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北地枭雄 >

第104章

三国之北地枭雄-第104章

小说: 三国之北地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胜负已分,弃剑。”
    辛秋白没有丢弃她的剑,她迟缓的低头看了一眼肩窝的剑伤,随后又抬眼看着祖昭,眼神欲睁而又无力。
    “我,不会,弃剑。”
    辛秋白脆弱的说道,突然,身形猛然向前挺进。
    祖昭万没想到辛秋白居然会选择自残,本能的收回了自己的剑,避免辛秋白扑过来时直接让剑贯穿其肩骨。
    辛秋白就像是一片凋零的枫叶一样,在寒风中被撕裂、被蹂躏,然后摇晃着坠落。她的身体迎面向祖昭靠来,祖昭以为其快要昏迷过去,于是没有再躲闪,准备伸手去接住她。哪里知道就在这个时候,她染血的嘴角冷不防扬起一抹如同罂粟花一般的冷笑。
    “你,中计了。”
    她的身体仍然在坠落,但是拿剑的手却忽然提了起来。
    祖昭大惊,着实没有料到辛秋白竟顽强到这种地步,脆弱就像是干枯树叶一般的身体,还会在昏迷的最后一刻豁出命的拼死一击。他此时想要躲闪已经太迟,毕竟重心前倾准备去接人,辛秋白只需挺起手中剑扑过来,剑刃自然而然就会刺穿自己的腹部。
    难道……竟然让一个女子暗算了……
    一声闷响,祖昭感到自己腹部受到坚硬之物撞击。
    “叮铃”又一声脆响,那是一支剑坠地的声音。
    辛秋白倒在祖昭的怀里,脸颊贴在他的胸膛上,彻底昏迷过去。
    祖昭愣在原地许久,脸上满是错愕之色。
    不远处,李信飞奔而来,他神色同样异常进场,正要探手去扯开辛秋白。
    祖昭缓缓的开口说道:“无妨,她已经昏过去了。”
    李信惊诧不已,他分明看见辛秋白提剑刺向祖昭,旋即关切的问道:“祖兄弟,你……你现在怎么样?我马上去找医工……”
    祖昭语气不变,徐声说道:“不必了。”他脸上的错愕正在慢慢消散,换上的是一种平静,顿了顿之后接着又说道,“我没事,她,用的是剑柄。”
    李信怔了怔,低头一看,发现坠落在地的剑果然是女贼的剑,而祖昭背后也没有任何染血的地方,这才放下心来。他叹了一口气,一脸郁闷,说道:“这,这叫个什么事?祖兄弟,不是我多嘴,适才你明明有许多机会取她性命,为何偏偏要一让再让。”
    祖昭不动声色的说道:“我说过,她知道许多重要的情报。我不希望这条线索再断掉。”
    李信甚是疑惑不解,追问道:“到底是什么线索,你到底在追查什么事?”
    祖昭稍微用力将辛秋白抱了起来,一边向屋内走去,一边说道:“稍后我会详细告诉献岩兄,不过眼下还得先善后。”
    李信颇为急恼,但也没有那么沉不住气,于是没好气的叹了一口气,旋即招呼众随从协助驿站众人救治伤员。
    次日天明,李信派人去附近镇上寻人到驿站帮忙,一番忙碌之后,这才张罗启程继续赶往徐无县。直到上路,辛秋白依然昏迷不惜,不过经过一夜的休息,气息上有所缓和。只可惜祖昭、李信一行出发时没有准备马车,一个昏迷的女贼着实不好处理,最终祖昭自告奋勇,愿意与女贼同乘一匹马,并且就让辛秋白坐在自己身前,依偎在自己怀里上路。
    李信再三要求最起码将女贼双手捆缚,以免路上对方醒来又会作乱。
    不过祖昭却没有这么做,一则是出于启程过程中的方便,二则他相信以辛秋白目前的状况几乎不可能再作乱。当然,除此之外,他心中冥冥有所觉察,辛秋白理应不会再试图加害自己,如果真要取自己性命,昨日夜里最后一剑绝不会临时调换头尾。
    调换剑的头尾,这可是一个十分刻意的动作!



第11章,徐无之议
    次日下午,祖昭一行方才返回徐无。
    祖家庄听闻祖昭承蒙郡府出面调节,得以暂时脱身戴罪立功,上下无不欢喜。
    祖湛、祖季、祖成等人早早来到北郭亭外的官道上等候迎接,没过多久,就连陈县君与安阳亭张家也都闻讯赶到庆贺。正好祖昭、李信急着商议抽调义勇前往驰援郡府,索性就趁着大家欢聚一堂之际,顺便将此事拿出来讨论一番。
    昨天上午在无终县郊外遇到申元一行后,李信当时便派人赶到徐无先行通知。这会儿祖举、陈县君以及张家众人心中多少是有所准备,并且同时也先进行了一番讨论。陈县君的担忧与祖昭昨日夜里对李信所说的如出一辙,徐无周遭频出事故,又有胡马随时犯境的威胁,着实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祖昭既然能考虑到这层问题,自然也有应对的办法。
    在祖家庄中堂大殿上,他向众人提出可以暂时分兵两部分,自己统率祖家本门子弟,再另外汇集部分自愿通往的义勇,约计四百余人,其中骑士两百、步弓手两百,尽快随李信赶回郡府平刚县。而在抽调这四百义勇的同时,县府继续发布公示招募义勇,按照每期两百人分批次组织训练和安排编制。
    之所以要分批次招募,一则是不能确定郡内平叛之战具体会进行多久时日,二则也考虑本县经济实力问题,徐无县今岁招募八百义勇已是各大豪绅承受的极限,再若要增加在义勇身上的开支,对他们而言还不如直接分给犯境盗贼。前者是实打实要捐出去,后者未必会真的来犯徐无县。
    听完祖昭的提议,陈县君虽有一些疑虑,但尚且还在他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于是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至于张家、祖家两大豪绅家族,对此十分赞同。张家不必多说,反正这次调往郡府的又不是张家人,祖家要“挑大梁”那就由得去,少一半义勇编制,还能减轻他们每日供应钱粮的负担,何乐而不为。
    若是换作平常,祖家同样会有像张家这样的小心思,但眼下却大有不同。
    挑明了城南赵家串通车骑将军张温试图办祖家一个罪名,这会儿大公子祖昭还是戴罪之身,若不尽心尽力做一番保家卫国的事业,不仅会让郡府难看,更会坐实了张温所治罪名。当然,抛开这一层不说,此次祖举还是很期待祖昭能立下一份汗马功劳,今岁察举因为太守出事到现在都没确定一个名分,如今郡内动乱,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岂能不好好把握。
    祖举唯一担心的,还是祖昭的安危,他毕竟中年丧子,如今家中嫡传就只剩下祖昭这个孙子,兵家凶事,提心吊胆总是不可避免。好在如今他还是能想开这一点,毕竟过去几个月里自己见识到祖昭的能耐,再者三代军人世家,若连这点胆魄都没有,简直就等同于有辱门风了。于公于私,此事是再无其他选择。
    之后,中堂大殿上又商议征调义勇的细节,包括如何策动所为自愿同去的义勇,驰援郡府的义勇装配何等兵甲,沿途所需的钱粮物资,以及队伍相关的统领问题等等。祖昭年纪虽然不大,但毕竟于郡内颇有声名,此在文韬武略皆有体现,成为徐无驰援郡府的义勇队领袖当之无愧,然则即便如此,也还需要另外几人担当副手。
    堂下祖季、祖成等人平日相熟的几名子弟纷纷自告奋勇,不过祖昭在深思之后,决定让祖季暂时留下,只让祖成一人随行。另外再算上韩当、古丽娜尔和叔辈中的祖陵三人即可。之所以如此安排,他认为徐无县未必十拿九稳周全,几个月前胡贼能够扰境,眼下郡内大规模动乱之际,显然更是趁虚而入的时机,家中无论如何要留下一些能上阵杀敌的人。
    祖季对祖昭言听计从,又颇有勇武之力,但毕竟太过年轻,而且又头脑简单容易冲动。此次驰援郡府不止徐无一县,届时必然会统一归辖郡府领导,万一祖季战时又犯倔脾气,只会误了大事。祖昭希望祖季能在家中好好历练一阵,待到成熟后再外出闯事业不迟。
    其他细节相应讨论,纵然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彼此心中多少算是有一个底。
    最后,祖昭十分认真的向李信询问关于各县征调驰援郡府的义勇,在屯驻郡府期间粮草供应的情况。这是十分重要的事,总不能让各县义勇自备粮草,否则别说各县无法继续招募填充兵力,而且这种长途跋涉的后勤供应,也会无形中加重各县负担。
    李信有几分疑虑,他说道:“诚实说,在下临行前郡府那边倒是没有交代此事,不过,料想既然是拱卫郡府,平叛郡内,自然不可能让各县负担多余的钱粮。此事再不济,州府也会派下相应物资。还请诸位安心。”
    祖昭沉思一阵,他心中终归还是拿不准,自己可不喜欢做没有把握的事。
    前天在平刚县他是亲眼目睹郡府当下的情形,别说郡府紧急招募义勇十分困难,一旦文丑、田楷二人带领残部回城之后,到时候只怕会更添负担。到底右北平郡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又常年与胡人纠缠不清,财力薄弱。
    万一各县驰援郡府的义勇到平刚县后,粮草不够用,不仅无法维持各县义勇的士气,甚至还会发生哗变。于事无补不说,还会倒添堵,实在是吃力不讨好。
    但现在过多猜疑也没有任何益处,只能且走一步算一步,希望郡府和州府能知晓目前局势严重性,不会舍不得拨下一部分粮草来。
    微微叹了一口气,他说道:“希望一切都能顺利。”
    李信其实心里很没有谱,他这段时间一直在郡府,对郡府的情况再清楚不过,说到底自从发给文丑都尉讨伐昌城县的粮草让太平道贼众劫持后,郡府库存损失极其严重。纵然这会儿尚有部分余粮,但想必也不会太多。
    他没办法把这个情况提前告知在场众人,同样抱着且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态,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当务之急最重要的还是尽快把兵力调往郡府,只要郡府尚在,多少能够在人心上得以稳固,不至于让右北平郡彻底陷入混乱。
    商议已定,约定明日一早再邀请县中三老共同决议。
    祖昭安排李信一行人在庄上休息,出来后便又去了一趟后院找韩当。
    自令支县讨贼回来,韩当暂时留住在庄上,前阵子原本是要离去的,正因为后来祖昭入狱,韩当为了方便出力,于是继续留住了一段日子。祖昭见到韩当,将郡府及郡内的情况详细陈述一番,力邀其能够同往郡府出一份力。
    韩当本怀着一腔热血,若不是因为在令支县遭受通缉,这会儿理应加入令支县备盗义勇之列。郡府蒙受贼难,不仅匹夫有责,更是用武之地,他丝毫没有犹豫,当即便答应下来。
    回到内院居所,祖昭闲暇无事,又无睡意,于是将之前讨贼时所穿戴的板甲取出来,仔仔细细研究一阵,并记录一下应该修改的地方。正聚精会神钻研到一半,门外走廊上忽然传来脚步声,不一会儿便出现一名小女仆。
    小女仆站在门外,先抚了抚急促不已的胸脯,平息下来后方才开口说道:“大公子,大公子,那个,那个女子已经醒过来了。”
    祖昭立刻站起身,快步来到门外,问道:“她可有闹事?”
    小女仆摇了摇头,说道:“那倒没有,不过,不过她要吃东西。我们已经给送了一些热粥和饼,但是她好像很饿,吃完了还要吃。”
    祖昭缓缓的的颔首,随即无所谓的吩咐道:“行了,她要吃多少就给她多少。你先去,我稍后便过去一趟。”
    小女仆应了一声,转身小跑着离去。
    祖昭回到房里,本打算耐着性子把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