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焚清 >

第263章

焚清-第263章

小说: 焚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焘逼着张啸林亲手杀掉曾国彰,不仅是要曾国彰的命,更是要诛杀他的心!
曾国彰摇头叹息:“啸林,你动手吧,我不怪你!生死面前的抉择,只有大英雄才拿得住!从我收留你那一天,我就知道,你不是英雄!啸林,今天你杀我,已经亏了名节,不过,这只是小节。我是怕你有一天,会亏了大节!啸林,你可要记住了!”
叶焘瞪着张啸林:“你还愣着干什么!”
张啸林一声怪叫,举起鬼头刀,向着曾国彰猛劈下去。
刀光起处,曾国彰首身分离,人头滚落在地,身体却是巍然不到。一腔热血喷洒出来,淋了张啸林以身,
张啸林扔下鬼头刀,瘫倒在地。
曾国彰对张啸林的预言不幸而言中,四十年后,二战爆发,张啸林沦为rì军的帮凶,帮助rì本侵略军镇压抗rì武装,丧失民族大义,彻底沦为汉jiān。最后,被抵抗组织铲除,不仅丢了xìng命,而且遗臭万年!
曾国彰的头颅,面向鳌头崖,却是面带微笑。
在他闭眼前的一瞬间,他看清楚了,山坡上那个身着西服,冲杀在千军万马中的人,不是孙文!
那是他在大海中救起来的那个自称是朝鲜东学教古罗堂的堂主金城武!
曾国彰相信,那个年青人绝不是什么金城武。曾国彰不知道他究竟是谁,但是,曾国彰感到欣慰——这个人,他救对了!
叶焘冲着曾国彰的尸身,发出狞笑:“捉拿孙文者,赏万金,封万户侯!”
淀山湖边的清军,不管是定武军还是琼字营,不分建制,也不分值守,全都嚎叫着冲上了山坡,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山坡上那个身着西服的人,这个人的人头,将给这些清兵清将带来他们做梦都想不到的荣华富贵!
鳌头崖周边清军的包围圈崩溃了,原本密不透风的包围圈,变得百孔千疮,没有人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所有的人都冲上了山坡,去捞取那千载难逢的大富贵。
而叶焘对战场的混乱却是视而不见。他知道,他如果继续要求兵丁们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就是挡了他们的财路。官兵们会对他怨声载道,他这个大帅就不好当了。
不过,叶焘也无所谓,反正,那个身着西服的孙文,已经陷入了清军的汪洋大海中,他逃不出去了。
叶焘的目标只有一个——孙文,其他革命党人都是小意思,跑几个出去,也成不了什么大事。
山坡上,革命军死伤惨重。
曾国彰已经死了,革命军的冲锋显得毫无意义。
但是,活着的革命军仍然在顽强战斗,他们的战斗,不是为了营救曾国彰,而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着身着西服的周宪章。
他们都知道,这个身着西服的人不是孙文,而是大清国的湖广提督周宪章!
但是,他们自动收缩到周宪章周围,用手里五花八门的劣质武器,顽强地与清军拼杀。子弹打光了,他们就用大刀长矛,甚至是用牙,与清军死拼。
蒋乃武身上五六处枪伤,浑身血肉模糊,但仍然是死战不退。
一群清兵从右侧的丛林中冲了过来,蒋乃武扣动扳机,枪里却没了子弹,蒋乃武大喝一声,扔掉了步枪,抓起一把大刀,冲向清军。
蒋乃武砍倒了一个清兵,杀红了眼的清兵却是毫不退却,端着明晃晃的刺刀,蜂涌而上,把蒋乃武围在核心。
蒋乃武被十几把刺刀刺倒在地,清兵乱刀齐下,把蒋乃武刺成了肉泥。
硝烟弥漫的山坡上,枪声、炮声、呐喊声,渐渐远去,成为了历史的背影。
这道山坡,成了革命军的绝唱之地!
淀山湖战斗,是革命党向清廷发起武装暴动打响的第一枪!这场战斗,以革命军完败而告终,三百多革命党人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然而,这场战斗拉开了革命党武装暴动的序幕,从这一天开始,革命党人在中国的大地上,发动了一场又一场可歌可泣的武装起义,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中国的大地。
革命党的起义,总是那么绝望,每一场起义,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然而,经过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流血,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透过鲜血,看见革命党人,看见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大势所趋,民众的意识逐渐清醒。
1911,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革命党人,终于毕其功于一役,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清廷轰然倒塌,两千年的帝制落下尘埃。
……
辽西,新民府,赵家庙。
太阳sè朦朦亮,熟睡中的赵巧儿猛地坐了起来,望着窗外的朦胧的晨光,怔怔发呆。
她的身边,柳英淑揉着睡眼朦胧的眼睛,从被窝里坐了起来:“赵姐姐,怎么了?”
自从回到赵家庙,秦氏老太太、赵巧儿、柳英淑三人相依为命,因为有张作霖罩着,粗茶淡饭的rì子,倒也是衣食无忧。
只是,赵巧儿常常从睡梦中惊醒,无神地呆坐,一坐就是一整夜。
秦氏老太太怕赵巧儿有个什么好歹,就让柳英淑陪着赵巧儿睡。
赵巧儿低声叹息:“我好像看见宪章回来了。”
柳英淑的眼角湿润。赵巧儿想念周宪章,柳英淑自己何尝不想。
“姐姐,天还早,再睡一会儿吧。”柳英淑低声劝道。
“你睡吧,我睡不着。”赵巧儿起身,穿上外衣,下了炕。
柳英淑摇头叹息,也穿上了衣裳。
赵巧儿走到门口,突然停了下来:“英淑,我好像听见门外有人!”
柳英淑吓了一大跳,屏住呼吸,竖着耳朵,仔细倾听。
门外,晨风细细,草木摇曳。
“没听见有人啊。”柳英淑小心地说道。
“别说话。”赵巧儿伏在地上,耳朵贴在地面。
柳英淑脸sè发白,急忙跟着赵巧儿,把耳朵贴在地板上。
这是她们跟着周宪章学会的听风之法,作为军人的女人,她们很熟悉这种方法。
地面上,传来沉闷的马蹄声。
不是一匹马,而是一群马!
是一个马队!
马蹄声由远及近,向着家门而来。


 第111章 进园子

    柳英淑脸sè慌张:“赵姐姐,有大军来了,是不是张作霖带着章军弟兄们来了!”
门外,响起了战马的嘶鸣声和吵杂的人声。
赵巧儿和柳英淑急忙来到窗台前,透过窗缝,向外看去。
窗外,院门已经洞开,无数衣甲鲜明荷枪实弹的清兵冲进了小院,在园子里摆开队形。
小院周围,旗幡招展,烟尘激荡,在院子外面,还有无数清兵清将,整个赵家庙,仿佛成了一坐军营。
柳英淑脸sè大变:“赵姐姐,这不是张作霖的人马!”
张作霖虽然当上了大清国的知府,但是,他的部下依旧保持着章军的作派,头上没辫子,身上穿着章军的灰sè军服。辽西原本就是天高皇帝远,张作霖一向飞扬跋扈,根本没把周围地区的清兵放在眼里,他这么做,也没人敢来管他。
而窗外的军队,却是穿着大清**队的传统号服,而且,人人头上都有辫子。
赵巧儿却是神sè轻松:“管他们是哪里来的人马,你看看他们,千军万马,荷枪实弹,咱们只有三个女人,他们做出这架势,只能说明,他们自己心虚!先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柳英淑叹道:“要是宪章在,谁敢在这里撒野!”
柳英淑说的没错,在周宪章面前,大清国的兵将谁也不敢胡来,在他们眼里,周宪章就是战神!
小院里,一个千总模样的军官发出一声号令,荷枪实弹的的兵丁举枪立正,让开一条通道,一个身穿内廷服饰的官差沿着通道走到门口,那官差颌下无须,肩宽腰园,身材挺拔,冲着里面一声呼喝,声音洪亮:“请一品诰命夫人接旨!”
“是钦差!”柳英淑小声说道。
赵巧儿却是一声冷笑,对着外面说道:“这位大人搞错了,这里没有诰命夫人!”
赵巧儿离开běi jīng的时候,把诰命连同朝廷赏赐的金银,全部封存在了帽儿胡同的府第里,她拒绝当大清国的诰命夫人!
官差一愣,随即正sè说道:“那么,请赵巧儿,赵夫人接旨!”
赵巧儿隔着门,笑道:“如果朝廷有旨,也应该由我夫君周宪章接旨,哪有皇帝给民妇颁旨的道理!我夫君已经故去了,这位大人真的搞错了。”
官差身边的千总喝道:“大胆!这不是皇上的圣旨,是太后老佛爷的懿旨。前来颁旨的,是崔玉贵崔总管!还不赶快开门迎接!”
赵巧儿心中一惊,门口的官差,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二总管崔玉贵!赵巧儿在běi jīng的时候,听说过这个崔玉贵,他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人。慈禧太后派崔玉贵前来,看来,此事非同小可。
赵巧儿对柳英淑说道:“英淑,崔玉贵来了,恐怕,咱们的安静rì子到头了。”
柳英淑的眼泪都快下来了:“姐姐,我们又没得罪太后老佛爷,她干吗又要跟我们过不去!”
赵巧儿握了握柳英淑的手,笑道:“别怕,有我呢!走,出去看看!”
两人开了门,来到院子里,面向崔玉贵跪下:“民妇恭迎崔总管。”
崔玉贵从衣袖里摸出一张黄纸,捧在手里,朗声宣读:“大清国一等功臣、湖广提督周宪章,忠心报国,垂范千古,然不幸罹难。夫人赵巧儿孤苦,漂泊辽西,哀家心甚不忍,特命崔玉贵前往辽西新民府,体恤慰问,并着赵巧儿携家中女眷,随崔玉贵前往颐和园随哀家居住,哀家也好就近照应赵巧儿饮食起居,朝夕问话,以告慰功臣在天之灵。”
崔玉贵念完,把黄纸交到赵巧儿手里,和颜悦sè:“赵夫人,柳夫人请起。太后老佛爷请两位夫人到园子里居住,这不仅是太后的意思,也是皇上的圣意!功臣家眷进园子陪伴太后老佛爷,这可是我大清国从未有过的殊荣啊,足显太后皇上的隆恩!二位夫人这进了园子,跟在太后老佛爷的身边,那就是我大清国的贵人,别说是普通百姓,就是皇亲国戚见了二位夫人,礼数上也马虎不得!今后,二位就是奴才的主子,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奴才一定竭尽全力!”
柳英淑目瞪口呆。
赵巧儿缓缓说道:“崔总管从běi jīng前来赵家庙,千里迢迢,一路上车马劳顿,新民知府张大人应该一同前来,要不然,失了礼数,太后的面子上不好看。”
赵巧儿这话,说的滴水不漏,其实说白了,就是怀疑崔玉贵。且不论太后老佛爷究竟想干什么,赵巧儿没看见张作霖,这里面必然有名堂。
崔玉贵笑道:“新民知府张作霖张大人,正好奉命前往辽西剿匪,此时不在任上。陪同奴才一起来的,是盛京将军伊克唐阿大人。还请二位夫人,以及老太太一起,马上动身,随奴才进京,太后老佛爷对二位夫人和老妇人挂念的很,已经催了奴才好几次了。”
赵巧儿缓缓说道:“既然如此,容民妇稍事准备,随崔总管动身。”
“好说,奴才在此恭候。”
赵巧儿和柳英淑回到屋里,关上门。
柳英淑急急问到:“姐姐,太后老佛爷真的要让怎们进颐和园吗?宪章故去了,咱们只是两个民妇,这要是住进了园子,算什么呀?姐姐,我不想去,我害怕!”
赵巧儿叹道:“英淑,只怕,慈禧太后是要对咱们下手了!”
柳英淑吓得一哆嗦:“姐姐,宪章已经不在了,她为什么还要抓着咱们不放!”
赵巧儿说道:“崔玉贵这次来,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他们知道张作霖会护着咱们,就提前把张作霖支出去剿匪,这是调虎离山。张作霖前脚一走,崔玉贵后脚就到!跟着崔玉贵的,是伊克唐阿的部队,你看看,怎么家里就三个女人,就算咱们有三头六臂,也用不着用这么多人马!他们如此兴师动众,就是防着张作霖!”
“姐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