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秦时明月汉时关 >

第5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第5章

小说: 秦时明月汉时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矫诏杀扶苏事件中,悬疑的不仅仅是扶苏的痛快自杀,蒙恬的反应才是重点。

这是个手握重兵的戍边大将,军中声望极高,这个人如果领着扶苏造反,随便打个清君侧的旗号杀回咸阳,到时候十个赵高李斯也挡不住他。

可是,蒙恬没有这么做!

这是为什么?当然有原因。

在其父蒙武为未来大秦帝国开疆扩土的时候,蒙武却没有端起官宦子弟将门之后的架子,相反此人比较低调。“恬尝书狱典文学”,他从基层做起,去了秦政府机构最低层做书记员,主要负责在官员审案件的时候当堂记录。就如同我们现在在电视中看到的,法庭开庭坐在角落埋头做笔记的那类小公务员。对了,那时候的蒙恬就在干这事。

从此细枝末节处,似乎我们能窥出些许端倪,发现些许共通。

没错!在秦国那些后来位极人臣的大人们,他们的起步大多是从接触了解刑狱开始。这要和当时的第一把手嬴政崇尚法家联系起来就很好解释了。正是因为自己的领导特别好这口,并将刑狱视作治国根本,这才有了千千万万想入官场的人从此起步,封建社会上行下效,帝王的喜好可以决定很多事情。

更可见蒙家能经历四朝不衰,在培养后代方面是很有一套的。比方身为大将的蒙武却让自己儿子去当最底层的书记员一说。但不用担心,从基层历练本来就比较能培养人,又何况,此时做着机械工作的蒙恬本就非凡品,是金子总会发光。

老子蒙武死后,蒙恬很自然被任命为大将,攻打齐,大破之,封为“内史”。请注意,这是个相当有实权的官,内史职责掌管京师,有点类似后来的京兆尹。

大秦帝国成立后,蒙恬又领三十万兵驱逐戍狄,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地区。接着他又接到上级最新命令,领了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了京师。

上级的核心命令是要修筑一道屏障确保大秦帝国的万年基业。于是蒙恬开始垒墙。这建筑规模实在是太宏大了,非长年累月耗费数万众劳力不得完成。建设的时候,他要召集民工来扛石头搬砖头,另外城建到哪里就要把那些外族人赶到哪里,这也不是件轻松的活儿,这样还没完,光赶是不够的,狗急了还有跳墙的时候又何况是那些生性彪悍的胡人,赶着不走,那么就打到你走。

光阴眨眼过,不小心已经十余年,建造了的长城绵延万里壮观至极,此城池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建设的过程极其艰辛痛苦,风风雨雨、烈日寒霜。

就这样,蒙恬这么多年来大致干了这几件事:装壮丁、修城、赶胡人、打胡人。

在蒙恬在外十余年风吹日晒的同时,他的弟弟也没有闲着。

嬴政到此已经对蒙氏一族的贤能与忠诚推崇备至。毕竟人家的功勋能力在那里放着,十余年的辛苦任劳任愿。这样的人才,换作哪个领导也是要点头称赞的吧。

或许嬴政在接到边关那一封封报告说是今天又打跑了多少胡人,赶跑了多少胡人的奏报时,欣慰的同时会感慨:这么一位能干的人,只是可惜离我太远了。这么一想,嬴政的眼光开始往近了放。

好,蒙毅!蒙恬的弟弟,蒙武的儿子,蒙骜的孙子,就是你了!

自此,蒙毅也开始崭露头角。虽说开始有靠家族威望的嫌疑,有那么点裙带关系,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姓蒙的还真有对得起他蒙氏子孙的头衔。

嬴政提拔蒙毅为上卿,这是蒙家又一位极度殊容获得者。说这家人世代公卿,还真是一点都不夸张。嬴政十分重用他,出则同车,入则御前,可谓是形影不离。

此兄弟二人获此重用殊荣,真可谓是光耀门楣,连神祖牌都比别家光亮几分。当时的朝中出现这样的情况,“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到此,即便没有后来残酷的史实摆下来,我们就当是看个虚构的故事,我也想乌鸦嘴一把。凡事胜极必衰是天道。蒙氏兄弟,一个在内一个在外,已经到了功震朝野宠极一时的地步。朝中诸将臣,真是又羡又艳,却又自知无法与这兄弟二人争宠分权,如此一来即便是想嫉妒也只能偷偷放在心里。

有蒙毅在,有蒙氏的威名在,即便是有伪诏撑腰,使者和王离也不敢随便杀蒙恬。

扶苏死后,蒙恬一方面悲痛,一方面上疏嬴政。至于蒙恬未被强行处死的另一个原因,可能就牵涉到当时的法律流程。给帝王的上疏递上去了,在未得到帝王亲笔批示前,上疏人谁都不敢动。

扶苏最重要的是他嬴政长子的身份。古人讲究大义的名分,要出师有名。

蒙恬你就等着吧,你的上疏会有答复的。

扶苏身死的消息被传到沙丘。其实严格说来此处已绝非沙丘,嬴政死后皇帝的行驾一直在继续前进,估计那使者来回传书的几十日已快接近咸阳。

赵高闻言大喜,这位是最有理由欢喜的,他策动谋反竭力促成,到此刻终于扫清了计划中最大的绊脚石。要知道扶苏虽然手无兵权,但此人一日存在对胡亥登基就是最大的阻碍,他不死胡亥就不敢登上龙座。你想,即便登上去了,也是个冒牌的继承人啊。李鬼一碰到李逵,自然吃不了兜着走。

扶苏最大的作用不是他这个人,而是他正牌皇位继承人的身份。只要他在蒙恬就可以大义之义,用兵马打回咸阳,这真是太可怕了。之前蒙恬不反是受家族枷锁的束缚,现在扶苏已死,他就算想反也失去了造反的由头。

赵高这么多日来一直忧虑蒙恬会不会联合扶苏造反,现在扶苏已死,蒙恬必不会反,心腹大患已除,他怎能不大喜过望。

胡亥与李斯听闻扶苏身死的消息也很高兴。这就让人觉得有些发冷。这扶苏可是胡亥的哥哥啊,同不同母不论,至少都是同一个老爹吧。虽说史书中频频有帝王之家亲情骨肉如草岌的记载,但每一次看到我都觉得发寒。权利的欲望让人弑父杀兄屠戮骨肉,血亲这种东西在权利面前变得苍白到悲哀。人因此变得非人,不如禽兽。

至于李斯,他竟在这条自己的不归路上走得这么酣畅淋漓,我真是无语。

再说胡亥高兴之余,立刻表示要释放蒙恬。这看来无稽其实好理解,毕竟对于胡亥这只李鬼而言,他唯一忌惮的只是真李逵扶苏。

而赵高就不同,他极力否决释放蒙恬。此人深谙世情,于权谋之术知之甚深。李斯表示同意,篡位三角中第一次出现了两方联合反对另一方的局面。

在胡亥的角度,蒙恬活着比较好。而赵高和李斯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权势富贵,杀掉扶苏只是第一步,他们更忌惮的是蒙恬,确切地说是蒙氏一族在朝中的威信。他们明白,若想在日后权倾朝野,就必须铲除蒙氏。

就这样,胡亥表示要释放蒙恬的提议在赵高的反对和李斯的默许中被否决。

时间很凑巧,正在这时候,一个人突然回来了。

说回来,就表示这个人之前一直在,只不过是中途出去过,现在又回来。

那这个人是谁?又是何时出去的?出去干什么?

这个人就是蒙毅。此人的发迹生平前面已经说过。既然嬴政对其宠信有加,到了出则参乘的地步,那始皇人生告别游自然有他陪同。为何说到沙丘、说到诸事却总无此人身影出现?事情要从嬴政走到平原津生病开始说。

嬴政第五次巡游归途中,车行至平原津他就生病了,于是这位后半生致力于求仙问药的疯魔人物,一不看病二不喝药而是下令让身边最信得过的蒙毅去祭祀山川之神,祈求保佑,以求不药而愈。

访问神仙的路途无疑是遥远的,所谓任重道远就是了。电影《神话》里,成龙扮演的蒙毅,在这个过程中还顺便谈了场绵延千年却莫名其妙的恋爱。

我们这里,蒙毅回来时候要更晚一些,且时机不巧得很,根本就是自己往刀口上送。

蒙毅受嬴政之命祭祀山川到底耗费多少时日,据实考,估计是一个多月。这三十多天蒙毅奔走在外忙于祭祀神仙,赵高、李斯、胡亥三人则抓紧时间干了以下几件事。

其一,由赵高提议,三人达成共识,决定篡位。

其二,毁灭真诏书,立下伪诏。伪诏有二,一封派遣使者送往上郡令扶苏、蒙恬自尽,另一封立胡亥为太子。

其三,更换车驾护送人员为李斯家臣舍人。

所以,此刻蒙毅回来面临的就是人物两非的局面。嬴政已死、扶苏已死、蒙恬被囚,大势已去。

蒙毅想不到自己只不过离开一个多月,就山河变色,他震惊于眼前局面的同时,赵高却对他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蒙毅不仅得罪过赵高,还差点要了他的命。

二人之过节前面已经提过。“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此仇不报非赵高!兼之蒙氏一族是赵高把政弄权的最大阻碍,旧恨新仇,就今天一并清算了吧。蒙毅,我告诉你!对你的仇恨,我赵高不曾一日忘怀。时至今日,赵高非昔日赵高,蒙毅亦非昔日蒙毅。要杀你根本不费一兵一卒,口舌足矣!

赵高对胡亥如此说道:“臣侍奉先王之时,曾听闻陛下欲立您为太子。蒙毅却上疏坚决反对。要知道您的贤能才干那是众所周知,蒙毅明知如此却劝阻陛下立您为太子。这样不忠惑主的罪行,臣以为蒙毅该杀!”

“那蒙毅真这么说?”胡亥有些疑惑。

“这是自然,臣以人格保证!”赵高赌咒发誓。

“蒙家功勋显赫,于我大秦世代有功,轻易杀戮恐怕不好……这样吧,先让他自己去个清净的地方好好反省反省吧。”

胡亥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就这样,蒙毅被囚禁于代(地名),落得与他哥哥蒙恬一般下场。

史书中记载了大量秦二世的荒淫暴政。其实读史要凭良心,胡亥这个人还不是那么糟糕无能。至少到现在他还是比较清醒的。他不杀蒙恬与蒙毅,原因可能有二,一是他私心根本就不想杀这两位辅国良臣,二呢就暗黑点,他觉得此时还没登基,所谓根基不稳就擅杀重臣,怕引起朝中大臣的非议甚至反对。

历来,君臣之间就从不是协力的共体。貌似和谐的二者,其实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有人形容过,权利如同看不见的绳索横在帝王与大臣们之间,双方一直在拔河。力量绝不可以一边倒,否则就要出事。作为帝王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处理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

或许天下第一的始皇嬴政不需要学这些,他统一天下的伟业与暴戾乖张的性格可以让他独断专行。但胡亥不行,他比不了老子,就必须在其他地方补足。比方,身为还很嫩的太子就必须顾及到朝中诸臣。

这点上赵高看得就远没有胡亥透彻,他一心想着报仇想着扫清自己路途上的障碍,却看不到贸然行事可能带来的可怕后果。这是赵高身为小人的局限性,也是他愚蠢的一个表现。日后在这两个方面,赵高也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第三章 二世即位

扶苏死、蒙恬蒙毅被囚、胡亥储君身份已定,要做的自然是日夜兼程赶回咸阳。嬴政可实在是拖不下去了。日夜与臭鱼为伍,这都多少天了啊!不敢想象。

赶到咸阳后,嬴政的死讯才得以诏告天下。此刻李斯方拿出伪造的第二封诏书,当着朝臣的面宣布受始皇遗命,立胡亥为太子。丞相说的话,大臣们自然无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