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206章

资本大唐-第206章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母妃,文心在嫁给儿臣时,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出身,只以为自己是宋国公府的庶出之女,您千万别误会她!”李愔急忙为文心解释,无论是哪个时代,婆媳之间的关系都是最难处理的,而夹在中间的丈夫,则是两边的公用出气筒。
    “哼,这些我不管,我只知道,她是萧铣那个忘恩负义的反贼之女,根本不配做我的儿媳!”杨妃看到儿子只顾着护着妻子,心中不禁有几分不满,心中的怒火也不由得上升了几分,说话的语气也重了许多。
    萧铣本来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靠着是萧皇后的族侄,被杨广放在南方为官,算是受了杨广不小的恩情,可是他最后却又造了杨广的反,在情理上说,自然是有些对不起杨广,因此杨妃骂萧铣忘恩负义,却也一点没错。
    李愔其实心中也在暗暗奇怪,按说以杨妃平时的脾气禀性,应该不会因为这件事发这么大的脾气,难道真的是因为怀孕的缘故?
    “母妃,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您又何必再计较,现在文心已经是您的儿媳,而且对您的儿子又很好,再想这些也没什么用了。”李愔笑嘻嘻的说道,反正文心已经是自己的王妃,难道杨妃还能把他们分开不成吗?
    “哼,她这个儿媳可做的不怎么样,婚后两年,不但没有为你生下任何儿女,而且也没有为你广纳姬妾,你府上除了她这个王妃外,就只有一个小妾,好歹你也是堂堂齐王,说出去也不怕人笑话?”杨妃冷冷的说道,看来她对文心的意见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别以为做了王妃就能一生无忧了,六郎,齐王妃既然是反贼之女,算起来根本配不上你,不过我知道你们感情很好,也不想拆散你们,不过这个王妃她是别想做了,干脆禀明你父皇,将她贬为嬬人,至于王妃,为娘再帮你特色一个出身更好的人选如何?”杨妃想到一出是一出,忽然兴致勃勃的对李愔说出这么一段话。
    李愔听后却是吓了一跳,急忙劝杨妃打消这个主意,再怎么说自己和文心两情相悦,而且他也根本不在乎什么出身,若是真让杨妃横插这么一杠子,不管这件事结果如何,肯定会让她们婆媳之间产生无法弥补的裂痕,到时受苦的还是夹在中间的自己。
    其实杨妃也不过是顺口一说,当初李愔和文心的婚事是李世民亲自订的,正所谓君无戏言,自然不可能随意反悔,虽然文心的出身有问题,但萧铣好歹也是一国之君,文心至少也算是个亡国公主,再加上李世民也不想追究此事,因此想要将文心的王妃之位夺去,根本就不可能。
    好不容易劝说杨妃打消了另立王妃的打算,还没等李愔松口气呢,杨妃却又提出一个让他十分无奈的要求,而且这个要求在情理上,他根本无法拒绝,甚至李愔觉得,刚才杨妃之所以说要另立王妃,其实就是为了这个要求做铺垫用的。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安的推断
    “六郎,既然你不想另立王妃,那为娘也不逼你,不过你府中的情况必须做一番改变,除了王妃外,最起码也要多几个姬妾,只有这样,才能让你尽快的拥有子嗣!”杨妃一脸不容拒绝的表情说道。
    李愔听后苦笑连连,他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虽然美女人人喜欢,但是女人多了,却也是个麻烦,最后想了想还是抗争了一下道:“母妃,儿臣现在还年轻,正是做一番事业的时候,若是广纳姬妾,您就不担心儿臣以后沉迷于温柔乡中,消磨了年轻人的锐气吗?”
    “哼,我倒是希望你只是个好色王爷,免得你不老实,非要跑到战场上受伤!”杨妃听后瞪了他一眼,接着又道,“这件事就说定了,按大唐律,你身边除了王妃外,还应该有儒人两人、滕十人,你身边那个小妾我也见过,虽然出身低了点,不过倒也不错,就将她升为滕,剩下的两儒人、九滕,你就不用操心了,为娘会帮你选好的!”
    李愔一听杨妃只给惜君一个滕妾的位子,立刻有些着急,王子豪对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惜君本身的才能暂且不谈,只凭自己和惜君之间的感情,李愔也不希望只给她一个滕妾的位置。
    想到这里,李愔立刻开口说道:“母妃,儿臣身边的那个小妾虽然出身商贾,但其实本也是太原王氏,后来因为一些误会,才被逐出族中,沦落成为商贾,不过现在误会已经解除,他们家族重新回归太原王氏,另外这个小妾对儿臣也是情深义重,从长安跟到登州毫无怨言,再加上她本身十分善于管理产业,是儿臣十分重要的助手,若是只封一个滕妾,儿臣心中实在有些不安!”
    杨妃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是个重情之人,既然他如此说,肯定是十分看重那个小妾,于是也就不再坚持,同意让出一个儒人的位置,不过剩下的一个儒人和十个滕,却都要由她来安排。李愔拗不过,只得答应,不过李愔也提出自己的条件,那就是杨妃不能一下子给他找来十一个女人,必需有个先后顺序,而且每个女子都要由他点头后,才能进到府中。对于这点杨妃点头同意。
    好不容易说完了自己的事,李愔终于松了口气,虽然签了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不过他手中有着最终决定权,只要自己不松口,杨妃就算是给自己找女人,可也进不了王府,而且他顶多在长安呆上一年,只要顶住这一年的压力,那这个条约就形同虚设。
    接下来李愔又关心了一下杨妃的身体状况,算起来杨妃怀孕都快八个月了,马上就要到最后也是最着急的一个月了,做为儿子,李愔自然是十分担心,毕竟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记载这个孩子的出生,万一在这最后一个月出现意外,那很可能连杨妃也会遇到危险。
    听到儿子关心自己的身体,而且问的问题也很详细,甚至连每天吃多少饭都要问一下,杨妃这个做母亲的,倒不觉得厌烦,对自己近来的身体状况也没隐瞒。当李愔到没有什么异常后,这才放下心来,不过等他陪着杨妃用过午餐,离开望云殿后,还特意跑去太医院找到孙思邈,让他多费心关注一下杨妃的身体。
    回到齐王府后,李愔立刻找到了王安,刚一见面,他立刻一躬到地说道:“先生,果然如您所猜,长安城中的流言的确是父皇故意所为!”
    之前他拜见李世民,对他说了遇袭的事,而李世民也告诉李愔,袭击他的肯定是五姓七望这些世家大族,为的就是挑起皇子之间的争斗,虽然李愔没有上当,不过李世民却想借机迷惑对方,所以故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痛骂李承乾和李泰的同时,又大大的表扬李愔一番,如此一来,李愔似乎离皇位又近了一些,这让那些世家大族看在眼里,必定认为李愔肯定会加入皇位争斗,毕竟没有任何人可以经的起皇位的诱惑。
    “呵呵,果然如此,我就说以陛下的英明神武,怎么会在文官百官面前,犯下如此大的错误?”王安抚须微笑,不过紧接着却又皱紧眉头,有些不解的自语道,“只是陛下如此做的用意又是何在?若真的挑起殿下和几位皇子的争斗,似乎也没什么好处啊?”
    王安并不知道李愔遇袭的事,因此一时间想不透其中的关节所在。而李愔也觉得不能再瞒着王安了,于是请罪道:“先生,六郎有件事瞒着先生,还请先生恕罪……”接着,李愔就将自己遇袭,以及李世民的推断都讲了出来。
    而王安听到这件事后,不但没有怪罪李愔,反而大声夸赞他处事果断,而且处理的也非常好,而在听完李愔的话后,沉思了一会这才说道:“殿下,陛下果然是一代雄主,袭击你的船队的,必然是五姓七望这些世家大族,而且我可以断定,做这件事的,肯定只是一家所为,绝对不可能是几家联手!”
    “咦?先生为何如此肯定?”李愔有些惊讶,虽然李世民推断出是五姓七望所为,但是到底是哪一家,甚至是哪几家指使的?却还是没有查清楚。可是王安却一口断定,必定是一家所为,这倒让李愔有些想不通。
    听到李愔的问话,王安露出几分微笑道“殿下,您不要把五姓七望这些世家大族想的太过团结了,他们之间勾心斗角的龌龊事,比之朝堂上也丝毫不逊色,而派人袭击一位皇子,如此大的罪名若是被揭发出来,足以让一个世家遭到灭顶之灾,所以若是没有绝对把握将后事处理干净,对方肯定是不会对手的,可若是两个世家联手,这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把柄交给彼此,以后若是让某一方抓住机会,那绝对是致命的。”
    说到这里,王安脸上的微笑忽然消失不见,转而斩钉截铁的说道:“所以草民断定,这件事肯定是五姓七望中的某一大世家所为,另外草民还敢断定,无论朝廷怎么查,这件事肯定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甚至就算是知道是哪一家所为,但也绝对没有任何有用的证据!”
    李愔边听边点头,王安分析的都很有道理,同时他心中也有些庆幸,幸好王安被自己收罗在手中,若是这种人才被五姓七望所重用,恐怕自己的日子可就更不好过了。
    “先生,那依你所见,在五姓七望之中,哪家最有嫌疑?”李愔沉思了一会,问出一个十分有难度的问题,虽然说起五姓七望,大唐几乎是人人皆知,但是对于这些世家之中的一些隐情,还是他们自己最清楚,这点王安就对这七个大世家了若指掌,说不定凭着这些了解,他可以猜到一些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王安也是紧皱眉头,苦苦思索了半晌,这才开口说道:“殿下,首先太原王氏可以排除,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以太原王氏的势力,做起来实在有些吃力,而且就算勉力去做,绝对逃不过小儿王况的耳朵,可他当时也在船队中,而且事先也一无所知,因此可以肯定,太原王氏绝对不可能!”
    李愔听后点了点头,其实他也早将太原王氏排除在外,毕竟以太原王氏现在的没落,恐怕族中也没人有这么大的胆子。
    “若是将太原王氏排除,那么剩下的六家中,清河崔氏和陇西李氏也可以排除在外!”王安紧接着又道。
    “哦,清河崔氏排除我倒是能想明白,可为何将陇西李氏也排除在外?”之所以将清河崔氏排除在外,主要就是因为崔玉,别看崔玉只是主管着清河崔氏族内的商业情况,但是他祖父和父亲为他打下的基础实在是太深了,清河崔氏的各个方面都有他的人,若是有人敢做出如此大事,他肯定会有所察觉。
    “呵呵,殿下想必知道,在七望之中,太原王氏排在最末,而陇西李氏的情况仅仅比太原王氏强一点,排在倒数第二,可是殿下您可知道,在北魏之时,陇西李氏却还排在赵郡李氏之前,但是自我大唐立国,陇西李氏就一日不如一日,甚至落到和太原王氏几乎并列的地步,这又是何道理?”
    王安的话虽然没有明说,但李愔却听明白了,陇西李氏其实也就是李愔他们李氏皇族出身的氏族,只不过大唐立国后,对这些世家大族进行打压。同是陇西李氏出身的皇族,仗着对陇西李氏内部的熟悉,对陇西李氏的打压也最为得心应手,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陇西李氏的势力一天天衰退。另外李愔还知道,在陇西李氏的内部,还有不少皇族支配的棋子,因此陇西李氏根本没有胆子也没有实力派人袭击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