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366章

资本大唐-第366章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吃过饭之后,崔二又拿了两个加了粗面的野菜团子放在怀里,到小九家里把野菜团子送给他,毕竟今天多亏了他带路,否则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收获。而小九也很高兴,把野菜团子收下来后,又约了崔二明天一起出去,崔二自然不会拒绝。
    不过等到第二天他们再去那个山谷时,发现整个山谷已经被人清洗一空,不但河里的鱼被人捉干净了,甚至连河边的草根都被人挖光了。看到这种情况,崔二十分的泄气,本想再跑远一些找一找,不过小九这家伙从小就是个摸鱼捉鳖的高手,竟然在一处混浊的泥坑里找到一窝河螺,足足装了半篮子,另外还有七八个手掌大的河蚌,这种意外之喜让崔二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两人又草草的挖了些草根就回城了。
    不过在回城的路上时,却又遇到有两三个人拦路抢劫,幸好这几个强盗老的老小的小,崔二仗着自己年轻力壮,拼着受了点伤把人打跑了,总算是保住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吃食。
    可惜崔二和小九的好运到此为止,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他们再也没找到什么好东西,甚至连草根都很难再找到了,至于树皮之类的,更是早就被人剥光了。
    这天一大早,小九又来找崔二一起出去,虽然这几天没找到什么可以果腹的东西,但却又不得不出去,毕竟还有一整个冬天要熬过去,只凭家里存的那点东西,最后只能饿死。
    “二哥,今天咱们去哪?”从崔二家里出来后,小九有气无力的问道,连着几天只吃草根,让他本来就瘦小的身子看起来更加单薄,好像一阵风就能吹跑似的。
    崔二也是一阵头痛,周围能去的地方都去了,那些能填肚子的东西早就被人挖光了,现在去了也是白去,最后想了半天,崔二叹了口气道:“咱们还是去北边山里碰碰运气吧,那里树林多,看看还有没有被人漏掉的树皮。”
    小九一听撇撇嘴,北边山里的树的确多,但是人去的也多,树林里能吃的树皮早就被人给剥光了,去了估计也是白去。不过小九虽然这样想,却又不能不去,毕竟他心里也存着碰一下运气的念头,说不定就能找到点什么吃的东西。
    不过就在两人刚走到城门口时,忽然发现门口旁边聚集着不少人,这些人围成一个大圈子,中间隐隐还传来一个人的高声说话声,两人都感觉有些好奇,禁不住也围了过去。
    “各位新罗的百姓们,我们是大唐登州的商人,是奉了我们齐王殿下的命令,来金城这里招工的,而且我们也知道,大家的粮食不够吃,所以这次招工的情况有些特殊……”
    崔二和小九刚挤进去,只见中间一个穿着唐人服饰的商人用十分熟练的新罗话高声喊道,两人仔细听了听,发现这里是个大唐来的商人在招工,而且是以粮食做为报酬,只要有人愿意跟着他们去干活,他们就会在金城给予工人家属相应的粮食,至于工人本人,则是管吃管住,而且若是在干活时受伤或丧命的话,还有相应的补偿,算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
    听到这个商人对招工的许诺,四周围观的人都十分意动,毕竟在这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年月,只要能有口吃的,他们几乎什么事都愿意干。只不过意动归意动,在大唐的商人讲完后,却没有一个人上前应征,这主要是大唐商人的名声实在是太糟了,当初有不少捕奴队在新罗境内捕奴,到现在都没有消停,所以他们担心这是唐人的诡计,用一点粮食把他们骗出新罗,然后当成奴隶卖掉。
    看到这种情况,人群中间的唐商也有些着急,他平时也经常往来新罗与大唐之间,自然知道大唐商人在新罗的名声不好,想招人的确有些困难,不过幸好他上头还有位英明的齐王殿下,对这个问题早就注意到了。
    “各位金城的乡亲父老,这次我们的招工是我们齐王殿下与女王殿下共同商量出来的结果,主要就是为了解决新罗国内的饥荒问题,所以大家不用担心,而且我们现在也没办法招工,若是大家想要家里人吃上招工换来的粮食,必须要先去新成立的户籍管理处登记户籍,然后取得户籍凭证后,再按各自的想法,拿着凭证到不同的商人那里报名,报名后就可以领到粮食了。”大唐商人再次笑呵呵的说道。
    听到这些话,周围所有新罗人的目光一下子炽热起来,他们不相信唐人,但是对于女王还是十分相信的,因此听到这是女王与大唐的齐王商量出来的办法,而且中间又要经过新罗朝廷,立刻使得他们对这次招工信服了不少。
    “大唐商人,若是我们应征的话,你们每月能给多少粮食?”终于有人开始询问道。而这个问题也是所有新罗人都关心的问题。
    听到有人询问,商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个粮食的多少因人而招工不同而定,比如拿本商行来说,我们招人是要到大唐建造一座名叫上海的新城,平时干的都是体力活,所以招工的都是十八到三十六岁之间的壮劳力,每人每月二十斗小麦。”
    “哇~”一听每月有二十斗,而且还是小麦,立刻引得下面一片喧哗,二十斗小麦最少也有二百斤粮食,这么多粮食足够一家四口人吃上饱饭了。
    而看到这些新罗人兴奋的样子,那个大唐商人却是在心中暗自鄙视,一斗粮食在大唐才卖五文钱,陈粮的话价格更低,哪怕加上运到新罗的运费,顶天一斗也才七八文钱,也就是说,这些新罗人的工钱才一月还不到两百文的工钱,这要是放在大唐的话,连个扫地的都雇不到。
    崔二也十分犹豫,他们一家七口,除了他还有六口人,不过这六口有三个孩子,若是他一人跟着唐人做工的话,倒是勉强够一家人吃上饱饭,不过他又想到要远离新罗去大唐时,却又有些不放心,毕竟家里就剩他一个男人了,万一有个什么事的话,连个顶事的都没有。
    “二哥,你去吗?”正在这时,旁边的小九眼神闪烁着希望,一本正经的对崔二问道。
    “怎么,你想去?”崔二反问道。
    “我去,反正我本来就是光棍一条,与其在这里饿死,还不如跟着去大唐转转,只不过我不要粮食,让他们给我换成工钱,说不定干上几年后,还能攒下娶媳妇的钱。”小九已经在计划自己以后的美好生活了。
    听到小九的话,崔二也是暗自咬牙,家里的粮食马上也要见底了,再不想办法的话,真的要等着挨饿了。想到这里,崔二也是一跺脚道:“好,咱们一起去,先去那个户籍给上了,然后再回来报名!”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章 大国与小国的差距
    新罗王宫正南方,那里本来是一片空地,不过现在却搭建起一排简易的房屋,里面有不少新罗官员正在办公,这里就是刚刚成立的户籍管理处。而在户籍管理处的房屋外墙上,开着不少的窗口,窗口处排着一条条的长龙,大部分都是来登记的金城百姓,另外还有不少大唐的士卒在维持秩序。
    而在王宫那高大的城墙之上,李愔和金胜曼并列而坐,静静的看着下面的新罗百姓。只不过一个是面带笑容,另一个却是满脸的忧虑。
    面带笑容的自然是李愔,他到达金城也有一段时间了,对新罗的掌控也正在稳步增强中,之前早已经准备多时的招工计划,也终于开始正式实施,可以说一切都在按他之前的计划进行,接下来等到将新罗完全掌握之后,就轮到百济的问题了。
    不过金胜曼却是有些担心,她虽然也同意招工的事,但主要还是被这场粮荒逼迫,为了避免发生大规模的饿死人事件,她不得不同意李愔的这个招工计划,只不过她对李愔的人品始终还是有些怀疑,担心这些新罗子民被招走后,会像以前那些捕奴队那样,被李愔当成奴隶卖掉,毕竟旁边这个家伙就是大唐最大的奴隶头子。
    不过无论金胜曼再怎么担心也没用,她只能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李愔的人品上了,所以只见她叹了口气,强迫自己的注意力从招工这件事上离开,忽然开口说道:“殿下,金庚信和金春秋他们可有消息了?”
    正在踌躇满志的李愔一听金胜曼问起这件事,脸上也涌起几分恼火,语气恨恨的道:“自从他们离开丁川城后,就一直没有什么确切的消息,不过据我所知,他们已经南下,很可能会逃到百济境内,前段时间之所以会造成他们失踪的假象,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这一路的关卡上,大部分将领都是金庚信的嫡系,这些人联合在一起,帮着金庚信隐瞒行踪,这才使得我们一直得不到他们的消息。”
    上次李愔派人追杀金庚信和金春秋,仅差半步却让对方逃进了丁川城,而当时虎力带领的三千轻骑兵根本无法攻城,只得等到后面的步兵赶到,可那时金庚信和金春秋却又逃了,而且这一逃就再也没有消息,好像那三千人凭空消失了一般。
    一开始李愔对这种情况还有些奇怪,毕竟那可是三千精兵,怎么可能会没有一点消息?直到这两天他动用了武媚娘在新罗布下的情报渠道后才发现,原来是南下这一路的关卡将领在作怪,金庚信毕竟掌管军方一系的大权多年,大部分将领都是他的嫡系,这些人联合在一起帮他隐瞒,自然让李愔得不到什么消息。
    金胜曼听到这个消息脸色也是一沉,她以前虽然知道金庚信在军方的威信很高,但却也没有想到,自己国内竟然有这么多的将领甘愿冒着风险替他隐瞒消息,如此看来,若是金庚信真的想对自己有什么不利的话,恐怕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这里,金胜曼声音清冷的问道:“那殿下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李愔想了想,沉声说道:“金庚信在新罗国内的军方威信极高,这种情况对我们十分不利,因为以现在的情况看来,金庚信很可能会投靠百济,若是到时他带着百济大军攻打新罗,恐怕会有无数将领倒戈,所以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要下狠手了!”
    金胜曼一皱眉,她似乎明白了李愔的意思,不过却有些犹豫的道:“我们新罗国内的军队虽然不多,但是将领还是有一些的,若是将他们全都换下,又该从哪里补充?而且现在与百济又处于战争之中,若是在军中搞这么大的动作,肯定会让百济发觉,到时若是被他们趁虚而入的话……”
    金胜曼并没有接着说下去,她提出的两点理由已经十分充足了,虽然明知道有许多将领是金庚信的人,但现在却不是动他们的好时机。
    不过李愔听后却是哈哈大笑,因为金胜曼根本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他可不想那么麻烦的替换新罗的所有将领,而是另有打算,只见他笑完之后,忽然一脸杀气的说道:“我可没兴趣在新罗搞什么军事改革,若是百济有胆子收留金庚信和金春秋两人,那本王就直接发兵,将整个百济给灭了,一举平定半岛上的战乱!”
    李愔的话一出口,立刻把金胜曼惊的目瞪口呆,不过紧接着她他忽然明白,什么叫大国与小国的差距,也许在他们新罗眼中,百济是个极其强大的对手,但是在大唐的皇子李愔看来,百济只不过是个国小民弱的撮尔小国,反手之间就可平定,毕竟在这种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李愔根本就懒的再玩什么阴谋诡计。
    不过金胜曼又想到一个问题,开口又问道:“殿下,现在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