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

第53章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第53章

小说: 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马林的名声,隔了几个月,才扩散至神圣罗马帝国全境,并引起了一股热潮……

“好厉害的骑士啊,年仅17岁就能立下如此战功,还被封为男爵!”一些年轻的流浪骑士,瞬间把马林当成了心中偶像。

因为,马林和他们的出身太像了,很“接地气”,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马林的事迹,听上去又非常励志。对于那些苦逼的年轻流浪骑士而言,希望是渺茫的。但马林的事迹,给他们带来了参考——我为啥不学马林?

他们却不知道,马林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是建立在他是一个穿越者的基础上的。上次打赢法国人,分明是用了“信息不对等”的强大优势,欺负了逃跑中的查理八世。

如果当面硬撼,马林那1100新兵能和练了十几年武艺的法国骑士们相比?

但是,这不要紧,人总是喜欢忽略自己的短处,注重自己的长处。甚至,没有长处也能给自己想个莫须有的长处来(这就是自恋者的由来)。

所以,大家都不在意马林是取巧得胜的。且皇帝在宣传时,也没特地说明马林是偷袭得手的,而是说两军“恰好遇到”。

因此,年轻人们都觉得——我为皇帝效力,即使不如马林那般运气好,混不上男爵,混个正式封号的帝国骑士还是可以滴……

而这,正是狡猾的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所希望看到的。哈布斯堡家族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只有在奥地利比较有威信(勃艮第因为刚接手不久,威信比较低),在其他地方,由于诸侯们的恶意反宣传,名声不是太好。

也因此,愿意为皇室效力的德意志战士,数量是比较少的。马林出身于马克伯国,马克伯爵约翰二世虽然不反皇帝,但和皇帝关系绝对算不上好。因为,皇帝一直以来,都致力于效仿法国,意图在全帝国范围内,征收一种日常税收,好供应帝国中枢需要。

可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想法,遭到了几乎所有独立的领主的反对。因为,皇帝在全帝国内普遍征税,等于是在动他们的钱袋子。而且,皇帝财力强了,实力壮大了,要扫平他们这些诸侯咋办?

马林出身于非皇室掌控的地区,且是个倒霉催的流浪骑士。这样的人物,是很有代表性的。

因为,全帝国境内,骑士家族无数。而往往一个骑士家族,不会只生一个男孩。所以,流浪骑士是很多的。

而在那些诸侯的反宣传下,很多流浪骑士,从没想过为皇帝效力。因为,在地方诸侯的私下宣传里,皇帝被描述为一个贪婪、吝啬的坏家伙。据说,为皇帝效力,拿不到工钱,因为皇帝很穷(这点倒没完全乱说)。而且,皇帝不愿意授予为他效命的人贵族称号……

所以,很多出身于地方诸侯统治区的流浪骑士,宁肯失业流浪,打打短工,也不愿意为那个“贪婪吝啬”的皇帝效命。

可是,马林的出现,一下子推翻了那些诸侯的恶意宣传,使得很多流浪骑士意识到,为皇帝效命,也是有前途的。

那些流浪骑士,刚听说了马林的事迹后,多半也是不相信的,因为马林的事迹太过“传奇”了。但是,很多靠近马克伯国的流浪骑士,干脆骑马赶赴波鸿的霍夫曼庄园,向老霍夫曼求证消息的真实性。

老霍夫曼作为新晋的“男爵他爹”,自然赌咒发誓,这些都是真的,并用上帝和骑士的荣誉,发誓为他所讲的每一句话负责……

然后,很多流浪骑士得知,他们听到的消息,完全是真的,且经过证实。接着,求证过的消息,在帝国境内扩散开来。大家终于相信——皇帝没骗人……

于是,马林火了,年轻的流浪骑士们激动了……

然后,不少自信“不不输于马林”的年轻骑士,怀着梦想,纷纷赶赴维也纳,求皇帝收留……

皇帝明显是“痛并快乐着”,他眼下正在忙着和法国人要赎金,哪里有工夫理会这些小年轻啊?

而且,赎金不收回来,他也没钱养活那么多人。加上这个时间段,暂时属于停战期,没有招人的需求。所以,聚集在维也纳的很多流浪骑士,只有少部分特别突出的,被皇帝吸纳了。

剩下的大部分人,则无奈滞留在维也纳了……

而不少流浪时间较长的流浪骑士,习惯了做一些打家劫舍的“豪侠”行为,使得维也纳的治安,差了很多。

可皇帝也不敢对这些流浪骑士进行镇压,因为,如果他用暴力打发了这群流浪骑士,可能会使得自己通过宣传马林在帝国全境建立的名声重新变差。

因为,这些个“被镇压”的流浪骑士,回去后肯定会说他坏话。而中世纪的骑士,基本掌握着底层社会的话语权,公信力较高……

所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只能尽量安抚那些暴躁的流浪骑士,开一些空头支票,尽量把他们哄回去……

但另一方面,能有那么多流浪骑士赶来投奔自己,皇帝却又暗自窃喜……

所以说,皇帝目前是“痛并快乐着”……

而皇帝大力宣传的“大明星”马林,也成了帝国年轻人眼中“德华”一般存在的天王级偶像巨星……

第七十三章 贸易制裁

法国巴黎,查理八世在王宫内大发雷霆。因为,马林的“丰功伟绩”,已经从神圣罗马帝国,传播到法国来了。

和神圣罗马帝国公民反应不同,神罗公民因为是战胜方,自然感到与有荣焉。可是,法国作为战败的一方,就很不爽了……

尤其是,亲率8000法国骑士被击败的查理八世,简直就成了笑柄。法国人是不敢公开嘲笑他,但德意志人、西班牙人、英国人和意大利人可就不管了。因此,查理八世现在成了全欧洲的笑料。

特别令查理八世感到羞辱的是,打败他的人,不是什么沙场名将,而是一个第一次带兵上战场的17岁少年……

输给沙场名将,查理八世还能找找借口。可输给一个17岁的少年,查理八世就无地自容了……

虽然,法国人是被偷袭打败的。可是,再怎样,也不该输给一个17岁的孩子啊……

所以,现在查理八世非常忌讳人说意大利的事儿。谁敢说,就会让他暴怒不已,拔刀相向。

从心里讲,自从听说了马林被封为荷兰北部的特塞尔男爵后,查理八世恨不得派兵去特塞尔岛,把马林抓到巴黎来,施加各种酷刑。

可是,欧洲不同于亚洲。亚洲的帝王,若是面子受损,很容易能派出手下,公开追杀那个让帝王丢面子的人。

但欧洲人中世纪的时候,特别讲究贵族风度。在欧洲,大家约定俗成——没有正当的理由,禁止残害任何贵族。如果在战场上,某个贵族投降了,必须优待之,等待对方缴纳赎金。

之所以有这个“潜规则”,其实是欧洲的贵族们担心自己哪天在战场上被俘了,遭人下黑手。所以,一般没人敢践踏这个规则。

因为,但凡践踏这个规则的人,以及他们的家人,一旦在战场上被俘了,对方也可以不顾风度干掉你……

如果,马林现在还是个见习骑士,不属于贵族阶层的话,查理八世完全可以公然派人去抓他、杀他。因为,贵族风度不适用于平民阶层。但是,马林现在已经是神圣罗马帝国册封的帝国男爵了,加入了贵族这个阶层。查理八世若是派人去围攻马林,等于就是“坏了规矩”。

而且,马林是在战场上击败法军的,虽然有偷袭的因素,可也是和法国人真刀实枪地干的。

如果,查理八世在战场上打不过马林,却用近乎耍赖的方式害死马林的话,估计,他将会被全欧洲的贵族所鄙视和唾弃。

而恰恰,查理八世是一个死要面子、想当欧洲霸主的男人。作为霸主,首先就是要名望好,不能做让贵族们鄙视的事情。

具体点讲,就是不能破坏规矩……

英国国王理查三世,为了篡位,把自己两个侄子关起来加以谋害。为了防备别人找到证据,他残忍地让手下把两位年幼的王子钉死在了墙里(这类似,《连城诀》里万震山的做法。事实上,金庸就是模仿的这个情节)。

虽然,他没留下证据。可是,因为他成了谋害侄子的最大嫌疑犯,被整个欧洲所唾弃。甚至,因为理查三世坏了规矩,导致了他的手下们也不服他。当亨利七世举起反旗时,很多原本约克王朝的实力派贵族,纷纷倒戈支持亨利七世,背叛了理查三世。

查理八世很想派兵弄死马林,可是,又不希望坏了规矩,导致自己众叛亲离——理查三世的前车之鉴可不久远……

但是,查理八世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见不得马林过得好。在手下狗头军师的建议下,查理八世决定用其他方式,惩戒马林……

经过思考,查理八世下令——

但凡法国商人,以及想在法国境内做生意的外国商人,都不得和特塞尔男爵领发生任何贸易关系。如果违背,一旦查实,将会被驱逐出法国,禁止再入境……

这个制裁,说狠不狠,但也很有杀伤力……

因为,法国是欧洲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区。在中世纪,一般欧洲人是不喝白水的。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喜欢把葡萄酒或啤酒当日常饮料。只有地位极低的农奴,才会喝白水,而且是喝生水。

而法国西南地区生产的葡萄酒,物美价廉,一直是欧洲最畅销的商品之一。很多国家,包括法国的死敌英国,都要从法国进口葡萄酒,而且量很大。

如果,那些商人还想从法国进口葡萄酒,就必须和马林划清界限……

这一招,不可谓不狠。查理八世也从线报中得知,特塞尔岛正在修建灯塔和码头,明摆着要发展海上贸易。他的做法,就是要掐断马林发财的势头……

可是,马林得知查理八世的制裁禁令后,却是大大松了口气……

查理八世作为一个法国国王,实力何其雄厚?如果,他像理查三世那样不要脸,派大军来进攻特塞尔岛,他还真挡不住。

马林之所以把400手下带到特塞尔岛安家,其实就存了防备法国人报复的心思。

毕竟,特塞尔岛在海上,若是法国派舰队来围攻特塞尔岛,马林只能龟缩抵抗。

而且,因为马林是皇帝的人,和那些传统诸侯天然不是一路的。若是他被法国人围困了,都不会有附近领主来救援他。甚至,皇帝名下的尼德兰都不愿意救他。因为,尼德兰本土贵族,目前还有些抵触皇帝(当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还被尼德兰贵族软禁在王宫内,还是腓特烈三世派兵把他救了出来)……

所以,这段时间,马林其实是战战兢兢的……

可是,查理八世宣布了制裁禁令后,马林却大大松了口气。

因为,查理八世用这样的方式来整自己的话,那就基本表示,他不会派军队来搞自己了。

虽然,这种经济制裁,对于马林的打击的确很大。但是,总归比要自己的命要好很多。

况且,马林的最主要贸易对象——维金斯商会,并没有和法国有什么贸易瓜葛。而且,双方的贸易也是低调进行,外人都不大清楚。所以,查理八世的禁令,其实杀伤力也有限。

因为,法国人的禁令,最多影响到佛兰德地区的尼德兰商人——那边和法国的贸易联系很多,以及英国人、西班牙人和意大利人。

而英、西、意三国里,西班牙本身就是葡萄酒重要产地。所以,西班牙受到法国这条禁令的影响也不是很大。意大利也有不少葡萄酒产地。只有英国,本土因为阴雨连绵,缺乏葡萄生长所需的阳光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