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81章

大宋帝国征服史-第81章

小说: 大宋帝国征服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海现在的这点人,对比起上述各国。简直微不足道。不过,如果目标是南洋诸国,却是绰绰有余。麻逸、占城、勃泥、三佛齐,这些环南海的土著邦国,军备不兴。兵力不盛,无一家可与东海抗衡。就算是最强的交趾,尽管必要时能拉出七八万大军,但真正属于常备兵员的天子兵也不过万余。

    “其中,驻扎在交趾国都升龙府,相当于禁军,护卫交趾宫室地御龙、武胜等八军,各有两百人,总计不过千六。除此以外,还有雄略、永健等九军。总计三千人。属于杂役厢军,并没有多少战斗力。”

    “也就是说,如果以最快战速直入富良江,攻打升龙府,让交趾各州府来不及救援,我们所要面对的敌人。就只有这四千六百人?”赵瑜问着拿着短棍,指指点点、侃侃而谈的参谋,低头看着眼前巨大的沙盘。

    东海的制图技术独步当世,而舆图拥有量也仅次于大宋。这些地图、海图都珍藏在参谋室舆图阁中,放满了几十具架阁。海图囊括了凌牙门新加坡以东,日本以西,南洋、东海、北海等三大海域;而地图,则不但有大宋沿海各州县的,还有契丹辽东、女真会宁、高丽开京、日本太宰府、交趾升龙府等东海商人踏足过地域、城市。

    赵瑜面前长阔各有半丈地沙盘。就是根据几十张与交趾有关地图。综合起来所制作地。用了上百斤地蜜蜡和木屑。整整费了两天时间。包括了交趾沿海州县。以及从入海口到升龙府地富良江两岸地地形地貌。道路关卡和兵力部署。有此细致详尽地沙盘。参谋地叙述也就直观了许多。让以赵瑜、赵文为首地。所有围在沙盘旁地头领们。都能听得心领神会。

    那参谋指着升龙府地模型:“如果加上城中百官家中地家丁、护卫,也许能有五六千人。而且,一旦攻击不顺。让交趾人缓过气来,把城里地百姓组织起。届时要面对地将有两万人之多。但只要利用火炮和炸药。以最快速度攻进城中。那么能给我们造成威胁地。就只剩八个军一千六百的交趾禁军。”

    “有道理!”众头领纷纷点头同意。面对面地白刃战不同于站在城上射箭掷石。不是训练有素地士兵。其心理、神经绝对经受不起近在咫尺地血腥和杀戮。东海军常年整训。在最下面直接带队地队正队副们。也都是在战场上见过血地汉子。自然没有这方面地困扰。而那些没经过多少训练地杂兵。以及临时征募起的百姓。助阵打顺风仗可以。一旦正面厮杀。一溃千里、纷纷作鸟兽散。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夸张地形容词。

    “根据你们计算,此战需要出兵多少?”赵瑜又问道。

    “自然是越多越为稳妥!不过按大当家你的要求。要在十日内出兵。这么短地时间。所能调集地兵力,最多不过八千人。如果再留下必要地守岛兵。能动用地陆军营头就只有两支。战船十五艘。商船四十艘,总共六千人。”

    “只有六千?”赵文皱眉道。“攻城难于野战。而巷战又难于攻城。升龙府好歹也是拥有数万丁口地大城。如果攻进城中。陷入巷战的话。那该如何处置?就这六千人。两个陆军营。能够完成升龙府中地城内作战任务吗?”

    “不会有巷战!”参谋摇头道:“升龙府城周不过十五里,城内屋舍紧密,又多是以竹、木为材,只要进城后放把火,分两千人守住几条穿城大街,就完全不用担心在巷战中损耗兵力。剩下的四千人,就算留下守船的必要人手,也足以攻下交趾王宫。”这参谋说得轻描淡写,一张嘴便把升龙府地几万军民送进了火海。不过在场众人听得也只觉平常,杀得只是交趾地土著,悲天悯人、于心不忍的矫情,在他们这些人心中,丝毫也无。

    “富良江水文如何,龙王号战列舰能否驶入?升龙府地港口码头又如何,能停靠多少料的战船?”赵瑜接着问道。升龙府在富良江入海口上游近两百里,如果江水不够深,又或是港口太过狭小,东海的战船就很难派上用场。

    东海的三十一艘战舰分为战列舰和巡洋舰两个等级。其中战列舰只有三艘,高达四千五百料的载重,各装备有二十四门长炮,分属赵瑜、赵武和陈五——赵瑜的座舰即号为龙王;而其余二十八艘巡洋舰就小了许多,不过八门炮,两千五百料;虽然东海这些战列舰和巡洋舰的火力,相对于后世的西方战舰,薄弱得可笑,但在这个时代的海洋上,却找不到任何对手。

    面对这三十一艘超越时代的战舰,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内河中,不要出海。大宋入海河川难以计数,除了扬子江、浙江等少数几条河流外,其他河流,就算是黄、淮、济、闽,以东海战船的吃水深度,贸然深入,搁浅的几率极大。若是交趾的富良江也是如此,这一仗可就难打了。

    “大当家放心!就算到了升龙府,富良江仍有近两里宽,江心水道也有数丈深,龙王号可通行无碍,而升龙府码头,去年曾加以扩建,停泊下五千料的海船没有任何问题。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此行是逆流而上,风向亦是难定,以战船入江,快得话,也许两日,慢得话,也许十天都到不了。这样恐会贻误战机。以参谋室的意见,载兵入江的船只还是用车船为上。”

    “车船?”赵文问道,“可是昌化江里的那三十艘?”东海为了把琼崖的石禄铁矿所产出的矿石运至昌化港,都是利用车船沿江往返,其速度不是张帆划桨能比。

    “正是!”

    赵文皱眉:“车船无帆,难道你要人踩着踏板,从琼崖行到交趾吗?四五百里的海程啊!”

    “系在海船之后就可以!”参谋立刻答道,显得胸有成竹,“现在是冬日,琼海的风浪不大,用绳索拖曳,三十艘车船至少能有二十艘可抵达富良江口。这还是最坏的预计,当初把这些车船从基隆拖到昌化,两千里海路,也不过散了六艘,其中的四艘,最后还是自己经海路回的台湾。”

    赵文哦了一声,不再言语,这事他几乎都忘了。

    参谋继续说道:“为以防万一。过海时,士兵可以留在海船上,等到了江口,再行换乘。而且所有的车船,在设计建造时,都留有两门炮位,装上火炮,不必担心交趾的水军。以车船的速度,只需一天,便能杀到升龙府外……”

    头领们不断诘问,参谋对答如流。最后,赵瑜满意点头,“看起来你们倒是做了不少功课,算得上滴水不漏了!”

    参谋躬身:“谢大当家夸奖!”

    “既然如此,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此战事关重大,就由我亲自领军。十日之后,兵出交趾!得让李乾德知道,宋廷可以在他杀了十万军民后继续封他官做,但我东海,却会让他明白,什么叫明犯强汉者……”赵瑜顿了一顿,接着厉声大吼:“虽远必诛!”

    以下不算字数

    说声抱歉,今天凌晨家中断网,没有及时更新,请各位书友见谅。

 第十章 宣传(上)

    政和六年十一月十八,丙午。 //西元1116年12月23日

    基隆港,是台湾岛上仅有的一个港口,进出于港中的东海商船数以百计。这些商船运来岛上急需的人员、物资和原料,再把岛上的各个工坊所制造的产品运去大陆,却是台湾岛上这个小小的东海政权得以正常运转的关键所在。

    而在港口内岸,则有一个不大的集镇。这镇上不但有东海各工坊、盐场出产的盐铁杂货,还有从大陆上运来的丝绸、器皿、胭脂、铅粉之类的日用品;虽然没有青楼妓馆,但茶楼酒肆却是一应俱全。岛上近两万户的百姓,不论做工还是务农,又或是军户,但凡有了些闲钱,都会到这镇上逛一逛。尤其是镇子中心的广场,由于商铺都聚集在广场周围,每日里皆是人来人往,算得上是岛上最热闹的地方。

    不过这几日,镇上的气氛一下凝重起来,往来镇内的百姓,不再徜徉于玲琅满目的各色店铺中,而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着此次出征交趾之事。东海在台湾岛上的几十个移民村落,就聚集在基隆堡西侧方圆不过百余里的平原上,人多眼杂,出兵筹备工作完全瞒不了人。

    人群中,有人叹道:“刚从琼州逃兵灾出来,没想到这台湾岛上也一样不安生。刚安顿下来没几天,要是战火一起,却又得逃了!”

    “你瞎操个什么心。交趾与台湾隔着几千里的大海!这东海、南洋都是我家天下,就算陆战输了,水战难道还会输?几百条山一样的战船在海上巡着呢,那交趾蛮子还能飞过来不成?”

    一人忧心忡忡:“交趾是天南大国,兵力强盛。三十年前,十万交趾蛮军杀到广西,把邕州都屠了,神宗皇帝派了二十万大军也没能讨平。此番贸然出战,怕是凶多吉少啊!”

    “呸!呸!”旁边地一个年轻人啐了两口:“二十万大军打不下区区一个交趾。不是那些蛮子厉害,而是朝中的兵将太无能。大宋户口是契丹十倍,西夏百倍,每年征的税赋更是两虏千倍、万倍,八十万禁军被养得白白胖胖。但最后呢?还是要输款割地,每年都要给西北二虏岁币百万。无能如此。奈何不了一个屁大的小国也不奇怪。”

    前一人摇头:“左不过是杀了百十个人,何苦与交趾开战。兵凶战危,不论输赢,怕是都要死了几千人,值得吗?”

    “什么叫值不值得!”年轻人一声大叫。声音之大,一下惊动了广场上所有人的注意,几百人渐渐地围了过来。

    年轻人被围在几百人中间,毫不在意,继续道:“什么叫就死了百十人?要是你家里的亲友被岛上的土著杀了,是不是也不必理会。反正就死了几个!?”

    “那……那怎么同?”

    “就你家是人。其他人就不是父母生、爹娘养地?!”

    “只是些行商罢了!”那人还在强辩。不过四周围观地人群都小声骂了起来。看向那人地眼神也有些不屑。

    “行商?”年轻人冷笑:“你可知道。若没有这些海商纳钱缴税。台湾岛上如何能三年免赋!?要是没了这些行商。大伙儿岂不是又要缴重税了?”

    人群中一阵骚动。这件事可是他们不知道地。

    年轻人见状。撇下了那个被堵得无话可说地家伙。对着围观人群高声道:“天下国家。皆是一理。今有子弟在外行商。终年奔波。挣得些钱帛以济家中。家计也因此宽裕。诸位父老。你们说。这子弟于家中有功无功?”

    众人皆道:“有功!有功!”

    “如今这子弟在外受人欺凌,以致惨死,尸骸魂魄不得归乡。敢问诸位父老。这仇该不该报!?”

    “该报!该报!”

    “想那交趾。本是中国故土,却被蛮夷窃取。蛮酋李乾德。本也没有什么强军,只是仗着地理偏远,瘴气深重,才不惧朝中讨伐。那蛮酋在他交趾国中,残民杀戮倒也罢了。但现在却欺到我们头上来了。想我东海立军以来,败敌无数,自损却从未过百。又有名医良药,不惧瘴疠;海船车马,善于转运。交趾能自立其国,对抗天朝的两个法门,却都难不倒我们!诸位父老,以我东海军力,杀到升龙府,活捉李乾德,难还是不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