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其他电子书 > 郝莲娜职场蜕变记全 >

第41章

郝莲娜职场蜕变记全-第41章

小说: 郝莲娜职场蜕变记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真的相信,相信:我们一路上有阳光!



 115。相关媒体报道

新民晚报:出版零距离草根当名家——北京图书订货会看流水线打造作家

“我要出书,但我不认识出版社,也没有圈内人引荐。”这曾是很多怀揣“出书梦”的普通人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

出书不难展露才华

昨天是2009年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展的第三天,“打造畅销书籍,帮草根作家成名”专场格外引人关注。北京博集天卷图书公司用发掘、运作“草根”作品的事实宣告:如今的市场环境很公平,非但出书不难,畅销也可期许,只等你展露才华。《杜拉拉升职记》第一、第二本,加起来有近100万册的发行量,小说《浮沉》也有40多万的发行量,出版商赚得盆满钵满,作者也是名利双收。昨天下午,又一名新人宋丽晅携新著《不认输——赫连娜职场蜕变计》到现场宣传,小说紧扣职场新人过冬的主题,积极励志。



帖子升格新书雏形

宋丽晅将自己的亲身出书经历告诉记者,并认为这类模式可以复制:自己闯荡职场十余年,拥有五星级酒店管理、以及时尚、专业美容类杂志编辑等从业经验,目前开了化妆品公司,平时爱好文学写作。自己原是“红袖添香”网站的读者,耐不住好奇,有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从2007年4月开始发帖,第一部帖子写到10万字时,点击率也到了10多万,作者引起了网站重视。第二部帖子刚刚开头,编辑将这批帖子升格为收费阅读,本书的雏形即是那时开始的,不久后随着点击率的攀升到70万,就被告知有出版商感兴趣。出版过程中,帖子的原名《PR魔女修炼记》被修改成《不认输》,贴上了职场小说的标签。出版商进一步地打磨包装。“不跟风;从短篇写到长篇;先写自己最熟知的生活。”是宋丽晅的体会。



超高点击乐观其成

红袖添香总编辑毕建伟认为,草根作品的核心内容获得肯定后,细节也有待加工。网络阅读和纸面阅读也有差异,前者的行文需要更明快,修改成线下的出版物后,有些桥段需要修改,如需要翻拍电影电视,还有画面感等要求。博集天卷总经理刘洪透露,本书原稿来自于红袖添香网站,职场女性占据了红袖添香的读者的主体部分,网站发掘了一批优秀的职场类小说。《不认输》即属于此批小说中的优胜者。本书还同时被行业里最强的两家出版机构看中。在刘洪看来,每个行当都有每个行当的故事,也有愿意表达的作者群。他们的编辑也经常去红袖等原创中文网站“打探”,超高的点击率已经初步预示了光明的出版前景。

活动主办方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表示,中心能为草根作家的版权保驾护航,上官方网站填表登记完全是免费的。中心还作为桥梁,连接起海量的草根作者和寻找新人的出版社,双方签约后才收取佣金。



北京青年报——就业寒冬让职场小说走红

本报讯在目前全世界经济萧条的情况下,从1月7日到1月10日历时四天的2009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无异于今年书业的温度计。根据订货会组委会的统计,此次订货会参展出版社达到533家,民营书业74家,都比上届524家、56家有所增加;图书成交码洋25。1亿元,比去年23。1亿元增长两亿元,图书馆现货采购当场电脑显示8100万元,比去年6500万元增长1600万元;其中金融危机反而造就职场小说和心灵类图书持续走红。

2008年,《杜拉拉升职记》、《狩猎》、《浮沉》等一系列畅销书掀起了职场小说阅读的第一波风潮。业内人士认为,2009年在失业危机下“深度职场小说”以及心灵抚慰类图书将会持续受读者关注。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图书订货会上重磅推出了《不认输——赫连娜职场蜕变计》等职场小说,并以一场“职场新人过冬方法”辩论赛为新书首发。该书策划人一草称,当下正处于职场冬天,对于抵抗力较弱的职场新人而言,他们如何过冬已成为一个社会性话题。职场新人面对寒冬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积极迎战,另外一种是利用萧条时光充电择日再战,但不管是什么方法,“不认输”的精神是必须的。“当我们看了太多‘职场生存手册’、‘商战胜经’后,今年或许更需要的是给他们传达一种永不言败的力量,特别对于刚入职场的新人而言,在冬意正浓的当下,斗志精神远比那些生硬的说教来得更有意义。”



武汉晨报——北京书市燃起冬天里的一把火

白领“过冬”,职场小说火了

前两年红遍大江南北的三种类型小说玄幻、穿越、盗墓今年全部跌入谷底,以《杜拉拉升职记》等畅销书掀起了职场小说阅读的第一波风潮。随着金融风暴、裁员危机带来的压力,白领们不再沉溺于虚幻的消遣之中,而是在阅读中积极充电、提高自我,这也让职场小说在2009年最引人关注。

2008年,《杜拉拉升职记》、《狩猎》、《浮沉》等一系列畅销书掀起了职场小说阅读的第一波风潮。《杜拉拉升职记》第一、第二本,加起来有近100万册的发行量,小说《浮沉》也有40多万的发行量。在这种背景下,一批草根白领写作者纷纷现身说法,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写成文,而更多读者也希望从这些图书中找到自己实用的生存法则。

《不认输——赫连娜职场蜕变计》,紧扣职场新人过冬的主题,积极励志,该书作者原先即在网上发帖,名为《PR魔女修炼记》,然后被修改成《不认输》,贴上了职场小说的标签。作者表示,“自己不是跟风,而是从短篇写到长篇,写自己最熟知的生活。”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即将出版《思科九年》,作者曾经是思科公司的王牌销售员,现在退隐江湖,远赴澳洲读书,在这本30万字的长篇小说中,他几乎将自己的思科的每一点感悟都细细说来,字里行间全是职场沉浮后的沧桑与哲理。

磨铁图书即将出版的《人事总监》、《财务负责人》等一系列具体职位描述的小说的出版,职场小说将越来越具体和深入,“人事”问题是职场社会的最高机密,被世界500强企业的内部人士一次次用文字的刀尖挑开其神秘面纱。

 116。相关访谈

出版编辑访谈——深度解读《不认输》

问1:《不认输——赫连娜职场蜕变计》和《杜拉拉升职记》、《浮沉》的区别?

答:《不认输》是《杜拉拉升职记》和《浮沉》的出版团队精心打造的又一职场励志佳作。这本书的定位以及核心卖点非常清晰独特。相对而言,《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百科式培训教材。适用于20岁到45岁职场各个级别的人士,无论菜鸟,还是有一定经验的员工,还是职场老手。都能轻而易举从《杜拉拉升职记》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工作技巧和感受。《浮沉》更侧重于文学故事性,讲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外企生存潜规则和企业间商战的故事。《不认输》则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有《杜拉拉升职记》的职场生存培训的案例,也有个人成长精彩故事。从内容上讲,也更适合即将踏入职场和职场新人阅读,可以给这群人智慧的启迪,奋斗的动力。

问2:如何理解本书标签语:职场新人由平庸蜕变成精英的励志小说,温暖人心,提升斗志?

答:本书的主要读者群是职场新人,也就是即将踏入职场到在职场上打拼3年以内的人。这部分人对职场的抗压能力最小,对职场难度的感受最敏感,对职场成功的****最强烈。《不认输》正立足于此,讲述的故事就是一个职场新鲜人从畏首畏尾,无所适从,到调整心态,学会技巧,终于成功蜕变为游刃有余的职场“魔女”的经历。我们希望这本书可以成为给职场新人打拼带来斗志的鼓励,并且给予他们方向和力量。

问3:读者读完《不认输》后可以获得什么?

答:《不认输》首先是一部小说,所以优秀的文本和精彩的故事是她第一属性。这个故事,无论职场部分,还是情感部分,都可以获得职场新人的共鸣,主要点也是集中在对职场的无所适从到游刃有余这样的历程,可以给新人们动力和斗志。还有就是情感的支离破碎到功德圆满。这些是软的部分。同时因为本书还有大量的职场生存规则的罗列,也可以“硬性”提升很多职场新人的能力。

问4:《不认输》曾经同时被《圈子圈套》和《杜拉拉升职记》的出版方选中,幕后有什么故事:

答:本书原稿来自于红袖添香网站,职场女性占据了红袖添香的读者的主体部分。因此红袖在关注到职场类图书的畅销后,果断举行了职场图书征文大赛,发掘了一批优秀的职场类小说。《不认输》即属于此批征文小说中的优胜者。关于本文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今年国庆前一天,红袖编辑向畅销职场书《圈子圈套》的策划方推荐了本文,长假结束后,在没有等到对方回复的情况下,再次向另一超级职场畅销书《杜拉拉升职记》的出版方的我们推荐了此文,3个小时后便得到肯定答复。结果就在双方达成合作意向的半个小时后,《圈子圈套》出版方也表达了愿意出版的想法。能够同时被行业里最强的两家职场小说出版机构看中,也凸显了本书与众不同的出版价值和畅销前景。



作者访谈

1、你曾经有丰富的职场奋斗经历,也积累的大量职场生存、晋升技巧。现在正处于职场冬天,对很多职场新人而言,你有什么样的建议

答:首先要明确的是“别人能做的,我也能做,别人能做好的,我能做得更好。”这不是争强好胜,而是一种鼓励,是一种不认输、不放弃的态度。

身在职场,抱怨和牢骚是最没用的,怨气不如争气:要去达成自己的目标,你就必须从自身找问题去解决和推动,你要务实,要心态平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寻找新的路径和改善方法。当你最终达成结果时,你会发现你已突破了以前固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反而因为工作中的种种受限而开辟出全新的思路,不但升华了自己还带动影响了他人!这就是不认输的个性带来的机会。

如果说怎样才叫不认输?不认输是不是就是争强好胜?不拼个你死我活绝不放手?不是!其实很简单,不认输就是不放弃!我比较喜欢一句话——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放弃。有希望也许会有失望,但放弃希望就永远绝望。成功者决不放弃,放弃者决不成功。



2、现在也有另外一种观点,那就是面对职场冬天,对还没有做好的职场新人,特别是应届大学生,不要迎难而上,而应该韬光养晦,蓄势待发,等经济环境好转的时候再作为。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答:我觉得韬光养晦虽然说得比较好听,但其实是一种逃避,你可以说现在是职场冬天,但是,你难保2年后,就不是冬天?1929年美国的经济危机,持续了4年,因为战争拉动,才有所好转,而现在是世界范围的危机,很难说几年才能恢复。那么你可以继续读博,读博士后,但是,你永远不能因为天冷而不出门吧?在你躲避寒冷的时候,别人已经练就钢筋铁骨了。等冬天真的过去了,你是新人,他是上司,你的心态依旧会不平衡。

而且,我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大大落后于职场需求,除了医科等技能的专业外,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