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完美赘婿 >

第142章

完美赘婿-第142章

小说: 完美赘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即绝顶。它建在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低坳处,**夹峙,仿佛天门自开。
    听完敖武的描述,李春眼睛一亮。
    不过他随即说道:“但是,上即绝顶,却是玉皇顶,而我们的灵树,离那里还有三百米余,有些儿……”
    玉皇顶,是泰山的主峰,最高的地方。
    既然在泰山上建教,信徒爬到最高处,当然是要以灵教为主,而玉皇顶现在却抢了风头。
    “在玉皇顶上,建一座教主房屋。”敖武说道。
    这样,自己这个教主,也算是实至名归的临驾于灵树之上了。
    而这一点,敖武从创教开始,就传递给所有信徒的信息。
    “是。”李春当然服从。
    “带我去你的采石场看看。”
    李春带着敖武去了采石场,在下面有一个火堆,上面是茅草搭起的亭子,但是下雨天,天气太潮湿,现在火堆已经没有明火了。
    “你们采石,是往哪个方向采的?”敖武走到石场中间,看了看地形,问道。
    “需要取的石头会比较多,是朝着西向开采的。”李春指了指山势,说道。
    “好。”
    他走向一面山壁,在那里停了下来,认真打量这一面山壁,是处于石场的边缘上,敖武拿出一把飞刀,看了看,十厘米太短了。
    他转过头去,望了望,这泰山上的人现在很多,于是就有了到处有人瞎逛的,转头看去,就看到了有一个剑客正从那边走过。
    敖武看中了他手中的剑,使用身法,向他跑去。
    剑客只感觉眼前一花,出现了一个人,英俊,彬彬有礼地对他说:“借你剑一用。”
    “呃,好。”他还没有醒过来,下意识说道。
    接着下一刻,他手上一轻,他手中的剑就被人给拿走了。
    下一瞬间,眼前的人一花,消失不见了。
    这……做梦吧!
    白曰梦?
    他一愣,接着看了看空着的手,喊道:“我的剑……”
    借到剑的敖武,已经到了石壁前面,运起灵气,灵气覆盖在剑体上,对着石壁划了下去,如切豆腐一般。
    很快,碎石不断在敖武的剑下落下,后面的李春和张七十二都看得呆了,嘴巴张得老大!
    他们再一次被敖武的高强本领给惊到了。
    很快,一个宽十米,高十米的山洞,被挖出了一个门,敖武继续往里面挖去。
    “呃,两位兄台……”一个声音,在李春和张七十二后面响了起来。
    李春和张七十二回过头,见到这个手中无剑的剑客,就是刚才敖武向他借的剑。他指了指不断有石屑飞出来的山洞,问道:“那真的是我的剑吗,我的剑如此锋利?”
    两人都知道敖武的剑是借来的,想来就是这位仁兄的,于是点了点头。
    “他,他是教主?”剑客又激动地问。
    两人再点头。
    “我的剑能被教主用,真是荣幸啊!”剑客从袖子里拿出一把纸扇,甩开,摇了摇,很得意:“只有教主才会发现我这把剑的锋利之处!”
    张七十二奇怪地问:“你不是剑客吗?”
    “我,我是书生,特地过来泰山看一看神树。身边自然要带着剑防身咯!”变成书生的剑客,说道。
    这时,山洞里面传来了敖武的声音:“让人来把碎石给搬走。”
    李春应了一声,马上唤人。
    神仆们现在个个力大如牛,做起这些苦活来很轻松。
    他们很快过来了十个人,清理起碎石。
    李春进洞里一看,这么短短时间,敖武已经挖进去了五米深了,他这时候已经不再往深里挖了,而是清理起山洞的壁面。
    几柱香时间后,壁面都被划得平滑了。
    神仆们清理得差不多,敖武在山洞的地面上,雕画起阵法。
    中间是一个聚火阵,外面一个聚风阵,接着一个聚灵阵覆盖在两个阵上面,并且连同两个阵,同时为两个阵提供能量。
    阵法路线,在敖武的剑下,行云流水,很快就形成了。
    阵成,敖武把剑还给了站在洞外的剑客。
    剑客受宠若惊,接过剑后,伸出手颤抖地摸着宝剑。
    没想到啊没想到,他家竟然有这样的一把宝剑,以前一直扔在床底下,真是宝珠蒙尘了。
    刚才看敖武划得容易,他也想要去试一试他家的宝剑,看了看旁边的巨石,点了一下头就走了过去。
    敖武从身上拿出了上一次用剩下的灵石,放在手心里一掌捏碎了,然后均匀地撒到阵中,最后都扫入阵沟里。
    有了碎灵石做中介,聚灵阵马上有作用了起来,开始聚集灵气。
    要让聚灵阵聚集到足够的灵气,得一个晚上的时间,但是敖武可不会在这里等太久,他只得自己伸出掌撑在阵上,输入了灵气。
    没一会儿,聚灵阵莹莹闪光。
    他站起来,伸出手掌,一颗三昧真火的火球生了起来。
    随即扔到了聚火阵中。
    轰的一声,火球在聚火阵中散开了,聚火阵吸收了聚灵阵的灵气后,把火烧得更旺了,变成了一个大火团!
    聚火阵带动了聚灵阵的灵气的转动,聚灵阵运转,经过聚风阵时,也激活了聚风阵,一缕缕风息从外面生了起来。
    风息慢慢交织在一起,穿过了火焰,把火焰给切割成了几分,而且还改变了火焰的方向。
    向上烧的火焰,一下子弱了六分,这六分火焰,被风压着吹向了两边。
    火焰分成八个方向,同时喷出去的节奏,却是不断地变化,右边的四个方向喷半柱香时间,再改变左边的四个方向喷一段时间。
    这样的效果,就可以让神仆们把石头搬进来,放在这里烧,当火焰烧左边时,可以搬石头进来放在右边,当左边烧完转过来烧右边,就可以左边清走石灰水泥,并且重新放进石头。
    这个流程,不会让神扑烧伤。
    对此,敖武还算满意,有聚灵阵在,可以不断地提供灵气,不会断火。
    这时,洞外发出一声砰的声音,接着一截断剑飞了进来。
    敖武向旁边让了一个身位,断剑落到了火焰中间。
    断剑一下子被烧成了铁水,往阵中滴下去,但是滴到中间,风阵中一道风吹了过来,把这股铁水给吹到了阵外去。
    聚风阵有保护阵法的功能。
    这样,就不怕石灰和石头堆到阵中,把阵眼给堵了。
    他看向李春,说道:“知道怎么做吧?”
    李春连连点头,说道:“教主果然本领神奇,有了这个火焰台,我们烧水泥就容易多了!”
    “好,接下来十八盘,南天门,教主殿就交给你了。”敖武对李春说完后,就转头对张七十二说:“在教主殿周围山下,八个方位建八个村庄,做为信徒的住所!”
    ……(未完待续。)


第178回:【八村】
    ……
    古代的建筑学问,可没有什么几何物理的概念,而是从周易里面演化出来的。
    周易有风水,有八卦,有兵法。李春做为一个建桥大师,对此有很深的了解。
    他听到了敖武要在灵树周围八个方向建八个村庄,一下子就想到了八卦方位。
    他对泰山的山势已经在这些天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现在来安排这八个村庄,心里都有一个数。
    村庄以包围灵树为形,决定在距离四里处定下庄子。
    庄子要选择好风水,同时也要考虑一个兵法的问题。
    灵教做为一个宗教势力,要是有人来攻打,那么就会产生战争。
    做为一个大本营,自然要易守难攻,要把灵树周围的山形地势给守住。
    这样一来,八个村庄就成了保卫灵树的卫士了。
    考虑到信徒们都开始**有成,这倒也不是不可以。
    这样一来,八个村庄的定位与模式,就出来了。
    前几天泰山上有一个村庄,处于低处,因下雨量太多,茅草房都被雨给冲倒了,还是张七十二带人去抢救的。
    所以,这新建的村庄,一定要用石头与水泥来建。
    张七十二提到了王百善的浅沟村,就在灵树的东南方向三里处,并且地处于浅沟,那里可以扼守住从浅沟到灵树的路。那么浅沟村就可以做为八村的其中之一了。
    浅沟村是最先入教的一个村,而张家村也相差没有几天入教。现在灵教定下的八村,明显是在教里占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浅沟村成了八村之一,地位也是集体地涨高了。那么张家村也不能厚此薄彼了。
    所以敖武只考虑了一下,就把张家村也定为八村之一了。
    不过张家村离得远,需要搬到八卦方位的一个地方来。所以敖武问张七十二,要不要搬村子。
    张七十二听到他们村子也能成为八村之一,激动得不行,马上答应了下来,别说搬个家,就算是要搬个山,他们也愿意去搬。
    除了浅沟村和张家村,敖武让张七十二再选几个最早加入的村子,并征得他们愿意搬的意见,落实下来。
    张七十二应了一声,就跑了去了。
    “教主,我这就去吩咐神仆们开始烧水泥……”李春看着山洞中的火焰阵,跃跃欲试,说道。
    “好……嗯?”在敖武答应之后,他突然看到前面似乎有人聚众在**,数百人围在一起,而且有人大声地叫喊着什么。
    李春也看到了,不由奇怪。
    要说这泰山上信徒虽多,但是都很自觉,一切都很祥和,还从没有说聚众打架的事情发生。
    在老树头的冥冥中的感应下,这些信徒还真很难闹起事来。
    现在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意外了。
    敖武走过去,李春跟在后面。
    走没多久,看到人群之中有皂衣官差,看来是山下的官差来了。
    这里是百姓的避税所,官差早晚都会找到这里来。
    看官差拿着棍子的架势,是要把这里的信徒给赶下山去。
    站在信徒前面的是老汪,他很强硬,不会让任何一个信徒被赶走。枪打出头鸟,官差举着棍子打向老汪,老汪伸手就给接住了,表现了一下他**后足够强横的能力!
    看老汪这样子,实力跟古武界黄口三重天的修为差不多。
    “你们想造反不成?”肥城县的官差喊道。
    “哟,俺们拜一拜神树还是造反了啊,你这是哪门子王法?”老汪笑道。
    肥城县官差说道:“不交税,不服役,就是造反,敢拦着官差抓人,就是造反!”
    “出家人不用交税,不用服役,这个王法可有?”老汪可是一个老人精,张嘴就来。
    隋朝的法律中确实是规定,和尚不用服兵役,种的田也不用交税。
    肥城县官差还没明白这和现在有什么关系,说道:“是有这么回事,前面普照寺就不用!”
    “那俺们入了教,也和和尚一样,这不交税服役也是合王法的!俺只是抓一下你的棍子,难道这就是造反?造你的反?”老汪冷笑!
    肥在县的官差呆了一下,他们这才明白过来,他说的是什么用意了。但是这样一来,这里不就成了百姓们避税避役的大避难所了吗?
    来了这里的百姓,就可以合情合理地不交税了,那他们这些官差就难做了啊!
    “一派胡言!”官差反驳道,“王法说的是道士和和尚,可没有你们这样一棵树的教!”
    “他们是出家人,俺们也是!”
    “天子没说新教不用交税!”
    “天子也没说新教要交税!”
    看着老汪这张嘴皮子厉害得很,敖武也就站在远处不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