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沧海-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万邦来朝这种盛事,柴荣一直是本着实用主义的态度看待的,那些西北番邦蛮夷穷的要死,有时候也会靠着朝贡来骗吃骗喝一些,比如定难军节度使啦、甘州回鹘啦之类的割据政权,往往就是这么干的。
当然了,柴荣也知道吴越入贡,历来贡礼的轻重都是诸国之冠,和那些骗吃骗喝的杀才不能比。当初后汉年间,马楚尚在,都不能和吴越君主的豪奢大方相比。何况如今马楚已经变成了武平军节度使,其他小弟就更没得比了。如果吴越这次可以再进贡……20万贯两钱财的话,相信大军征伐刘崇的后勤保障也会更加得力。
想到得意之处,平天冠后面,柴荣那张线条果敢、眉眼峻拔的面庞不禁露出一点笑容。只是笑容被十二道珠旒挡住了,远远侍立在下面的朝臣哪怕有一双鹰眼,也是难测天威的。
数道响鞭过后,殿前侍立的宦官高唱了上朝的宣号,百官齐齐礼拜、扬尘舞蹈;乌压压地一片行礼之状。
“诸位爱卿,今日可有大事要奏?朕即日将北上潞州,亲征刘崇。不在朝中之时,民政财税悉数由冯相、范相处断。侍卫司留守京师军马,由张永德统辖。”
等柴荣说完,下面暂且息声了数秒,随后分掌礼部的范质出班奏道:“陛下,吴越国贡使林克己前日入京,约明今日觐见,请陛下玉准。”
这些,本就是安排好的戏码,柴荣自然不会惊讶,准了范质所奏之后,不多时,早已在殿外恭候的吴越国使林克己便碎步趋入正殿。行礼完毕后,掏出一张长长的礼单,照本宣科地念到:
“臣,吴越国王、天下兵马元帅弘俶。谨闻先皇大行,不胜悲痛,泣血成疾,不能行路。唯以国使携礼吊唁大行皇帝、并贺今上文成武德开疆拓土、固基建业。兹献黄金五万两,白银五十万两、杭锦彩缎一万匹、海外香药一百万斤……”
包括柴荣在内,每一个大周朝廷上的人,听到了这份贡礼的数额之后,都震惊得眼冒金星、冷汗涔涔。原因无他,实在是这份国礼的厚重程度,已经远超历代的想象了。三年前郭威建立大周、开天立极的时候,吴越人送过来的,也不过只有今日贺礼的三分之一罢了——
不过,柴荣和冯道自然不可能知道,原本钱弘俶送来的东西里面,确实和当初给郭威登基的贺礼差不多,只是后来钱惟昱又找王叔说项,让钱弘俶准许他自己再额外酌情增补一些贡品。毕竟使团需要从苏州、明州出航的海船船队运输,钱惟昱也算是直接的使团经办之人了。
如今这个时代,中原的金银产量不算多,如果是与五万两黄金、五十万两白银等官价的铜钱的话,大周朝廷还能想象。但是直接真金白银一下子这么多,让人几乎要产生一种怀疑。
柴荣刚刚产生这种怀疑的时候,就听到下面众臣之中有不少人似乎是印证了自己的怀疑似的,在那里窃窃私语:“钱弘俶那家伙不过日子了吧?不会是把吴越国库给整个搬来了?”
“吴越人去岁听说还攻下南唐数州疆土,那时王相还说吴越人狼子野心不可不防。如今吴越人如此恭顺,可见王相所言,实在是过虑了啊——这些东西,少说也有近两百万贯的钱粮了吧,抵得朝廷两个多月的田赋丁税了。若是真有如此野心,拿这笔钱去秣马厉兵,怕还不能多练出一两万精兵?”
这些议论之间,最为搞笑而突兀的,要算三司使魏仁浦的惊叹了,听说吴越人进贡的礼单之后,为大周朝廷司长钱粮的魏仁浦居然不顾朝臣风度,当下就扯着排班时候位列其左右的大臣兴奋地说道:“如此一来。陛下大军的后续粮秣,也不必等今年秋粮下来再筹备了。国帑直接就有银钱可以官价购入粮秣充实常平仓了!”
朝中诸臣,不是谁都知道朝廷钱粮的底细的,听了魏仁浦没轻没重地这一嗓子,才纷纷传说原来陛下北伐的粮草目前只筹备了三个月,就要动兵了。而三个月后,原本三司使的策划是等今年京畿附近诸道德秋粮收上来之后直接押赴军前……
南方吴越国一国的存续时间里,中原换了八个姓的皇帝,所以中原贫穷是毫无疑问的。后周立国三年多,打了两场大型的防御战争、一场进攻战争。攒不下钱粮也不奇怪。可问题是,堂堂中原正朔,连殿前司禁军出征半年的粮草都暂时筹不出来,这种话喊出来就有点伤自尊了。所以,听到魏仁浦的话语之后,上起柴荣,中至冯道,表情全部都爬满了黑线。
……
纷纷攘攘之间,好几车后周朝臣没口子称赞吴越王上道、尊奉正朔从不含糊的好话,不要钱似的和林克己吹嘘了一番。吴越使团进贡的事情,好歹算是要走完程序了。柴荣心中思忖着:上次钱弘俶只进贡了这次三分之一的钱财,父皇就沿袭伪汉旧制,赏了对方一个“天下兵马元帅”的头衔,如今这次,至少也得再加一级,才能继续收拢人心。
莫不如,便改封为“天下兵马都元帅”?柴荣心中刚刚动了这个念头,思忖着准备把昨日打好腹稿的册封旨意再略微改一改。这时,一声出班奏对的声音打断了柴荣的思绪。柴荣闻言也是惊诧怎会有人在这个时间点奏禀事情,抬头一看,却是最近做了许久老好人的冯道。
“臣冯道启奏陛下:臣有欺世盗名之罪,今受吴越王拳拳之心感召,情愿坦白陈述,请陛下定夺。”
冯道出言便是惊诧之论,柴荣听了也是心中怪异,你冯道说什么受吴越王感召,莫菲还是几年前你前去那里出使宣旨的时候,受了别人贿路所以这几年来给人说好话不成?如此思量着,柴荣便开口询问:“冯老相爷何出此言?何谓受人拳拳之心感召,究竟所为何事?”
“启禀陛下,请陛下御览此书,也请陛下准许派遣殿前司力士至臣家,携带数箱书稿上殿。”
柴荣自然是无有不允,一边命宦官拿过冯道手里那几本厚实的书籍,一看封皮,上面写着《汉和字典》四个大字,翻看扉页,上面又写着编纂之人名姓,排在第一的便是冯道,其次则是钱惟昱,再次则是周娥皇。除了著作编修之人,旁边还有一列写着“翻译”,后面跟着的名字则是“选子”、“清少纳言”,那两个名字不仅用汉文书就,一旁还写着一些圆滑如偏旁的字符。
柴荣看不懂这些字符,但是草草一翻,就知道这些奇怪圆滑的字符在这本书里非常之多,几乎每一个词条后面,都会点缀性的跟着几个这样的字符。
“冯相,此书究竟为何物?朕自古读书,不曾见过此书,居然命名为‘字典’?典之为物,又岂是随意可用的字眼。冯相将此书如此命名,想必是此书足可列入流传后世、教化天下的至圣典章了。”
“回禀陛下,这《汉和字典》,乃是在《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之上,供读书明理之童子启蒙用书之集大成者。不但在字形释意方面远迈前代各文,且在拼切字音方面,有亘古未有之巨大创新。臣以为,此书若能推广,不出十年,定然可使天下读书识字的人数,猛增数十倍。编纂之人,功绩不仅远过于蔡侯、昭明,直可追迹仓颉。”
“使天下读书识字的人数猛增数十倍?追击仓颉造字之功?冯老相爷,虽然你是朝廷泰斗、领袖文坛清流三十载。但是此言只怕也太过了吧?”
出言质问的,不是柴荣,也不是范质,更不是吴越来的林克己。而是今天一句话都没说过的、柴荣谋主王朴。王朴如今还没有爬到丞相高位,但是其谋略见识,已经让柴荣非常信重尊敬。后周朝中,但凡有点眼力见儿的,都知道王朴的影响力。
“王尚书不必过虑、老夫生平不说大言。此功劳确实可比仓颉,老夫也没有自吹自擂。因为如此大功,并没有老夫参与其中。扉页、序言上书就的编纂之人名姓,本不该有老夫——那不过是吴越国彭城郡王编修之时尊老敬贤,想要给老夫虚挂其名而已,老夫当初不过是给了他一点修书的建言。
今日吴越君臣恭顺有礼,亘古未见。老夫深受感召,不愿再为欺世盗名之事邀买虚名,因此情愿说清真相。”
。。。
。。。
第198章 千古一帝的意淫
关于假名拼音的反切读音之法,钱惟昱自然是在让林克己带给冯道的私信中细密地陈述过的。冯道虽然年纪老迈、神智有些昏聩,但是毕竟是多年的读书种子;而且他一生最值得留诸史册的功绩,便是编修刻印《五经文字》、《九经字样》了,对于这些说文解字的大典,自然是接受速度比较快。所以仅仅一日之内,就把这部书的内容梗概基本吃透了。
当下,柴荣一个武人,粗略看视之下自然不能尽数窥其奥妙。又不好意思稍微看不懂就请教,见王朴和冯道的辩论没有分出胜负,而且冯道居然口出大言,言之凿凿地铁口直断,说这部大典的功绩可比仓颉造字,心中也是悚然一惊,问道:“冯相,此书果真可以做到让启蒙童子识字的速度提升数倍,乃至十数倍么?此法究竟如何施为?”
不仅柴荣好奇,殿中文臣,又有谁人不比柴荣更加学识渊博?他们自然也是对于这种骇人听闻的旷世奇法有深远的求知欲的。当下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住了冯道,冯道也不紧不慢地把他理解的假名拼音之法解说了一遍,尤其是对于那几十个假名的正确念法和用法,粗略过了一遍。然后谆谆总结道:
“陛下,古法以双字切音为生僻字眼注音,所选切音字符庞杂繁多,凡数百字至千余字不等。启蒙童子若要学尽千字文、三字经,便需要由塾师一字一念、口穿耳受以定正音。识得千余字后,方能自行阅读《五经》、《九经》等典章,以切音之法自学其余生僻,且犹然有定音不准之虞。
且我华夏自古以来,虽有秦始皇行车同轨、书同文之旷世之功,却始终难有圣君鸿儒为‘读同音’之功绩。盖地分南北、人分东西,天下各处字样读音,皆由师生口耳相传所定,而相传之素材,凡千百字,莫能一统。
如今这本《汉和字典》所用之切音拼音秘法,去芜存菁,以区区五十余假名为拼切素材,便可囊括所有汉字之读音,从此以后,天下童子皆可正音同训、由启蒙塾师教授这数十假名之读音,后续便可以《汉和字典》的注音自学字音。无财束脩的寒门子弟,只要有借阅典籍的机会,便是无需入学也可自行习学。
以此见之,此法实在可称法天地之幽邃、穷宇宙之奥秘、为鬼神所惊泣、人事所难测。异日陛下王师平定四方,便可使北至幽燕、南极岭表、西入河湟,东达吴会——嗯,还不止东达吴会,而该是东达日本及海外岛夷诸国——普天之民,读皆同音。陛下神功圣德,远迈始皇帝矣!”
话说到这个份上,柴荣心中的那团烈焰也开始炽热地喷射起来。功盖始皇帝!这是千古人君的终极目标啊。满殿臣僚听到冯道这番吹捧,自然是少不得黑压压跪倒一大片,齐刷刷口称柴荣那不日即将实现的神功圣德。
“哈哈哈哈!真是天佑我大周!五代纷乱至今,天下定心思定。先帝在时,冯相编刻《五经》、《九经》,成梁唐晋汉四朝未有之文治之功。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