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碧血海空 >

第9章

碧血海空-第9章

小说: 碧血海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清楚,如果占领了这个机场,那么贮存在莫尔兹比港的大量战机就可以转场到这个机场。有了空中支援,战役就会顿时出现一边倒的变化。
而英军显然也非常清楚这一点。
经过昼昼夜夜的反复争夺,整个机场几乎都成了一片废墟,航站楼和指挥塔已经不复存在,留在原址上的,只有一堆山一样高的断壁残垣。裸露扭曲的钢筋仿佛怪兽身上的毛发。烟尘弥漫。炮声四起。飞机场跑道上坑坑洼洼,日本人即使夺取了他,也必须耗费很大的劲儿才能把它修理好。
但是有总比没有强。
经过两个昼夜的反复争夺,日军在最后一轮的冲锋中,终于突破了由一支英军精锐旅所组成的防线,撕开了一条大口子。如同潮水日本的日本人怪叫着冲破了防线,然后朝四周迂回,把这个精锐旅包围在了两个狭小的包围圈里面。
一个包围圈里面的英军最终顽强突围。而另一个则没有。近千的英格兰人在弹尽粮绝之后只得放下武器举着白旗投降。日本人接收了他们的武器,剥掉他们的衣服,只留下一条遮羞的短裤,然后用铁丝把他们的手腕连起来绑上,像是驯兽一样用皮鞭驱赶着他们穿过了整个卡奔塔利亚平原,来到了三角洲河口,登上了一艘破旧的运输船,驶向了新赫布里底群岛中的维拉港。在这里,日本人打算修建一座大型军用机场,以此为跳板准备进攻法国人的殖民地新喀里多尼亚。这个位置非常重要。朝西南可以进攻澳大利亚,朝东南可以进攻新西兰。
上千名的英军俘虏先是被投进了集中营,过了几天,他们被强迫修筑工事。有近半的英国人在半年之后死在了维拉港。
在占领的机场之后,日本人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地修理好了它。从莫尔兹比港起飞的三十架轰炸机第一批降落在了这个被日本人称之被北里士满的机场。
这批轰炸机的到来果然迅速地改变了战场的态势。日军的狂轰滥炸对英军的阵地造成很大的破坏,人员也大量伤亡。
眼看着就要被日军分割包围,威廉·斯利姆爵士中将不得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英国人一溃千里。掩护部队在里士满到汤斯维尔的铁路沿线阻击了六个小时,然后从这条防线上后撤了。
兵败如山倒的英军被日本人追着屁股打,一直撤退到了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的边界线上。
…………
“东京英语广播里正在大肆宣扬日军在澳大利亚取得的胜利。他们在澳洲内陆长驱直入,几乎占领了整个昆士兰州。”黎远航对李双庆说。
“袋鼠们被整惨了?”李双庆说。
“是的。”黎远航回答,“澳洲的现状岌岌可危。唯一的希望就是还在途中的几个印度师。”
“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阿拉斯加……日本人似乎要让整个太平洋成他自家院子里的澡堂啊。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去火奴鲁鲁泡温泉了。——我们到达什么地方了?”李双庆问道。
“棉兰老岛以东。”黎远航说。“天气似乎变差了。”
的确,在“重庆号”以南的洋面上,出现了半天乌黑的天空。“重庆号”正在全速朝这片无际的乌云之中穿过去。
整个直接顿时暗了下来。
“收回值班战机。”李双庆说,“看这天气,还是不要让我们的飞行员去冒这样的危险为好。不知道什么时候暴风雨就会来到。”
“重庆号”赶紧改变航向,迎风全速行驶。接受了四架值班的舰载机。
同时起飞了一架卡-31预警直升机,对四周的海域进行监视和预警。对舰载的相控阵雷达预警系统进行补充。探海的“顶板”雷达在一刻不停地旋转。值班雷达员眼睛盯着屏幕,生怕漏过什么细节。
天气果然坏下来了。
阴云低沉,风也渐渐开始大了起来。整个海面掀起了波澜。地勤人员赶紧把一部分战机转移到甲板下的机库里,另外一些无法放心去的与满载油料和弹药的值班战机只能用钢缆固定在甲板上。
一切都井然有序。
“重庆号”穿过了菲律宾的外海,进入了印度尼西亚的海域。
“印度尼西亚岛屿众多,到处都是日本人的飞机场。要小心警戒。”黎远航对着雷达组嘱咐道。
“放心吧参谋长。我们保证连眼睛都不眨一下。”有人回答。
其余的人都笑了。
然而意外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就在经过卡拉克隆岛海域没多久,有观察员突然报告:“在右舷发现一个机群!重复!在右舷发现一个机群!”
李双庆赶紧冲到舷窗边,果然看到了一个机群正在从黑云里面冒出来。
“是日本人的鱼雷机!”有人眼尖,一眼就认出来了机型。
与此同时,日本人也发现了他们。他们不知晓这艘航母舰桥上面迎风猎猎的那幅几百平米的五星红旗到底是哪国的国旗,可是只要不是自己人,那么就是敌人。
双方的距离不过两三海里。
“该死!他们发射鱼雷了!”黎远航盯着从鱼雷机上坠下来的几道黑影大声喊道。
“快干掉他们!”
“要你命3000”的侦测雷达接收到了命令,立刻锁定了目标,五枚蛋蛋飞了过去,准确无误地击中了目标。这些身体并不灵活的鱼雷机面对过载能力达到16G的FL-3000N型近程红外追踪导弹的追击,几乎是不可能逃脱了。
相继五声爆炸,右舷的空中放出五个火球。鱼雷机凌空而碎。扬起了纷纷扬扬的火苗。
“右舷有三枚鱼雷!”观察员紧急报告道。
只见黑漆漆的仿佛无底黑洞的大海中,出现了三道泛着浪花的白色轨迹,正迅速地朝“重庆号”而来。距离越来越近。
…………

第009章 联合司令部的作战计划(第二
更新时间2011…5…10 23:59:40  字数:3352

 瞬间,位于右舷的“密集阵”朝水中开了火。每分钟四千五百发的射速。那子弹就像是一道火龙一样扑到了海里。
“轰隆!”“轰隆!”“轰隆!”
三枚鱼雷在“密集阵”密集的轰击之下,相继爆炸了。
位于舰桥上看到这一幕的人提到嗓子眼儿的心终于放了下去。
“日本人的这些飞机是从哪儿来的?”李双庆问道。
“大概是从荷属印度的万鸦老起飞的。在那儿,有日本人的一个飞机场。”黎远航说。
趁着阴云和夜色的掩护,“重庆号”穿过了布鲁岛的东侧,进入了班达海。
花了两天时间,进入班达海后,航向折向东南,进入了阿拉弗拉海。
这个时候,无线通讯组突然收到了军情六处发来的电报。提出了一个由丘吉尔和麦克阿瑟商议拟定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的大概内容就是,趁着日本海军的大量军舰在卡奔塔利亚湾集结,由美英澳新四国组成一支联合舰队,由麦克阿瑟将军作为总指挥,对卡奔塔利亚湾进行秘密的突袭,歼灭卡奔塔利亚湾的敌人,断掉已经进入澳洲大陆的六万日本人的后勤补给,孤立他们,使其弹尽粮绝,然后好好收拾他们。
“你对这个作战方案有什么看法?”李双庆对黎远航问道。
“看起来似乎不错。”黎远航说,“看来这次他们是要动真格的了。难点就是,如何在最秘密的状态下不让日本人发现,同时还能够调动这么多的军舰同时出现在卡奔塔利亚湾。要知道,荷属印度已经大部分落入日军的手中。从新西兰和南澳大利亚调动来的军舰要想围歼处于卡奔塔利亚湾的日本军舰,那么必须得经过托雷斯海峡。这个海峡海况复杂,岛礁众多,对于航行来说,是个大麻烦。
“更麻烦的是,托雷斯海峡距离日本空军重镇莫尔兹比港只有几十海里的距离,如果日本人稍微一察觉,不仅英美澳新的舰队会遭到大量陆基航空兵的攻击,同时他们的军舰还会迅速从卡奔塔利亚湾撤出,到时候,会更麻烦。”
“不错。说的是。”李双庆说,“那就看麦克阿瑟的本事了。等待他们制定的进一步详细计划。我得看看他们如果解决这个难题。”
…………
六月份的堪培拉正飘着细细的雪花。急匆匆从惠灵顿赶到危在旦夕的澳大利亚,麦克阿瑟需要有足够大的勇气。因为日本人随时可能会攻破位于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尔士州边界线上的第二道防线,然后长驱直入,挺进澳大利亚的首府。
在威廉·斯利姆爵士中将暂时栖身的堪培拉东郊军事学院,威廉爵士会面了刚刚下飞机的麦克阿瑟。两个人平静地握了握手。威廉爵士没有说话。
麦克阿瑟清楚,这几天在澳洲大陆上所发生的一切,让这位好友的脸面的确无光。要是在以往,他们两个人的会面必定会开怀大笑地相拥在一起。
堪培拉军事指挥学院。一座旧式的建筑里面。三楼。
建筑周围的警卫荷枪实弹地警戒着。两大巨头连同周围众多军衔不低的参谋正围坐在一个大型沙盘前面争吵讨论着。
这场讨论持续了三个小时,然后由联合司令部制定了一套初步详细作战计划。
“你认为那个神秘组织真的可靠吗?”威廉·斯利姆爵士中将向麦克阿瑟问道,“他们可真是够不可思议的。就像是上帝那样清楚地知晓我们和日本人的一切。”
“不知道。”麦克阿瑟干脆地说,“如果他们愿意帮我们,那我们就乐享其成。如果他们要倒向日本人,那么我们也毫无办法。如果这是一个圈套,那么我们也就认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命运就在此一举。我们剩下的几乎全部军舰都已经出动了。如果上帝不想让我们胜利,如果莱特湾的那场耻辱仍旧在卡奔塔利亚湾重演,我麦克阿瑟只能向华盛顿辞职了。”
…………
拿到了联合司令部制定的初步详细作战计划,黎远航惊叫道:“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难道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吗?没有航空母舰进行的空中掩护,他们能否到达托雷斯海峡还是一个未知数。没有了制空权,从莫尔兹比港起飞的轰炸机会把他们像是糖葫芦那样一个一个地连续不断地一个不剩地给消灭掉。这完全就是在自投罗网!”
李双庆把初步详细作战计划拿过来粗略地翻看了一遍,“可以理解。美军、英军、澳军实在需要一场胜利来振奋自己的士气。现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正处于冬季。不仅温度很低,所有人的信心也降到了极点。因为太多的失败已经让他们灰心丧气。可是,的确如你所说,这个作战计划就像是飞蛾扑火那样,只能做无谓的牺牲。可是,无论是美军还是英军,在太平洋上已经见不到他们一艘航母了。”
“告诉麦克阿瑟!”李双庆转过身来以一种不可置疑的口味向无线通讯组命令道,“告诉那个家伙,如果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得听我的指挥!无论是谁!无论是唐宁街的丘吉尔,还是白宫的罗斯福,都必须听我的指挥!我们毫无恶意,只是想帮助你们遏制住日本人疯狂的势头,毕竟谁都不想看到日本人占领整个太平洋这悲惨的一幕!
“——好了,就发这些!语气就像我说的这样重,要不然,还真唬不到这些向来自命高贵的绅士。如果他们知晓了我们中国人的身份,恐怕更会遭到耻笑。一百多年来他们都是以一种东亚病夫的眼光看到我们,即使到现在也是。蒋介石在淞沪会战失败以后是一退再退,一败涂地,让日本人顺利地从长江口打到了云南的腾冲与缅甸的交界线上。这会让美国人和英国人都以为我们是懦夫。
“既然我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听我们的。不发展全面的工业体系是不行的。在这场战役胜利之后,南太平洋的压力就会大大缓解,那个时候,我们就返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