺,乃是效法世祖之举,奈何有奸宦进馋,臣工不力,方致此败。毕竟土木堡之败传入京师之后,王振一党立即人人喊打,成为了标准的罪魁祸。就算是偶尔提及,也是为了引出天子后面那震人懵的举止言行。

“开平卫的君子堡、松树堡、马营堡,万全右卫的新河口堡、洗马林堡、上庄堡,甚至就连那密云后卫的白马关、高家堡等驻军之所,皆有因土木堡之败而被虏的将士与官员,以及勋贵……”工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兼掌内阁阁务的高谷不由得连连咋舌。

“这等消息,必然是掩盖不了的。”由新晋内阁成员,都御史王文阴着脸,冷冷地道。

一旁,另外几位内阁成员的表情却都各异,有喜,亦有忧。不过,这其中心情最为憋屈与恼怒的,便是朱祁钰一手提拔入阁的王文。

两个多月之前,北京城下一战太上皇的表现实在是太过抢眼,而刚刚继位的景帝的表现的的确确很让人失望,但是,景帝毕竟是自己的伯乐,若不是他,自己怕是熬到死的那一天都不要想像如今这样一步登天。

“当然不能掩盖,若是传扬出去,天下人如何看待我等。”兵部尚书,同样新晋内阁成员苗衷花白的眉头跳了跳,声音古井不波。“上皇能有此义举,实为天子之福,亦是我大明之福。”

“话虽如此,可是此事绝对不能从我等口中宣扬出去,否则,置陛下于何地?”商辂不由得沉声低喝道,声音虽然不大,却让室内诸人皆不由得心头一跳。

“哼,不过是掩耳盗铃之举罢了,莫非以为天下人都这般不成?”看着这群鱼贯而入,赶往天子处禀报此消息的诸位同僚,苗衷不由得一脸的讥讽之色。

与那苗衷落同于人后的高谷不由得脸色微白,凑到了这位老大人身侧低声劝道:“老大人慎言哪,天家之事,我等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他与苗衷,皆是英宗在时便入阁的老臣,自然心里边要多站在朱祁镇这边一些。

奈何如何景帝执政,他们的话语权也便一落千丈,若不是怕朝中不稳,怕是那景帝恨不得把所有兄长执政时期的官员全都换掉。

苗衷不由得长叹了一声:“老夫自世祖皇帝时便入朝为官,至今四十余载,历四朝天子,官至馆阁,已是人臣之极也,上皇虽有土木堡之败,然其知错而改,临威不惧,孤身于敌手仍敢激励我大明之士气,使京师得安,如今,更以孤苦之身予瓦刺周转,终使那些将士得以归故国,这等行径,非英主不能为。奈何……”

“老大人所言极是,还不是那奸宦误国,才致此败。”高谷也忍不住恨声道。

“天子怯懦,我等身为臣子,为天下社稷尚可辅佐,天子若因私而妄顾社稷,怕是大明危矣。”

“陛下不至于如此吧?”高谷的眉心不由得一跳。

“陛下生性多疑,上皇临危传位于陛下,乃不得已之举,可是,陛下登基以来,每日所想,便是削朝中上皇信重之臣子,任用私人,以固其权,却于国无有建树,而上皇虽身陷死地,犹自不忘大明江山,一眼,便可辨其高下。”苗衷说到了这,不禁涩声道:“你我二人,皆是正统朝旧人,上皇时的内阁旧人,而如今陛下登基已有数月,你我二人之言陛下可曾听进一言?老夫已然心灰意冷了,既然天子不欲容我,那老夫便随了陛下的意吧。”

“至于世用,老夫有一言予汝。”

“学生恭听老大人教诲。”高谷郑重地俯身为礼道。

“你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然时局纷乱,不可为之时,暂作壁上观吧。”

看着心灰意冷的苗衷那显得有些佝偻的背影,高谷心里边不禁也有几分凄凉,不过沉吟良久之后,目光又坚毅了起来。苗衷的确是老了,连雄心壮志也都消磨得一干二净了,但是,自己却还没有,正统年间如阁者,除了苗衷,便是自己了。

王文虽咄咄逼人,但是,自己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如今上皇北狩,却声望愈隆,若是自己能够……高谷的野心,甚至把他的胸膛也烧得滚烫了起来。

朱祁钰努力地让自己的表情保持着天子的威仪与高傲,缓缓地起身离了龙椅而去,心腹太监王诚乘势高喝退朝,留下了一众大臣面面相睽,大眼瞪小眼。

出了大殿,铁青着脸的朱祁钰坐在龙辇之上一言不,一双与那朱祁镇颇为肖似的眼中尽是阴枭与愤恨。王诚心里边胆寒若栗,想要开口劝解,可是看到朱祁钰那张难看到极点的脸,还有额头那跳动的青筋,很识趣了闭上了嘴。

“混帐,这些混帐东西,莫非他们以为朕是傻子还是聋子?亏得他们成天说自己是忠臣,哼,忠臣,也不知道是谁的忠臣!”摆驾来到了永和宫的朱祁钰心中的怒火犹未消减,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知道天子脾气,早有准备地驱散了殿内外侍女宦官的王诚听得这话,仍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两眼死死盯着殿前左右,生怕有人靠近,毕竟天子此言着着实实太过诛心。如今天子新登基,根基未稳,毕竟还有一位皇太子朱见深在那呆着,上皇的生娘孙太后也不是什么易与之辈,此话要是真传扬出去,真不知道会掀起什么样地风浪来。

ps:星期六,仍旧需要码字,觉得自己跟快疯了差不了多少……谢谢大伙,因为成绩好,哥才能有如此码字的激情。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五十九章后宫喜,殿前忧(推荐收藏)

更新时间:2012…2…1410:35:53本章字数:2861

殿内,一位体态丰盈,眉目如画的宫装贵妇此刻也让朱祁钰的怒火给吓得花容失色,战战兢兢地端着一盏茶水上前小心地道:“陛下息怒,若是为这些事情伤了龙体,臣妾和深儿可该如何是好?”

听到了这软软的嗓音,看到自己最心爱的妃子那副怯生生的表情,朱祁钰的一腔怒火只得暂时捺下,强挤出了一丝笑容接过了杭贵妃递来的茶水抿了一口,示意杭贵妃坐到了自己的身边。“非是朕不想怒,着着实实是那些混帐实在太过作恶,哼,怪不得我皇兄当年宁愿信用宦官,也不愿意跟这些满口仁义,实则一肚子私心的臣子作交道。”

这话刚一出口,朱祁钰便后悔地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子,因为那位兄长朱祁镇,如今的太上皇,是他至登基以来,最不愿意提及的人,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反倒下意识地说了出来。

身边的杭贵妃脸上的笑容稍减,一双美眸里流露出了述说不尽地幽怨,虽然她一言不,可是朱祁钰很清楚她在想什么。只能硬着头皮笑道:“爱妃,你且宽心就是,无论如何,将来继我大统者,必是见深吾儿。”

听了这话,杭贵妃稍展笑颜,可是俏脸上的愁云却难以消减,把头轻轻地靠了了朱祁钰的怀中,幽幽一叹:“其实陛下不说这话,臣妾也是知道陛下的心思的,只是没想到,如今陛下贵为天子,自家的事情却作不得主,外有臣工把持朝政,而太后虽助陛下登基,可是却对陛下不冷不热,臣妾一想到这个,就心如刀绞。”

“放心吧,朕会让天下人知道,谁才是大明朝的社稷之主。”朱祁钰不由得恶狠狠地恨声道。

朕终究是天子,只要朕在位一日,朕的权柄就会越来越重,外臣不听话,朕就换听话的来,至于太后,毕竟是一个没什么见识的老妇,不过是仗着我那位皇兄,才得位太后。

如今自己登基为帝,也是让自己的母亲吴太妃成为太后的时候了,母亲成为太后,那么内庭之中若是有什么阻碍,自己的亲娘必然会站到自己这一边,到了那时候,自己的亲儿子朱见深,怕是离太子之位也就不远了。

听到了此言,埋于朱祁钰怀中的杭贵妃鲜艳欲滴的嘴唇禁不住愉快地轻扬了起来,真希望那一日早一点到来,到了那时,自己定能如孙太后一般母凭子贵,**之主,皇后之位可就是唾手可得了。

朝会刚散,于谦辞别了诸位同僚,方欲上轿,却看到了那王直与刚办完宣府军务回朝,加了太子太保的石璞正缓步而行,小声地交谈着什么,于谦不由得暗暗摇了摇头,径直入轿之后疲惫地垂下了眼帘。

不知道为什么,当听闻天子孤胆周旋于瓦刺领,终使土木堡之战中被俘的大明士卒与官员得以开释的消息传入耳后,于谦就隐隐觉得事情有些不妥,今日天子临朝,居然不再如之前般,拒见瓦刺使节,而是方一上朝,便下旨召见了那刚刚入京不过一夜的瓦刺使节。

并且在朝会之上,当着诸位臣工的面,很是赞扬了一番瓦刺知大义,识大体,知错能改,总之,天子的意思就是,瓦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放归大明将士与官员,是很值得表扬的举动,大明会对瓦刺所表达的善意作出相应的回报。

这话一出口,让满朝文武皆尽错愕,要知道,自登基以来,天子每天都恨不得让瓦刺族灭,之前瓦刺所遣之使节,尽数被拒。就在三天之前,天子还信誓旦旦地要整训京师大军,征伐瓦刺,绝对不与瓦刺进行任何形势的谈判。

可是现在,天子不仅仅当着诸位朝臣的面对瓦刺使节亲厚,甚至还欲下旨诏告天下,此乃瓦刺惧我大明天威,不得不屈从的举动。

“天子这是要设法消除上皇的举动所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