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白莲攻略 >

第192章

白莲攻略-第192章

小说: 白莲攻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豫王突然这样说,那些推他出来的人倒不好说话了,到后来争来争去,也没有合适的人选,昭仁帝一大早被吵得脑仁疼,早早的就散了朝。

陆晔回去的时候,便吩咐身边的常云说道:“去找个人跟着那个姓王的侍御史,他去了哪里都过来回报与我。”

姓王的侍御史是刚刚在朝上推出豫王的那个人。从他开口说出豫王,陆晔就感觉到不对。

回了侯府后,他遣人去请了孙总管来聚,只是如今昭仁帝因为朝堂上的事烦着呢。孙总管不敢离开,却派了亲信的人过来与陆晔说清原委。

陆晔好生招待了一番,还备了厚礼只瞪着他回去的时候给孙总管带回去。

最后走的时候,陆晔拿出一块玉佩,交给他,说道:“上次听孙总管说贵妃娘娘喜欢一些上了年份的古玉。这个是我前些时候得的,据说是窃墓者从前朝武皇墓中盗出的,还望孙总管能转交贵妃娘娘,替我转达敬意。”

那内监接过去后,看了看,这玉并没有什么特别,若说是不同,只是上面的纹路与市面上常见的不同,不是富贵吉祥的纹路,也不是花团锦簇,上面似雕着美人起舞的身姿。

那小太监没敢多问,收下后,就告辞了。

交给孙总管后,孙总管也是纳闷,却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告诉过陆晔贵妃喜欢古玉,随后又深想了一下陆晔的话,心中的出结论,想着陆晔大概是想在贵妃面前示好,才送了这么一个美人玉。

孙总管想着陆晔年纪轻轻,却比许多的老臣都要世故圆滑,从那次石碑的事情后,孙总管对陆晔比以往亲近了许多,也愿意卖他这个人情。

当下就让亲信的人送去了荣贵妃住着的昭阳殿。

荣贵妃听到孙总管派内侍给自己送东西的时候,原以为是昭仁帝的赏赐,却没想到他呈上来的是一块玉佩。

荣贵妃原打算让身边的侍女接过去,但是余光中瞥见了内侍手中呈着的玉佩,猛地站起来,一把拿过了那块玉佩。

惊,哀,忧,思,悲,恐。

不过是瞬间,种种的情绪都呈现在荣贵妃的双眉之间。

那内侍偷偷的打量着荣贵妃的神色,心中咯噔一下,心中暗暗喊遭,怕给干爹惹上麻烦,便开口说道:

“这是荣兴侯陆晔孝敬娘娘的,总管大人让奴才给娘娘送来。”

荣贵妃听了他的话,双眼本就凝聚了泪,瞬间便扑簌而下,打湿了遮在面上的轻纱。

那小太监吓傻了,当即就噗通一声跪下,话还没说,就听荣贵妃说道:

“你起来吧,本宫这是高兴,这玉佩我收下了。”

那小太监战战兢兢的站起身来,看着荣贵妃不像是生气的样子,心中便安心了许多,之后又听荣贵妃说道:“这玉佩原是本宫失落的,如今再看到,便喜极而泣,代本宫谢过大总管。”

“娘娘折煞奴才了,只要娘娘高兴,便是奴才们的本分。”

荣贵妃厚赐了那个小太监后,便着身边的女官送了他出去。

孙总管听到这件事后,着实的吃了一惊,听荣贵妃的话,若不是陆晔机缘巧合刚好得了荣贵妃失落的玉,就是陆晔与荣贵妃是旧识!

可是,不管是哪一个,孙总管以后对陆晔也只有更看重的份儿。

荣贵妃握着那块玉,遣退了宫中的所有人,静静的待在宫殿里。

原以为,晔儿会与其他人一般,以为自己已经亡故。自己这些年听着他一步步在朝堂之上站稳脚,再也不会任由人欺辱。

却没料到,他竟找到了自己,还送来了这个玉!

ps:感谢芦荟的打赏,还有诸位的月票,谢谢了。

晚上还有一更,大概十一点左右,大家可以晚上看。

第342章 往事(蓦然灵兽蛋加更)

这个玉佩并不是如陆晔所说,是什么古玉,而是陆子川亲手给自己雕刻的。

玉石是普通的玉石,雕工并不如首饰坊的那些师傅精致,却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

荣贵妃婆娑着玉佩,悲从中来,失声哭了起来。

都怪自己,都怪自己!

若是当年不嫁给子川,他便不会受自己连累遭难!

若是当年不回京城,便不会遭遇大祸,累及家门!

若是当年不。。。。。。荣贵妃想到那人的容貌,气的紧咬着牙齿,若不是他,自己又怎会落到这个地步!

夫妻阴阳相隔,母子不能相见!

受他胁迫,为他驱使!

她恨!

她更恨自己!

可是,如今的事情,哪里由得了她。。。。。。

从昭仁帝在睿王府见到自己画像的时候,自己就逃不了了!

荣贵妃还在殿内哭泣,外面喊了声娘娘,接着说道:“内务府的黄公公来了,说是给娘娘送来一些新近养出来的碗莲。”

荣贵妃将玉收到了怀里,擦拭了下脸上的泪,覆上面纱,便喊了人进来。

内务府的黄公公不是别人,正是睿亲王安排的人,他每次来送东西,实则都是送消息来的。黄公公见到荣贵妃露在外面的双眼通红,怔愣了一下后,问道:“娘娘可是有什么伤心之事?”

荣贵妃听到后,面带愠色,说出口的话就不那么客气了:“莫非黄公公管的不是内务府?”

黄总管一听,当即就吓了一跳,跪在了荣贵妃的面前。荣贵妃不理会他的请罪告饶,直接问道:

“你主子有什么吩咐的,说吧。”

荣贵妃这个态度,黄总管一听就知道必定是她听了有什么不利于自己王爷的事,便开口说道:

“娘娘,王爷说您喜欢这些精致的花儿。便想法让奴才给您培育出来几碗品种稀缺的碗莲,今儿给您送来。”

荣贵妃看着黄总管讨好的样子,便想到了睿亲王,心中泛起一阵恶心。

“有话就说。别绕弯子!”

黄总管一噎,也不知道今儿贵妃娘娘是怎么了,也不敢废话了,直接说道:

“王爷说,今天早朝的时候。朝中在争论派遣谁做钦差去调查运河两岸的事情,希望娘娘能美言几句,在陛下面前提一提郑家。”

睿亲王想了许久,才决定的郑家,既然朝堂之上相争不下,那便看昭仁帝更听谁的。

荣贵妃听了黄总管的话,平复了许久,才按住自己心底窜出的火气。

若是以往,自己也就是个牵线木偶,他怎么吩咐就怎么做了。只是今天,刚刚收到陆晔遣人送进来的玉佩,加上她的心绪起伏,荣贵妃此时对睿亲王除了满怀的怨,还有满怀的恨。

“本宫知道了,若是陛下驾临,本宫自会提起。”荣贵妃说完,就挥手送客。

黄总管看荣贵妃这个样子,自然不好再多说什么,想着回去后要快些告诉王爷贵妃的总总反常。

到了晚上的时候。敬事房的太监过来通知荣贵妃今夜侍寝,却被荣贵妃的女官告知,贵妃今天不舒服,传了太医。早早的休息了。

既如此,敬事房就如实的回了孝昭帝。

要是放在以往,孝昭帝还有怜香惜玉的心思去抚慰一番,只是现在,孝昭帝还为朝堂的事儿烦呢,也没有心思。

随后想到皇后一向有主意。便摆驾去了甘露殿。

孝昭帝去的时候并没有打招呼,严皇后也不知道他要来,孝昭帝去的时候,周德音和周德容两个人在甘露殿里陪着皇后说话。

看到孝昭帝进来,两人纷纷上前行礼。

孝昭帝让她们起身后,就坐到了主位上,严皇后吩咐人去沏茶后,就笑盈盈的问昭仁帝:

“陛下今天怎么有时间过来了?用过晚膳没有?”

严皇后问着昭仁帝,昭仁帝拉过她,说道:“你别忙了,我过来就是想跟你说说话。”

座下的周德音和周德容听到后,彼此看了一眼,就施礼告退。

昭仁帝心中有心事,也没留她们两个,周德音和周德容出了甘露殿后,周德音与周德容讲,自己有东西遗落到了甘露殿,要回去取,让周德容自己回去了。

周德容不疑有他,直接回去了。

周德音回了甘露殿后,没有直接进去,而是躲在了一旁的偏殿里,谁都知道皇后疼她,什么事情都由着她,便没有阻止她。

周德音靠近后,才听到昭仁帝跟严皇后在说朝中的事情。

她对于这些事是不了解的,前世她在永州生活了十五年,入京后又一直生活在内宅里,对于外面的事情一无所知。

听到昭仁帝提什么漕帮和私盐以及盐税,周德音听得云里雾里的。

直到昭仁帝说起,想派陆晔去处理这件事时,心才提了起来。

她分不清自己对陆晔的情感,幼时初见的时候,他那般光华逼人,是自那是便开始爱慕于她。

她也明白自己的身份,就算陆家跟白家是姻亲又怎样,自己的父亲没有入仕,两个人的身份是怎样也不相衬的。

可是没想到在自己及笄那年,他却愿意娶一个白家的女子,无论是谁,无论嫡庶,最后是自己嫁入荣兴侯府时,她心中是多么的雀跃和激动。

可是,龙凤双烛垂泪燃到天亮,也没见新郎官的踪影。

之后几年里,更是少见他出现过,到后来,她是怨的。

以及,之后发生的那件事!

是她彻底对陆晔,对陆家恨了起来,恨到了骨子里!

今生有幸能重来,还给了她尊贵的身份,怎么还可能任由着陆晔呼风唤雨,位高权重!

严皇后还在反对着昭仁帝的话,周德音就走了出来。

严皇后见她还没走,开口问道:“阿音,你怎么还在呢?”

“回母后的话,我刚刚落了东西在后面,去找了下,没找到。刚听到父皇说的什么运河私盐案,父皇是准备让荣兴侯去吗?”

ps:三更火热出炉~

是谁说让白莲弄后宫的?他们三个弄一起,陆晔会玩手段,顾衍拳头硬,杨青钱能砸死人,他们三掐起来的话,日子没法过了~~~

第343章 出乎意料

周德音的话问出口,严皇后也不由得愣了一下,这还是周德音第一次开口问朝堂的事,她向来对这些事情是不感兴趣的,怎么会突然想起问这些。

昭仁帝没有想那么多,听她问起,便点了点头说道:“现在他们争吵不休,一天都没找出个合适的人选,朕回来想了想,荣兴侯倒是挺合适的。”

陆晔办事稳妥,而且也颇有手段,深得昭仁帝的心思,下了朝后,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陆晔。

周德音还没有说话,就听严皇后说道:“陛下,荣兴侯是不错,但也不是万能的,他毕竟年幼,私盐这样大的案子,只怕他是不能服众的。”

周德音在心中附议道。既然是大案子,做好了肯定是大功一件,哪里能由着他再立功绩。

孝昭帝不以为然的挥挥手,这点他倒是不怕,想着严皇后在后宫,对陆晔知道的毕竟少了些,便说道:

“若是别的人怕是不能服众,但是如果说陆晔不能服众,朕是不信的。”

严皇后见昭仁帝下了决心,心中暗暗着急,正想着提出严国舅,毕竟陆晔相较于严国舅来说,很是比不上的。

只是严皇后的话还没说出口,就听周德音弱弱的开口问道:“父皇,儿臣给您举荐个人,您看成不?”

周德音的话倒引得严皇后和昭仁帝纷纷看向了她,不知道她口中所说的那人是谁。

周德音看到他们两个这样看着自己,脸色泛红,语气试探的说道:

“父皇你还记得彭城那次的瘟疫吧?”

昭仁帝不明白周德音怎么提起那次,不过,随后昭仁帝想到了顾衍,脸色就有些不高兴了。

莫非是她又想说起顾衍?顾衍如今都在西北,就算朝中再无人,也不可能会叫一个镇守边陲的将军回朝。

周德音不知道昭仁帝的心思,兀自的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