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凯恩舰哗变 >

第51章

凯恩舰哗变-第51章

小说: 凯恩舰哗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长官,”杜斯利跟在他身后十分诚恳地说,“我想我没有。”

“那好极了。”威利说。他狠狠地拧开舰艏楼门上的搭钩,示意他的助手先进去,然后哐当一声把门关上,声音之大连舰后面水兵们住宿处都能听到。

“这支部队将袭击并夺取夸贾林环礁【夸贾林环礁(Kwajalein Atoll)位于太平洋西部,属于马绍尔群岛(Marshall Islands)。——译者注】及马绍尔群岛的其他目标,以建立进一步向西挺进的基地——”

威利盯着那布满污痕的油印文字看了一会儿,把那厚厚的作战命令抛在一边,从书架上抓下一本军用地图册。他翻到一张中部太平洋的地图,看到夸贾林是所有环礁中最大的一个,位于马绍尔群岛的正中心,四周被日本人的碉堡包围着。他吹了声口哨。

公事邮件在他的床铺上堆得足有两英尺高。他曾从躺在甲板上的三个灰色邮袋里倒出了一大堆乱糟糟的盖着深红色保密邮戳的信件。那些全是在珍珠港时堆积了一个月的东西。现在全成了他的活儿了,要把它们登记,归档,并负责保管。自从他接替基弗的工作以来,这是他的第一批秘密邮件。

威利用毯子盖住其余的邮件,把那份作战命令拿去给舰长。奎格住在主甲板上那个先前供两名军官住的卧舱里。这个卧舱在“凯恩号”在海军船坞大修时已经过奎格的细心指导改装过了,里面有一张床,一张宽大的写字台,一把扶手椅,一张躺椅,一个大保险柜以及许多通话管和内线对讲机。这位舰长停住刮脸,飞快地翻阅着一页页命令,将肥皂水都滴到了纸上。“夸贾林,啊?”他若无其事地说,“好啊。把这东西留在这里。你不要跟任何人提起这事,当然连马里克也包括在内了。”

“是,好的,长官。”

威利在把那些邮件登记、归档时,发现了一些令人很不愉快的事。基弗移交给他的是纸页折了角的分类账册和开档案柜的钥匙,而且还顺手扔下了几小捆秘密邮件,压在他衣橱里的鞋子和脏衣服下面。他让威利放心,说那些信件都是些“一文不值的垃圾”。

“我曾打算等收到下一批时一起登记的。现在你来登记也一样。”他打着哈欠说,说完,就爬回到床上又开始看《芬尼根守灵夜》了。

威利发现档案柜里乱得一塌糊涂。倘若信件是装在黄麻麻袋里的,找到它们原本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分类登记册用来登记所收邮件的记录系统复杂到了愚笨的程度,每封信都要用四个不同的符号登记。威利计算了一下,他得花五六个扎扎实实的工作日才能把那些邮件登记完毕。他走进舰上的办公室,观看杰利贝利登记大袋大袋的非秘密邮件。那位通信员把要登记的条目打在绿色的表格纸上,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把同堆在威利屋里的一样多的邮件处理完了。“你是从哪儿得到那种登录系统的?”他问那水兵。

杰利贝利疲劳地迷糊着眼睛看了他一眼。“不是从哪儿得来的,长官。这本来就是海军的系统。”

“那么这些东西怎么办?”威利把那些分类登记册举到杰利贝利面前。“看见过这些东西吗?”

那位通信员赶紧往后缩身与那些登记册离得远远的,仿佛它们会传播麻风病似的。“长官,那可是您的活儿,不是我的——”

“我知道,知道——”

“基弗先生有五六次都想让我替他登记这些秘密的东西。一个士兵干这种事是违反规定的——”

“我只是想知道这些分类登记册是正式的呢,还是别的什么?”

那水兵皱了皱鼻子。“正式?天哪,使用那个系统非使任何一个三等兵通信员累得流鼻血不可。那是芬克先生早在1940年发明的。他把它传给了安德森先生,安德森先生传给了福格森先生,福格森先生又传给了基弗先生。”

“他们为什么不采用海军的系统呢?它似乎简单多了——”

“长官,”那通信员冷冷地说,“您可别问我军官们做任何事情是为了什么。我说了您也不爱听。”

威利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对他那个部门进行了彻底的整顿。他确立了归档和登记的标准海军系统。他烧掉了大约60本过时的注册出版物,又把其余的出版物有条不紊地分了类。这样,他就可以随时找到他所要找的东西了。他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常常对基弗感到纳闷。那位小说家显然在通讯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威利想起为了寻找信件或出版物所消耗掉的整个整个的下午,在做这样的搜寻时,基弗总是时不时地对海军的混乱状况发表一通酸溜溜的俏皮话。他还记得那位通讯官一连几个小时地翻着那些分类登记册,嘴里不停地责天骂地。威利知道那位小说家最珍惜他写作和看书的时间。他还知道基弗是“凯恩号”军舰上头脑最灵光的人。可是,这样的人怎么会看不出他是在自取失败,而且还把自己的错误归罪于海军呢?威利开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基弗了,那位小说家的智慧似乎有点减色了。

奎格舰长在舰队攻击夸贾林环礁之前的那段时间里莫名其妙地变得失魂落魄似的。大白天的,他不是在床上躺着,就是穿着内衣内裤坐在办公桌前玩他的拼图游戏。他只有在夜间才露面,在军舰停航时到舰艏楼上看看电影。在航行中,在演习机动部署时,舰桥上整天整天地都看不见他的影子。他通过通话管向值勤军官发号施令。舰长那蜂音器发出的刺耳的咔嚓咔嚓声与水下声波探测器的砰砰声一样都成了舰桥上人人都习以为常的声音了。他也不到餐厅就餐了,除了大量吃加槭糖浆的冰淇淋之外几乎什么都不吃,而冰淇淋也是让人送到他卧舱里去的。

军官们都以为他是在忙着熟记各种作战文件呢,但威利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他在把译好的函电送到舰长卧舱时,从未见过奎格在研究任何作战计划或在看战术书籍。他所干的不是睡觉,就是吃冰淇淋,或是看杂志,或是仰躺在床上两眼圆睁茫然地凝视着上方。威利觉得他的行为就像是一个人想尽力忘掉一件可怕的伤心事似的。这位少尉猜测奎格也许是在军舰大修时同他老婆吵了场恶架,要不就是他在源源不断的邮件里得到了什么别的坏消息。但这位少尉连想都没想过那所谓的坏消息可能就是这次的作战命令。

威利对这次即将到来的战斗的心情是既感到夹杂着隐隐惊慌的兴奋,又因为能及时得悉这次战斗的秘密而暗自欣喜。这次作战命令所包含的庞大规模,参与这次作战行动的舰只的长长的名单,以及那被过分详尽的枯燥细节弄得难以卒读的字迹模糊的文件,都让人觉得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他深信自己在整个海军的卵翼下前去攻击日军是十分安全的。

1月里的一天,天气晴和,一大群一眼望不到头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军舰浩浩荡荡地从夏威夷的各个港口蜂拥而出,逐渐形成了一个广大的圆弧形队列向夸贾林环礁方向驶去。

这支舰队在辽阔的洋面上平静地行驶着,无声无息地日夜兼程前进。敌人毫无踪迹,只有汹涌的大海,白天是一片蔚蓝,夜晚是无边的黑暗,有的是万里长空和一望无际的战舰,一个庄严的巨大阵图在星光与丽日下行进着。雷达,这神奇的探测仪器,探测范围大到可以对广阔的空间,小到对仅仅几码之内的周边,进行准确的探测,从而使保持阵形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一庞大的阵容极为精准严整而又迅速灵活,可以随意变换航向和重新编队。这种航海奇迹是纳尔逊本人连做梦都想不到的,而这个奇迹却是由几百名在甲板上值勤的军官不费吹灰之力创造的。这些军官十之八九并非职业航海家:他们之中有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有推销员、教师、律师、职员、作家、药剂师、工程师、农场主、钢琴演奏家——就是这些青年人的表现超越了当年纳尔逊舰队里那些久经疆场的军官们。

威利·基思现在已是一名完全成熟的舱面指挥官了,他理所当然地利用那些机械设备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他并不认为这样的工作很容易。他对自己很快便掌握了航海术并赢得了军事上的威信感到很大的、持续不断的欣慰。他在驾驶室里徘徊着,紧闭双唇,高仰着下巴,因满腹心事地斜眼看人而紧皱着前额,向前端着双肩,两手紧紧抓着双筒望远镜,时不时地皱起眉头察看远方的海面。抛开那装腔作势的一面不谈,他确实已是一名称职的值勤军官了。他很快培植起了对全舰各个部位的细微而灵敏的神经触角,而这是一个航行指挥官的主要条件。在舰桥上历练了五个月之后,他已学会了在队列中保持位置的窍门,学会了在通讯与做报告时所用的行话以及舰上生活的礼仪式样。他知道什么时候命令水手长助手吹哨开始打扫,什么时候全舰熄灯,清晨什么时候叫醒厨师和面包师,什么时候叫醒舰长以及什么时候让他睡觉。他只要稍微转转舵或调整一下发动机,就能使他的军舰赶前或拉后数百码,可以在运行图上用铅笔画一条线,在十秒钟内计算出到达新的屏蔽位置的航线与航速。黑夜里突然而降的狂风骤雨再也吓不住他了。即使雷达屏幕上给他显示出这支特混舰队由整齐的绿色小圆点标出的队形,他也不感到吃惊。

“凯恩号”被编在整个阵形的右翼,处于反潜防线的内侧。由两列驱逐舰形成的两条保护带护卫着大批运兵船、航空母舰、巡洋舰、战列舰和登陆舰。每艘驱逐舰负责不停地搜索一个有限的锥形水域,寻找回声,而各舰所负责的锥形水域又相互交叉重叠。任何想接近这支舰队的潜艇都不可能不在这些驱逐舰中的某一艘上发出响声而泄露自己的行踪。有一道这样的屏障就已足够了,这双重的屏障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美国对安全因素有一种慷慨的嗜好。“凯恩号”位于右前锋队列的后尾,那里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潜艇靠近,因为那样的话,攻击潜艇就须在水下从后面追袭。所以“凯恩号”扫雷舰是在原有的安全因素上又增加的一重安全因素。对一个美国战斗员来说,这艘军舰的战斗地位缺乏“好人理查德号”攻击“塞拉皮斯号”时的那种态势。尽管如此,她毕竟是在小心翼翼地向敌人的水域挺进。即使由约翰·保尔·琼斯来代替威利·基思担任值勤军官,他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

在这支攻击舰队日夜不停地缓缓前行的日子里,这艘老爷扫雷舰上的生活陷入了一种按24小时循环反复的老套子。自从因改换指挥官而发生了人员变动以来,“凯恩号”上新的生活模式已越来越明显地定型了。

就在这次出发之前,还在珍珠港时的一天早晨,奎格舰长在甲板上看见了一些被踩烂了的烟蒂。他把值勤军官严厉责备了一顿后,走到军舰的办公室,口授了下面这份文件:

本军舰长期有效的命令#644号

1。本军舰主甲板须经常保持清洁,毫无污迹。

2。如有违反,将给全体船员严重的纪律处分。

P。F。奎格

这道命令被张贴在舰上所有最显眼的地方。谁知,第二天早晨,他就因为在舰艏楼的排水口里看见了一个烟蒂而取消了全体船员的自由。在随后的两三天里,负责清洗甲板的水兵们确实保持了主甲板的清洁。“凯恩号”刚一离开珍珠港登上前往夸贾林环礁的征途,那个命令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