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越沧海 >

第342章

越沧海-第342章

小说: 越沧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飞报回东川郡,让钱仁俊亲自处断。钱仁俊次日一早接报,立刻点起三千护军赶来,两日便到了鄯善府。

    杨远波作为杨氏罪将的代表,被软禁在府邸内治伤,钱仁俊赶到鄯善的时候,杨远波的伤情也刚刚好转到可以保持清醒的程度,所以杨远波立刻被人架着丢到原本的布燮府大堂,接受钱仁俊的讯问。

    钱仁俊坐在原本杨宗栋身前该坐的位子上,好整以暇地训斥说:“某可是给过你们杨氏一次机会的,奈何杨宗栋居然如此不识抬举,今日之事,还有何话可说。”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便是族兄应允了尔等越贼的要求,还不是落得我杨氏为人驱使,帮你们奔走杀人,耗尽族中儿郎膏血!今日是以至此,有死而已。”

    “怎么,这么急着去死?便不想知道我军的新进展么——不想听?没关系,不想听就更要说给你听,昨日来报,威楚府城也已经降顺了我吴越,各处城防要隘都已接管。至于统矢那边的战况,你当我军是真个无力进取?如此重兵压迫、重炮轰击、你当段思聪的人马真能凭借不算坚固的统矢城撑住?咱稳扎稳打,不过是引诱野心家暴露本来面目而已。”

    “那便是说,统矢府也已经拿下了?甚好,甚好……我杨氏族灭在即,既然如此,能够看到段氏覆灭,也是一桩快事了,对了,还有高家!要是可以晚死几个月,看到仇人结局下场,……可惜了。”

    杨远波瞑目暗恨,似乎是有了一丝求生之念。钱仁俊看在眼里,冷哼着继续打击对方的自尊心:“若是只留你性命几个月、仅仅为了让你可以看到段思聪的下场,那某何必费那么多事?若是如此,不如便即刻给你个痛快!而后将滇东杨氏尽数族诛!全族性命,便是坏在你这厮手上的,到了地下,可要记得向列祖列宗谢罪!”

    “贼子!尔更待怎样!”

    “很简单——当初给过杨宗栋一次机会,杨宗栋虽然不识抬举,不过今日某还愿意给你一次集会。”

    杨远波震惊不已,瞠目结舌:吴越人这是脑抽了么?明明知道杨氏在云南不会屈居人下,居然还不肯斩草除根?心中这样想着,杨远波口中还不服软,抗声说道:“如此,尔等便不怕吴越大军撤走之后,滇地再生波澜么?”

    “不怕,因为你们杨氏已经和滇东南的红河七部蛮洞结下了死仇——在那些人眼中,是杨宗栋设局,把他们七部蛮兵从山里引出来,到这里让我们吴越军围攻歼杀的。现在杨宗栋虽然死了,若是你这家伙能够暂居高位,在我吴越大军灭了大理之后继续镇守一方,那么他们心中的这个念头便会更加坚定。

    当然了,你也有可能和红河七部再去解释、澄清误会。虽然某不信他们会听你的,但是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只要你杨氏这次真的降顺了,便会让你们多纳几个‘投名状’,与蛮部结下百世不解地死仇——如此,杨氏便可免去族诛之祸。”

    钱仁俊心中还有几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在他的谋划中,将来控制云南地区的方法,可不尽然与广西、交趾相若。交趾太过靠南,气候炎热的问题更加严重;而广西地区邕州以东以南的地盘汉人基本上控制的差不多了,邕州以西也就邕江流域到百色之间的那一段适合农耕文明渗透,所以移民的潜力不大。

    而云南则不同,作为一个内流河甚多的地区,这里有五百里滇池,也有大理城的苍山洱海,局部盆地平原还是不少的,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对于汉人的水土适应能力来说也要比广西西部和交趾容易接受一些。若要长久控制云南,光靠改土归流的归化和派驻流官是不够的,更要朝廷组织汉人移民,把这些盆地平原控制起来,把山区留给蛮族慢慢归化。

    这个思路,在出征之前,钱仁俊也上表奏请大王钱惟昱讨论过,钱惟昱对此也是非常赞同——当然了,钱惟昱的赞同,更多是因为钱惟昱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历史上朱元璋才是第一个吧云南地区汉化成功的君主。历史上在洪武末年,朱元璋移民了三十万汉人民户到云南的昆明地区,才有了后来云南归化程度反而高于贵州、更早摆脱“西南夷”的结果。

    所以,钱惟昱当时不仅同意了钱仁俊的奏请,还主动划出了一个范围,大致相当于后世昆明、楚雄、大理三个地级市、自治州的区域,乃至大理北部四川境内相当于攀枝花一带的金沙江沿岸区块,作为将来灭了大理之后的汉人移民屯驻区。钱仁俊得了这个方针基调,此番来大理的时候才想到了拉拢分化一批蛮夷化的汉人和真正的蛮人互掐、杀戮为汉人移民腾地方的策略——钱仁俊相信,这般一折腾之后,哪怕杨氏的势力在吴越人撤走之后,真的可以在当地土著之间重新号召起凝聚力,但是也不可能可以凝聚到那些掺沙子掺进来的外来血液之中。

    “投名状是什么?”

    杨远波的一个问题,把钱仁俊从谋划的美好回忆中拉了回来,他知道对方已经软化了。他微微一笑,淡然说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将来还要在我大军撤走之前,帮着把威楚和会昌等处的蛮部剿灭罢了——那些地方,将来是汉人该待的地方。”

    。。。

    。。。


第398章 灭大理



    杨远波没有可能拒绝钱仁俊的建议,因为他要背负的不仅仅是一己的生死,还包括全族的存亡——杨氏在滇南的经营可是有百年的基业了,开枝散叶之下,足有数千族人。于是,一个吴越人的新走狗势力便就此诞生。

    鄯善府这边的局势底定之后,少不得再有一些安民肃反的麻烦事儿,其中无聊不需赘述。另一边,统矢府的战局也在林仁肇的指挥下落下了帷幕,大理国主段思聪的主力在数次消耗战中反复受创之下,也失去了继续死守的决心——统矢府的防御本不算坚韧,在有生力量持续失血的情况下,把部队拖后到羊芥咩城进行最后的决战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吴越人一直没有对统矢府进行四面合围,目的就是给大理人知难而退逃跑的机会。若论军事上的交换比与实力,林仁肇本就有把握在十一月底之前拿下统矢府,如今的拖慢已经是配合钱仁俊演戏引诱野心家暴露所致,后方设局完成后,这里自然是干净利落地直接拿下了。

    大约有两万余人的大理军队残部在友军的掩护下退到了羊芥咩城,其余不是在此前的战斗中被歼灭就是作为断后的炮灰被牺牲在城内,抵抗一阵后余部就光棍地投降了林仁肇。

    一连串的成功运作,让原本需要步步进逼,缓缓蚕食从鄯善到羊芥咩城七百里路程的战略态势,变成一下子缩短了点其中三分之二的战略纵深,让大理的灭国之战进程极大地加速了。

    时间渐渐推进,吴越人稳扎稳打地蚕食着大理国的核心领土,到了十二月中旬,对羊芥咩城的合围终于完成了,钱仁俊也在坐镇鄯善府旬日之后,亲自赶到羊芥咩城和林仁肇回合,所有吴越军主力部队与高层将领全部赶到,开始了他们入侵大理以来最大的一场攻城会战——也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次毫无花俏诡计的正面硬撼强攻。

    段思聪作为大理国主,是不存在任何一丝劝降的可能性的,会跟着段思聪退到都城继续死守的部族,也都是抵抗的死硬分子,所以任何离间都没有效果。加上此前吴越人阴杨宗栋与杨远波的时候,用诛杀部分蛮洞部族的办法作为投名状,以至于三十七部蛮洞中那些地盘在羊芥咩城与统矢府周边的部族都铁了心地抵抗——因为它们已经知道,一旦段思聪完蛋,大理国被灭,吴越人就会把它们世代居住的地盘变成汉人移民的地盘,不存在妥协的可能性。

    这样的局面,让抵抗吴越人的势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但是在钱仁俊看来,或许这是最好的结果——在战斗中堂堂正正地灭杀这些蛮部,听上去名声总比战后灭绝平民要好得多,既然吴越人有实力毕其功于一役,为什么不让敌人都扎堆呢?

    这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血战,城内的守军非常之顽强,吴越军队此前的持续血战也让作战物资的消耗非常严重,羊芥咩城距离吴越人经营数年的后勤路线已经有上千里的路程了。大理本土古驿道和茶马古道的路况恶劣,让火药和铁弹的运输颇为困难,火油也逐渐耗竭,因此林仁肇只能是定下强攻与围困消耗相结合的战术,一边确保羊芥咩城的包围圈不被突破,城内获取不了包括粮食在内的任何补给品,另一面也不浪费时间,继续挑衅周边蛮族前来救援,以便围城打援或者引诱城内守军一部出城野战,蚕食消耗羊芥咩城的防御力量。

    这一战,一围困便是两个月的时间。靠着蚂蚁搬家式的后勤补充,在建隆三年一月的时候,吴越人终于用火炮彻底轰烂了羊芥咩城的两处城墙与城楼,也在围墙上打开了几个不可能修复的一缺口。最后的总攻时间终于来临了——这也不是吴越人不想继续多消耗大理人一阵子,实在是因为时至二月,横断山区低海拔雪山的消融,春季的凌汛已经开始了。红河与南盘江等河流的水位都开始暴涨,流速激增,从广西到富源的前段航运至少要中断两三个月。若是这个时间点再不猛攻的话,此后一段时间里吴越人回面临无法得到后继军需补充的窘境,熬过春天后,即将到来的夏日更是会让云南的瘴疠之气放倒一大片的有生战力。

    一直颇没有存在感的大理国主段思聪任亲自带领着剩下的大理军队与攻破了外城的吴越军队血腥巷战,利用复杂地形的优势和吴越人进行以命换命的搏杀,蛮兵那种悍不畏死的特性在大理国的最后一战中表露无遗,以至于吴越军精锐士卒也遭受了成千成千的伤亡。巷战,自古以来都是矮穷挫军队与高富帅换命的理想场合,至此也概莫能外。

    二月十九这天,在羊芥咩城的王城内,段思聪在亲率侍卫军冲杀的过程中,遭到了吴越人的弓弩攒射,当场阵亡。段思聪死后,大理人的抵抗终于土崩瓦解,成批成批的残兵败卒向吴越人投降,大理国作为一个雄踞滇南的政权,终于宣告了其灭亡。

    自从大唐中前期的时候,南诏国割据此地以来,至今三百多年间“西南夷“不归王化的历史,终于结束了。前前后后将近半年的战争,让一万三千多人的吴越精兵埋骨他乡,还有五六千人因为此严重的战伤永久性地残废丧失了战斗力,轻伤更是不可胜记。不过经过血战的洗练,生还下来的四万士兵无论从战场经验还是心理素质,技战术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淬炼,韧劲的顽强远非战前可比。

    作为仆从军使用的交趾和侬壮仆从军也这各自战死数千之多,还额外征伐了两次交趾兵参战——在大理灭亡之后,即将展开的对付三十七部蛮洞人马战役里,这些非汉族血统的,更能适应南中炎热气候的士兵才是主力。

    但是我,投降却并不是杀戮的终点。我为了更好的控制南中地区,吴越人在背后策划了对白彝降兵和贵族的大规模清洗——白人是段氏政权的主要支柱,在有灭国之仇的情况下要想调和其中矛盾殊为不易。或许平民百姓可以放过,但是贵族和军人始终是不安定的主要因素。当然在做这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