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明 >

第103章

权倾大明-第103章

小说: 权倾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整个国家已经病了,而且不轻,然而他还在持续进化着,正是最虚弱的时候,就在她最虚弱的时候,被捅了一刀,然后轰然倒塌,折断了整个民族的脊梁。

也许,我做的还不够,远远不够,我要变得更强。。。。。。”何成梁用圆珠笔在笔记本上写着这些话,敲门声响了起来。

许是太过认真,他忘记了自己还要保守这里面的秘密,条件反射般的站了起来,打开了门,舒清正站在门外。

“我还以为你有钻到那个姑娘的闺房里去了呢!”舒清一边想里面走,一边说道。

何成梁这才反应过来,但是想组织明显来不及了,只得转身跟了上去。舒清却坐到了刚才何成梁坐的椅子上,何成梁心中暗叫一声遭,因为舒清好奇的拿起了那个笔记本。

尽管何成梁写的是硬笔字,但是到大明一年多,他已经习惯写繁体字了,除了字体稍小,舒清看起来并没有困难。

不过舒清的反应却出乎何成梁的意外,她放下笔记本,缓缓说道:“成梁,别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就知道,你太奇怪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能有对自己的小妾这么好的人,能够自己站着却让自己的小妾坐着,和庄妹妹聊天的时候,我感觉到她很仰慕你,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么心酸,突然间就那么讨厌她了。我不是这样的人,真的不是,我觉得是你宠坏我了,让我变得那么自私,想独自拥有你的爱,成梁,能够告诉我你的事吗?还有这。。。”舒清的眼泪快下来了。

何成梁一阵心慌,连忙走到椅子的后面,从后面抱着舒清,说道:“清儿,别哭了,你还怀着孩子呢,哭了不仅影响自己,宝宝也要受罪啊!”

“那你告诉我,你是怎么一回事儿!”舒清撅着嘴,说道。

。。。。。。。。。。。。。

“成梁,你说的都是真的么?”听完何成梁的讲述,已经是两个时辰以后了,舒清惊呆了,过了好半天,才怯声问道。

“是的,都是真的,在那个世界有好多的好东西,还有我的家人,我想我爸爸妈妈要是知道我有了这么漂亮贤淑的老婆,不定怎么乐呢?”何成梁试图使气氛变的轻松些,因为他从舒清的脸上看到了更多的惶恐。

“那你说的那些鞑子的事情也是真的么?”舒清再次问道。

“清儿,别想那么多,我会保护你一辈子的,还有我们尚未出生的孩子,为了你们,我会努力的,既然我来到了这个时代,那些事情我绝对不会让他们再发生了!”何成梁把舒清搂在怀里,说道。

“嗯,我相信你,只是苦了你了,有这样的秘密,心中确实。。。我恨自己没能早点为你分担。”舒清泪眼婆娑道。

“放心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相信我。”

别以为“我们”那么愚昧,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要做的就是要获取更大的实力和权力,保证“我们”知道的权利,为了自己,为了身边的人,也为了这个民族。何成梁暗忖道。

(本卷结束,嗯,说几句题外话,原来村夫的这部小说还有另外一部都是在起点发的,去年11月,村夫休学了,很长时间没有登录,最后把起点的账号密码都搞忘记了,郁闷所以值得换个点儿发了。现在病差不多好了,但是休学的时间没到,所以就在家里,家里没有联网,每次都是在网吧发的,所以时间有些不定,不过下卷开始就会稳定起来了,大家还是多给点支持吧,哪怕是扔鸡蛋也行啊,不然村夫太没有存在感了,呵呵。本书走的路线不太一样,大家往后看了就知道了,大家多多支持吧,拜谢)

正文第一章****又升官

夏日总是让人难以忍受,即使身处北地,炎热的气流也让人那么的不舒服。

坐在小院子里乘凉,何成梁不由得神游天外,他现在满脑子都是空调电扇的,真怀念呐,何成梁感叹道。

然而舒清此时更加的难受,挺着个大肚子,坐在何成梁的身边,不停的用手绢擦着汗。幸好何成梁没事捣鼓出了个手摇式风扇,没事就给舒清摇着扇风,舒清的心里甜蜜的紧,觉得似乎也不是那么热了。

好一会儿,何成梁才回过神来,继续摇着风扇。慢慢的,太阳终于落下山了,一阵阵风吹来,不再带有热气,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候即将到来。

然而何成梁却觉得越发的燥热难忍了,因为刚才自己的账房过来告诉他说,自己在开州,南乐的店子和钱庄有人搞破坏,损失不小,而且不少当地人还挑唆百姓,抢了里面的不少东西,幸亏钱庄里面存的钱没被抢走。

何成梁很是气愤,拍案而起,然而不一会儿,他便冷静过来,向自己的账房老郭问道:“可知是什么原因?”

老郭答道:“大人,恐怕是咱们抢了他们不少的饭碗吧,虽然咱们主打的产品都是独一份的,但是咱们还兼卖其他东西,在州城和南乐我们有没找那个啥代理商,相对而言咱们又是外地人,所以。。。。。。”

“本官好歹也是朝廷命官!”何成梁强压住心中的不快道,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不是商人地位低下,并不敢和有官身的人作对的吗?

老郭也明白何成梁的意思,他接着道:“大人,其实一些本地的商人,差不多也都是士绅人家,本乡本土的,做**也方便,都是些大家族,所以。。。”点到即止,老郭停了下来,何成梁默然,一会儿,老郭接着说道:“而且,据小的所知,知州高大人前几日高升登州莱州知府,已去上任了,没有了他老人家在,那些人确实有些有恃无恐了。”

知州高傕何成梁倒是见过,一个老实人,不过已在开州做了三任知州,威信确实很高,自己上任以来一直没忘记了讨好他,只是他不知道什么原因怎么冷不丁的就升官了,而且还间接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何成梁想来不由得一阵气苦。

不过眼下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得命两地的掌柜暂时关门歇业,再做打算。本以为自己好歹也是一州同知,所以何成梁并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选择和已有的商人合作,谁成想竟出了这事儿。要不还是和这些商人合作?想了想何成梁就绝了这份心思,别的不说,若是自己现在选择和他们合作,在外人看来就是自己服软了,其他商人指不定有什么想法,而且自己也咽不下这口气。

不多久,宝汇钱庄,民生粮行,星火货栈在州城,南乐又重新开张了,而当地的商人们也没了什么不满,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原来,自打何成梁名下的这些店铺关门后,大家才发现实在是不方便,自打用了火柴,很多人再不使用火镰了,但是这一关门,想买火柴却买不到了,再回头来使用火镰却怎么也不顺手了。至于那些习惯了抽卷烟的有钱人家也发现抽烟叶实在是比不得卷烟那么优雅有派,这其中就包括了那些商人们,这才发现人家这生意兴隆确实是有名堂的。

而另一则消息使得这些商人们有些慌神了,因为新任的开州知州竟然就是那开州同知,清丰知县何成梁!

何成梁也接到了这一消息,所以毫不犹豫的让自己的那些店子重新开门了,原本还要费些心思的事情就这么轻易的解决了,何成梁却没有那么高兴,他是个有些爱记仇的人,这次他心里很不爽,虽说到时候可以和那些商人谈笑风生,但是叫他就此忘却此事,他万万做不到。

并且何成梁搞清楚了自己升官的原因和高傕升官的原因——其实二者就是一件事,那就是清丰的丰收。

要说清丰的丰收不丰收,何成梁也不可能升的那么快的,毕竟去年年底因为抵抗流民有功,他才升了同知,这才一年不到又升了。但是就在于清丰今年上交钱粮充足,却补齐了前三年清丰所欠的钱粮。在不少地方拖欠应上交朝廷钱粮的背景下,何成梁确实有些鹤立鸡群了,或者应该说是大有作为,所以必须得升,而且还要褒奖。

大明有千余县,幅员辽阔,每年的国家财政收入却仅有数百万两白银,平均每县仅仅只有数千两,不得不说,这是件有些好笑的事情。除去各地藩王的封地庄田,士绅土地不用纳粮,大明的低赋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这只是表面上的,因为百姓的粮食大多都交给地主了。可想而知,清丰县上交朝廷近五万白银,效果多少有些震撼。高傕三任开州知州,也算能员,治下的清丰有这么大的收获,也该升一升了,这没有多大的问题。关键是何成梁,一个为官不过年余的新晋,已经升了同知,再升恐怕惹人非议,于是大佬们便做了一番讨论,可能大佬们日理万机,难免有所遗忘所以高傕都去赴任了,何成梁的任命却仍然没有下达——真实的原因却是,大家没空搭理这件事情,一个小喽啰还不值得这些大佬们操心,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和自己的对手政敌掐个你死我活。要不是有一日首辅叶向高偶尔想起,提及此事,只怕何成梁就得继续呆在清丰了,多年以后,何成梁了解到这些内幕后,也是一阵唏嘘。

麻烦解决了,何成梁又高升了,而宋主簿宋石湖也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成了清丰的新任知县,对此宋主簿,不,应该是宋知县对何成梁是感激涕零又佩服万分,想起自己以前的一些事儿,觉得是那么的没出息,看看自己的上司,短短时间,便升至正六品的知州了,而且年纪轻轻,恐怕是前途不可限量了,而自己四十多岁的人,要不是这次何大人的高升,只怕干到死也就是个主簿吧。从此之后宋石湖更加坚定的跟紧了何成梁的步伐。

老郭郭映孝原本是清丰城里一家店铺的掌柜,而他的东家自何成梁到了清丰之后,便离开了,老郭脾气耿直,原本就与东家不睦,所以就留在了清丰。他的小儿子和两个侄儿都在乡团里面,何成梁见他从业经验丰富,便聘了他做自己的账房。看到何成梁已经升官了,老郭便对何成梁说道:“大人,之前咱们还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现在的话,咱们就可以对这些人硬气一些了,免得他们当大人好欺负,哼哼!”

“老郭,你都快五十的人,脾气还这么直,呵呵。”霍信均对老郭说道。

“本官倒觉得老郭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咱们还是得做点什么才行,不过也不宜搞得太大,对本官以后管理开州不利。”何成梁说道,想了想,何成梁又道:“砸咱们店子的不是些地痞么,那咱们就先来个敲山震虎!”

正文第二章到任

几日后,何成梁只带着霍信均成大牛以及四百乡丁去往开州城上任了,舒清等人倒是没跟着来,反正现在清丰的水泥路已经修至清丰与开州交界的马桥镇,从清丰到开州城乘马车也不过两三个时辰而已,方便得很。

而在此之前,林松已经奉何成梁之命,差人到南乐开州两地秘密调查搜集信息去了,这一次何成梁还是打算新官上任三把火,尽管不敢像在清丰那般胆大,却也不能让那些人讨了好。

到了开州,何成梁整理批阅了近二十天开州的一些公文。说起来何成梁心中还是有些怪罪高傕,因为按照规矩,高傕应该等到新任知州到任,办好交接,才能离去,即使不这样,也应该通知自己这个二把手同知,暂时署理事务,谁成想,他竟一声不吭的走了,而开州这些天便处于“无政府”状态了,这也是那些人敢胆大妄为的原因之一。

不过想了想,何成梁却也明白了,八成是那些商人使了什么法子,把高傕先行支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