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132章

资本大唐-第132章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淳风输了!”李淳风一躬到地,连自称也变了,脸上也露出几分真心的敬佩,想让他们这种人真心敬佩,除非是能在学问上压倒对方,而李愔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呵呵,李道长不必多礼,我也只不过知道这些取巧的办法,论起在算学上的造诣,别说是道长了,估计就算是一帆,也要比我强的多。”李愔说的都是实话,至少让他就不会计算什么天体运行。
    “殿下太谦虚了!”袁天罡抚须笑道,以前只是听别人说李愔如何如何,今天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竟然在算学上也有如此造诣,实在是让人惊讶。
    “殿下,淳风认赌服输,只是不知道您口中的那两个难题是什么,若是连殿下也解决不了,那淳风可能也帮不上什么忙。”李淳风一脸惭愧的说道,以前只以为自己算学无双,但是今天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
    “哈哈,淳风兄,叫殿下就显得太见外了,以后你和袁道长就叫我六郎吧,反正与我亲近的人都这么称呼我。”李愔倒不急着把两个问题说出来,因为这两个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明白的,以后李淳风可有的忙了。
    “好啊好啊!我也觉得天天叫你殿下很麻烦,还是六郎好听。”袁天罡和李淳风还没表态,一帆却高兴的说道,她和李愔很谈的来,又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心里更是从来都没把李愔当成什么齐王,只是平时在别人面前,却还要称呼李愔为殿下,要不然她老爹赵复可是会很不高兴的。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方外之人,对于称呼什么的也不在意,再加上一帆都同意了,他们也就点头称是。
    “好,那我们就来谈谈这两个难题,其实第一个还好,并不是十分复杂,第二个和第一个有很紧密的关联,但是想要解决却就有些麻烦了。”
    听到李愔终于开始讲起那两道神秘的难题,李淳风三人立刻聚精会神的听了起来,而旁边的赵复却是一副昏昏欲睡的表情,毕竟在他这个外行看来,这些东西简直是太无聊了。
    看了看三人认真的表现,李愔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这才说道:“想必大家都知道,咱们居住的大地包括周围的海洋,这些统统都在一个球体上!”三人听后猛点头,连李世民那种业余的天文爱好者都知道的问题,更不用说眼前这三个专家了。
    “好,既然是个球体,那么就给我们带来一个定位的问题,若是在陆地上还好,有山川河流可以做参照,但若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之上,我们又该如何知道自己所处的方位呢?”李愔循序渐进引导着问道。
    “这个……”听到李愔的问题,李淳风和袁天罡都是一阵沉默,他们以前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陆上,极少出海,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李愔等了一会,眼前这三人虽然都是才智卓绝之辈,但一时半会也绝对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于是再次说道:“若想解决这个问题,那就要引入经纬的概念,所谓横线为纬,竖线为经,我将我们居住的这个球命名为地球,而经纬就是在地球上画出的线……”
    李愔将自己所知的关于经纬的知识慢慢讲解出来,虽然只是一个基础,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缺失和错误,但是对于李淳风三人来说,却无异于打开一道崭新的大门,不但很快明白了经纬的涵义,甚至还在李愔讲解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想到一些经纬方面的其它知识。
    “殿下真是能常人所不能,贫道叹服!”听李愔讲完,袁天罡第一个站起来行礼道,李淳风更是紧随其后,一帆虽然没有对李愔行礼,不过却调皮的对他眨眨眼,算是对李愔博学的夸奖。
    “呵呵,这只不过是小子平时没事时的胡思乱想,肯定有许多谬误,倒是让道长见笑了。”李愔的脸皮已经练成金刚不坏,剽窃起来脸色没有任何的变化。
    “殿下讲这个经纬的概念,是想让我帮殿下将这方面的知识补全?”李淳风眼放精光,一脸急切的问道。
    “哈哈,淳风兄果然厉害,一下子就猜到了关键。”李愔笑道,专业知识还是交给专业人材,他只要开一个头,再指一个方向,自然会有人帮着去补充,毕竟大唐这么大,还怕缺少可用的人材吗?
    “殿下放心,只要给淳风一段时间,一定将相关知识都给整理出来。”得到李愔肯定的回答,李淳风立刻兴奋起来,虽然经纬只是一个概念,但它的意义却是极不寻常,若是不出意外,绝对是能名垂千古的美事。李淳风虽然不贪财色,但对于‘名’之一字,却是极为看重,要不然也不会出仕做官了。
    “淳风兄,只是整理出来还不够,我还要在长安修建一座天文台,就在长安城外,位于朱雀大街的延长线上,然后将通过朱雀大街和天文台的经线定名为本初子午线,也就是零度经线,地球上所有经线都由此开始!而这件事,就要等你回到长安后,亲自监督修建,至于经费,就由我齐王府来出。”
    李愔野心勃勃的说道,前世的本初子午线位于英国,那是大英帝国辉煌时期的见证。现在李愔要将子午线定于大唐的朱雀大街,这条街也刚好是南北走向,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而只要有它在,大唐的辉煌就不会有人忘记。
    “好主意!”李淳风和袁天罡一起拍手大声赞道,而李淳风想了想,忽然又笑道,“殿下,其实根本不用你出资,若是我将这件事禀明陛下,以陛下的脾气,应该会十分高兴拨款建造这座天文台。”
    李愔听到李淳风的话,两人极有默契的对视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的确,以李世民好大喜功的脾气,这种能在后世留名的事,他不抢着去做才怪呢?
    “经纬的概念的确很好,但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所处的经纬度呢?”正在这时,聪慧的一帆忽然提出一个难题。
    “不错,就像六郎你刚才说的,在陆地上还好,有山川河流这些参照物,但若是在茫茫大海上,那这些参照物都没有了,除非……”袁天罡听到一帆的问题,一开始也赞同道,不过随着思维的渐进,忽然想到一个解决办法,双眼立刻露出一丝狂喜。
    “哈哈~,除非是用日月星辰做为参照。”李淳风接过师傅的话,接下来说道,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只要李愔起了一个头,立刻能让他们想出后续的解决办法。
    “可若是以日月星辰做参照,想要确定自己所处的经纬度,就必须要精通天文与算学,这种人我大唐也没有多少,若是想在每艘海船上都配上一个,实在是不切实际。”经过师傅和师兄的提醒,一帆也醒悟过来,想到了通过计算来确定方位的办法,只是随即又想到一个很实际的困难。
    听着他们的讨论,李愔心中是惊讶无比,这三人果然是大唐少有的人材,第二个问题他都还没来的及说,他们竟然已经想到了。
    (未完待续)


第二十七章 科学院雏形
    “殿下,刚才你说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的联系很紧密,应该就是这个定位的问题吧?”李淳风三人讨论了几句,最后发现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只有通过日月星辰等天体来定位。而李淳风又想到刚才李愔的话,于是转而向他问道。
    “呵呵,淳风兄猜的不错,就是这个问题。”李愔笑道。
    “哦?那六郎有何想法?”袁天罡眼睛一亮,有些期待的问道,虽然李愔可能在专业知识上不如他们,但是有些想法却是开创一个先河,让人听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的想法和你们差不多,都是要以星体来定位。”李愔老老实实的说道,袁天罡等人一听,心中不禁有些失望,不过接着李愔又道,“不过这种计算若是只用人来观察和计算的话,那就太耗时耗力了。”
    “六郎你的意思是?”一帆年纪最小,但反应却最快,眨着亮晶晶的大眼睛问道。
    “我知道有一种仪器,名字叫做六分仪,只要一般人能熟悉它的操作,然后经过简单的计算后,就能得出自己身处位置的经纬度,可惜我却不清楚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因此想让淳风兄帮忙研制出来。”李愔笑呵呵的说道,航海时只有罗盘,若是近一些还好,但若是想在远洋上航行,就必须有定位的六分仪才行。
    “六分仪?”袁天罡和李淳风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不过这六分仪竟然能测量经纬度,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啊!
    “六郎,你是从何处得知的这种仪器,能不能搞到一台让我们研究一下!”李淳风皱着眉头问道,以他对经纬测量方法的了解,知道这六分仪肯定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仪器,若是只凭他们空想的话,那还不知道要研究到什么时候才能有些头绪?
    “这个很抱歉,我也是从一张残图上看到的,估计整个世界上都找不到这东西。”李愔双手一摊,一脸歉意的说道,六分仪在后世航海上应用十分普遍,甚至到了电子时代时,仍然有很大的用处,可是想到公元七世纪的地球上找到这东西,肯定不太可能。
    听到李愔的回答,李淳风三人都是一脸的失望,不过只听李愔又接着说道:“虽然我看到的只是残图,但是几个关键的部件还是十分清楚的,这六分仪的主体是一个圆形的六分之一,另外还有一个望远镜,一个可转头的半透明玻璃片,大概也就是这几样东西。”
    李愔十分不负责的将六分仪的主要部件讲了出来,这倒不是他故意为难李淳风,毕竟他前世只是一个普通人,根本没机会接触过六分仪,而他知道的这些,还是从一个航海类的游戏里看到的,那个游戏将六分仪拆成几部分,然后让玩家找齐组装,李愔现在只记得这三个主要部件,至少这三个部件的安装以及仪器操作,那就是李淳风他们要做的事了。
    听了李愔的介绍,李淳风的眉头暂时舒展了一下,望远镜他在长安见过,而且还特意去生产望远镜的工部订做了一个倍数最大的,用于观测天体,通过望远镜,让他了解到不少的东西,比如月亮竟然是块丑陋的大石头,而金星、木星等星体的观测也有了许多进展,更发现了不少以前看不到的星体。
    “殿下,淳风已经有了几分头绪,请殿下调拨一些高手匠人,共同协助淳风完成这六分仪的研制。”李淳风深吸了口气,上前一步说道,口中对李愔也变成了正式的称呼,显得十分的郑重。
    “好,我马上就要在登州成立一个科学院,专门用来研究各种学问及制器,若是淳风兄不弃,可否担任院长一职?”李愔一脸殷切的问道,他可是在知道李淳风在赵复府上时,就已经在打他的主意了。
    听到李愔的邀请,李淳风脸现尴尬,躬身回道:“殿下,下官还身兼太史令一职,实在是不好再任他职。”
    “呵呵,淳风兄误会了,这个科学院并不是一个政府机构,算起来就像是书院一样,属于一个民间学术研究机构,里面都是一些各方面的人材,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甚至以后若是条件允许,还会招收一些学生,当然了,现在里面的人还不多,不过若是有袁道长和淳风兄这样的顶尖人材加入,肯定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李愔的野心很大,不但想把李淳风网罗到科学院,甚至连袁天罡也想一起拉进来。
    “原来如何,那淳风恭敬不如从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