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最强兵王在三国 >

第189章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189章

小说: 最强兵王在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宁缓缓道:“在下不求财,不求官,只求治学。如今在辽东,能够安居乐业,不被打扰。这就足够了。”

刘宣拱手道:“先生真乃贤人雅士。”

管宁道:“一介草莽,殿下谬攒了,实在是不值一提。”

此时的管宁,简直是水火不浸,油盐不进。

刘宣和管宁闲聊着,只是聊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但始终都无法涉及到重点。刘宣很有耐心,也不着急,反正有的是时间。

半个时辰,转眼就过去了。

此时,天已经黑了下来,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管宁起身说道:“殿下如果愿意,那就留下来用晚饭吧。”

刘宣道:“多谢先生。”

管宁起身走出了竹屋,竟是在屋外准备晚饭。管宁的吃食很简单,刘宣、邴原也就随着管宁一起吃了晚饭。

至于史阿等人,刘宣吩咐一行人自行解决。

吃过晚饭后,管宁回到厅内。

灯火摇曳,管宁的目光落在了刘宣身上,道:“殿下的事迹,在下倒是听闻了一些。只是殿下汲汲营营,将来有何打算?”

刘宣一听这话,心中骤然笑了起来。

来了!

现在才是重头戏!

至于刘宣刚到的时候,管宁和他说的话,应该有考校的意思。

事实上,管宁下午和刘宣说话,一方面是表明心迹,言明不打算做官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有考校一下刘宣耐心的想法。

如果他一回绝,刘宣就带人离开,事情就到此为止。

刘宣留下,事情有转圜的余地。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管宁给刘宣设下的一个小小考验。

刘宣微微一笑,不急不缓的道:“先生,论及将来的打算。在近期内,是把北海国和东莱郡治理好,锻炼出一支无敌之师;短期内,是平定青州,稳定青州局面;长期内,则是西出青州,荡平天下战乱,中兴汉室。”

大致的一个规划,刘宣说了出来。

管宁点头道:“殿下果然是好志向,希望殿下能够成功。天下太平,百姓也能有好日子过,不至于****受苦,夜夜受累,朝不保夕。”

刘宣说道:“要解决百姓之苦,却并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需要无数人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够达到这一目的。”

管宁说道:“愿闻其详!”

刘宣心中窃喜,这可是说服管宁的机会。

面对管宁,刘宣没有立即述说,反而是慢慢的思考。

宁愿慢一点,刘宣也不愿意出错。

管宁也是表情平静,静静等着,邴原坐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并不开口说话。

房间中,灯火摇曳。

忽然,刘宣说道:“百姓之苦,究其原因是战乱所致。”

“往大了说,需要四处征讨不臣。往小了说,需要无数人一点一滴的付出,才能积累力量,然后四处征伐,平定局面。”

“这一切的基础,人才是根本。”

“不管粮食有多么的丰足,士兵有多么的精锐,累计了多少的钱财……如果人才缺乏,都难以成事,或者可以短期内成事,但难以长久。”

“军中无大将,政务缺能臣,那么不论是战场,亦或是政务,都无法运转。”

刘宣眼神自信,镇定自若的说道:“所以在本王看来,要解决百姓的疾苦,得挖掘大量的人才参与,才有机会力挽狂澜。”

话语的语气,已经有了变化。

此刻,刘宣是靖王,是从一个王者的角度阐述问题。

管宁微微一笑,道:“殿下之言,或许有理。但在下不过是一个治学之人,上马不能行军打仗,下马不能治国梳理内政。在下这样沽名钓誉之辈,如何能担得起殿下厚爱?”

刘宣摇头道:“在本王眼中,先生才是真正的人才。”

管宁微微一笑,说道:“殿下谬赞了,刚才在下就说了,在下不能治国不能打仗,算什么人才呢?”

刘宣摇头道:“先生勤于治学,教导出无数人才,这不是真正的人才,那谁是真正的人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先生传道授业,为无数人开启智慧,让无数人成才,这才是真正的人才。”

管宁听了这番话,眉头一挑,眼中也颇为惊讶。

没想到,刘宣竟是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刘宣表情肃然,继续道:“在下请先生回青州,一不要先生行军打仗,二不要先生治理内政。在下只需要先生在青州传道授业,潜心治学,钻研经典,那就足够了。”

邴原作为归顺刘宣的人,听到这里,忍不住开口劝说道:“幼安,靖王志在平定天下,中兴汉室。而他所做的,也是让你教书育人,和你现在做的,是一样的事情,为何不回去呢?”

管宁脸上的表情,开始犹豫了起来。

出仕为官!

这不是管宁需要的。

刘宣提出的要求,契合了管宁的想法和初衷。

以至于,管宁的心动摇了起来。

刘宣继续说道:“幼安先生,本王心中有些许疑惑,可否请先生解惑?”

管宁道:“殿下请说!”

邴原看在眼中,心想管宁肯定逃不出刘宣的手掌心了。当初他遇到了刘宣,先是被刘宣辩驳的哑口无言,然后刘宣登门拜访,他就败在了刘宣的三寸不烂之舌下。

如今刘宣面对管宁,恐怕管宁招架不住。

刘宣表情平静,不急不缓的道:“先生是愿意教一人,让一人开启智慧;还是愿意教天下人呢?让天下人开启智慧呢?”

管宁想都不想,就肯定的说道:“管宁之志,便是穷究经典,让天下人开启智慧,让天下百姓不再蒙昧。”

第333章 劝服管宁

(第2更,还有第3更,求票啦。)

刘宣一副了然神色,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么先生为什么还要寄居辽东呢?先生当初寄居辽东,是因为中原战乱纷纷,难有清静之地治学教书育人。但如今,青州趋于平定,北海国和东莱郡更是百姓安居乐业,一片乐土。如今有了条件,先生何苦要留在辽东。”

“再者,辽东偏僻之地,这边的学生终究是少数。先生研究经典,为世人讲学,前来听讲的人终究是少数。”

“北海国中原之地,在北海国治学,研究经典,传授学问,才能让无数人开启智慧。”

刘宣说道:“一人智短,众人智长。幼安先生到了北海国后,还可以呼朋唤友,广邀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学生授课。如此,岂不是更好?如今在辽东,先生势单力孤,纵然是竭尽全力,也难以有所成就。“

管宁点了点头,脸上也流露出一丝赞许神色。

眼前的靖王,不简单!

这份口才,着实是不凡,纵然是管宁心智坚定,也被刘宣说得动摇了起来。

刘宣继续说道:“本王曾经听一位前辈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论在朝廷亦或是隐居,都是心系社稷,心系天下。”

“先生此前留在辽东,是无奈之举。”

“如今还留在辽东,着实令人遗憾。”

刘宣表情郑重,说道:“本王一直认为,先生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先生这般人,不应该埋没在辽东。”

管宁的眼中,闪烁着一道异彩。

“居高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说得好!”

管宁看向刘宣,道:“说这些话的人,敢问尊姓大名?”

刘宣道:“此人名叫范仲淹!”

管宁表情郑重,问道:“此人住在何处呢?如此性情高雅之人,必定是名士,在下一定要前往摆放才是。”

刘宣闻言,心中却是好笑。

范仲淹那都是七百多年后的人,怎么去摆放?

刘宣解释道:“范先生和本王也只有数面之缘,他四处游历,四海为家,他的住处,本王也不知道。”

管宁轻叹了口气,道:“可惜!”

刘宣看向管宁,正色道:“先生,本王诚恳的邀请你回东莱郡。”

管宁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说道:“殿下,回东莱郡可以。但是在下再次重申,绝对是不会入仕为官的。”

刘宣笑道:“我不会勉强先生,而且我也不需要先生做官。等先生到了东莱郡后,我会拨款专门修建学舍,组建书院,让先生能一展所长。”

对于人才,刘宣是极为看重的。

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人才为王,拥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的可能。

只是三国的人才,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

第一,颍川书院。

如郭嘉、戏志才、荀彧、荀攸等人,都是出自这里。

第二,鹿门书院。

如庞统、诸葛亮、徐庶、孟公威等人,都出自这里。

刘宣的想法,是在东莱郡组建一座书院,然后通过管宁的名气吸引人才,然后培养人才,让东莱郡成为人才汇聚的地方。

管宁微笑道:“殿下能保证,那在下就放心了。明日一早,在下就和殿下一起离开。”

刘宣闻言,心中长长的松了口气。

终于赚到了管宁。

刘宣站起身,拱手朝管宁揖首,道:“本王代替青州,代替天下百姓,向先生道谢了。”

反正代表百姓也不会犯错,先代表了再说。

管宁却是连忙摇头,道:“殿下严重了,殿下严重了。”

刘宣微微一笑,又重新坐下。

管宁看了邴原一眼,说道:“听邴原说,殿下已经招募了不少的人才。不过在下如果和殿下一起回去,恐怕有不少人跟随,这方面容引起公孙度的忌惮。殿下在这方面,还得做好准备才行。”

刘宣笑道:“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管宁很是惊讶的道:“当真?”

刘宣说道:“本王和公孙度谈判,其中涉及到了寄居在辽东的士子去留问题。当时,公孙度让麾下的猛将多度挑战本王,说只要本王击败了多度,就不再过问辽东士子去留的问题。本王侥幸取胜,所以辽东士子的去留,都不是问题。”

管宁闻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管宁道:“殿下,时间不早了,早些休息吧。”

“好,多谢先生。”

刘宣闻言,便开口道谢。

“咚!咚!”

忽然,敲门声自院子外传来。

管宁抬头看去,道:“谁啊!”

“幼安公,在下是富祯!”洪亮的声音,自院子外传来。

管宁道:“进来吧!”

话音落下,一个身材略显肥胖的中年人走了进来。这个人,赫然是富祯。他来到了竹屋的大厅中,恭恭敬敬的向管宁行礼。自始至终,他始终都没有看刘宣一眼。

富祯说道:“幼安公,在下来,是听闻靖王来请先生。众人得了消息,都颇为关心,让在下来询问先生,是否真的要离开了?”

管宁说道:“是!我已经决定跟随靖王返回东莱郡。”

富祯的身体,忍不住轻微的颤抖了一下,脸上的神色也变得不自然起来。

不过,富祯并未反对,说道:“先生既然决定了,那在下就把消息告诉众人,让大家都有一个心理准备。”

管宁点了点头,便目送富祯离开。

等富祯走后,管宁带着刘宣和邴原去房间休息,然后也回了自己的房间。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刘宣早早的起来了。

此时管宁和邴原都还没有起来,刘宣就一个人站在院子中晨练。他晨练的拳法,是军中广为流传的军体拳,不过却是招招杀敌的军体拳。

一通拳下来,刘宣才收工。

“靖王身为一方之主,却还能坚持早起练武,令人佩服。”

洪亮的声音,自房间门口传来,却是管宁起来了。

邴原随即道:“靖王的武艺,的确是不凡。”

刘宣笑道:“在某种程度上,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