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寒门天下-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长安
自庞德来长安疗养,郭嘉每日都会来亲自探望一番,到了如今,庞德已经差不多痊愈,以往那个雄毅威武的战将再次雄姿勃发
这一日郭嘉与庞德在军营中散步,二人聊了些治军的话题,算不上谁来指教谁,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令明,我意你今后还是在孟起手下做个偏将,也许这委屈了你,但我打算过些日子便上表朝廷由孟起担任凉州刺史督西北战事,孟起手下也没什么可用之人,只有你了解他,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庞德没有犹豫立即抱拳领命
他还是跟着马,不过这一对主臣现在都变成了臣而已
二人一同朝军营外走时,徐庶趋步而来,在郭嘉面前拱手行礼后道:“主公,金城发来急报,孟达率军在祖厉与韩遂重兵遭遇,典满及时赶回金城传递消息,不过,烨公子并没有返回金城,生死不明”
郭嘉面无表情沉默不语
送他去战场,就应该有现在这个情形的觉悟
这一刻,郭嘉心跳如雷,又好似整颗心在加坠落
呼
长吁一口气
郭嘉仰视天空,喃喃道:“祖厉,祖厉”
也许他还没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年纪,但他的儿子生死不知,总会让他一向淡若止水的心境陷入慌乱
“元直,你从长安带一万兵马去支援金城,在金城外五十里扎营,打探金城动向,若你赶到时有敌围攻金城,则可上前杀敌一个措手不及,若没有敌军围城,你就在城外扎营静观其变”
郭嘉没有提郭烨的名字,只是就金城的形势而应变
这个应对策略,早在大军没开拔向西之前就已经想好
金城是诱饵,如果韩遂上钩,那长安只要派出一万兵马就能保证金城无忧,前方武威沦陷,韩遂去打金城的兵马就是死路一条,郭嘉可以从容地瓮中捉鳖
“主公,末将请战,愿与徐大人一同前往金城”
庞德向郭嘉抱拳道
郭嘉点头答应下来,对他说道:“令明先去准备,日落之前就上路”
长安的兵马早就准备妥当,郭嘉无非是在等前方的消息而已,尽管预料到了这个局面,但他还是感到一丝惊讶,至少韩遂该抓住的战机,或者说该去试图扭转乾坤的机会,韩遂没有放过
这样一个敌人,如果不能一举剿灭,肯定是日后大患
所谓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庞德离去准备出征行装,徐庶也打算告退,郭嘉却一把拉住了他的手,凑到他面前,徐庶惊愕地发现很多年没有见过郭嘉露出暴戾冷酷之色再次浮现眼前
“元直,派人去给兴霸送一则我的口令,征伐西北,但凡有不降抵抗者,夷三族,无论汉人还是羌胡异族”
徐庶眉头微皱,最终还是出言领命
西北在东汉末年本就疏于管治,又因关东对关西人的压迫,政治和地方民生都是如此,才会有接连不断的造反,西北的百姓骨子里就有着不服与反抗的血性,正因如此,徐庶没有反对郭嘉,对不同的人群,就该有不同的策略,是铁腕还是怀柔要因人而异
但徐庶也明白,郭嘉现在才让他传给前线这样一个命令,极大可能是因郭烨,郭嘉原先或许还有一丝仁慈,可在此刻,荡然无存
徐庶走后,郭嘉望着天空怔怔出神
我,是不是错了?
玉不琢不成器,成龙成虫,大浪淘沙始见金
郭嘉表情浮现一丝挣扎
走到今天的他已经没有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余地,这自然也包括了他的子嗣
郭烨如果真的早卒,将会给郭嘉一个沉重的打击
他甚至都不知道以后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儿子,是继续保护他们,还是再一次让他们走上凶险万丈杀机四伏的战场?
不光是乱世,哪怕是太平盛世,郭嘉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认识到世道的艰险,人心的险恶
可丧子的代价,他似乎,还没做好能够承受的心理准备
“烨儿,这条路,是你选的,千万千万,活着回来”
回到金城报信的典满稍作休整后便与许仪一同前来面见费诗
“费大人,俺打算出城前往祖厉,寻找生还下来的将士”
典满是所有准备都做周全后才来见费诗,可见他是来通报一声,而不是请求
费诗瞧见他这幅模样,无声一叹
说到底,典满不在他职权范围内可以约束,典满要做什么,除非是阻碍公事他能管一管,而典满去寻找生还者的意思,其实就是寻找郭烨与甘瑰,公私两面,费诗也都没有理由拦住典满
“典满,你应该知道,你这一去,如果遭遇韩遂大军,恐有性命之危”
典满坚定地说道:“俺奉命来报信,军情已经带到,这守城也不是俺的强项,有费大人坐镇与主公运筹帷幄,金城无忧,俺告辞”
典满不回答费诗的问题,这个情形大家心知肚明,不用费诗提醒
但典满去意已决,许仪在一旁也拱手行礼告退后,二人出府门后骑上快马就一路奔驰离去
烈日当空,神情恍惚的甘瑰背着奄奄一息的郭烨步履蹒跚,腿已经抬不起来,仿佛贴着地面在往前拖动身体
“五哥,我腰间有把刀,如果你我运气不好碰到了敌军,我会留下最后一口气先杀了你,然后我再自杀我知道,五哥不愿被俘虏,不是因你的荣辱,而是五哥不希望成为主公的负累,也不希望主公因此蒙羞,我也一样啊,我不希望因我而令家门受辱,我爹说他以前被人瞧不起,跟了主公以后至少没人敢再光明正大瞧不起他,如果我让我爹颜面扫地,那我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
体力早已越极限,甘瑰背着比他体格还强壮的郭烨走了一天一夜,在这个午后,脚下黄土令他连拖着身躯前行的力气都没有了,眼看即将昏死过去,甘瑰合上眼的最后一刻,眼帘缝隙中,两匹快马正从前方疾驰而来,烟尘大作,他已然顾不得太多,正面栽倒在地上
正文第四十章料敌于先
更新时间:2012…7…120:26:38本章字数:5294
第四十章料敌于先
孟达是星夜兼程骑马赶去给甘宁报信,成公英所率的大部队显然要慢一步,因为西凉军不光是有铁骑,还有步卒。按ctrl+d快速收藏”《》”
但是成公英在追击孟达无功而返的情况下,自然会派出骑兵马不停蹄地去武威警示韩遂。
结果成公英没有在甘宁之前率军回到武威,但他送信的人却先甘宁一步来到武威给韩遂报了信。
甘宁率军抵达武威,甚至没有攻城就直接控制了武威。
韩遂逃了!
韩遂带着他招募的新兵逃往西北,而留给了甘宁一个左右为难的武威。
城内群民激愤,对太平军已经不能用不友好来形容,在甘宁率军入城后,不到半日时间,就发生了超过十起民杀军事件。
全城戒严,甘宁在进入武威后下达了第一个命令。
但凡在街上游荡的百姓,全部下狱,抵抗不从者,就地格杀。
天气闷热令人烦躁,甘宁负手在帐中来回踱步,张辽愁眉不展,他二人也不知该如何面对现在的局面。
孟达骂骂咧咧地走进帐中,气急败坏地对甘宁拱手道:“禀大都督,这狗贼韩遂逃走之前将他运不走的粮食全部分发给百姓,并且造谣大都督率军来是要抢粮并奴役武威百姓,现在城里的百姓是听也不听咱们解释,逮着机会就偷袭巡逻的守军,这不,刚刚城北又有一起突发事件,百姓用滚水泼在巡逻兵身上,趁机夺刀杀了人,唉,大都督,该怎么做,你还是拿个主意吧。”
甘宁与张辽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深深的无奈。
这韩遂人老成精,拉拢人心自有一套心得,从去年开始就在造势,不过那时矛头是对准马超,而他对外掠夺马超属地资源来充实自己,另一方面来看,的确是对武威百姓有好处,至少他们不会被饥荒饿死。
韩遂向郭嘉借粮,这是诸侯之间的人情,而他用粮食接济治下饱受饥荒之困有性命危险的百姓,则会让百姓把恩情算在韩遂头上。
武威空虚,韩遂加紧加快招募了一万的亡命之徒作为新军,可一旦武威被围,韩遂自知死无葬身之地,因此他逃了,逃便逃了,却也不能让太平军顺利接管武威。
“我军一向与民秋毫无犯,这是自太平军成立以来主公亲自下达的军令,眼下的局势是左右为难,放任百姓胡作非为则于我军不利,严酷镇压若过激则会令百姓升起更大的怨愤,文远哪,你有何高见啊?”
甘宁称不上是束手无策,只不过面对百姓,方式方法若轻重拿捏不准,后果就很难预料。
张辽苦笑一声,如今他也算盛名之下的名将,只可惜名将的光芒都在战场上,对待百姓是民治才能的体现,让他来做一个完全的决策,也难。
“呵,兴霸就不要抬举我了,我能有什么高见?照我看来,现在我军当务之急是以武威为中心横面布防,将身后韩遂主力部队剿灭在武威以南的区域,百姓嘛,听风就是雨,最易被蛊惑,所谓日久见人心,太平军恪守军规严于律己,犯事的百姓依律法处置,我军暂且观望下去,应该会有百姓不断认识到太平军绝非韩遂宣扬的残暴之师。”
甘宁听了之后沉思半晌,同意了张辽的说辞。
倒是孟达微微摇头并不是很乐观,他的家乡就在关中,对西北民风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可以说西北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动荡,百姓早就对官家的看法十分厌恶,反倒更倾向接受独裁军阀的统治,太平军不用过重的刑罚严加惩治以儆效尤的话,很可能会让百姓滋生更强的反抗心理。
孟达没有出言道出他心中所思,因为他也没有应对方案,眼下头等要事是解决身后韩遂的主力部队,其他的事情暂且搁置,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翻开地图,俯身望去,甘宁看着武威周边的地域形势,抬头说道:“如果祖厉的敌军没有去攻打金城,那么他们即便向西北撤退,也肯定料到我军在武威以逸待劳准备伏杀他们。二位,若是现在横面布防,我军将兵力分散,即便真阻截了敌军,恐怕也难以将敌军剿灭,我认为应冒险一搏,集中兵力,在敌军撤退的路上直接决一死战。”
太平军有兵力优势,如果不将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化整为零的话,等同给了敌军逐个击破的机会,西北辽阔,战场多为平原,西凉铁骑若从四面八方没有章法的冲杀,就算太平军有强弓劲孥,恐怕也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孟达同意地点了点头,可他望着地图半晌,毫无头绪,武威向东向西横面数百里,该去哪里设防?哪条路会是敌军必经之地呢?西北的平原哪儿都能走,如何孤注一掷打这一场仗是个棘手的问题。
张辽俯视地图许久之后,伸出手来在武威东面一块地盘食指轻轻点了点。
甘宁见状哈哈大笑。
“英雄所见略同啊,文远所思亦我所想。敌军撤退的必经之路,应是长城之外。”
自战国时代便有长城,秦国的万里长城更是历史上光辉一笔功绩,而在汉代,河西走廊也有长城,不过这里的长城是逐段分建,并没有连成一条。
在武威东面,就有长城,西北走廊长城的建立就是为了防范羌胡氐等外族入侵。
有了这一段河西走廊的长城作为界点,要做出一个判断,敌军是走长城内还是走长城外。
“假若敌军是救援武威,那么必走长城内的道路正面而来,但如果敌军不救武威,为了避开我军的围追堵截,则必走长城外的草原。”
张辽自信地分析道。
甘宁认同地点了点头,但孟达有些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